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运维全流程管控的管理设备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04081发布日期:2022-04-23 21:06阅读:79来源:国知局
电网运维全流程管控的管理设备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网运维全流程管控的管理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2.申请号cn202111089943.2揭示了一种基于大数据故障诊断检测的工业电网智慧运维系统。其通过运维队伍管理单元以实现运维流程的管控。
3.运维队伍管理单元用于接收运维队伍实施电力设备运维计划之后工业电网的运行情况并根据运行情况对运维队伍的运维服务质量进行评分得出运维服务评分,运维队伍管理单元将运维服务评分反馈至运维工作管理模块,运维工作管理单元根据运维服务评分优先向评分结果高的运维队伍发送电力设备维修计划。
4.通过运维服务评分顺序向不同的运维队伍发送电力设备维修计划,仅适配较小区域的电力设备维护。对于较大区域的电力系统,其系统区域跨度大,不同运维队伍的驻地位置分布区域不同,且不同运维队伍当前的任务数量不同,仅依靠服务评分难以满足较大区域的电网运维需求。同样由于故障的不同,对于有些特定的故障需要特种维护设备进行维护,而并非所有运维队伍均配备全部的特种维护设备,仅依靠运维服务评分顺序向不同的运维队伍发送电力设备维修计划显然不能满足电网运维的需求,难以快速完成运维任务,因此需要一种新的系统以实现运维流程的管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网运维全流程管控的管理设备及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电网运维全流程管控的管理系统,包括:
8.故障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故障信息,其中故障信息包括:故障区域、故障元素和故障接收时间;
9.故障关联解析模块,存储故障元素与运维所需设备的对应关系,接收故障接收模块传输的故障信息并分析故障信息所含的故障元素对应的设备;
10.运维队伍管控模块,管控各个运维队伍的驻地位置信息和设备信息;
11.调度管控模块,管控运维任务计划表,安排运维任务,对各个运维队伍进行调度,其中运维任务计划表中记录各个运维队伍的当前未完成的运维任务以及该任务的预期所需时间,并统计各个运维队伍完成当前全部任务所需的总时长,根据总时长将各个运维队伍的任务状态划分为:无任务状态、轻量任务状态和繁重任务状态;
12.调度管控模块首先根据设备条件第一次筛选符合条件的运维队伍,并基于运维任务计划表中任务状态进一步对第一次筛选符合条件的运维队伍进行第二次筛选,对第二次筛选后的运维队伍按照故障区域到驻地位置的最短距离进行排序,将运维任务安排至排序第一的运维队伍,更新运维任务计划表。
13.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调度管控模块根据故障接收时间的先后顺序对运维任务进行安排。
14.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根据设备条件第一次筛选符合条件的运维队伍是指筛选具有解决故障因素对应的设备的运维队伍。
15.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基于运维任务计划表中任务状态进一步对第一次筛选符合条件的运维队伍进行第二次筛选是指,对于第一次筛选后的运维队伍,根据无任务状态、轻量任务状态和繁重任务状态的顺序进行三个梯度的排序,优先选择梯度靠前的队伍。
16.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对第二次筛选后的运维队伍按照故障区域到驻地位置的最短距离进行排序是指,对于同一梯度的队伍按照故障区域到驻地位置的最短距离进行排序。
17.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运维任务的状态包括未完成和完成;
18.运维队伍上报完成运维任务后经故障检测系统确认后由调度管控模块对运维任务的状态进行变更,更新任务计划表。
19.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无任务状态是指当前运维队伍无运维任务;而轻量任务状态的任务总时长小于繁重任务状态的任务总时长。
20.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电网运维全流程管控的管理系统的电网运维管控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21.步骤一,故障接收模块接收故障信息;
22.步骤二,故障关联解析模块接收故障接收模块传输的故障信息并分析故障信息所含的故障元素对应的设备;
23.步骤三,运维管控模块读取运维队伍管控模块的设备信息与故障关联解析模块分析的故障信息所含的故障元素对应的设备进行比对,第一次筛选出具有相应设备的运维队伍;
24.步骤四,运维管控模块调取运维任务计划表,获取第一次筛选出的运维队伍的任务状态,基于任务状态对第一次筛选出的运维队伍进行第二次筛选;
