一种用于笔记本电脑的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70471发布日期:2021-12-18 00:20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笔记本电脑的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笔记本电脑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笔记本电脑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功能性的提高同样带来了cpu产生热量的不断增加。这就造成了笔记本电脑出现卡顿、死机甚至高温损毁等问题。为解决这一痛点,笔记本电脑散热器应运而生,形式亦是多种多样。但绝大多数的散热器原理都是采用风冷方式对笔记本电脑底面进行吹风,这在环境温度较高的条件下,对笔记本电脑cpu的降温效果微乎其微。而有少部分散热器是采用半导体制冷原理使笔记本电脑底面与半导体制冷面直接接触,首先这种散热方式只适合金属外壳的笔记本电脑,对塑料外壳的笔记本电脑起不到散热效果。其次由于半导体制冷温差较大会在笔记本电脑底部形成冷凝水,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风冷散热对笔记本电脑降温效果差,以及采用半导体制冷,只能使用金属外壳笔记本电脑,且容易形成冷凝水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笔记本电脑的散热装置。
4.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用于笔记本电脑的散热装置,包括底座和连接在底座上的降温主体,降温主体包括相扣合的上盖和下盖,在下盖内交错设置有一对风机,在风机之间设置有制冷导热机构,风机的出风口分别对着制冷导热机构,制冷导热机构包括位于中间的制冷片,在制冷片的上下两端面上分别设置有导冷器和散热器,在下盖上对准散热器设置有散热出风口,在上盖上表面上设置有密闭的制冷腔,制冷腔底部开有与导冷器相对准的冷风带出风口。本实用新型采用半导体制冷和风冷的组合制冷方式,风机中吹出的风经过制冷片的分离,风一半经由散热器从散热出风口吹出,实现对制冷片热面散热功能,风另一半经由导冷器从冷风出风口吹出,进入制冷腔,提供冷源,通过单一的风机实现了制冷片散热和冷量输送两种功能。两个风机交错设置,吹出的风经过冷风带出风口后在制冷腔内形成狭长的制冷风带,由于大多数笔记本电脑进风口为狭长结构,制冷风带能更好的进入笔记本电脑的进风口,笔记本电脑的进风口在主动吸进冷风同时,被动吸入大量冷风,达到了更好的降温效果。
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两个风机分别设置在下盖两端,在下盖底面上分别设置有与风机进风口对准的散热进风口,两个风机出风口相错开设置且分别对准制冷导热机构侧面。本方案采用双风机结构,从两侧将风吹入制冷导热机构,加强了制冷散热效果,两个风机的出风口相互错开,防止出风对吹。
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下盖中间设置有容纳制冷散热机构的固定格,所述散热出风口设置在固定格底部上,在固定格面向风机的两侧面上分别开口形成有进风开口,进风开口相错开并分别与两风机出风口相对准。本方案中设置有固定格容纳制冷散热机构,固
定格紧密包裹住制冷散热机构四周,使得风机吹出的风能更多的进入制冷散热机构内,起到更好的散热和制冷作用。
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进风开口一侧边缘设置有凹沿,在进风开口另一侧边缘上设置有卡沿,所述风机出风口卡入在凹沿与卡沿之间且与凹沿相抵接,在下盖两端分别设置有挡沿,挡沿表面抵在风机壳体上。本方案中风机的进风口卡入在凹沿与卡沿之间,进风口一侧卡入在凹沿内抵压在凹沿表面上,进风口另一侧与挡沿相紧贴,挡沿顶在风机的壳体上,凹沿与卡沿形成对风机进风口的固定,挡沿设置在下盖两端,挡沿表面形状与风机壳体表面相匹配,挡沿抵在风机壳体上与壳体紧密配合,挡沿对风机起到形成限位,凹沿、卡沿和挡沿共同构成对风机的安装限位,使得风机稳固的连接在下盖上。另外风机壳体上还设置有固定孔,通过螺栓将风机与固定在下盖上。
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下盖围绕边缘设置有一圈下固定沿,所述下固定格侧壁与下固定沿之间具有间隙,在一侧间隙内设置有电路板,所述固定格靠电路板的一侧壁与下固定沿之间通连接板相固定,在连接板上端开设有第一穿线缺口,固定格靠电路板的一侧壁上还开设有线槽,线槽侧壁上端开设有第二穿线缺口。本方案中固定格两侧与固定沿具有间隙,一侧的间隙用于设置电路板,电路板为狭长形,通过螺栓固定在间隙内,固定格与下固定沿之间设置有连接板相连接,起到对固定格稳固的作用,一端风机的线路直接进入间隙连接到电路板上,另一端风机的线路沿着连接板并穿过第一穿线缺口与电路板连接,位于固定格内的制冷散热机构的线路穿入在穿线槽内并穿过第二穿线缺口与电路板连接。
