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网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巡检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许多行业设备或设施的巡检方式都是以人工的方式进行的。
具体的,在发生故障、或发现隐患时,人工的方式进行的巡检一般通过电话方式上报;且具体的巡检记录也主要通过手工纸质方式来进行管理,也即以手工填表、手工统计为主。
而在实际情况中,由于受到气候条件、环境因素、人员素质和责任心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这种以人工的方式进行的巡检导致巡检效率无法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巡检方法,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高了巡检的效率。
具体的,本发明提出了以下具体的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巡检方法,应用于包括巡检终端和服务器的系统中,该巡检方法包括:
所述巡检终端通过识别用户的登录信息生成包含有用户位置的用户信息;
所述巡检终端通过识别待巡检设备生成的设备信息,并接收所述用户巡检所述待巡检设备时所输入的巡检信息;
所述巡检终端将所述用户信息、所述设备信息以及所述巡检信息上报给所述服务器;
所述巡检终端接收所述服务器反馈的巡检分析结果,并基于所述巡检分析结果指导所述用户的后续巡检过程。
优选的,所述巡检终端通过识别用户的登录信息生成包含有用户位置的用户信息,具体包括:
所述巡检终端接收所述用户的登录信息并进行验证;
若验证通过,所述巡检终端基于所述登录信息确定用户标识;同时对用户位置进行实时定位,生成定位信息;
所述巡检终端将所述定位信息与所述用户标识进行关联,生成包含有用户位置的用户信息。
优选的,所述巡检终端中预设有多种巡检方式;
所述巡检终端通过识别待巡检设备生成设备信息,具体包括:
所述巡检终端提示所述用户从预设的多种巡检方式中选择一种巡检方式;
所述巡检终端基于所述用户选择的巡检方式对所述用户所要进行的巡检顺序进行提示,以指导所述用户利用所述巡检终端对待巡检设备进行依次识别;
所述巡检终端通过识别所述待巡检设备,确定所述待巡检设备的设备标识;
所述巡检终端基于所述设备标识生成设备信息。
优选的,各待巡检设备对应设置有标签,且各标签各不相同;所述巡检终端上预设有标签内容与设备信息的对应关系;
所述巡检终端通过识别待巡检设备生成设备信息,具体包括:
所述巡检终端通过识别所述待巡检设备上的标签,获取到标签内容;
所述巡检终端基于所述标签内容查找所述对应关系,获取到与所述标签内容对应的设备信息。
优选的,所述标签包括:二维码标签或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FC标签。
优选的,该巡检方法还包括:
所述巡检终端对已进行了巡检的待巡检设备进行巡检状态进行修改,同时对还未进行巡检的待巡检设备进行显示;不同的巡检状态对应不同的显示方式。
优选的,该巡检方法还包括:所述巡检终端基于所述用户信息确定所述用户需要巡检的待巡检范围;其中,所述待巡检范围内包含有一个或多个待巡检设备;
若当前所述巡检终端所识别的待巡检设备不在所述巡检范围内时,提示用户发生错误,同时拒绝所述用户输入巡检信息。
优选的,在所述巡检终端通过识别用户的登录信息生成包含有用户位置的用户信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巡检终端获取录入的用以识别用户和待巡检设备的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巡检方法,应用于包括巡检终端和服务器的系统中,该巡检方法包括:
所述服务器接收所述巡检终端上传的用户信息、设备信息以及巡检信息;其中,所述设备信息是所述巡检设备识别待巡检设备生成的;
所述服务器对所述用户信息、所述设备信息以及所述巡检信息进行分析,生成巡检分析结果;
所述服务器将所述巡检分析结果反馈给所述巡检终端。
优选的,所述巡检分析结果包括:距离分析结果和设备状态分析结果;
所述服务器对所述用户信息、所述设备信息以及所述巡检信息进行分析,生成巡检分析结果,具体包括:
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用户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的轨迹;
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轨迹以及所述设备信息,确定各待巡检设备两两之间的距离;
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距离进行分析,生成距离分析结果;
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巡检信息生成设备状态分析结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巡检方法,应用于包括巡检终端和服务器的系统中,该巡检方法包括:所述巡检终端通过识别用户的登录信息生成包含有用户位置的用户信息;所述巡检终端通过识别待巡检设备生成的设备信息,并接收所述用户巡检所述待巡检设备时所输入的巡检信息;所述巡检终端将所述用户信息、所述设备信息以及所述巡检信息上报给所述服务器;所述巡检终端接收所述服务器反馈的巡检分析结果,并基于所述巡检分析结果指导所述用户的后续巡检过程。以此通过巡检终端实现对待巡检设备的巡检,且通过设备自动识别信息并进行上传,减少了用户的操作,且对用户起到了监督作用,提高了效率的同时,还提升了巡检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巡检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巡检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了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巡检方法,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高巡检的效率。
