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投币式自动饮料机的出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64338发布日期:2021-12-04 00:32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投币式自动饮料机的出杯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出杯结构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投币式自动饮料机的出杯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路边渐渐地出现可以按照自己喜欢调配的自动饮料机;
3.饮料机中需要出杯结构来提供空杯子,只需将很多折叠好的杯子放入出杯装置中,需要使用时,出杯结构可以将杯子一个个向外送出。
4.申请号为cn206939833u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印杯机的出杯装置,包括双出杯板通过纵向滑动件安装在出杯底座,出杯挡杆和输送轮组的角度位置相当重要,通过调节出杯挡杆固定座的位置来控制出杯挡杆之间的距离,在利用纵向调节组件来调节左右输送轮的距离,确保杯体能够准确无误输送出去,有效地避免出现卡杯的情况,出杯底座通过横向滑动件来进行位移,从而确保杯体进去出杯装置的位置合理。
5.现有的出杯结构一般通过机械臂或人手,将出杯结构底端漏出的杯子直接拉出,该方法不仅出杯方式不够顺畅效率不够高,且操作过程较为繁琐,使得使用起来并不便利的问题。
6.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投币式自动饮料机的出杯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7.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8.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投币式自动饮料机的出杯结构,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盛放套,所述盛放套的顶端位于固定座的外侧,所述固定座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若干组固定臂,所述固定臂为弹性材料,且固定座的内侧固定安装有两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液压缸和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与液压缸传动连接,所述活塞杆远离液压缸的一端安装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端部呈扁平状设置,从而实现了全自动的出杯功能,同时出杯过程顺畅快速。
9.优选的,所述盛放套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保护盖,所述保护盖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重物块,有效的防止随着杯子的消耗,使得杯子组的整体重量逐渐降低,在剩余最后几个杯子时,杯子与盛放套的侧壁摩擦力容易改变杯子的形态,导致传动杆无法对准两个杯子之间的缝隙,使得杯子无法实现了自动出杯功能的问题,从而提高了该结构的运行稳定性,让自动出杯过程可以持续到最后的杯子。
10.优选的,所述传动杆的外侧滑动连接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外侧与固定座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筒的外侧固定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呈螺旋形设置,且传动杆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联动臂,所述联动臂的一端位于滑槽的内侧,所述活塞杆的一端与传动杆转动连接,让传动杆的端部可以顺利插入两个杯子的缝隙中,之后随着传动杆的继续旋转,让两个杯子可以被全面分离,因为传动杆的端部为扁平状设置,虽然在进入两个杯子之间的过
