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货品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68004发布日期:2021-08-31 14:00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货品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零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货品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货品回收装置主要应用于无人零售领域,用户需要退回货品时,可将需要退回的货品放置于货品回收装置内。

货品回收装置的入口及出口分别设置有两个挡板,需要两个电机分别控制,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货品回收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两个挡板需要两个电机控制所导致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货品回收装置,包括:

外壳,设置有内腔,所述内腔具有入口及出口;

第一盖组件,安装于所述外壳,所述第一盖组件包括第一盖主体;

第二盖组件,安装于所述外壳,所述第二盖组件包括第二盖主体;及

曲柄滑块机构,包括滑块,所述滑块连接所述第一盖组件及所述第二盖组件,所述滑块可相对于所述外壳移动,以带动所述第一盖组件及所述第二盖组件同时相对于所述外壳活动;

其中,当所述滑块相对于所述外壳移动至第一移动位置,所述第一盖主体开启所述出口,所述第二盖主体关闭所述入口;当所述滑块相对于所述外壳移动至第二移动位置时,所述第一盖主体关闭所述出口,所述第二盖主体活动至开启所述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盖组件还包括转动部,所述转动部连接于所述第一盖主体,并安装于所述外壳,所述第一盖组件可绕所述转动部的中心线相对于所述外壳转动,以使所述第一盖主体开启或者关闭所述出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块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转动部的中心线,并与所述滑块的移动方向呈夹角设置;

所述第一盖组件还包括导杆部,所述导杆部连接于所述第一盖主体,所述导杆部的中心线平行于所述转动部的中心线,并相对于所述转动部的中心线偏心设置;

所述导杆部连接于所述滑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盖组件还包括滑动部,所述滑动部连接于所述第二盖主体,并安装于所述外壳,所述第二盖组件可相对于所述外壳移动,以开启或者关闭所述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动部包括第一滑动杆和第二滑动杆,所述外壳设置有直槽段;

所述第一滑动杆靠近所述第一盖主体的一端,所述第二滑动杆靠近所述第二盖主体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滑动杆及所述第二滑动杆皆连接于所述直槽段,并在沿所述直槽段的长度方向上相间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曲柄滑块机构还包括曲柄和连杆;

所述曲柄通过所述连杆连接所述滑块,所述曲柄安装于所述外壳,可相对于所述外壳在第一角度位置及第二角度位置之间摆动;其中,所述曲柄在摆动至所述第一角度位置时,所述滑块移动至所述第一移动位置;所述曲柄在摆动至所述第二角度位置时,所述滑块移动至所述第二移动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设置有导槽,所述导槽包括直槽段;

所述直槽段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滑块的移动方向;

所述连杆包括转轴部,所述转轴部的中心线垂直于所述滑块的移动方向,所述转轴部穿设所述滑块并连接所述导槽;

当所述曲柄在所述第一角度位置及所述第二角度位置之间摆动时,所述转轴部沿所述导槽移动,并带动所述滑块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曲柄可相对于所述外壳在第三角度位置及第四角度位置之间摆动,所述第一角度位置及所述第二角度位置皆位于所述第三角度位置及所述第四角度位置之间,所述第一角度位置靠近所述第三角度位置,所述第二角度位置靠近所述第四角度位置;

所述导槽还包括第一缺口段和第二缺口段,所述一缺口段及所述第二缺口段皆连通所述直槽段;

所述第一缺口段及所述第二缺口段皆位于所述直槽段的宽度方向上;

当所述曲柄摆动至所述第一角度位置时,所述转轴部位于所述直槽段的连通所述第一缺口段处,所述曲柄可摆动至所述第三角度位置,以使得所述转轴部进入所述第一缺口段,并抵接于所述第一缺口段,用于阻止所述曲柄背向所述第一角度位置转动;

当所述曲柄摆动至所述第二角度位置时,所述转轴部位于所述直槽段的连通所述第二缺口段处,所述曲柄可摆动至所述第四角度位置,以使得所述转轴部进入所述第二缺口段,并抵接于所述第二缺口段,以阻止所述曲柄背向所述第二角度位置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沿所述直槽段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第一缺口段及所述第二缺口段分别位于所述直槽段的不同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货品回收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曲柄滑块机构包括曲柄和连杆,所述曲柄通过所述连杆连接所述滑块;

所述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外壳,并连接所述曲柄,用于驱动所述曲柄相对于所述外壳转动,以通过所述连杆带动所述滑块相对于所述外壳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减速器,所述减速器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