具体的,本发明提出了以下具体的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1提出了一种巡检方法,应用于包括巡检终端和服务器的系统中,具体的该巡检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巡检终端通过识别用户的登录信息生成包含有用户位置的用户信息;
在一个具体的应用环境中,巡检终端可以为手机或者其他的移动终端,更具体的,例如可以为带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功能的手机,或者附加有NFC读写器的手机。
而具体的步骤101,也即巡检终端通过识别用户的登录信息生成包含有用户位置的用户信息的过程如下:
巡检终端接收用户的登录信息并进行验证;
若验证通过,巡检终端基于登录信息确定用户标识;同时对用户位置进行实时定位,生成定位信息;
巡检终端将定位信息与用户标识进行关联,生成包含有用户位置的用户信息。
具体的,巡检终端中可以预先存储有已注册用户的信息,或者也可以在接收到登录信息后,发送给后台进行验证;在此以预先存储有已注册用户的信息为例来进行说明,接收到用户的登录信息(例如包括有登录账号以及登录密码),以此通过比对接收到的登录信息与预先存储的信息,若接收到的信息与预先存储的信息中的某信息是一致的,则说明验证通过,用户可以进行正常登录。
而在登录后,巡检终端基于登录信息对用户进行识别,确定用户的用户标识,例如用户的姓名,职位等等,同时开启定位功能,并进行记录,考虑到用户需要手持巡检终端进行巡检,因此巡检终端记录的位置信息同时也是用户的位置信息,具体的位置信息可以为经纬度信息,或者以某个具体的空间中的一点为原点所形成的坐标信息,具体的位置信息还对应有时间信息,例如时间1对应的位置为位置1,具体的可以基于用户的需要以及具体的场景进行灵活地设置。
在此以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进行说明,例如确定的用户为用户A,而定位信息则是定位信息1,则将这两者关联起来,生成用户A的用户信息。
在生成用户信息之后,需要进行巡检过程,也即进行步骤102。
步骤102、巡检终端通过识别待巡检设备生成的设备信息,并接收用户巡检待巡检设备时所输入的巡检信息;
其中,在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巡检终端中预设有多种巡检方式;由此,巡检终端通过识别待巡检设备生成设备信息,具体包括:
巡检终端提示用户从预设的多种巡检方式中选择一种巡检方式;
巡检终端基于用户选择的巡检方式对用户所要进行的巡检顺序进行提示,以指导用户利用巡检终端对待巡检设备进行依次识别;
巡检终端通过识别待巡检设备,确定待巡检设备的设备标识;
巡检终端基于设备标识生成设备信息。
具体的,在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中,例如设置有3种巡检方式,分别为:无序巡检、按序巡检、按计划巡检;
其中,当用户选择的巡检方式为“无序巡检”时,可以按巡检人员与待巡检设备之间的远近(各待巡检设备的位置相对比较固定,因此可以预先存储有对应的位置信息,然后与用户信息进行比较即可得到)推存巡检顺序;
当用户选择的巡检方式为“按序巡检”时,依输入的巡检序号显示巡检列表,巡检人员必须依顺序进行巡检;其中,巡检序号可以是基于巡检的线路上的先后序号来进行标识的;
而当用户选择的巡检方式为“按计划巡检”时,显示巡检列表,依输入的巡检序号显示巡检列表,巡检人员必须依顺序进行巡检;其中,具体的巡检列表是根据巡检周期和计划顺序生成的,也因此巡检列表中只显示处于巡检周期以及计划顺序的待巡检设备。
而除此以外,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其他的巡检方式,只要能保证用户顺利巡检完所有的待巡检设备即可。
此外,各待巡检设备对应设置有标签,且各标签各不相同;巡检终端上预设有标签内容与设备信息的对应关系;
巡检终端通过识别待巡检设备生成设备信息,具体包括:
巡检终端通过识别待巡检设备上的标签,获取到标签内容;
巡检终端基于标签内容查找对应关系,获取到与标签内容对应的设备信息。
而具体的标签包括:二维码标签或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FC标签。
在此,以上述两种标签为例来进行说明,在此,具体的巡检终端为手机
如果标签具体是NFC标签,则直接将手机靠近NFC标签,读取该NFC标签的信息,从而完成对待巡检设备的识别,具体的,先获取到标签内容,再查询对应关系,获取到设备信息。
而如果标签具体是二维码,则直接调用摄像头扫码功能进行扫描二维码,读取到二维码所包含的信息,并查询预先设置的对应关系,从而完成对待巡检设备的识别,获取设备信息。
扫描二维码完成后,列表中相应的设备自动变为已完成巡检的颜色或图标
此外,巡检终端对已进行了巡检的待巡检设备进行巡检状态进行修改,同时对还未进行巡检的待巡检设备进行显示;不同的巡检状态对应不同的显示方式。
具体的,例如有5个待巡检设备进行巡检,但当已完成对第一个待巡检设备的巡检时,该第一个待巡检设备的巡检状态将发生变化,具体的,由未巡检状态修改为已巡检状态,由此,在具体的巡检终端上进行与未巡检状态的待巡检设备不同的显示,例如可以将显示待巡检设备的图标进行变色处理,例如已巡检状态的对应为绿色,而未巡检状态的则对应红色,当然除此以外,还可以有很多别的不同的显示方式,具体的可以基于需要灵活的设置,并不限于这一种。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巡检终端基于用户信息确定用户需要巡检的待巡检范围;其中,待巡检范围内包含有一个或多个待巡检设备;