程可以顺利,但是容易导致分离的力度不够,使得两个杯子未被分离,而配合可以旋转的传动杆,可以让两个杯子的分离过程变得轻松且顺畅。
11.优选的,所述传动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插入片,所述插入片包括平行片与弯曲片,所述平行片与弯曲片固定连接,所述弯曲片呈弧形设置,且弯曲片的端部也成弧形设置,所述平行片的外侧开设有两组切口槽,不仅进一步减少了进入缝隙收到的阻力,同时配合弯曲片的弧形设置,让两组杯子被撑开的过程更加顺畅,减少了在两组杯子被分开时,容易因为两个杯子之间的摩擦力过大,导致在旋转分离过程中,杯子被插入片的两端磨损了杯沿的问题,从而保护了杯子的完整性。
12.优选的,所述弯曲片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若干组摩擦块一,所述摩擦块一的一侧呈内凹形设置,所述平行片的一侧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摩擦块二,通过在分离过程中,增加对杯体的旋转力,可以提前削弱杯子之间的结合摩擦力,让杯子的分离过程更加轻松,同时也可以减少分离过程中杯子收到的损伤。
13.优选的,所述摩擦块二的外侧呈波浪形设置,所述摩擦块二的外侧呈波浪形设置,所述摩擦块二为弹性材料,且波浪形的波峰自一侧到另一侧依次增高,所述摩擦块二的中部开设有空心槽,所述空心槽呈长条形设置,从而进一步增大摩擦块二对下杯体的水平转向力,让杯子可以在脱离过程中发生转动,减少两个杯子之间的摩擦力,让杯子的分离过程更加轻松。
14.优选的,所述摩擦块一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折角片,所述折角片呈内弧形设置,且折角片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撞击块,所述摩擦块一为弹性材料,所述固定片和折角片均为弹性材料,通过震动可以很好的减少两组杯子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协助了上下两组杯子的分离效果,让分离过程更加轻松。
15.优选的,所述摩擦块一的内侧开设有空腔槽,所述摩擦块一远离撞击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弹性垫二,工作时,配合空腔槽的设置,让摩擦块一的挤压过程更加顺利,且随着摩擦块一被挤压,原本处于内侧的弹性垫二也会被向外挤出,可以进一步增加摩擦面积,优化了摩擦块一的摩擦效果。
16.优选的,所述弹性垫二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弹性垫一,所述弹性垫一与弹性垫二之间固定安装有若干组圆球,工作时,当上杯体脱离折角片后,折角片会因为自身弹性效果弹回原位,会拉动弹性垫二回弹,此时配合若干组圆球的设置,可以在回弹过程中撞击上杯体,从而让上杯体产生震动,用来削弱杯子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协助了上下两个杯体之间的脱离过程。
17.优选的,所述盛放套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若干组磁石块,若干组磁石块自上而下等距平行排列,且若干组磁石块自下而上长度依次减小,所述重物块为金属材料,且重物块的底端呈内凹形设置,通过若干组体积不同的磁石块的设置,可以依照杯子的数量逐层减少对重物块对底部的作用力,从而实现了对杯子挤压力度自动调节的功能,不会让杯子之间的结合摩擦力过大,导致难以分离的问题。
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9.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投币式自动饮料机的出杯结构,通过驱动组件的伸缩驱动功能,实现了全自动的出杯功能,且出杯过程顺畅快速,使用过程也较为便利,优化了传统出杯过程,使用机械臂向下拉拽一次性纸杯,容易造成一次拉出多个纸杯,和出杯过程不
够顺畅的问题。