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外壳,并连接所述输入端,所述输出端连接所述曲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货品回收装置还包括位置检测模块和货品检测模块;

所述位置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滑块是否相对于所述外壳移动至预设位置;

所述货品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货品是否抵达所述内腔。

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货品回收装置中,通过配置曲柄滑块机构,曲柄滑块机构的滑块连接第一盖组件及第二盖组件,可同时带动第一盖组件及第二盖组件活动,只需要一个动力源即可驱动曲柄滑块机构,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图2以及图3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货品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货品回收装置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的外壳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的货品回收装置的第一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所示的货品回收装置的第一盖组件及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盖组件开启外壳的出口;

图8是图1所示的货品回收装置的第一盖组件及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盖组件关闭外壳的出口;

图9是图1所示的货品回收装置的第二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1所示的货品回收装置的第二盖组件及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二盖组件关闭外壳的入口;

图11是图1所示的货品回收装置的第二盖组件及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二盖组件开启外壳的入口;

图12是图1所示的货品回收装置的外壳、第一盖组件、第二盖组件以及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所示的货品回收装置的外壳、第一盖组件、第二盖组件以及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传动机构的曲柄在第一角度位置;

图14是图1所示的货品回收装置的外壳、第一盖组件、第二盖组件以及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传动机构的曲柄在第二角度位置;

图15是图1所示的货品回收装置的外壳、第一盖组件、第二盖组件以及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传动机构的曲柄在第三角度位置;

图16是图1所示的货品回收装置的外壳、第一盖组件、第二盖组件以及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传动机构的曲柄在第四角度位置;

图17是图1所示的货品回收装置在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货品回收装置的外壳被虚线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左”、“右”、“上端”、“下端”、“顶部”以及“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一并参阅图1、图2以及图3,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货品回收装置100,包括外壳10、第一盖组件20、第二盖组件30、传动机构40以及驱动机构50。所述第一盖组件20安装于所述外壳10,可相对于所述外壳10活动。所述第二盖组件20安装于所述外壳10,可相对于所述外壳10活动。所述驱动机构50安装于所述外壳10,通过所述传动机构40连接所述第一、二盖组件20、30,所述驱动机构50用于通过所述传动机构40同时带动所述第一、二盖组件20、30相对于所述外壳10活动。

可以理解,根据实际需要,所述驱动机构50可以省略。例如,由人工驱动所述传动机构40,以同时带动所述第一、二盖组件20、30相对于所述外壳10活动。

请一并参阅图4和图5,所述外壳10设置有内腔11。所述内腔11具有入口110和出口112,所述入口110及所述出口112分别设置于所述外壳10的两相邻侧。

所述外壳10包括侧板12、面板14以及背板16。所述侧板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侧板12相对。所述面板14与所述背板16相对,并皆设置于两个所述侧板12之间。

所述面板14、所述背板16以及两个所述侧板12共同围成所述容腔11。其中,所述面板14的侧缘、所述背板16的侧缘以及两个所述侧板12的侧缘共同围成所述出口112,所述入口110开设于所述面板14。

每个所述侧板12设置有导槽120。所述导槽120连通所述内腔11。

所述导槽120包括直槽段122、第一缺口段124以及第二缺口段126。所述直槽段122分别连通所述第一缺口段124及所述第二缺口段126。在所述第一盖组件20竖直放置时,所述直槽段122也竖直放置。

所述直槽段122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面板14。所述直槽段122的宽度方向垂直于所述面板14。所述直槽段122的一端靠近所述出口112,另一端远离所述出口112。

在沿所述直槽段122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一缺口段124及所述第二缺口段126皆位于所述直槽段122的两端之间。其中,所述第一缺口段124靠近所述入口110,所述第二缺口段126较所述第一缺口段124远离所述入口110。

在沿所述直槽段122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第一缺口段124及所述第二缺口段126分别位于所述直槽段122的不同侧。其中,所述第一缺口段124靠近所述面板14,所述第二缺口段126较所述第一缺口124远离所述面板14。

