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充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60835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扩充底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扩充底座,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天线的扩充底座。【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技的进步,目前大众的通讯方式已渐渐改为无线通讯,像是智能手机(smartphone)及具有无线上网功能的平板电脑(tabletPC)等手持电子装置皆是无线通讯的范畴。[0003]以智能手机来说,其通常具有较小的体积与重量以便于使用者随身携带。一般而言,智能手机因体积较小而无法提供使用者较大面积的显示荧幕及操作界面,因此发展出可与智能手机搭配使用的扩充底座(dockingstat1n)。使用者可将智能手机装设于扩充底座,以通过扩充底座来提供较大面积的显示荧幕及操作界面(如键盘)。然而,当智能手机装设于扩充底座时,智能手机的天线可能会受到扩充底座的壳体的遮挡而降低信号收发能力。因此,如何让装设于扩充底座的智能手机具有良好的信号收发能力,为当前扩充底座设计上的重要议题。【
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提供一种扩充底座,与其搭配使用的电子装置可具有良好的信号收发能力[0005]本发明的扩充底座包括一第一壳体、一第二壳体及一信号发射/接收单元。第一壳体具有一第一天线。第二壳体连接于第一壳体且具有一凹槽,其中凹槽用以容置一电子装置。信号发射/接收单元配置于凹槽的底部且电性连接于第一天线。当电子装置容置于凹槽时,电子装置通过信号发射/接收单元而由第一天线收发无线信号。[0006]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扩充底座更包括一显示荧幕及一键盘,其中显示荧幕配置于第一壳体且键盘配置于第二壳体。[0007]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扩充底座更包括一铰链,第一壳体通过铰链而枢接于第二壳体。[0008]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信号发射/接收单元为一金属片,金属片具有天线形状。[0009]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信号发射/接收单兀为一电路板,电路板具有一金属层,金属层具有天线形状。[0010]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信号发射/接收单元被第二壳体覆盖。[0011]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信号发射/接收单元被第二壳体暴露。[0012]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信号发射/接收单元通过一信号线而电性连接于第一天线。[0013]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信号发射/接收单元与第一天线之间包含一强波器,其中强波器利用信号线与第一天线及信号发射/接收单元连结。[0014]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子装置具有一第二天线,当电子装置容置于凹槽时,信号发射/接收单元与第二天线相互耦合。[0015]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电子装置移离凹槽时,第一天线不收发无线信号。[0016]基于上述,本发明的扩充底座在其第二壳体的凹槽底部设置了信号发射/接收单元并在其第一壳体设置了第一天线,且信号发射/接收单元电性连接于第一天线。据此,当使用者将电子装置容置于第二壳体的凹槽时,位于凹槽底部的信号发射/接收单元系邻近电子装置,使电子装置能够通过信号发射/接收单元而由扩充底座的第一天线收发无线信号,藉以提升电子装置的信号收发能力。[0017]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0018]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扩充底座的立体图。[0019]图2为图1的扩充底座与电子装置分离的示意图。[0020]图3为图2的电子装置装设于扩充底座的示意图。[0021]图4为图3的扩充底座与电子装置的局部剖视图。[0022]图5绘示图2的电子装置收发无线信号的方式。[0023]图6绘示图3的电子装置收发无线信号的方式。[0024]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扩充底座与电子装置的局部剖视图。[0025]图8绘示图1的第一天线与信号发射/接收单元之间增设强波器的示意图。[0026]符号说明[0027]50、50’:电子装置[0028]52:第二天线[0029]100:扩充底座[0030]110:第一壳体[0031]112:第一天线[0032]120、220:第二壳体[0033]122、222:凹槽[0034]130,230:信号发射/接收单元[0035]140:信号线[0036]150:显示荧幕[0037]160:键盘[0038]170:铰链[0039]180:强波器[0040]S1、S2、S3、S4:无线信号【具体实施方式】[0041]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扩充底座的立体图。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的扩充底座100包括一第一壳体110、一第二壳体120及至少一信号发射/接收单元130(绘示为多个)。第一壳体I1具有至少一第一天线112(绘示为多个)。第二壳体120连接于第一壳体110且具有一凹槽122。信号发射/接收单元130配置于凹槽122的底部且电性连接于第一天线112。[0042]图2为图1的扩充底座与电子装置分离的示意图。图3为图2的电子装置装设于扩充底座的示意图。图4为图3的扩充底座与电子装置的局部剖视图。请参考图2至图4,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壳体120的凹槽122用以容置电子装置50,使电子装置50邻近信号发射/接收单元130。。电子装置50例如为智能手机(smartphone)等能够收发无线信号的手持电子装置。[0043]在上述配置方式之下,扩充底座100在其第二壳体120的凹槽122底部设置了信号发射/接收单元130并在其第一壳体110设置了第一天线112,且信号发射/接收单元130电性连接于第一天线112。据此,当使用者将电子装置50容置于第二壳体120的凹槽122时,位于凹槽122底部的信号发射/接收单元130邻近电子装置50,使电子装置50能够通过信号发射/接收单元130而由扩充底座100的第一天线112收发无线信号,藉以提升电子装置50的信号收发能力。[0044]本实施例的电子装置50例如是以耦合(coupling)的方式来通过信号发射/接收单元130进行信号的收发。具体而言,电子装置50具有一第二天线52,且当电子装置50容置于第二壳体120的凹槽122时,信号发射/接收单元130与电子装置50的第二天线52通过耦合的方式产生电性连接。电子装置50的第二天线52是以无线收发的方式接收来自信号发射/接收单元130的信号或将信号传送至信号发射/接收单元130。图2及图3中所绘示的第二天线52的位置仅为示意,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天线52可位于电子装置50的其它适当位置。[0045]图5绘示图2的电子装置收发无线信号的方式。当电子装置50如图2所示移离第二壳体120的凹槽122时,扩充底座100的第一天线112虽然也可继续接收无线信号但是由于电子装置已离开第二壳体120,因此第二壳体120内并无元件能够处理无线信号。电子装置50例如是依照图5所示的信号收发方式来收发信号。在图5所示的信号收发方式中,来自外界的无线信号SI当前第1页1 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