20.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投币式自动饮料机的出杯结构,通过重物块的设置,可以对杯子向下挤压,防止随着杯子的消耗,使得杯子组的整体重量逐渐降低,在剩余最后几个杯子时,杯子与盛放套的侧壁摩擦力容易改变杯子的形态,导致自动出杯效果失效的问题。
附图说明
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22.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
23.图2为本发明的侧面剖视示意图;
24.图3为本发明驱动结构的示意图;
25.图4为本发明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26.图5为本发明插入片的正视示意图;
27.图6为本发明摩擦块二的示意图;
28.图7为本发明摩擦块的剖视示意图。
29.图中:1、固定座;2、盛放套;3、保护盖;4、重物块;5、连接绳;6、固定臂;7、驱动组件;8、传动杆;9、活塞杆;10、液压缸;11、固定筒;12、滑槽;13、联动臂;14、顶板;15、插入片;16、弯曲片;17、摩擦块一;18、切口槽;19、卡槽;20、摩擦块二;22、空心槽;23、平行片;24、固定片;25、折角片;26、撞击块;27、空腔槽;28、弹性垫一;29、圆球;30、弹性垫二;31、磁石块。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31.实施例一
32.如图1至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于投币式自动饮料机的出杯结构,包括固定座1,所述固定座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盛放套2,所述盛放套2的顶端位于固定座1的外侧,所述固定座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若干组固定臂6,所述固定臂6为弹性材料,且固定座1的内侧固定安装有两组驱动组件7,所述驱动组件7包括液压缸10和活塞杆9,所述活塞杆9与液压缸10传动连接,所述活塞杆9远离液压缸10的一端安装有传动杆8,所述传动杆8的端部呈扁平状设置,工作时,将若干组一次性杯子放入盛放套2中,杯子会因为重力落入固定座1中,由于若干组固定臂6的设置将杯子卡住,需要出杯时,启动液压缸10带动活塞杆9向前移动,从而推动传动杆8的一端插入两个杯子的中部,从而让下方的杯子与上方的杯子分离,而下方的杯子会被挤压到固定臂6的下方,从而使得下方的杯子掉落,在出杯结束后,启动液压缸10将活塞杆9向回拉,让杯子再次落在若干组固定臂6的上方,从而实现了全自动的出杯功能,同时出杯过程顺畅快速,使用过程也较为便利。
33.如图1至图2所示,所述盛放套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保护盖3,所述保护盖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连接绳5,所述连接绳5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重物块4,工作时,需要将保护盖3向上拿起,再将若干组杯子放入盛放套2中,之后将重物块4放入盛放套2中,此时配合重物块4的加压,可以有效的防止随着杯子的消耗,使得杯子组的整体重量逐渐降低,在剩余最后几个杯
子时,杯子与盛放套2的侧壁摩擦力容易改变杯子的形态,导致传动杆8无法对准两个杯子之间的缝隙,使得杯子无法实现了自动出杯功能的问题,从而提高了该结构的运行稳定性,让自动出杯过程可以持续到最后的杯子。
34.如图3所示,所述传动杆8的外侧滑动连接有固定筒11,所述固定筒11的外侧与固定座1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筒11的外侧固定开设有滑槽12,所述滑槽12呈螺旋形设置,且传动杆8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联动臂13,所述联动臂13的一端位于滑槽12的内侧,所述活塞杆9的一端与传动杆8转动连接,工作时,随着活塞杆9的前后移动,同时会带动和联动臂13在滑槽12的内侧移动,由于滑槽12的螺旋形设置,从而可以带动传动杆8进行旋转,螺旋形滑槽12的螺旋圈数小于一,不会让传动杆8转动的幅度过大,且通过角度的调整,让传动杆8在向外移动过程中,接触到两个杯子连接缝处时,可以刚好处于水平状态,让传动杆8的端部可以顺利插入两个杯子的缝隙中,之后随着传动杆8的继续旋转,让两个杯子可以被全面分离,因为传动杆8的端部为扁平状设置,虽然在进入两个杯子之间的过程可以顺利,但是容易导致分离的力度不够,使得两个杯子未被分离,而配合可以旋转的传动杆8,可以让两个杯子的分离过程变得轻松且顺畅。