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制冷腔弧形内凹的腔体,在制冷腔之间最低处开设有所述冷风出风口,在制冷腔底面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挡条,所述档条横跨过冷风出风口,在冷风出风口上形成格栅。本方案制冷腔为两端向中间内凹的弧形腔体,制冷腔四周边缘与上盖表面齐平,在上盖设置在笔记本电脑底部上时制冷腔形成密闭的腔体。风机吹出的风经过导冷器后变为冷风,冷风经过格栅后形成若干风带,同时冷风还沿着挡条之间的通道向制冷腔两端吹去,形成狭长的制冷风带,扩大制冷覆盖面积,能充分覆盖笔记本电脑进风口,且更好进入笔记本电脑进风口,起到了更好的降温效果。
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两个滑动支架,在所述上盖两端侧壁上分别开设有滑槽,滑动支架侧边滑动连接在滑槽内,在滑槽内下侧壁上沿滑动方向设置有两条限位条,在所述滑动支架底面上设置有凸条,凸条插接在两条限位条之间。本方案中底座用于放置笔记本电脑,底座上平行设置有两条滑动支架,降温主体横置在两滑动支架之间,滑动支架侧边插入在上盖两端的滑槽内,形成滑动连接,使得降温主体可以在滑动支架上进行移动,灵活调节位置,以适应不同进风口位置的笔记本电脑。两个限位条之间形成限位通道,凸条位于在限位通道内,沿着限位通道进行滑动,形成滑动导向作用,同时限位条防止降温主体向两侧移动,使得降温主体滑动更加稳固。
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下盖两端分别设置有下连接柱,在所述上盖两端对应设置有上连接柱,上连接柱与下连接柱对应拼合相连,在下连接柱端面设有螺纹孔,在上连接柱内设置有螺栓孔,螺栓孔上端开口在所述滑槽下侧壁上,在滑槽上侧壁上对应设置有穿透上盖表面的操作孔,螺栓穿入螺栓孔并与螺纹孔连接,将上盖与下盖相固定,在上盖两端操作孔所在的表面上设有卡凹,在卡凹内镶嵌有盖体。本方案上盖和下盖相扣合时上连
接柱与下连接柱相抵接形成支撑,上连接柱内的螺栓孔上端开口在滑槽下侧壁上,在滑槽上侧壁上对应位置设有便于安装的操作孔,在固定时,螺栓穿过操作孔进入螺栓孔,拧紧螺栓,螺栓前端紧固连接在下连接柱螺纹孔内,将上盖和下盖形成固定。在螺栓孔内还塞入有橡皮帽,用以填充螺栓孔安装后剩余的空间。在上盖上设置卡凹,操作孔位于在卡凹底面上,在卡凹内镶嵌盖体,对操作孔进行遮挡,使得降温主体整体更加美观。
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盖沿边缘设置有一圈上固定沿,上固定沿扣合在下固定沿外,在上固定沿内壁上还设置有若干扣爪,扣爪扣置在下固定沿上。本方案中上盖和下盖拼接时,上盖的上固定沿套在下盖的下固定沿外,下固定沿设置在靠近下盖边缘,与下盖边缘还留有一点距离,形成一圈外凸的挡边,上盖安装到位后上固定沿前端抵在挡边上,同时上固定沿内壁上的扣爪正好扣在下固定沿上端沿上,形成支撑同时也使得上盖合下盖结合更加紧密。
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冷器和散热器都包括底部,
14.在底部上间隔设置有若干翅片,翅片之间形成风道,风道的方向与风机吹出的风方向一致;
15.或者在底部上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柱体。
16.本方案中导冷器和散热器结构相似,都包括底部和设置在底部上的翅片,翅片沿风机吹风方向设置,翅片相平行间隔,翅片之间形成风道,风机吹出的风吹入风道,在风道内流动带走热量和冷量,然后吹到外部。或者该导冷器和散热器都包括底部设均匀设置在底部上的柱体,多个柱体均匀间隔排列形成一个方形整列,风机吹出的风在主体之间流动,带走热量和冷量。
17.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8.采用半导体制冷和风冷的组合制冷方式,风机中吹出的风经过制冷片的分离,风一半经由散热器从散热出风口吹出,实现对制冷片热面散热功能,风另一半经由导冷器从冷风出风口吹出,进入制冷腔,提供冷源,通过单一的风机实现了制冷片散热和冷量输送两种功能。
19.吹出的风经过冷风带出风口后在制冷腔内形成狭长的制冷风带,制冷风带能更好的进入笔记本电脑的进风口,笔记本电脑的进风口在主动吸进冷风同时,被动吸入大量冷风,达到了更好的降温效果。
20.结构简单合理,风机、上下盖体固定紧固,结构紧凑。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降温主体的一种结构爆炸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制冷散热机构与下盖连接的一种电路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剖视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下盖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25.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上盖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
26.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7]1‑
上盖2

