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售货机用的补货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79083发布日期:2021-04-30 12:56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售货机用的补货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自动售货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售货机用的补货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智能设备出现,如自动售货机。由于自动售货机的售卖物品方便快捷,越来越多的场所均设有自动售货机。目前,市场上的自动售货机设置有补货的货道。

然而,传统方式中,当需要对自动售货机进行补货时,主要依靠人工手动将物品放置进货道内,而货道的数量有多个,因此需要人工手动将物品逐个放置进每一个货道内,操作复杂,人工成本高,大大降低了用户的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售货机用的补货机构,只需要将物品放置进输送框架内即可将物品传送至每一个竖直货道内,无需人工手动将物品逐个放置进每一个竖直货道内,操作简单,人工成本低,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动售货机用的补货机构,包括设置在自动售货机的竖直货道的上方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以及可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之间的主动滑轨,其中所述主动滑轨中可滑动设置在滑动块,其还包括:输送框架,设置在所述竖直货道的上方,其中所述输送框架与所述滑动块连接;其中,所述输送框架包括形成用于收容物品的收容腔体的侧板及支撑板,其中所述输送框架还设有与所述收容腔体连通的输入口,且所述支撑板的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侧板的底部中。

进一步的,所述侧板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其中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对称设置,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对称设置,所述支撑板包括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的底部转动连接的第一支撑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侧板的一端设有呈弧形状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中可滑动设置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另一端连接,以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杆带动所述第一支撑板转动,使得所述第一连接杆移动至所述第一滑槽的顶部时,所述第一支撑板水平设置在收容腔体的底部,使得所述第一连接杆移动至所述第一滑槽的底部时,所述第一支撑板竖直设置在收容腔体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侧板的另一端设有呈弧形状的滑轨,所述滑轨中可滑动设置有呈弧形状且与所述滑轨的形状对应的弧形滑块,其中所述弧形滑块中设有一端与所述弧形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的第一长条杆,且所述第一长条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滑轨的底部所在的水平面等于或略高于所述第一滑槽的顶部所在的水平面,所述第二侧板的滑轨的底部设有固定杆,其中所述弧形滑块设有呈弧形状且与所述弧形滑块的形状对应的卡置槽,且所述固定杆收容在所述卡置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滑块远离所述第一滑槽的一侧面设有齿轮,所述第二侧板中转动设置有转动轮和与所述转动轮连接的驱动电机,其中所述转动轮与所述弧形滑块齿轮连接,以通过所述转动轮带动所述弧形滑块在所述滑轨内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包括一端与所述第三侧板的底部转动连接的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侧板的另一端设有呈弧形状且处于所述滑轨的下方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中可滑动设置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弧形滑块的底部固定连接,以通过所述弧形滑块带动所述第二支撑板转动,使得所述第二连接杆移动至所述第二滑槽的顶部时,所述第二支撑板水平设置在收容腔体的底部,使得所述第二连接杆移动至所述第二滑槽的底部时,所述第二支撑板竖直设置在收容腔体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另一端延伸设置有竖直向下设置的第一竖直板和设置在所述第一竖直板的端部且水平设置的第一水平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另一端延伸设置有竖直向下设置的第二竖直板和设置在所述第二竖直板的端部且水平设置的第二水平板,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水平设置时,所述第一竖直板、所述第一水平板、所述第二水平板和所述第二竖直板形成用于收容物品的小收容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通过第一合页与所述第一侧板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端通过第二合页与所述第三侧板的底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侧板的底部所在的水平面比第二侧板的底部所在的水平面低。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框架内设置有用于识别物品的识别器,或者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或所述第二支撑板中设置有用于检测物品的重量的重量传感器。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公开的自动售货机用的补货机构包括:设置在自动售货机的竖直货道的上方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可滑动设置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之间的主动滑轨,其中主动滑轨中可滑动设置在滑动块;输送框架,设置在竖直货道的上方,其中输送框架与滑动块连接;其中,输送框架包括形成用于收容物品的收容腔体的侧板及支撑板,其中输送框架还设有与收容腔体连通的输入口,且支撑板的一端转动设置在侧板的底部中。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所公开的自动售货机用的补货机构使得只需要将物品放置进输送框架内即可将物品传送至每一个竖直货道内,无需人工手动将物品逐个放置进每一个竖直货道内,操作简单,人工成本低,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自动售货机用的补货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自动售货机用的补货机构的第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自动售货机用的补货机构的第二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自动售货机用的补货机构的第三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动售货机用的补货机构,如图1-3,该自动售货机用的补货机构包括第一导轨11、第二导轨12、主动滑轨13和输送框架14。

