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眼球追踪技术的隐私保护方法和系统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547473阅读:来源:国知局
数据库匹配,则判断处于所述终端屏幕前方位置的用户为合法用户。
[0089]优选地,设置所述预设用户面部信息数据库和预设用户虹膜信息数据库的信息,均包括:
[0090]利用人脸识别功能和虹膜识别功能验证当前操作者是否具备管理员用户权限;
[0091]若是,则将管理员操作界面显示于终端屏幕,并分别接收对所述预设用户面部信息数据库和预设用户虹膜信息数据库的信息进行设置的指令;
[0092]根据所述指令,对所述预设用户面部信息数据库和预设用户虹膜信息数据库的信息进行设置;
[0093]其中,所述指令包括对用户的权限进行设置的指令、删除用户指令或增加用户指令。
[009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眼球追踪技术的隐私保护方法,用户可以自定义哪些用户可以查看和使用功能,并将相应的信息录入所述预设用户面部信息数据库和预设用户虹膜信息数据库。录入时,用户只需要通过摄像头的拍照功能,即可将用户的面部信息以及眼睛虹膜信息录入。在所述预设用户面部信息数据库和预设用户虹膜信息数据库每添加一个新用户的对应信息时,都需要执行管理员的验证步骤,管理员验证步骤也是通过摄像头进一步验证脸部和虹膜信息实现的。针对每个应用程序或每个功能,用户还可以自行设定允许被哪些用户查看,随时添加或删除用户。添加或删除用户时,也需要执行管理员的验证步骤。管理员的验证步骤的设置,能够进一步的对用户的个人隐私进行保护,避免了被有心人刻意篡改不同用户的对应权限而使得用户的个人隐私泄露的风险。
[0095]步骤S203、当监测到有非法用户处于终端屏幕的前方位置,则检测所述非法用户与所述终端屏幕的距离。
[0096]优选地,所述非法用户与所述终端屏幕的距离使用红外测距法进行测量,红外测距法具体为,终端发出红外线,并接收反射回来的红外线,根据红外线从发出到被接收到的时间差及红外线的传播速度就可以算出距离。
[0097]步骤S204a、当所述距离小于等于预设安全距离,则启动眼球追踪功能。
[0098]步骤S204b、当所述距离大于预设安全距离,则关闭眼球追踪功能。
[0099]优选地,所述预设安全距离对应于一般用户的正常视力水平的可视距离。如果非法用户与所述终端屏幕的距离大于预设安全距离,则说明该非法用户并不能看清屏幕上的显示界面,此时不启动眼球追踪功能,可以减少终端的运算量,提高终端的响应速度,同时也不会忽略可疑的陌生人的窥屏现象。当然,用户还可以根据应用程序涉及的个人隐私的重要程度,自行设置所述预设安全距离。
[0100]步骤S205、应用所述眼球追踪功能,检测到该非法用户的眼球注视所述终端的屏幕的持续时长大于等于预设时长阈值,则隐藏或关闭在所述终端前台运行的应用程序。
[010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眼球追踪技术的隐私保护方法,通过智能的人脸识别和虹膜识别,当合法用户在查看或操作终端屏幕时,若发现有非法用户在查看屏幕,则立即启动自动隐藏或关闭应用程序的功能,让用户在正常使用应用程序的过程中也能有效保护个人隐私。
[010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眼球追踪技术的隐私保护方法,可以有效地保护用户在使用智能终端产品或者功能过程中的个人隐私,防止个人隐私被窥探,同时也解决了一旦用户密码被破解用户隐私就会泄漏的问题。
[0103]以下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眼球追踪技术的隐私保护系统的实施例。该基于眼球追踪技术的隐私保护系统的实施例与上述的基于眼球追踪技术的隐私保护方法的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基于眼球追踪技术的隐私保护系统的实施例中未详尽描述的细节内容,可以参考上述基于眼球追踪技术的隐私保护方法的实施例。该系统是用计算机程序来实现的,该系统是用计算机程序实现的功能软件架构。
[0104]实施例三:
[0105]请参考图3,其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眼球追踪技术的隐私保护系统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方框图。所述基于眼球追踪技术的隐私保护系统,可应用于各类智能设备,如智能手表、智能手机等。
[0106]该基于眼球追踪技术的隐私保护系统,包括:
[0107]启动单元,用于当监测到有非法用户处于终端屏幕的前方位置,则启动眼球追踪功能;
[0108]隐藏单元,用于应用所述眼球追踪功能,检测到该非法用户的眼球注视所述终端的屏幕的持续时长大于等于预设时长阈值,则隐藏或关闭在所述终端前台运行的应用程序。
[010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眼球追踪技术的隐私保护系统,应用眼球追踪技术能够及时发现存在非法用户在长时间窥视终端屏幕的现象,此时,终端自动隐藏或关闭屏幕上处于前台运行状态的应用程序,在用户正常使用应用程序的过程中有效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实用性强,使用方便。
[0110]实施例四:
[0111]请参考图4,其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眼球追踪技术的隐私保护系统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方框图。本发明实施例在基于眼球追踪技术的隐私保护系统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增加了识别单元和设置单元。
[0112]该基于眼球追踪技术的隐私保护系统,包括:
[0113]启动单元,用于当监测到有非法用户处于终端屏幕的前方位置,则启动眼球追踪功能;
[0114]隐藏单元,用于应用所述眼球追踪功能,检测到该非法用户的眼球注视所述终端的屏幕的持续时长大于等于预设时长阈值,则隐藏或关闭在所述终端前台运行的应用程序。
[0115]其中,所述基于眼球追踪技术的隐私保护系统还包括识别单元;
[0116]所述识别单元,用于:
[0117]将应用程序的启动图标显示于终端屏幕,当所述启动图标检测到触发指令,则启动用户识别功能;
[0118]当所述用户识别功能识别出处于终端屏幕的前方位置的用户为合法用户,则启动所述启动图标对应的应用程序;
[0119]其中,所述用户识别功能包括人脸识别功能和虹膜识别功能。
[0120]其中,识别所述非法用户,包括:
[0121 ]启动人脸识别功能和虹膜识别功能;
[0122]当所述人脸识别功能识别出处于终端屏幕前方位置的用户的面部信息与所述预设用户面部信息数据库不匹配,则判断处于所述终端屏幕前方位置的用户为非法用户;
[0123]识别所述合法用户,包括:
[0124]启动人脸识别功能和虹膜识别功能;
[0125]当所述人脸识别功能识别出处于终端屏幕前方位置的用户的面部信息与所述预设用户面部信息数据库匹配,和,所述虹膜识别功能识别出处于终端屏幕前方位置的用户的虹膜信息与所述预设用户虹膜信息数据库匹配,则判断处于所述终端屏幕前方位置的用户为合法用户
[0126]其中,所述基于眼球追踪技术的隐私保护系统还包括设置单元,
[0127]所述设置单元,用于:
[0128]利用人脸识别功能和虹膜识别功能验证当前操作者是否具备管理员用户权限;
[0129]若是,则将管理员操作界面显示于终端屏幕,并分别接收对所述预设用户面部信息数据库和预设用户虹膜信息数据库的信息进行设置的指令;
[0130]根据所述指令,对所述预设用户面部信息数据库和预设用户虹膜信息数据库的信息进行设置;
[0131]其中,所述指令包括对用户的权限进行设置的指令、删除用户指令或增加用户指令。
[0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