下盖3

风机4

导冷器5

散热器6

散热出风口7

冷风带出风口8

制冷腔9

固定格10

进风开口11

凹沿12

卡沿13

挡沿14

下固定沿15

间隙16


接板17

第一穿线缺口18

线槽19

第二穿线缺口20

挡条21

支架22

滑槽23

降温主体24

限位条26

下连接柱27

上连接柱28

操作孔29

卡凹30

盖体31

上固定沿32

扣爪33

底部34

翅片35

散热进风口36

制冷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29]
实施例:
[0030]
本实施例一种用于笔记本电脑的散热装置,包括底座和连接在底座上的降温主体23。如图1所示,降温主体包括上盖1和下盖2,在下盖内交错设置有一对风机3,两风机之间相间隔,在间隔内设置有制冷导热机构,两风机的出风口分别对准制冷导热机构的侧面。
[0031]
如图2所示,下盖包括围绕边缘设置的一圈下固定沿14,设置在中间的固定格9,制冷导热机构安装在固定格内,在固定格底部上开设有散热出风口,散热出风口上设置有格栅。固定格两侧区域用于安装风机。
[0032]
具体的固定格包括两个长侧板和两个短侧板构成的方形格子,其中两个长侧板面对两个风机,两个短侧板面对下盖两侧下固定沿,且与下固定沿之间具有空隙15。在两个长侧板上分别开设有进风开口10,两个进风开口相错开,且分别位于靠长侧板侧边位置。为了使风机与固定格紧密结合,在进风开口靠短侧板一侧边缘上设置有凹沿11,在进风开口另一侧边缘上设置有向外凸的卡沿12。
[0033]
风机包括壳体,在壳体底部上设有风机进风口,在壳体的侧面上凸出形成有风机出风口,并且在壳体侧面上相对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固定柱,两个风机安装在固定格的两侧,风机出风口卡入在凹沿与卡沿之间且与凹沿相抵接,卡沿则抵在风机壳体上。在下盖底面两侧分别设置有散热进风口35,风机进风口对准散热进风口,固定柱上设有螺纹孔,螺栓拧入螺纹孔并与下盖底部紧固连接,将风机固定在下盖上。
[0034]
另外在下盖两端处分别设置有挡沿13,挡沿表面形状与风机壳体侧面形状相匹配,风机安装到位后挡沿抵在风机壳体侧面上,配合凹沿和卡沿对风机形成固定限位。在下盖两端还分别设置有两个下连接柱26,下连接柱端面设有螺纹孔,挡沿设置在靠下连接柱的位置,且通过加强筋与下连接柱相连接。
[0035]
如图4所示,在其中一侧的间隙15处,短侧板一侧边缘与下固定沿之间通过连接板16连接,短侧板、连接板、下固定沿所围成的间隙内用于安装电路板,电路板为狭长形,电路板嵌入在间隙内,电路板两端通过螺栓固定在下盖上,电路板上设置有充电接口,在下固定沿上对应设置有充电凹口,充电接口搭置在充电凹口上。在连接板上端边缘上开设有第一穿线缺口17,第一穿线缺口用设置在该侧的风机电线,电线穿过第一穿线缺口后连接在电路板上。在靠电路板的短侧壁上内侧上开设有线槽18,线槽在短侧壁上端边缘上开设有第二穿线缺口19,第二穿线缺口用于穿过固定格内制冷散热机构的电线,电线穿过第二穿线缺口后连接在电路板上。