在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的自动售货机包括有多个竖直向上设置的竖直货道10,可以通过竖直货道10进行补货。应理解,每一个竖直货道只能补一个种类的物品。

优选地,第一导轨11和第二导轨12间隔设置,且第一导轨11和第二导轨12均设置在竖直货道10的上方。

在本实施例中,主动滑轨13可滑动设置在第一导轨11和第二导轨12之间。优选地,主动滑轨13中可滑动设置在滑动块131。

应理解,第一导轨11、第二导轨12和主动滑轨13处于同一平面。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的滑动块131可以沿着主动滑轨13滑动,而主动滑轨13可以沿着第一导轨11和第二导轨12滑动。应理解,本实施例并不限定第一导轨11、第二导轨12和主动滑轨13的结构,只要满足滑动块131沿着主动滑轨13滑动,而主动滑轨13可以沿着第一导轨11和第二导轨12滑动即可。

输送框架14设置在竖直货道10的上方,其中输送框架14与滑动块131连接,以使得输送框架14跟随滑动块131滑动,以将输送框架14滑动至竖直货道10的正上方。

在本实施例中,输送框架14包括形成用于收容物品的收容腔体的侧板及支撑板,其中输送框架14还设有与收容腔体连通的输入口,以通过输入口将物品放置进入收容腔体内。

优选地,支撑板的一端转动设置在侧板的底部中,以通过支撑板的转动来控制收容腔体的打开,以将收容在收容腔体内的物品掉落入竖直货道10的上方。应理解,当支撑板转动至水平设置时,支撑板支撑物品,当支撑板转动至竖直设置时,收容腔体的底部呈中空状,物品从收容腔体掉入竖直货道10内。

在本实施例中,侧板包括第一侧板141、第二侧板142、第三侧板143和第四侧板144,其中第一侧板141和第三侧板143对称设置,第二侧板142和第四侧板144对称设置。应理解,第一侧板141、第二侧板142、第三侧板143、第四侧板144和支撑板形成收容腔体。

应理解,输入口设置在第四侧板144上。

优选地,第一侧板141的底部所在的水平面比第二侧板142的底部所在的水平面低。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板包括一端与第一侧板141的底部转动连接的第一支撑板145。优选地,第一支撑板145的一端通过第一合页与第一侧板141的底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侧板142的一端设有呈弧形状的第一滑槽1421,其中第一滑槽1421中可滑动设置有第一连接杆1422,第一连接杆1422与第一支撑板145的另一端连接,以通过第一连接杆1422带动第一支撑板145转动,使得第一连接杆1422移动至第一滑槽1421的顶部时,第一支撑板145水平设置在收容腔体的底部,使得第一连接杆1422移动至第一滑槽121的底部时,第一支撑板145竖直设置在收容腔体的底部。

进一步的,第二侧板142的另一端设有呈弧形状的滑轨1423,滑轨1423中可滑动设置有呈弧形状且与滑轨1423的形状对应的弧形滑块1424,其中弧形滑块1424中设有一端与弧形滑块1424的顶部固定连接的第一长条杆1425,且第一长条杆1425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杆1422固定连接,以通过弧形滑块1424在滑轨1423内滑动以带动第一长条杆1425移动,以带动第一连接杆1422在第一滑槽1421内滑动。

优选地,滑轨1423的底部所在的水平面等于或略高于第一滑槽1421的顶部所在的水平面。

进一步的,第二侧板142的滑轨1423的底部设有固定杆1426,其中弧形滑块1424设有呈弧形状且与弧形滑块1424的形状对应的卡置槽1427,且固定杆1426收容在卡置槽1427内,使得弧形滑块1424不会从滑轨1423内脱落。

