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景区智能导航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89414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景区智能导航站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智能导航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景区智能导航站。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假期去景区游玩。而现在景区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往往占地面积十分庞大,在没有导游的情况下,游客在景区中不仅无法游览所有的景点,还可能发生迷路等情况,然而导游的数量是有限的,无法满足所有游客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景区智能导航站。

本发明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景区智能导航站,包括底座、机柜、顶棚、第一导航仪、蓄电池和租借机构;

所述机柜设置在底座上,所述顶棚设置在机柜的顶部,所述第一导航仪有若干个,所述机柜的各个侧壁上均设有一个第一导航仪,所述机柜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位于第一导航仪的下方,所述租借机构有若干个,所述租借机构位于第一凹槽内,所述蓄电池设置在机柜的内部,所述第一导航仪和租借机构均与蓄电池电连接;

所述租借机构包括若干个租借单元,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均匀设有若干个第二凹槽,所述租借单元位于第二凹槽内;

所述租借单元包括第二导航仪、充电头、保护组件和伸缩组件,所述充电头设置在第二凹槽的槽底,所述充电头与蓄电池电连接,所述第二导航仪设置在第二凹槽内且与充电头连接,所述保护组件有两个,所述保护组件的一端位于机柜内,所述保护组件的另一端经第二凹槽的侧壁伸入第二凹槽内,所述伸缩组件有若干个,各伸缩组件均匀设置在第二凹槽的槽底;

所述保护组件包括限位杆、齿条、驱动电机和圆齿轮,所述限位杆的一端位于机柜内,所述限位杆的另一端经第二凹槽的侧壁伸入第二凹槽内,所述齿条设置在限位杆上,所述齿条、驱动电机和圆齿轮均位于机柜内,所述驱动电机与圆齿轮传动连接,所述圆齿轮与齿条啮合;

所述伸缩组件包括电缸和推板,所述电缸设置在第二凹槽的槽底,所述电缸的输出轴朝向第二凹槽的槽口,所述电缸的输出轴与推板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节约能源,所述顶棚的顶部设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电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当周围无人时第一导航仪自动关闭,所述机柜上均匀设有若干个红外线传感器,所述第一导航仪与红外线传感器电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确保当用户归还第二导航仪时,将第二导航仪插入第二凹槽后,第二导航仪能和充电头连接,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若干个警示灯,所述警示灯位于第二凹槽的上方,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设有光电传感器,所述警示灯与光电传感器电连接。当第二导航仪未能完全插入时,光电传感器驱使警示灯发出警报。

作为优选,为了防止伸缩组件将第二导航仪顶出时发生坠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若干个托盘,所述托盘位于第二凹槽的下方。

作为优选,为了限定限位杆的移动范围,所述限位杆上设有限位环。

作为优选,为了能够利用扫码完成身份认证,从而成功租借第二导航仪,所述机柜上设有若干个rfid读写器,所述rfid读写器位于第一凹槽的上方,所述保护组件和伸缩组件均与rfid读写器电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增加监控功能,所述顶棚的底部均匀设有若干个摄像头。

作为优选,为了更好地固定第二导航仪,所述第二凹槽的两个相对的内壁上均设有摩擦垫。

作为优选,为了起到防护作用,所述第一凹槽的一侧铰接有防护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基于物联网的景区智能导航站结构精巧,当用户到达景区内的某个导航站时,可以利用设置在机柜上的第一导航仪进行定位和导航;如果用户有需求,还可以凭借相关电子码租借导航站内的第二导航仪。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景区智能导航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景区智能导航站的租借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景区智能导航站的机柜的俯视图。

图中:1.底座,2.机柜,3.顶棚,4.第一导航仪,5.第一凹槽,6.第二凹槽,7.第二导航仪,8.充电头,9.限位杆,10.齿条,11.驱动电机,12.圆齿轮,13.电缸,14.推板,15.太阳能电池板,16.红外线传感器,17.警示灯,18.光电传感器,19.托盘,20.限位环,21.rfid读写器,22.摄像头,23.摩擦垫,24.防护门。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4所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景区智能导航站,包括底座1、机柜2、顶棚3、第一导航仪4、蓄电池和租借机构;

所述机柜2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顶棚3设置在机柜2的顶部,所述第一导航仪4有若干个,所述机柜2的各个侧壁上均设有一个第一导航仪4,所述机柜2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凹槽5,所述第一凹槽5位于第一导航仪4的下方,所述租借机构有若干个,所述租借机构位于第一凹槽5内,所述蓄电池设置在机柜2的内部,所述第一导航仪4和租借机构均与蓄电池电连接;

