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电子标签用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91279发布日期:2021-11-25 13:08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电子标签用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标签终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电子标签用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2.电子标签是rfid技术的载体,通过移动终端对电子标签件扫描,从而得到产品的信息,因此需要工作人员长时间携带移动终端。
3.现有移动终端具有一定的重量,工作人员长时间手持移动终端,会造成手部酸累,从而存在由于手部酸累造成抓握不牢致使移动终端掉落的风险;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便携式电子标签用移动终端。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子标签用移动终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移动终端具有一定的重量,工作人员长时间手持移动终端,会造成手部酸累,从而存在由于手部酸累造成抓握不牢致使移动终端掉落的风险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电子标签用移动终端,包括移动终端本体,所述移动终端本体的下端面固定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下端面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内部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上方外壁的内部开设有定位槽,所述插槽的内部插接有抽板,且抽板的另一端延伸至插槽的外部,所述抽板位于插槽外部一端的下方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支撑座的上方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抽板的内部开设有限位槽,且限位槽设置有数个。
6.优选的,所述抽板的外壁与插槽的内壁贴合且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板的下端面固定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端面固定设置有握把,且握把位于连接块的一侧。
7.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由连接框和针织带组成,所述连接框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接框分别固定连接在抽板的下端面,所述针织带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针织带分别插接在连接框的内部,且针织带与连接框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针织带的两端分别延伸至连接框下方的前端和后端。
8.优选的,所述针织带的两端均安装有金属压扣,且针织带的两端通过金属压扣互相连接。
9.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由连接管、弹簧、挡板和插接块组成,所述连接管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连接管分别位于定位槽上方的前端与后端,且连接管的一端与支撑座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弹簧分别位于连接管的内部,且弹簧的一端与连接管的下方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挡板位于连接管的上方,且挡板的下端面与连接管的上端面贴合,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挡板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插接块固定连接在挡板的下端面。
10.优选的,所述插接块的一端插接在定位槽的内部,且插接块的一端通过定位槽延
伸至限位槽的内部,所述插接块的下端面与插槽的下方内壁贴合,所述插接块的外壁均与定位槽和限位槽的内壁贴合且滑动连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握把、支撑座、抽板、固定机构,从而使得工作人员在手持移动终端本体进行操作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针织带和金属压扣将抽板固定在手臂的上方,从而使得移动终端本体与工作人员的手臂进行固定连接,使得移动终端本体不会与工作人员的手臂分离,工作人员可以手持握把进行操作,在手部酸累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可以放开握把,使得手部不用对握把进行抓握,而针织带可以将移动终端本体继续固定在工作人员的手部,从而使得工作人员在手部酸累的情况下,可以松开握把使得手部进行休息,避免发生由于手部酸累造成抓握不牢致使移动终端本体掉落的情况,并且在需要将移动终端本体进行手持携带时,工作人员无需手持移动终端本体,只需通过针织带将移动终端本体固定在工作人员的手臂部,从而对移动终端本体进行携带,避免由于移动终端本体的重量使得工作人员不便手持携带。