25.步骤五,运维管控模块计算第二次筛选后的运维队伍的驻地位置到故障区域的距离;
26.步骤六,按照驻地位置到故障区域的最短距离对第二次筛选后的运维队伍进行排序,将运维任务安排至驻地位置到故障区域最近的运维队伍,更新运维任务计划表。
27.一种电网运维全流程管控的管理设备,运行有电网运维全流程管控的管理系统;电网运维全流程管控的管理系统,包括:
28.故障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故障信息,其中故障信息包括:故障区域、故障元素和故障接收时间;
29.故障关联解析模块,存储故障元素与运维所需设备的对应关系,接收故障接收模块传输的故障信息并分析故障信息所含的故障元素对应的设备;
30.运维队伍管控模块,管控各个运维队伍的驻地位置信息和设备信息;
31.调度管控模块,管控运维任务计划表,安排运维任务,对各个运维队伍进行调度,其中运维任务计划表中记录各个运维队伍的当前未完成的运维任务以及该任务的预期所需时间,并统计各个运维队伍完成当前全部任务所需的总时长,根据总时长将各个运维队
伍的任务状态划分为:无任务状态、轻量任务状态和繁重任务状态;
32.调度管控模块首先根据设备条件第一次筛选符合条件的运维队伍,并基于运维任务计划表中任务状态进一步对第一次筛选符合条件的运维队伍进行第二次筛选,对第二次筛选后的运维队伍按照故障区域到驻地位置的最短距离进行排序,将运维任务安排至排序第一的运维队伍,更新运维任务计划表。
33.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电网运维全流程管控的管理系统的电网运维管控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34.步骤一,故障接收模块接收故障信息;
35.步骤二,故障关联解析模块接收故障接收模块传输的故障信息并分析故障信息所含的故障元素对应的设备;
36.步骤三,运维管控模块读取运维队伍管控模块的设备信息与故障关联解析模块分析的故障信息所含的故障元素对应的设备进行比对,第一次筛选出具有相应设备的运维队伍;
37.步骤四,运维管控模块调取运维任务计划表,获取第一次筛选出的运维队伍的任务状态,基于任务状态对第一次筛选出的运维队伍进行第二次筛选;
38.步骤五,运维管控模块计算第二次筛选后的运维队伍的驻地位置到故障区域的距离;
39.步骤六,按照驻地位置到故障区域的最短距离对第二次筛选后的运维队伍进行排序,将运维任务安排至驻地位置到故障区域最近的运维队伍,更新运维任务计划表。
4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适配加大范围内的电网运维,保证运维的及时性。
41.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42.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电网运维全流程管控的管理系统的示意图。
43.图2为图1中一种电网运维全流程管控的管理系统的电网运维管控流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44.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5.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电网运维全流程管控的管理系统,包括:故障接收模块、故障关联解析模块、运维队伍管控模块和调度管控模块。
46.故障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故障信息,其中故障信息包括:故障区域、故障元素和故障接收时间。故障接收模块与前位系统对接,例如与故障检测系统对接,以接收故障信息。
47.故障关联解析模块,预先存储故障元素与运维所需设备的对应关系,接收故障接收模块传输的故障信息并分析故障信息所含的故障元素对应的设备。特定的故障会体现特定的故障元素,根据故障元素可以确定维护该故障所需的设备。例如解决特定故障的特种
维护设备。故障元素与设备的对应可以是单一故障元素对弈设备,也可以是复杂的多故障元素对应设备。例如故障元素1、故障元素2和故障元素3共同存在时对应设备a。而故障元素1、故障元素3、故障元素4和故障元素5共同存在时对应设备b。对于多用途设备其也会存在对应多种故障序列的情况。例如故障元素5和故障元素6对应设备c,而故障元素4和故障元素6同样对应设备c。
48.运维队伍管控模块,管控各个运维队伍的驻地位置信息和设备信息。
49.调度管控模块,管控运维任务计划表,安排运维任务,对各个运维队伍进行调度,其中运维任务计划表中记录各个运维队伍的当前未完成的运维任务以及该任务的预期所需时间,并统计各个运维队伍完成当前全部任务所需的总时长,根据总时长将各个运维队伍的任务状态划分为:无任务状态、轻量任务状态和繁重任务状态。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无任务状态是指当前运维队伍无运维任务即处于空闲状态;而轻量任务状态的任务总时长小于繁重任务状态的任务总时长。
50.调度管控模块首先根据设备条件第一次筛选符合条件的运维队伍,并基于运维任务计划表中任务状态进一步对第一次筛选符合条件的运维队伍进行第二次筛选,对第二次筛选后的运维队伍按照故障区域到驻地位置的最短距离进行排序,将运维任务安排至排序第一的运维队伍,更新运维任务计划表。
