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物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46910发布日期:2021-12-29 16:54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储物柜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自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储物柜。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储物柜通常包括控制组件和呈列排布的多个储物箱,每个储物箱包括箱体及设置于箱体内的传感器,传感器与控制组件电连接,用于检测箱体内是否有物品,控制组件通常设置于储物柜的顶部或底部,每个储物箱的传感器和控制组件之间需要设置连接线。但是,相关技术中的储物柜的多个储物箱的传感器与控制组件之间的连接线长短不一,且部分裸露在箱体内,容易被用户触碰到,因此,这种传感器的走线形式存放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物柜的传感器的走线形式,可以提高储物柜的安全性能。
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物柜,所述储物柜包括至少一个储物箱,所述储物箱包括箱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第一传感器组件和第一连接线组件,所述箱体内设置有第一走线管,所述第一传感器组件用于检测所述箱体内是否存放物品,所述第一传感器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走线管对接,所述第一连接线组件穿过所述第一走线管且与所述第一传感器组件电连接。
6.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选方案,所述储物箱还包括箱门,所述箱体设置有敞口,所述箱门与所述箱体枢接,所述箱门能够打开或者封闭所述敞口,所述第一走线管与所述敞口邻近。
7.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选方案,所述第一传感器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的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箱体连接,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一走线管内且设置有走线开口,所述第一连接线组件穿过所述走线开口且伸入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第一连接线组件与所述第一传感器电连接。
8.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选方案,所述箱体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第一壳体两者中的一者设置有插板,且所述支撑部与所述第一壳体两者中的另一者设置有插槽,所述插板和所述插槽沿所述储物箱的前后方向插接配合。
9.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选方案,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板、第二板和第三板,所述第一板、所述第二板和所述第三板依次呈夹角连接,所述箱体还包括第一侧壁,所述第一板、所述第二板、所述第三板和所述第一侧壁围成所述第一安装空间。
10.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选方案,所述第二板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板设置有透光孔,所述透光孔用于使所述第一传感器发出的光线通过。
11.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选方案,所述第一传感器与所述第二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板与所述箱体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
12.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选方案,所述储物柜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线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传感器组件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线组件包括连接器和依次连接的至少两根连接线,相邻的两根所述连接线之间通过所述连接器可插拔地连接。
13.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选方案,所述储物箱还包括维护仓、第二传感器组件和第二连接线组件,所述维护仓与所述箱体沿所述储物箱的左右方向并列设置,所述箱体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沿所述储物箱的左右方向相对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传感器组件邻近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传感器组件邻近于所述第二侧壁且位于所述箱体内,所述第一传感器组件和所述第二传感器组件沿所述储物箱的左右方向相对且用于共同检测所述箱体内是否存放物品,所述维护仓与所述第二侧壁相邻,所述第二连接线组件穿过所述维护仓、所述第二侧壁且与所述第二传感器组件电连接。
14.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选方案,所述第一传感器组件包括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包括沿所述储物箱的前后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发射器,所述第二传感器组件包括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包括沿所述储物箱的前后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接收器,所述多个发射器与所述多个第一接收器对应设置。
15.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选方案,所述储物箱还包括箱门、电子锁和第三连接线组件,所述箱体设置有敞口,所述箱门与所述箱体枢接,所述箱门能够打开或封闭所述敞口;所述电子锁位于所述箱体内,所述第三连接线组件穿过所述维护仓且与所述电子锁电连接,或者所述电子锁位于所述维护仓内,所述第三连接线组件伸入所述维护仓内且与所述电子锁电连接。
16.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选方案,所述储物箱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第三传感器组件和第四连接线组件,所述第一传感器组件与所述第三传感器组件沿所述储物箱的左右方向相对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传感器组件与所述第三传感器组件用于共同检测所述箱体内是否存放物品;所述箱体还设置有第二走线管,所述第二走线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走线管连通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传感器组件对接,所述第四连接线组件穿过所述第一走线管和所述第二走线管且与所述第三传感器组件电连接。
17.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选方案,所述第一传感器组件包括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包括沿所述储物箱的前后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发射器,所述第三传感器组件包括第四传感器,所述第四传感器包括沿所述储物箱的前后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接收器,所述多个发射器与所述多个第二接收器对应设置。
18.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选方案,所述储物柜包括沿竖向依次排布的多个所述储物箱,多个所述储物箱的第一走线管均沿竖向延伸且依次连通形成走线总通道。
19.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选方案,所述箱体包括走线板,所述走线板沿竖向延伸,所述走线板与所述箱体的内表面之间围成所述第一走线管,多个所述储物箱的所述走线板一体成型。
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储物柜包含至少一个储物箱,箱体用于存放物品,第一传感器组件用于检测箱体内有无物品,第一连接线组件用于向第一传感器组件提供电力、传递信号等,第一连接线组件被埋设于第一走线管内,箱体内没有裸露的连接线,用户无法直接接
触,有效提高储物柜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通过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主旨。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储物柜的结构示意图一;
24.图2为图1的a部局部放大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储物柜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传感器组件与走线板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传感器组件与支撑部的配合关系示意图一;
28.图6为图3的b部局部放大示意图;
29.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传感器组件与支撑部的配合关系示意图二;
30.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储物柜的结构示意图二(不含箱门);
31.图9为图8的c部局部放大示意图;
32.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储物柜的结构示意图三(不含箱门);
33.图11为图10的d部局部放大示意图。
34.图标:
35.10