35.如图3和图5所示,所述传动杆8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顶板14,所述顶板1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插入片15,所述插入片15包括平行片23与弯曲片16,所述平行片23与弯曲片16固定连接,所述弯曲片16呈弧形设置,且弯曲片16的端部也成弧形设置,所述平行片23的外侧开设有两组切口槽18,工作时,通过在平行片23上开设的切口槽18,减少了平行片23的端部宽度,让平行片23切入两组杯子缝隙的过程变得更加轻松,同时配合弯曲片16的设置,由于弯曲片16端部的长度在靠近平行片23的长度较长,使得平行片23在切入杯子缝隙时,弯曲片16还没有进入两个杯子之间,只有随着传动杆8的继续前进,弯曲片16才会在平行片23的带领下进入缝隙中,不仅进一步减少了进入缝隙收到的阻力,同时配合弯曲片16的弧形设置,让两组杯子被撑开的过程更加顺畅,减少了在两组杯子被分开时,容易因为两个杯子之间的摩擦力过大,导致在旋转分离过程中,杯子被插入片15的两端磨损了杯沿的问题,从而保护了杯子的完整性。
36.如图4所示,所述弯曲片1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若干组摩擦块一17,所述摩擦块一17的一侧呈内凹形设置,所述平行片23的一侧开设有卡槽19,所述卡槽19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摩擦块二20,工作时,当弯曲片16进入杯子缝隙中后,随着弯曲片16的转动,会使得摩擦块一17接接触到上杯体,而平行片23的一侧也会与下杯体接触,配合卡槽19的设置,会将下杯体的杯沿卡入卡槽19中,从而增加了插入片15整体与上下两个杯子的摩擦力,让上下两个杯子在插入片15的转动下,也发生相对转动,防止两个杯子之间结合摩擦力过大,只通过两个或三个驱动组件7,无法将杯子完全分离,甚至可能出现杯体被插入片15过度撑开导致变形的问题,而通过在分离过程中,增加对杯体的旋转力,可以提前削弱杯子之间的结合摩擦力,让杯子的分离过程更加轻松,同时也可以减少分离过程中杯子收到的损伤。
37.如图6所示,所述摩擦块二20的外侧呈波浪形设置,所述摩擦块二20的外侧呈波浪形设置,所述摩擦块二20为弹性材料,且波浪形的波峰自一侧到另一侧依次增高,所述摩擦块二20的中部开设有空心槽22,所述空心槽22呈长条形设置,工作时,当下杯体的杯沿卡入卡槽19中后,会接触到摩擦块二20,配合摩擦块二20的弹性材料设置,在提供接触摩擦力的同时,也不会损伤杯子,且随着插入片15的继续转动,会让杯子逐渐挤压摩擦块二20,配合
摩擦块二20的波浪形设置,会逐渐增加与杯子的接触面积,增加杯子受到的摩擦力,让杯子的转向趋势力增大,协助杯子转动,让下杯子快速脱离上杯子,同时由于摩擦块二20前端的波峰较低的的部分被杯子挤压,导致空心槽22也被压扁,使得后面的摩擦块二20体积增大,且由于气体的压缩,导致硬度也有所提升,从而进一步增大摩擦块二20对下杯体的水平转向力,让杯子可以在脱离过程中发生转动,减少两个杯子之间的摩擦力,让杯子的分离过程更加轻松。
38.如图2所示,所述盛放套2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若干组磁石块31,若干组磁石块31自上而下等距平行排列,且若干组磁石块31自下而上长度依次减小,所述重物块4为金属材料,且重物块4的底端呈内凹形设置,工作时,配合磁石块31自下而上长度依次减小,当重物块4处于最顶端时,由于顶端的磁石块31体积较大使得对重物块4的吸引力就越大,此时重物块4对杯子的作用力较小,当杯子逐渐减少时,重物块4也会逐渐向下移动,由于磁石块31的体积增大,使得吸引力增大,使得重物块4对杯子的压力减小,当杯子较多时,较重的压力会分散到所有的杯子上,不会造成杯子之间结合摩擦力增加太多的问题,但是随着杯子的数量逐渐减小,还用一样重量的重物挤压杯子,容易造成杯子被挤压过紧的问题,通过若干组体积不同的磁石块31的设置,可以依照杯子的数量逐层减少对重物块4对底部的作用力,从而实现了对杯子挤压力度自动调节的功能,不会让杯子之间的结合摩擦力过大,导致难以分离的问题。