请参阅图6,所述第一盖组件20包括第一盖主体22、转动部24以及导杆部26。所述第一盖主体22分别连接所述转动部24及所述导杆部26。

所述第一盖主体22为呈方形结构的盖板。

所述转动部24设置于所述第一盖主体22的一端,所述导杆部26设置于所述第一盖主体22的两端之间的部位。

所述导杆部26的中心线平行于所述转动部24的中心线,并且偏离所述转动部24的中心线。

请一并参阅图7和图8,所述转动部24安装于所述外壳10,所述第一盖组件20可绕所述转动部24的中心线相对于所述外壳10转动,以使所述第一盖主体22开启或者关闭所述出口112。

所述转动部24安装于所述侧板12,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安装于所述面板14。

请参阅图9,所述第二盖组件30包括第二盖主体32和滑动部34。所述滑动部34连接于所述第二盖主体32。

所述第二盖主体32基本为方形结构的盖板。

所述第二盖主体32设置有第一腰型孔320。

所述滑动部34包括第一滑动杆340和第二滑动杆342。所述第一滑动杆340的中心线平行于所述第二滑动杆342的中心线,且不重合。

所述第一滑动杆340靠近所述第一盖主体32的一端,所述第二滑动杆340靠近所述第二盖主体32的另一端。所述第一腰型孔320位于所述第一滑动杆340及所述第二滑动杆342之间。

所述第一、二滑动杆340、342可绕其中心线相对于所述第一盖主体32转动。

请一并参阅图10和图11,所述滑动部34安装于所述外壳10,所述第二盖组件30可相对于所述外壳10移动。

所述滑动部34连接于所述直槽段122,所述第二盖组件30可沿所述直槽段122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外壳10移动,以使得所述第二盖主体32开启或者关闭所述入口110。

所述第一滑动杆340及所述第二滑动杆342皆连接于所述直槽段122,并在沿所述直槽段122的长度方向上相间隔。其中,所述第一滑动杆340靠近所述出口112,所述第二滑动杆342较所述第一滑动杆340远离所述出口112。当所述第二盖主体32关闭所述入口110时,所述第一滑动杆340移动至所述直槽段122的一端,当所述第二盖主体32开启所述入口110时,所述第二滑动杆342移动至所述直槽段112的另一端。

在第一方面,通过将所述滑动部34设计为滑动杆,滑动杆与所述直槽段112的接触方式为线接触,摩擦力小。在第二方面,滑动杆可相对于第二盖主体32转动,与所述直槽段112的摩擦力主要为滚动摩擦,摩擦力小。在第三方面,两个滑动杆连接于直槽段112,可避免第二盖主体32转动,另外,两个滑动杆分别在第二盖主体32靠近第二盖主体32的两端,第二盖组件30移动平稳。

所述第二盖主体32位于两个所述侧板110之间。所述第二盖主体32贴合所述面板14,使得所述面板14可引导所述第二盖组件30移动。

所述第一腰型孔320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面板14。所述第一腰型孔320的一端靠近所述面板14,用于对准所述第一缺口段124,所述第一腰型孔320的另一端远离所述面板14,用于对准所述第二缺口段126,所述第一腰型孔320的两端之间的部位对准所述直槽段122。其中,当所述第二盖主体32关闭所述入口110时,所述第一腰型孔320的一端对准所述第一缺口段124;当所述第二盖主体32开启所述入口110时,所述第一腰型孔320的另一端对准所述第二缺口段126。

请参阅图12,所述传动机构40为曲柄滑块机构,包括曲柄42、滑块44以及连杆46。

所述曲柄42安装于所述外壳10,并通过所述连杆46连接所述滑块44。所述滑块44连接所述第一、二盖组件20、30。所述曲柄42可相对于所述外壳10转动,以通过所述连杆46带动所述滑块44相对于所述外壳10移动,所述滑块44在移动时同时带动所述第一、二盖组件20、30相对于所述外壳10活动。所述滑块44的移动方向平行于所述直槽段的长度方向。

所述滑块44设置有滑槽440。所述滑槽440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转动部24的中心线,并与所述直槽段122的长度方向呈夹角设置。

所述滑槽440与所述直槽段122的夹角为锐角。

所述导杆部26穿过所述滑槽440,以实现所述传动机构40与所述第一盖组件20的连接,并且所述导杆部26可沿所述滑槽440滑动。

所述滑槽440被配置为容许所述导杆部26沿所述滑槽440的长度方向移动,并容许所述导杆部26绕其中心线转动,以使得所述滑块440在移动时,带动所述第一盖组件20绕所述转动部24的中心线相对于所述外壳10转动。