储物柜;
36.11

储物箱;
37.110

箱体;111

箱门;112

敞口;113

第一走线管;114

第二走线管;115

支撑部;116

插板;117

插槽;120

第一侧壁;121

第二侧壁;122

后侧壁;123

顶板;124

底板;125

走线板;126

插接开口;127

穿线孔;128

走线孔;
38.130

第一传感器组件;132

第一壳体;133

第一传感器;134

第一安装空间;135

走线开口;136

第一板;137

第二板;138

第三板;139

透光孔;
39.150

维护仓;151

第二传感器组件;152

电子锁。
具体实施方式
40.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41.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2.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43.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44.请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物柜10,该储物柜10用于存放物品,储物柜10可以为快递柜、超市存储柜等。
45.其中,储物柜10包括控制组件和储物箱11,控制组件用于实现对储物箱11的检测、控制等,控制组件的结构参照现有技术,储物箱11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例如,储物箱11的数量为一个、两个、多个等。
46.在本实施例中,储物柜10包括多个储物箱11,多个储物箱11可以分成至少一列箱组,例如,多个储物箱11分为两列箱组,两列箱组沿储物柜10的左右方向并列,每列箱组包含多个沿竖向依次排布的储物箱11。
47.每个储物箱11的具体结构如下:请参照图2所示,储物箱11包括箱体110、箱门111、第一传感器组件130和第一连接线组件(图中未示出)。
48.箱体110的构造不限,在本实施例中,箱体110的截面呈矩形,请参照图3所示,箱体110由第一侧壁120、第二侧壁121、后侧壁122、顶板123和底板124组成,箱体110具有用于存放物品的存放空腔。
49.第一侧壁120、第二侧壁121和后侧壁122均沿竖向设置,顶板123和底板124均沿水平方向设置,第一侧壁120和第二侧壁121沿储物箱11的左右方向相对且间隔设置,顶板123和底板124沿储物箱11的上下方向相对且间隔设置,后侧壁122分别与第一侧壁120、第二侧壁121、顶板123和底板124连接。
50.底板124的上表面用于支撑物品,箱体110的前部具有敞口112,敞口112用于取放物品,敞口112通过箱门111封闭,具体的,箱门111与箱体110枢接,箱门111转动过程中,能够将敞口112打开或者封闭,箱门111关闭后,箱门111与后侧壁122沿储物箱11的前后方向相对。
51.需要说明的是,相邻的两个储物箱11之间可以共用部分结构,例如,上下设置的两个储物箱11,位于上方的箱体110的底板124可以作为位于下方的箱体110顶板123;左右设置的两个储物箱11,一个箱体110的第一侧壁120可以作为另一个箱体110的第二侧壁121等。
52.在本实施例中,储物箱11具有上下方向、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储物箱11的上下方向是指竖向,储物箱11的前后方向是指由箱体110的敞口112到后侧壁122的方向(双向),储物箱11的左右方向是指由箱体110的第一侧壁120到第二侧壁121的方向(双向)。
53.储物箱11内可以存放物品,箱体110内是否具有物品可以通过第一传感器组件130检测。
54.第一传感器组件130和第一连接线组件均设置于箱体110内,第一传感器组件130用于检测箱体110内是否存放物品,并将信息传送至储物柜10的控制组件,第一连接线组件用于向第一传感器组件130提供电力、传递信号等。
55.第一传感器组件130邻近于第一侧壁12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感器组件130设置于第一侧壁120上,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传感器组件130还可以设置于第二侧壁121、底板
124上等。
56.第一传感器组件130的结构可以参照现有技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感器组件130沿储物箱11的前后方向延伸,第一传感器组件130的一端与敞口112邻近,另一端与后侧壁122邻近。
57.第一传感器133的结构可以采用但不限于下列方案:请参照图4所示,第一传感器组件130包括第一壳体132和第一传感器133,第一壳体132与箱体110连接,第一壳体132设置有第一安装空间134,或者第一壳体132与箱体110围成第一安装空间134,第一传感器133设置于第一安装空间134内。
58.其中,请参照图5所示,第一壳体132包括第一板136、第二板137和第三板138,第一板136、第二板137和第三板138依次呈夹角连接,优选的,第一板136和第二板137垂直,第二板137和第三板138垂直,第一板136和第三板138相对设置,第二板137与第一侧壁120相对设置。