39.实施例二
40.如图7所示,对比实施例一,其中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摩擦块一17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固定片24,所述固定片2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折角片25,所述折角片25呈内弧形设置,且折角片25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撞击块26,所述摩擦块一17为弹性材料,所述固定片24和折角片25均为弹性材料,工作时,随着上杯体与摩擦块一17的接触,会使得折角片25发生弯曲,配合若干组撞击块26的设置,可以增加折角片25对上杯体的摩擦力,且随着折角片25与上杯体越贴合,会让折角片25发生弯曲,让摩擦块一17被压扁,从而增大接触面,可以进一步增加摩擦块一17和上杯体的摩擦力,且随着该摩擦块一17脱离上杯体后,由于折角片25和平行片23均为弹性材质,会导致折角片25在失去挤压力后快速复位,并拉动摩擦块一17的另一侧快速翘起,从而能够带动上杯体发生震动,通过震动可以很好的减少两组杯子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协助了上下两组杯子的分离效果,让分离过程更加轻松。
41.如图7所示,所述摩擦块一17的内侧开设有空腔槽27,所述摩擦块一17远离撞击块2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弹性垫二30,工作时,配合空腔槽27的设置,让摩擦块一17的挤压过程更加顺利,且随着摩擦块一17被挤压,原本处于内侧的弹性垫二30也会被向外挤出,可以进一步增加摩擦面积,优化了摩擦块一17的摩擦效果。
42.如图7所示,所述弹性垫二30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弹性垫一28,所述弹性垫一28与弹性垫二30之间固定安装有若干组圆球29,工作时,当上杯体脱离折角片25后,折角片25会因为自身弹性效果弹回原位,会拉动弹性垫二30回弹,此时配合若干组圆球29的设置,可以在回弹过程中撞击上杯体,从而让上杯体产生震动,用来削弱杯子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协助了上下两个杯体之间的脱离过程。
43.工作原理:工作时,将若干组一次性杯子放入盛放套2中,杯子会因为重力落入固定座1中,由于若干组固定臂6的设置将杯子卡住,需要出杯时,启动液压缸10带动活塞杆9
向前移动,从而推动传动杆8的一端插入两个杯子的中部,从而让下方的杯子与上方的杯子分离,而下方的杯子会被挤压到固定臂6的下方,从而使得下方的杯子掉落,在出杯结束后,启动液压缸10将活塞杆9向回拉,让杯子再次落在若干组固定臂6的上方,从而实现了全自动的出杯功能,同时出杯过程顺畅快速,使用过程也较为便利;工作时,需要将保护盖3向上拿起,再将若干组杯子放入盛放套2中,之后将重物块4放入盛放套2中,此时配合重物块4的加压,可以有效的防止随着杯子的消耗,使得杯子组的整体重量逐渐降低,在剩余最后几个杯子时,杯子与盛放套2的侧壁摩擦力容易改变杯子的形态,导致传动杆8无法对准两个杯子之间的缝隙,使得杯子无法实现了自动出杯功能的问题,从而提高了该结构的运行稳定性,让自动出杯过程可以持续到最后的杯子;工作时,随着活塞杆9的前后移动,同时会带动和联动臂13在滑槽12的内侧移动,由于滑槽12的螺旋形设置,从而可以带动传动杆8进行旋转,螺旋形滑槽12的螺旋圈数小于一,不会让传动杆8转动的幅度过大,且通过角度的调整,让传动杆8在向外移动过程中,接触到两个杯子连接缝处时,可以刚好处于水平状态,让传动杆8的端部可以顺利插入两个杯子的缝隙中,之后随着传动杆8的继续旋转,让两个杯子可以被全面分离,因为传动杆8的端部为扁平状设置,虽然在进入两个杯子之间的过程可以顺利,但是容易导致分离的力度不够,使得两个杯子未被分离,而配合可以旋转的传动杆8,可以让两个杯子的分离过程变得轻松且顺畅;