[0036]
如图2和图3所示,制冷散热机构包括位于中间的制冷片36,设置在制冷片的上下两端面上的导冷器4和散热器5,制冷片上端为冷面,下端为热面。其中导冷器和散热器都包括底部33,在底部上间隔设置有若干翅片34,翅片之间形成风道,风道的方向与风机吹出的风方向一致。另外到冷却和散热器还包括第二种结构,在底部上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柱
体,风在柱体间流动。制冷片将制冷散热机构分成上下制冷和散热两部分,风机的风由侧面吹入制冷散热机构,风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进入上部的导冷器形成冷风,另一部分进入下部的散热器带着热量形成热风 ,热风由散热出风口出到外界。本实用新型通过单一的风机实现了制冷片散热和冷量输送两种功能。
[0037]
上盖上表面上设置有密闭的制冷腔8,制冷腔为弧形内凹的腔体,在制冷腔之间最低处开设有冷风出风口7,冷风出风口对准导冷器。在制冷腔底面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挡条20,档条横跨过冷风出风口,在冷风出风口上形成格栅。冷风经过格栅后形成若干风带,同时冷风还沿着挡条之间的通道向制冷腔两端吹去,形成狭长的制冷风带,能充分覆盖笔记本电脑进风口,且更好进入笔记本电脑进风口,起到了更好的降温效果。
[0038]
如图3和图6所示,上盖两端侧壁上分别开设有滑槽22,底座上设置有两个滑动支架21,滑动支架侧边滑动连接在滑槽内,在滑槽内下侧壁上沿滑动方向设置有两条限位条24,在滑动支架底面上设置有凸条,凸条插接在两条限位条之间。
[0039]
如图5所示,上盖1沿边缘设置有一圈上固定沿31,上固定沿比下固定沿大一圈,在上固定沿内壁上设置有若干扣爪32,且在上固定沿内壁上还设置有扣槽,在下盖下固定沿内壁上对应设置有扣头。在上盖两端对应设置有两个上连接柱27,上连接柱内设置有螺栓孔,螺栓孔上端开口在滑槽22下侧壁上,如图1和图3所示,在滑槽上侧壁上对应设置有穿透上盖表面的操作孔28,螺栓穿入螺栓孔并与螺纹孔连接,将上盖与下盖相固定,在上盖两端操作孔所在的表面上设有卡凹29,在卡凹内镶嵌有盖体30。
[0040]
上下盖连接时,上固定沿扣合在在固定沿外,下固定沿与下盖边缘还留有一点距离形成一圈外凸的挡边,上盖安装到位后上固定沿前端抵在挡边上。扣爪扣置在下固定沿上端沿上,形成支撑,扣头扣合在扣槽内。上连接柱与下连接柱相对准抵接,螺栓穿过操作孔进入螺栓孔,拧紧螺栓,螺栓前端紧固连接在下连接柱螺纹孔内,将上盖和下盖形成固定。螺栓固定后在螺栓孔内还塞入有橡皮帽,在卡凹内镶嵌盖体。
[0041]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0042]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上盖、下盖、风机、导冷器、散热器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