在本实施例中,弧形滑块1424远离第一滑槽1421的一侧面设有齿轮,第二侧板142中转动设置有转动轮1428和与转动轮1428连接的驱动电机1429,其中转动轮1428与弧形滑块1424齿轮连接,以通过转动轮1428带动弧形滑块1424在滑轨1423内滑动。应理解,转动轮1428与第二侧板142齿轮连接,因此当驱动电机1429驱动转动轮1428转动时,弧形滑块1424会沿着滑轨1423的弧度方向来回运动,以带动第一连接杆1422在第一滑槽1421内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板包括一端与第三侧板143的底部转动连接的第二支撑板146。优选地,第二支撑板146的一端通过第二合页与第三侧板143的底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侧板142的另一端设有呈弧形状且处于滑轨1423的下方的第二滑槽,第二滑槽中可滑动设置有第二连接杆1430,第二连接杆1430的一端与第二支撑板146的另一端连接,第二连接杆1430的另一端与弧形滑块1424的底部固定连接,以通过弧形滑块1424带动第二连接杆1430在第二滑槽内滑动,以带动第二支撑板146转动,使得第二连接杆1430移动至第二滑槽的顶部时,第二支撑板136水平设置在收容腔体的底部,使得第二连接杆1430移动至第二滑槽的底部时,第二支撑板146竖直设置在收容腔体的底部。

优选地,第二滑槽和第一滑槽1421对称设置。

应理解,当第一支撑板145和第二支撑板146水平设置时,可以通过第一支撑板145和第二支撑板146支撑物品在收容腔体内,当第一支撑板145和第二支撑板146竖直设置时,收容腔体内的物品掉入竖直货道10内。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145的另一端延伸设置有竖直向下设置的第一竖直板1451和设置在第一竖直板1451的端部且水平设置的第一水平板1452,第二支撑板146的另一端延伸设置有竖直向下设置的第二竖直板1461和设置在第二竖直板1461的端部且水平设置的第二水平板1462。

应理解,第一支撑板145和第二支撑板146水平设置时,第一竖直板1451、第一水平板1452、第二水平板1461和第二竖直板1462形成用于收容物品的小收容凹槽。进一步的,第一支撑板145和第二支撑板146竖直设置时,收容在小收容凹槽内的物品从小收容凹槽内掉落竖直货道内。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支撑板145和第二支撑板146可以用于支撑体积比较大的物品,而小收容凹槽可以用支撑体积比较小的物品。

在本实施例中,输送框架内设置有用于识别物品的识别器,以通过识别器识别放置在收容腔体内的物品。应理解,本实施例的物品可以设置有识别码,可以通过识别器识别出该识别码,从而快速识别物品的类型。

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145和/或第二支撑板146中设置有用于检测物品的重量的重量传感器,以通过检测出物品的重量来识别出物品的类型。应理解,每一个类型的物品的重量是固定的,因此可以通过重量传感器检测出物品的重量,从而确定出物品的类型。

值得注意的是,每一个竖直货道10都有特定的编码,而该编码所对应的竖直货道所放置的物品的类型都是知道的。进一步的,每一个编码的竖直货道10是放置对应的识别码的物品的,又或者每一个编码的竖直货道10是放置对应的重量的物品的。

进一步的,该自动售货机用的补货机构还包括控制器,该控制器与重量传感器或识别器连接。应理解,控制器还与驱动电机1429连接。

具体地,当控制器通过识别器识别出该物品的识别码时,控制器分析该识别码并判断出该识别码的物品应当放在哪个竖直货道10内,控制器进而通过第一导轨11、第二导轨12和主动滑轨13将输送框架14带到与识别码对应竖直货道10的上方,并控制驱动电机1429工作,使得第一支撑板145和第二支撑板146竖直设置,使得物品掉入竖直货道内;又或者当控制器通过重量传感器检测出该物品的重量时,控制器分析该重量并判断出该重量的物品应当放在哪个竖直货道10内,控制器进而通过第一导轨11、第二导轨12和主动滑轨13将输送框架14带到与该重量的物品对应竖直货道10的上方,并控制驱动电机1429工作,使得第一支撑板145和第二支撑板146竖直设置,使得物品掉入竖直货道内。

综上,本发明所公开的自动售货机用的补货机构使得只需要将物品放置进输送框架内即可将物品传送至每一个竖直货道内,无需人工手动将物品逐个放置进每一个竖直货道内,操作简单,人工成本低,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