所述租借机构包括若干个租借单元,所述第一凹槽5的槽底均匀设有若干个第二凹槽6,所述租借单元位于第二凹槽6内;

所述租借单元包括第二导航仪7、充电头8、保护组件和伸缩组件,所述充电头8设置在第二凹槽6的槽底,所述充电头8与蓄电池电连接,所述第二导航仪7设置在第二凹槽6内且与充电头8连接,所述保护组件有两个,所述保护组件的一端位于机柜2内,所述保护组件的另一端经第二凹槽6的侧壁伸入第二凹槽6内,所述伸缩组件有若干个,各伸缩组件均匀设置在第二凹槽6的槽底;

所述保护组件包括限位杆9、齿条10、驱动电机11和圆齿轮12,所述限位杆9的一端位于机柜2内,所述限位杆9的另一端经第二凹槽6的侧壁伸入第二凹槽6内,所述齿条10设置在限位杆9上,所述齿条10、驱动电机11和圆齿轮12均位于机柜2内,所述驱动电机11与圆齿轮12传动连接,所述圆齿轮12与齿条10啮合;

所述伸缩组件包括电缸13和推板14,所述电缸13设置在第二凹槽6的槽底,所述电缸13的输出轴朝向第二凹槽6的槽口,所述电缸13的输出轴与推板14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节约能源,所述顶棚3的顶部设有太阳能电池板15,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5与蓄电池电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当周围无人时第一导航仪4自动关闭,所述机柜2上均匀设有若干个红外线传感器16,所述第一导航仪4与红外线传感器16电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确保当用户归还第二导航仪7时,将第二导航仪7插入第二凹槽6后,第二导航仪7能和充电头8连接,所述第一凹槽5内设有若干个警示灯17,所述警示灯17位于第二凹槽6的上方,所述第二凹槽6的槽底设有光电传感器18,所述警示灯17与光电传感器18电连接。当第二导航仪7未能完全插入时,光电传感器18驱使警示灯17发出警报。

作为优选,为了防止伸缩组件将第二导航仪7顶出时发生坠落,所述第一凹槽5内设有若干个托盘19,所述托盘19位于第二凹槽6的下方。

作为优选,为了限定限位杆9的移动范围,所述限位杆9上设有限位环20。

作为优选,为了能够利用扫码完成身份认证,从而成功租借第二导航仪7,所述机柜2上设有若干个rfid读写器21,所述rfid读写器21位于第一凹槽5的上方,所述保护组件和伸缩组件均与rfid读写器21电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增加监控功能,所述顶棚3的底部均匀设有若干个摄像头22。

作为优选,为了更好地固定第二导航仪7,所述第二凹槽6的两个相对的内壁上均设有摩擦垫23。

作为优选,为了起到防护作用,所述第一凹槽5的一侧铰接有防护门24。

该基于物联网的景区智能导航站可均匀设置在大型景区内,其工作原理为:当用户到达一个导航站的时候,可以利用机柜上的第一导航仪4进行定位和导航,第一导航仪4可以为具有触控屏的大型导航仪。如果用户需要更高的导航需求,则可以租借该导航站内的第二导航仪7,第二导航仪7可以小型便携式导航仪。景点工作人员在游客进入景点时可发放具有电子码的凭证,用户利用导航站上的rfid读写器进行读码,当通过认证后可取得租借单元中的第二导航仪7。当用户利用完第二导航仪7后可以在任意一个导航站进行归还。用户归还时将第二导航仪7塞入第二凹槽6内,第二凹槽6内设有充电头8,用户将第二导航仪7完全塞入后,充电头8可为第二导航仪7充电,要是第二导航仪7未完全塞入第二凹槽6内,此时在光电传感器18的作用下,警示灯17会发出警示。保护组件可以防止为通过扫码认证的用户取得第二导航仪7,只要当通过了扫码认证,保护组件中驱动电机11才会通过圆齿轮12和齿条10控制限位杆9上升,与此同时伸缩机构中电缸13将第二导航仪7推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基于物联网的景区智能导航站设计巧妙,当用户到达景区内的某个导航站时,可以利用设置在机柜上的第一导航仪进行定位和导航;如果用户有需求,还可以凭借相关电子码租借导航站内的第二导航仪。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