所述滑块44连接于所述滑动部34,以使得所述滑块34可相对于所述外壳10移动,进而带动所述滑块44一并移动,也即,所述滑块44的移动方向与所述第二盖组件30的移动方向相同。

可以理解,根据实际需要,所述滑块44也可以带动所述第一盖组件20相对于所述外壳10移动,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所述滑块44带动所述第二盖组件30移动的方式,只要所述第一盖组件20能够相对于所述外壳10活动至开启或者关闭所述出口112即可。同理,所述滑块44也可以带动所述第二盖组件30相对于所述外壳转动,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所述滑块44带动所述第一盖组件20转动的方式,只要所述第二盖组件30能够相对于所述外壳10活动至开启或者关闭所述入口110即可。

所述第一盖主体22被配置为能够完全关闭或者开启所述出口112。可以理解,根据实际需要,所述第一盖主体22也可以被配置为仅能够关闭或者开启所述出口112的一部分,基于此,所述货品回收装置100还可以包括第三盖组件。所述第三盖组件安装于所述外壳10,可相对于所述外壳10转动,以开启或者关闭所述出口112的另一部分,所述第三盖组件与所述第一盖组件20形成双开门结构,第三盖组件可以通过转接机构连接所述滑块44,以实现与所述第一盖组件20相联动,进而与所述第一盖组件20一并开启或者关闭所述出口112。所述第二盖主体22同理,此处不再赘述。

请一并参阅图13和图14,所述曲柄42可相对于所述外壳10在第一角度位置及第二角度位置之间摆动。其中,当所述曲柄42摆动至所述第一角度位置时,通过所述连杆46带动所述滑块44相对于所述外壳10移动至第一移动位置;当所述曲柄42摆动至所述第二角度位置时,通过所述连杆46带动所述滑块44相对于所述外壳10移动至第二移动位置。

可以理解,根据实际需要,所述曲柄42也可以相对于所述外壳10旋转一周,只要能够通过所述连杆46带动所述滑块44在所述第一移动位置及所述第二移动位置之间移动即可。

当所述滑块44移动至所述第一移动位置时,所述滑块44带动所述第一盖组件20转动至开启所述出口112,并带动所述第二盖组件30移动至关闭所述入口110(见图13)。

当所述滑块44移动至所述第二移动位置时,所述滑块44带动所述第一盖组件20转动至关闭所述出口112,并带动所述第二盖组件30移动至开启所述入口110(见图14)。

所述滑块44设置有第二腰型孔442。所述第二腰型孔442与所述第一腰型孔320相重合。

所述连杆46包括连杆主体460和转轴部462。所述连杆主体460连接于所述转轴部462。

所述转轴部462的中心线垂直于所述滑块44的移动方向,并垂直于所述直槽段122的宽度方向,所述转轴部462用于穿设所述滑块44,以实现所述连杆46与所述滑块44的连接。

所述转轴部462穿设所述第一、二腰型孔320、442及所述导槽120。

所述曲柄42在第一角度位置及第二角度位置之间摆动时,所述转轴部462沿所述直槽段122移动,并带动所述滑块44移动。

请一并参阅图13、图14、图15以及图16,所述曲柄42可相对于所述外壳10在第三角度位置及第四角度位置之间摆动。所述第一、二角度位置皆在所述第三、四角度位置之间。其中,所述第一角度位置靠近所述第三角度位置,所述第二角度位置靠近所述第四角度位置。

当所述曲柄42摆动至所述第一角度位置时,所述转轴部462位于所述直槽段122的连通所述第一缺口段124处,所述曲柄42可转动至所述第三角度位置,以使得所述转轴部462进入所述第一缺口段124,并抵持于所述第一缺口段124,用于阻碍所述曲柄42背向所述第一角度位置转动。所述曲柄42可朝第一角度位置转动,以使所述转轴部462退出所述第一缺口段124(见图15)。

同理,当所述曲柄42摆动至所述第二角度位置时,所述转轴部462位于所述直槽段122的连通所述第二缺口段126处,所述曲柄42可转动至所述第四角度位置,以使得所述转轴部462进入所述第二缺口段126,并抵持于所述第二缺口段126,用于阻碍所述曲柄42背向所述第二角度位置转动。所述曲柄42可朝所述第二角度位置转动,以使得所述转轴部462退出所述第二缺口段126(见图16)。