工作时,通过在平行片23上开设的切口槽18,减少了平行片23的端部宽度,让平行片23切入两组杯子缝隙的过程变得更加轻松,同时配合弯曲片16的设置,由于弯曲片16端部的长度在靠近平行片23的长度较长,使得平行片23在切入杯子缝隙时,弯曲片16还没有进入两个杯子之间,只有随着传动杆8的继续前进,弯曲片16才会在平行片23的带领下进入缝隙中,不仅进一步减少了进入缝隙收到的阻力,同时配合弯曲片16的弧形设置,让两组杯子被撑开的过程更加顺畅,减少了在两组杯子被分开时,容易因为两个杯子之间的摩擦力过大,导致在旋转分离过程中,杯子被插入片15的两端磨损了杯沿的问题,从而保护了杯子的完整性;工作时,当弯曲片16进入杯子缝隙中后,随着弯曲片16的转动,会使得摩擦块一17接接触到上杯体,而平行片23的一侧也会与下杯体接触,配合卡槽19的设置,会将下杯体的杯沿卡入卡槽19中,从而增加了插入片15整体与上下两个杯子的摩擦力,让上下两个杯子在插入片15的转动下,也发生相对转动,防止两个杯子之间结合摩擦力过大,只通过两个或三个驱动组件7,无法将杯子完全分离,甚至可能出现杯体被插入片15过度撑开导致变形的问题,而通过在分离过程中,增加对杯体的旋转力,可以提前削弱杯子之间的结合摩擦力,让杯子的分离过程更加轻松,同时也可以减少分离过程中杯子收到的损伤;工作时,当下杯体的杯沿卡入卡槽19中后,会接触到摩擦块二20,配合摩擦块二20的弹性材料设置,在提供接触摩擦力的同时,也不会损伤杯子,且随着插入片15的继续转动,会让杯子逐渐挤压摩擦块二20,配合摩擦块二20的波浪形设置,会逐渐增加与杯子的接触面积,增加杯子受到的摩擦力,让杯子的转向趋势力增大,协助杯子转动,让下杯子快速脱离上杯子,同时由于摩擦块二20前端的波峰较低的的部分被杯子挤压,导致空心槽22也被压扁,使得后面的摩擦块二20体积增大,且由于气体的压缩,导致硬度也有所提升,从而进一步增大摩擦块二20对下杯体的水平转向力,让杯子可以在脱离过程中发生转动,减少两个杯子之间的摩擦力,让杯子的分离过程更加轻松;工作时,配合磁石块31自下而上长度依次减小,当重物块4处于最顶端时,由于顶端的磁石块31体积较大使得对重物块4的吸引力就越大,此时重物块4对杯子的作用力较小,当杯子逐渐减少时,重物块4
也会逐渐向下移动,由于磁石块31的体积增大,使得吸引力增大,使得重物块4对杯子的压力减小,当杯子较多时,较重的压力会分散到所有的杯子上,不会造成杯子之间结合摩擦力增加太多的问题,但是随着杯子的数量逐渐减小,还用一样重量的重物挤压杯子,容易造成杯子被挤压过紧的问题,通过若干组体积不同的磁石块31的设置,可以依照杯子的数量逐层减少对重物块4对底部的作用力,从而实现了对杯子挤压力度自动调节的功能,不会让杯子之间的结合摩擦力过大,导致难以分离的问题;工作时,随着上杯体与摩擦块一17的接触,会使得折角片25发生弯曲,配合若干组撞击块26的设置,可以增加折角片25对上杯体的摩擦力,且随着折角片25与上杯体越贴合,会让折角片25发生弯曲,让摩擦块一17被压扁,从而增大接触面,可以进一步增加摩擦块一17和上杯体的摩擦力,且随着该摩擦块一17脱离上杯体后,由于折角片25和平行片23均为弹性材质,会导致折角片25在失去挤压力后快速复位,并拉动摩擦块一17的另一侧快速翘起,从而能够带动上杯体发生震动,通过震动可以很好的减少两组杯子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协助了上下两组杯子的分离效果,让分离过程更加轻松;工作时,配合空腔槽27的设置,让摩擦块一17的挤压过程更加顺利,且随着摩擦块一17被挤压,原本处于内侧的弹性垫二30也会被向外挤出,可以进一步增加摩擦面积,优化了摩擦块一17的摩擦效果;工作时,当上杯体脱离折角片25后,折角片25会因为自身弹性效果弹回原位,会拉动弹性垫二30回弹,此时配合若干组圆球29的设置,可以在回弹过程中撞击上杯体,从而让上杯体产生震动,用来削弱杯子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协助了上下两个杯体之间的脱离过程。
44.上述前、后、左、右、上、下均以说明书附图中的图1为基准,按照人物观察视角为标准,装置面对观察者的一面定义为前,观察者左侧定义为左,依次类推。
45.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4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