59.第一板136、第二板137、第三板138和第一侧壁120围成第一安装空间134,第一安装空间134的开口被第一侧壁120封闭。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32本身具有封闭的第一安装空间134,或者第一壳体132为圆管状等结构也是可以的。
60.第二板137设置有多个透光孔139,多个透光孔139沿储物柜10的前后方向依次分布在第二板137上,透光孔139用于使第一传感器133发出的光线通过,第一传感器133与第二板137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连接。
61.第一传感器133可以采用重力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等。
62.第一传感器133与控制组件之间通过第一连接线组件电连接,第一连接线组件可以为一根连接线,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第一连接线组件包括连接器和两根连接线,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可插拔,两根连接线分别为第一线和第二线,第一线和第二线均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线的第一端与控制组件电连接,第一线的第二端与第一连接件电连接,第二线的第一端与第一传感器133电连接,第二线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接件电连接,第一线的第二端和第二线的第二端通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可插拔地连接。
63.如此设置使得第一连接线组件能够连接或分离,便于对第一传感器组件130进行安装及拆卸,提高第一传感器组件130的维护效率。
64.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线组件还可以包含依次通过连接器可插拔连接的三根连接线、四根连接线等。
65.第一连接线组件的一部分位于箱体110内,裸露部分可以通过第一走线管113遮挡,请参照图6所示,第一走线管113设置于箱体110内,第一走线管113的延伸方向不限,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走线管113沿竖向设置,沿竖向排布的多个储物箱11的第一走线管113依次连通形成走线总通道。
66.第一走线管113的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走线管113与箱体110的敞口112相邻,优选的,第一走线管113与箱门111的铰接轴相邻。
67.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走线管113表示的是一个封闭的走线通道,且第一走线管113呈管状结构,管状结构的截面形状不作限定,例如可以是圆形或方形。请结合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箱体110包括走线板125,走线板125沿竖向延伸,走线板125与箱体110的内表面之
间围成第一走线管113,多个储物箱11的走线板125一体成型。在其他实施例中,走线板125可以单独形成封闭的管状结构,在此不作限定。在其他实施例中,每个储物箱11的走线板125和与其对应的第一侧壁120一体成型。
68.在走线板125上可以设置多个插接开口126,插接开口126与第一走线管113连通。
69.第一传感器组件130的一端与第一走线管113对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32插接于插接开口126,第一壳体132的端部伸入第一走线管113内,第一壳体132的端部开设有走线开口135,第一走线管113与第一安装空间134通过走线开口135连通,第一连接线组件穿过第一走线管113和走线开口135且与第一传感器133电连接。
70.第一传感器组件130与箱体110连接,二者的连接方式不限,在本实施例中,请参照图7所示,箱体110包括支撑部115,支撑部115可以独立设置于第一侧壁120或底板124等,也可以作为底板124的一部分。
71.支撑部115与第一壳体132两者中的一者设置有插板116,支撑部115与第一壳体132两者中的另一者设置有插槽117,即支撑部115设置有插板116且第一壳体132设置有插槽117,或者支撑部115设置有插槽117且第一壳体132设置有插板116。插板116与插槽117插接固定后,支撑部115的顶面与第一壳体132的底面贴合。
72.插板116和插槽117沿储物箱11的前后方向插接配合,在安装或拆卸时,只需要沿储物箱11的前后方向推动第一壳体132,即可使插板116和插槽117插接或脱离,操作方便,省时省力。
