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设备用分体电路结构、智能穿戴设备及其测试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401771发布日期:2022-09-03 04:4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设备用分体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单元(10)与主控单元(20);所述电源单元(10)与所述主控单元(20)之间连接有接触式连接组件(30),所述接触式连接组件(30)用于未拆机时电连接所述电源单元(10)与所述主控单元(20);所述电源单元(10)与所述主控单元(20)之间还连接有触发式导通组件(40),所述触发式导通组件(40)与接触式连接组件(30)并联连接,所述触发式导通组件(40)用于被触发时电连接所述电源单元(10)与所述主控单元(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设备用分体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式连接组件(30)包括第一接触片组件(50)和第二接触片组件(60);所述第一接触片组件(50)串联于所述电源单元(10)的正极与所述主控单元(20)的输入端之间,所述第二接触片组件(60)串联于所述主控单元(20)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源单元(10)的负极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设备用分体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片组件(50)包括串联于所述电源单元(10)的正极上的第一连接片(51)和串联于所述主控单元(20)的输入端上的第二连接片(52);当未拆机时,所述第一连接片(51)与所述第二连接片(52)接触;所述第二接触片组件(60)包括串联于所述主控单元(20)的输出端上的第三连接片(53)和串联于所述电源单元(10)的负极上的第四连接片(54);当未拆机时,所述第三连接片(53)与所述第四连接片(54)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设备用分体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片(51)、所述第二连接片(52)、所述第三连接片(53)与所述第四连接片(54)均为簧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设备用分体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式导通组件(40)包括按键触发单元(41)和晶体管单元(42);所述晶体管单元(42)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单元(10)的正极电连接,所述晶体管单元(42)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单元(20)的输入端电连接,且所述晶体管单元(42)的控制端与所述按键触发单元(41)电连接;所述按键触发单元(41)能被智能设备的功能按键触发,当所述功能按键被触发时,所述按键触发单元(41)使得所述晶体管单元(42)的控制端被触发,令所述晶体管单元(42)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导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设备用分体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晶体管单元(42)为p-mos管,所述p-mos管的s极与所述电源单元(10)的正极电连接,所述p-mos管的d极与所述主控单元(20)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p-mos管的g极与所述按键触发单元(41)的一端电连接,且所述按键触发单元(41)的另一端接地。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设备用分体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晶体管单元(42)与所述主控单元(20)之间还连接有btb连接单元(70)。8.一种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设备用分体电路结构。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子壳体部和第二子壳体部,所述电源单元安装于所述第一子壳体部上,所述主控单元安装于所述第二子壳体部上。
10.一种智能穿戴设备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8-9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穿戴设备上,具体包括:触发所述接触式连接组件(30),并拆除所述壳体;对所述主控单元(20)进行问题检测。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设备用分体电路结构、智能穿戴设备及其测试方法,智能设备用分体电路结构包括由电源单元、接触式连接组件到主控单元的主电路,还包括由电源单元、触发式导通组件到主控单元的辅电路;智能穿戴设备包括上述的智能设备用分体电路结构,测试方法应用于该智能穿戴设备上;当需要对智能穿戴设备进行拆机检测时,先触动触发式导通组件使得触发式导通组件电连接电源单元与主控单元,使得辅电路导通,再拆除设备的壳体,使得接触式连接组件从回路中断开,使得主电路断开;显然,在上述的过程中主控单元始终未断电,此时能够直接地对智能穿戴设备进行拆机及硬件信号分析,使得问题能得到快速分析与定位,提高了检测效率。率。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自然 赵钰 王继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华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30
技术公布日:2022/9/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