13.2、通过设置抽板、支撑座、插槽、定位机构、定位槽和限位槽,由于每个人的手部和手臂长度不同,因此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提拉环将挡板上移,挡板上移带动插接块上移,从而使得插接块与限位槽分离,因此工作人员可以将抽板抽出,根据自己的手部和手臂长度调节握把和针织带之间的距离,之后调节完毕后,松开提拉环,弹簧可以将挡板下移,挡板可以将插接块继续插接在定位槽和限位槽的内部,从而通过插接块对抽板的位置进行固定,并且使得抽板无法与支撑座分离,从而可以根据自己的手部和手臂长度调节握把和针织带之间的距离,便于工作人员进行使用。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正面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区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b区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座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抽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抽板与针织带右视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移动终端本体;2、安装板;3、连接块;4、支撑座;5、插槽; 6、定位槽;7、抽板;8、固定机构;9、限位槽;10、固定板;11、握把;12、金属压扣;13、定位机构;801、连接框;802、针织带;131、连接管;132、弹簧;133、挡板;134、插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2.请参阅图1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便携式电子标签用移动终端,包括移动终端本体1,移动终端本体1的下端面固定设置有安装板2,安装板2下端面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连接块3,连接块3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支撑座4,支撑座4的内部开设有插槽5,插
槽5上方外壁的内部开设有定位槽6,插槽5 的内部插接有抽板7,通过设置抽板7和插槽5,从而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手部和手臂的长度调节握把11和针织带802之间的距离,便于工作人员进行使用,且抽板7的另一端延伸至插槽5的外部,抽板7位于插槽5外部一端的下方设置有固定机构8,支撑座4的上方设置有定位机构13,抽板7的内部开设有限位槽9,且限位槽9设置有数个。
23.进一步,抽板7的外壁与插槽5的内壁贴合且滑动连接,安装板2的下端面固定设置有固定板10,固定板10与安装板2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固定板10 的下端面固定设置有握把11,且握把11位于连接块3的一侧,如图1和图4所示,支撑座4的下端面固定设置有海绵软块,通过设置海绵软块,从而使得支撑座4与工作人员的手部进行接触时,海绵软块使得支撑座4与工作人员手部接触的一面更加的柔软。
24.进一步,固定机构8由连接框801和针织带802组成,连接框801设置有两个,两个连接框801分别固定连接在抽板7的下端面,针织带802设置有两个,两个针织带802分别插接在连接框801的内部,且针织带802与连接框801 的内壁固定连接,针织带802的两端分别延伸至连接框801下方的前端和后端,通过设置针织带802,从而使得工作人员通过针织带802和金属压扣12将抽板 7固定在工作人员的手臂部。
25.进一步,针织带802的两端均安装有金属压扣12,且针织带802的两端通过金属压扣12互相连接,通过设置金属压扣12,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将针织带 802的两端进行固定和拆卸。
26.进一步,定位机构13由连接管131、弹簧132、挡板133和插接块134组成,连接管131设置有四个,四个连接管131分别位于定位槽6上方的前端与后端,且连接管131的一端与支撑座4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弹簧132设置有四个,四个弹簧132分别位于连接管131的内部,且弹簧132的一端与连接管131 的下方内壁固定连接,挡板133位于连接管131的上方,且挡板133的下端面与连接管131的上端面贴合,弹簧132的另一端与挡板133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插接块134固定连接在挡板133的下端面,如图1和图2所示,挡板133的上端面固定设置有提拉环,提拉环的内壁固定设置有橡胶环,通过设置提拉环,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对挡板133进行移动。
27.进一步,插接块134的一端插接在定位槽6的内部,且插接块134的一端通过定位槽6延伸至限位槽9的内部,插接块134的下端面与插槽5的下方内壁贴合,插接块134的外壁均与定位槽6和限位槽9的内壁贴合且滑动连接,通过设置插接块134,从而将插接块134插接在定位槽6和限位槽9的内部,通过插接块134、定位槽6和限位槽9对抽板7的位置进行固定。
28.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手部和手臂的长度调节握把11和针织带802之间的距离,通过提拉环将挡板133上移,挡板133上移带动插接块134上移,从而使得插接块134与限位槽9分离,因此工作人员可以将抽板7抽出,根据自己的手部和手臂长度调节握把11和针织带802之间的距离,之后调节完毕后,松开提拉环,弹簧132可以将挡板133下移,挡板133 可以将插接块134继续插接在定位槽6和限位槽9的内部,从而通过插接块134、定位槽6和限位槽9对抽板7的位置进行固定,并且使得抽板7无法与支撑座4 分离,调节完毕后,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针织带802和金属压扣12将抽板7固定在手臂的上方,从而使得移动终端本体1与工作人员的手臂进行固定连接,使得移动终端本体1不会与工作人员的手臂分离,工作人员可以手持握把11进行操作,在手部酸累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可以放
开握把11,使得手部不用对握把 11进行抓握,而针织带802可以将移动终端本体1继续固定在工作人员的手部,从而使得工作人员在手部酸累的情况下,可以松开握把11使得手部进行休息,避免发生由于手部酸累造成抓握不牢致使移动终端本体1掉落的情况,并且在需要将移动终端本体1进行手持携带时,工作人员无需手持移动终端本体1,只需通过针织带802将移动终端本体1固定在工作人员的手臂部,从而对移动终端本体1进行携带。
29.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