若当前巡检终端所识别的待巡检设备不在巡检范围内时,提示用户发生错误,同时拒绝用户输入巡检信息。
具体的,例如用户1对应的待巡检范围对应的待巡检设备为设备1,设备2,设备4,设备7、若用户1巡检设备9,则会提示错误,且用户1无法输入对应设备9的巡检信息。
此外,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果在巡检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可以进入设备问题反馈页面,录入与检查项不签的内容或记录有隐患的情况,描述后点击“提交问题”,点击后获得提交成功则表示提交完成,后续系统将问题直接上报通知管理者,管理者收到后通知维保人员或安排后续处理。
步骤103、巡检终端将用户信息、设备信息以及巡检信息上报给服务器;
步骤104、巡检终端接收服务器反馈的巡检分析结果,并基于巡检分析结果指导用户的后续巡检过程。
而在巡检终端通过识别用户的登录信息生成包含有用户位置的用户信息之前,还包括:
巡检终端获取录入的用以识别用户和待巡检设备的信息。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录入的信息可以包括:扫描NFC标签或二维码标签获取到的信息;
待巡检设备的名称、责任人、责任部门、所在位置描述、检查项及检查流程或注意点即检查要求和检查内容(此项考虑到输入较多,可以在服务器补充完成)、且考虑到手机录入的不方便性,对于同类型设备应自动同步检查项或检查要求的内容。
以及待巡检设备的检查周期(频率)例如,可以分日检、周检、月检、季检、年检、不定时检等等、巡检序号、设备完好情况初始照片。
以及用户登录信息,例如用户Id、机构或称单位Id、设备所在经纬度、保存时间、标签类型(NFC标签、二维码标签)信息等等。
实施例2
为了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2还公开了一种巡检方法,应用于包括巡检终端和服务器的系统中,如图2所示,该巡检方法包括:
步骤201、服务器接收巡检终端上传的用户信息、设备信息以及巡检信息;其中,设备信息是巡检设备识别待巡检设备生成的。
步骤202、服务器对用户信息、设备信息以及巡检信息进行分析,生成巡检分析结果;
步骤203、服务器将巡检分析结果反馈给巡检终端。
具体的,巡检分析结果包括:距离分析结果和设备状态分析结果;
服务器对用户信息、设备信息以及巡检信息进行分析,生成巡检分析结果,具体包括:
服务器基于用户信息确定用户的轨迹;
服务器基于轨迹以及设备信息,确定各待巡检设备两两之间的距离;
服务器基于距离进行分析,生成距离分析结果;
服务器基于巡检信息生成设备状态分析结果。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计算行进步数及距离来进行,由于两个设备之间通常不会相距非常远,因此可以根据用户在进行巡检时所定位的位置,确定两个设备之间的距离,并与存储在数据库中的实际距离进行比较,考虑到设备会有一定的误差,因此若差值超过一定的范围,则可以确定巡检时非法的,不合格的,并进行预警,以及可以提示操作不合格,例如还可以阻止用户上报巡检信息。
此外,巡检终端正常状态下应该是实时上报信息,而当网络状态不好时,可以暂时存储所要上报的信息,当网络状态恢复时,再进行上报。
以此,在一般正常网络状态下,巡检信息是用户巡检时实时上报的,若待巡检设备出现了很严重的故障,在此情况下,立即实时上报,服务器在接收到上报的信息后可以马上通知对应的负责人进行后续的处理,以及时处理该故障;而若是网络状态不好时,关于待巡检设备出现了严重故障的巡检信息在网络恢复正常时,也会优先进行上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巡检方法,应用于包括巡检终端和服务器的系统中,该巡检方法包括:所述巡检终端通过识别用户的登录信息生成包含有用户位置的用户信息;所述巡检终端通过识别待巡检设备生成的设备信息,并接收所述用户巡检所述待巡检设备时所输入的巡检信息;所述巡检终端将所述用户信息、所述设备信息以及所述巡检信息上报给所述服务器;所述巡检终端接收所述服务器反馈的巡检分析结果,并基于所述巡检分析结果指导所述用户的后续巡检过程。以此通过巡检终端实现对待巡检设备的巡检,且通过设备自动识别信息并进行上传,减少了用户的操作,且对用户起到了监督作用,提高了效率的同时,还提升了巡检的质量。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场景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所必须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场景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场景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场景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场景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场景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上述本发明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场景的优劣。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场景,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