51.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调度管控模块根据故障接收时间的先后顺序对运维任务进行安排。
52.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根据设备条件第一次筛选符合条件的运维队伍是指筛选具有解决故障因素对应的设备的运维队伍。对于特定的故障,需要特定的特种设备进行维护,即只有拥有该种设备的运维队伍才能完成该运维任务。因此首先需要筛选具有相应设备能够解决相应问题的运维队伍。
53.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基于运维任务计划表中任务状态进一步对第一次筛选符合条件的运维队伍进行第二次筛选是指,对于第一次筛选后的运维队伍,根据无任务状态、轻量任务状态和繁重任务状态的顺序进行三个梯度的排序,优先选择梯度靠前的队伍。
54.第二次筛选,是基于当前各个运维队伍的运维任务繁重程度进行筛选,若存在无任务状态的队伍即空闲的队伍则选择无任务状态的多个运维队伍。若不存在无任务状态的队伍则选出轻量任务状态的多个运维队伍。若同样没有轻量任务状态的运维队伍则只能选出繁重任务状态的多个运维队伍。
55.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对第二次筛选后的运维队伍按照故障区域到驻地位置的最短距离进行排序是指,对于同一梯度的队伍按照故障区域到驻地位置的最短距离进行排序。
56.对于第二次筛选后的运维队伍。则依据故障区域到驻地位置的最短距离进行排序,可以保证挑选的运维队伍可以较快的到达故障区域进行维护作业。
5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运维任务的状态包括未完成和完成。运维队伍上报完成运维任务后经故障检测系统确认后由调度管控模块对运维任务的状态进行变更,更新任务计划表。
58.电网运维全流程管控的管理系统的电网运维管控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59.步骤一,故障接收模块接收故障信息;
60.步骤二,故障关联解析模块接收故障接收模块传输的故障信息并分析故障信息所含的故障元素对应的设备;
61.步骤三,运维管控模块读取运维队伍管控模块的设备信息与故障关联解析模块分析的故障信息所含的故障元素对应的设备进行比对,第一次筛选出具有相应设备的运维队伍;
62.步骤四,运维管控模块调取运维任务计划表,获取第一次筛选出的运维队伍的任务状态,基于任务状态对第一次筛选出的运维队伍进行第二次筛选;
63.步骤五,运维管控模块计算第二次筛选后的运维队伍的驻地位置到故障区域的距离;
64.步骤六,按照驻地位置到故障区域的最短距离对第二次筛选后的运维队伍进行排序,将运维任务安排至驻地位置到故障区域最近的运维队伍,更新运维任务计划表。
65.一种电网运维全流程管控的管理设备,运行有电网运维全流程管控的管理系统;电网运维全流程管控的管理系统,包括:
66.故障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故障信息,其中故障信息包括:故障区域、故障元素和故障接收时间;
67.故障关联解析模块,存储故障元素与运维所需设备的对应关系,接收故障接收模块传输的故障信息并分析故障信息所含的故障元素对应的设备;
68.运维队伍管控模块,管控各个运维队伍的驻地位置信息和设备信息;
69.调度管控模块,管控运维任务计划表,安排运维任务,对各个运维队伍进行调度,其中运维任务计划表中记录各个运维队伍的当前未完成的运维任务以及该任务的预期所需时间,并统计各个运维队伍完成当前全部任务所需的总时长,根据总时长将各个运维队伍的任务状态划分为:无任务状态、轻量任务状态和繁重任务状态;
70.调度管控模块首先根据设备条件第一次筛选符合条件的运维队伍,并基于运维任务计划表中任务状态进一步对第一次筛选符合条件的运维队伍进行第二次筛选,对第二次筛选后的运维队伍按照故障区域到驻地位置的最短距离进行排序,将运维任务安排至排序第一的运维队伍,更新运维任务计划表。
71.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一种电网运维全流程管控的管理设备运行的电网运维全流程管控的管理系统的电网运维管控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72.步骤一,故障接收模块接收故障信息;
73.步骤二,故障关联解析模块接收故障接收模块传输的故障信息并分析故障信息所含的故障元素对应的设备;
74.步骤三,运维管控模块读取运维队伍管控模块的设备信息与故障关联解析模块分析的故障信息所含的故障元素对应的设备进行比对,第一次筛选出具有相应设备的运维队伍;
75.步骤四,运维管控模块调取运维任务计划表,获取第一次筛选出的运维队伍的任务状态,基于任务状态对第一次筛选出的运维队伍进行第二次筛选;
76.步骤五,运维管控模块计算第二次筛选后的运维队伍的驻地位置到故障区域的距离;
77.步骤六,按照驻地位置到故障区域的最短距离对第二次筛选后的运维队伍进行排
序,将运维任务安排至驻地位置到故障区域最近的运维队伍,更新运维任务计划表。
78.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79.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