所述第一、二腰型孔320、442的设置用于预留所述转轴部462进入或者退出所述第一、二缺口段124、126的余量,避免干涉所述转轴部462。

可以理解,根据所述曲柄滑块机构的具体参数,例如,曲柄的回转中心位置、曲柄及连杆的长度比、直槽段相对于回转中心的位置等,所述第一、二缺口段124、126可以设置在所述直槽段122沿其宽度方向的任一侧,只要所述第一、二缺口段124、126能够抵接所述转轴部462即可。

请参阅图17,所述传动机构40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传动机构40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侧板12的两相对侧。

两组所述传动机构40的曲柄42通过传动轴48连接,两组所述传动机构40的转轴部462相连并组成一根完整的转轴件,两组所述传动机构40的滑块44皆连接于所述滑动部34,以保证两组所述传动机构40同步运作。

可以理解,所述传动机构40的数量并不限制为两个,根据实际需要,所述传动机构40的数量也可以仅有一个,只要所述传动机构40能够带动所述第一盖组件20及所述第二盖组件30活动即可。

所述驱动机构50包括电机52和减速器54。所述电机52连接所述减速器54。

所述电机52安装于所述侧板12。所述电机52可正转、反转或者停转,并在停转后自锁,以配合所述曲柄传动机构40实现自锁。

所述减速器54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机52,所述输出端连接所述传动轴48。所述减速器54用于降低转速,增加转矩。

可以理解,根据实际需要,所述减速器54可以省略,例如,所述电机52为低速电机,所述电机52可直接连接所述传动机构。

所述减速器54包括齿轮组。

可以理解,根据实际需要,所述齿轮组也可以替换为蜗轮蜗杆机构、行星轮机构等机构,只要能够实现减速器54的功能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货品回收装置100还包括货品检测模块60,用于检测货品是否抵达所述内腔11。

所述货品检测模块60包括rfid扫描器,用于扫描所述内腔11内是否存在rfid标签。货品上贴设有所述rfid标签,在贴设有所述rfid标签的货品进入所述内腔后,货品所贴设的rfid标签被所述rfid扫描器所扫描到,从而判断出贴设有所述rfid标签的货品抵达所述内腔11。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货品回收装置100还包括位置检测模块70。所述位置检测模块30用于检测所述滑块44是否相对于所述外壳10移动至预设位置。例如,当所述滑块44移动至一个所述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一盖主体22开启所述出口112,所述第二盖主体32关闭所述入口110。又例如,当所述滑块44移动至另一所述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一盖主体22关闭所述出口112,所述第二盖主体32开启所述入口110。

所述位置检测模块70包括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安装于所述侧板12。所述光电传感器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所述第二盖组件30还包括挡部36。

所述位置检测模块70的数量为两个,分别用于检测所述滑块44是否移动至所述第一移动位置及所述第二移动位置。

所述挡部36连接于所述第二盖主体32。

所述挡部36的移动轨迹可经过每个所述位置检测模块70的发射端和所述接收端之间,并在所述滑块44移动至所述预设位置时,所述挡板36位于所述发射端和所述接收端之间。

所述货品回收装置100工作的过程大致如下:

在准备投入货品时,用户启动所述货品回收装置100,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机构50工作,所述驱动机构50通过所述传动机构40带动所述第一、二盖组件20、30,以使得所述第二盖主体32开启所述入口110,所述第一盖主体22关闭所述出口112。所述第一、二盖组件20、30到位后,被其中一个所述位置检测模块70检测到,所述位置检测模块70向控制器发送信息,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机构50停止工作,所述第一、二盖组件20、30锁固。此时,用户可以将货品由所述入口110放入所述内腔11。

在将货品由所述入口110放入所述内腔11后,所述货品检测模块60检测到货品进入所述内腔11,向控制器发送信号,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机构50工作,所述驱动机构50通过所述传动机构40带动所述第一、二盖组件20,30,以使得所述第一盖主体22开启所述出口112,并且所述第二盖主体32关闭所述入口110。货品可通过所述出口112离开所述内腔11。所述第一、二盖组件20、30到位后,被另外一个所述位置检测模块70检测到,所述位置检测模块70向控制器发送信息,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机构50停止工作,所述第一、二盖组件20、30锁固,直至货品由所述出口112离开所述内腔11。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通过配置曲柄滑块机构,曲柄滑块机构的滑块连接第一、二盖组件20、30,可同时带动第一、二盖组件20、30活动,只需要一个动力源即可驱动曲柄滑块机构,成本较低。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尽管参阅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