73.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插板116设置于第一板136,且第一板136设有多个插板116,多个插板116沿储物箱11的前后方向间隔设置,支撑部相对应的设有多个插槽117,多个插板116与多个插槽117一一对应地插接配合。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第二板137通过螺纹紧固件与走线板125固定连接。如此提高了第一传感器组件130的安装稳定性。
74.此外,请参照图8、图9所示,储物箱11还可以包括维护仓150、第二传感器组件151、第二连接线组件(图中未示出)、电子锁152和第三连接线组件(图中未示出)等。
75.维护仓150与箱体110沿储物箱11的左右方向并列设置,沿竖向排布的多个储物箱11的维护仓150可以依次连通形成一个整体。
76.维护仓150与第二侧壁121相邻,维护仓150可以位于第二侧壁121的内侧或外侧,在本实施例中,维护仓150位于第二侧壁121的外侧,第二侧壁121上设置有穿线孔127。
77.第二传感器组件151邻近于第二侧壁121且位于箱体110内,即第二传感器组件151设置于第二侧壁121上,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传感器组件151还可以设置于第一侧壁120、底板124上等。
78.第二传感器组件151的结构可以参照第一传感器组件130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79.第一传感器组件130和第二传感器组件151沿储物箱11的左右方向相对,第一传感器组件130和第二传感器组件151用于共同检测箱体110内是否存放物品,此处所说的“共同检测”,既可以是第一传感器组件130和第二传感器组件151均可以独立检测,又可以是相互配合检测:第一传感器133包括沿储物箱11的前后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发射器,第二传感器组件151包括第二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包括沿储物箱11的前后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接收器,多个发射器与多个第一接收器一一对应地相对设置。
80.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传感器133既包含发射器,又包含接收器,第二传感器
既包含发射器,又包含接收器也是可以的。
81.第二连接线组件的结构可以参照第一连接线组件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第二连接线组件穿过穿线孔127和维护仓150且与第二传感器电连接。
82.控制机构通过电子锁152控制箱门111,电子锁152位于箱体110内或位于维护仓150内,电子锁152能够将箱门111锁定。
83.第三连接线组件的结构可以参照第一连接线组件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若电子锁152位于箱体110内,则第三连接线组件穿过穿线孔127(也可以是第二侧壁121的其他位置)和维护仓150且与电子锁152电连接;若电子锁152位于维护仓150内,则第三连接线组件伸入维护仓150内且与电子锁152电连接,此时,第三连接线组件的全部或部分位于维护仓150内。
84.在其他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0、图11所示,若储物箱11无法单独设置维护仓150,还可以将第二传感器组件151和第二连接线组件替换为第三传感器组件(第三传感器组件的位置及结构等可以参照第二传感器组件151的位置及结构)和第四连接线组件(图中未示出),第三传感器组件和第四连接线组件位于箱体110内。
85.第一传感器组件130与第三传感器组件沿储物箱11的左右方向相对且间隔设置,第一传感器组件130与第三传感器组件用于共同检测箱体110内是否存放物品。
86.箱体110还设置有第二走线管114,同理,第二走线管114表示的是一个封闭的走线通道,且第二走线管114呈管状结构,管状结构的截面形状不作限定,例如可以是圆形或方形。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走线管114位于箱体110的底板124上,第二走线管114的构造可以参照第一走线管113的构造,底板124上设置有走线孔128。优选的,底板124的上表面用于支撑物品,第二走线管114设置于底板124的下表面,以避免影响储物箱11的储物功能。
87.第二走线管114的一端与第一走线管113连通且另一端与第三传感器组件对接,第四连接线组件穿过第一走线管113、第一壳体132、走线孔128和第二走线管114且与第三传感器组件电连接。
88.第一传感器133包括沿储物箱11的前后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发射器,第三传感器组件包括第三传感器,第三传感器包括沿储物箱11的前后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接收器,多个发射器与多个第二接收器一一对应设置。
8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