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模式远程微波无线监控系统及其组网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54117阅读:513来源:国知局
双模式远程微波无线监控系统及其组网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微波通信、无线通信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双模式远程微波无线监控系统及其组网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技术的日益发展,无线传输技术应用越来越被各行各业所接受。无线监控作为一个特殊使用方式也逐渐被广大用户看好。其安装方便、灵活性强、性价比高等特性使得更多行业的监控系统采用无线监控方式,建立被监控点和监控中心之间的连接。无线监控技术已经在现代化小区、交通、运输、水利、航运、治安、消防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无线监控系统是监控和无线传输技术的结合,它可以将不同地点的现场信息实时通过无线通讯手段传送到监控中心,并且自动形成视频数据库便于日后的检索。在无线监控系统中,监控中心需要实时得到被监控点的视频信息,并且该视频信息必须是连续、清晰的。在监控点,通常使用摄像头对现场情况进行实时采集,摄像头通过视频无线传输设备相连,并通过由无线电波将数据信号发送到监控中心。

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数字微波技术逐渐应用于无线监控系统中,以实现远距离图像传输。由于应用领域及监控环境的复杂多变,如何简单方便、快速有效地实现与监控环境相适配的组网、并且降低系统成本是业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模式远程微波无线监控系统及其组网方法,以简单方便、快速有效地实现与监控环境相适配的组网、并且降低系统成本。

一种双模式远程微波无线监控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无线接入传输设备 组成的传输网络、与所述无线接入传输设备连接的一个或多个信息采集终端、以及与所述无线接入传输设备连接的控制终端;所述无线接入传输设备包括:第一无线模块和第二无线模块,第一无线模块和第二无线模块工作于不同频段,并且第一无线模块的工作频段低于第二无线模块的工作频段,所述第一无线模块与信息采集终端或控制终端进行信号传输,所述第二无线模块与控制终端或所述传输网络中其它无线接入传输设备进行信号传输;所述信息采集终端用于采集监控信息;所述无线接入传输设备用于传输所述监控信息;所述控制终端用于接收并存储所述监控信息。

优选地,所述第一无线模块的工作频段为2.4G,所述第二无线模块的工作频段为5.8G。

优选地,所述无线接入传输设备具有不种组网模式,并在组网时被设置工作于其中一种组网模式。

优选地,所述不同组网模式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或多种:AP模式、AP+中继模式、AP+Mesh模式。

优选地,所述无线接入传输设备还包括:配置模块,所述配置模块存储有用于配置所述无线接入传输设备组网模式及工作频段的应用程序。

优选地,所述应用程序支持以Web登录访问的方式,并在用户登录访问时,向用户提供配置界面。

优选地,所述信息采集终端为以下任意一种或多种设备:手持电脑、手机、PDA。

一种双模式远程微波无线监控系统的组网方法,包括:

布设用于采集监控信息的信息采集终端、用于接收并存储所述监控信息的控制终端、以及用于将所述监控信息从所述采集终端传输到所述控制终端的无线接入传输设备;

依次通过Web登录访问各无线接入传输设备,并在其提供的配置界面设置所述无线接入传输设备的工作频段,所述无线接入传输设备的工作频段包括第一频段和第二频段,并且第一频段低于第二频段;如果所述无线接入传输设备与信息采集终端连接,则将其工作频段设置为第一频段,如果所述无线接入设备与控制终端连接,则将其工作频段设置为第一频段和/或第二频段,否则, 将其工作频段设置为第二频段。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无线接入传输设备提供的配置界面设置所述无线接入传输设备的组网模式,所述组网模式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或多种:AP模式、AP+中继模式、AP+Mesh模式。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各信息采集终端的服务级别;

根据所述信息采集终端的服务级别为所述信息采集终端采集的监控信息的发送分配带宽。

本发明提供的双模式远程微波无线监控系统及其组网方法,利用具有双模式功能的无线接入传输设备(即一个无线接入传输设备可以工作于不同的频段),将信息采集终端采集的监控信息采用较低频段传输,由于低频率的信号传输绕射能力强,覆盖性能好,因此既方便了组网,又降低了系统成本;对于远距离的传输,采用较高频段,提高了信号传输过程中的抗干扰能力,保证了信号传输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双模式远程微波无线监控系统中无线接入传输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双模式远程微波无线监控系统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双模式远程微波无线监控系统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双模式远程微波无线监控系统第三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下面结合附图 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在现有的无线监控系统中,无线接入传输设备通常只支持一个工作频段,在布网时需要根据应用需要选用不同的设备,而且设备配置复杂、兼容性差。针对该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双模式远程微波无线监控系统及其组网方法,利用具有双模式功能的无线接入传输设备(即一个无线接入传输设备可以工作于不同的频段),将信息采集终端采集的监控信息采用较低频段传输,由于低频率的信号传输绕射能力强,覆盖性能好,因此既方便了组网,又降低了系统成本;对于远距离的传输,采用较高频段,提高了信号传输过程中的抗干扰能力,保证了信号传输质量。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模式远程微波无线监控系统,该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无线接入传输设备、与所述无线接入传输设备连接的一个或多个信息采集终端、以及与所述无线接入传输设备连接的控制终端。其中,所述信息采集终端用于采集监控信息;所述无线接入传输设备利用所述第二无线模块传输所述监控信息;所述控制终端用于接收并存储所述监控信息。当然,如果需要,所述控制终端还可以通过所述无线接入传输设备向所述信息采集终端传送一些控制信息,比如,开启/关闭等命令,从而实现对信息采集终端的远程控制。

所述信息采集终端为以下任意一种或多种设备:手持电脑、手机、PDA。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无线接入传输设备100包括:第一无线模块101和第二无线模块102,第一无线模块101和第二无线模块102工作于不同频段,并且第一无线模块101的工作频段低于第二无线模块102的工作频段,所述第一无线模块101通过第一接口与信息采集终端或控制终端连接,所述第二无线模块102通过第二接口与控制终端连接。

所述第一无线模块101的工作频段为2.4G,支持IEEE802.11g协议标准;所述第二无线模块102的工作频段为5.8G,支持IEEE802.11a协议标准,采用提高频率信道利用率的正交频率划分多路复用(OFDM)的多载波调制技术。

由于将信息采集终端采集的监控信息采用较低频段传输,低频率的信号传输绕射能力强,覆盖性能好,因此既方便了组网,又降低了系统成本;对于远距离的传输,采用较高频段,提高了信号传输过程中的抗干扰能力,保证了信号传输质量。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无线接入传输设备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组网模式,比如,AP模式、AP+中继模式、AP+Mesh模式,在组网时所述无线接入传输设备被设置工作于其中一种组网模式。

为了进一步方便、快速地实现系统组网,如图1所示,所述无线接入传输设备还可进一步包括:配置模块103,所述配置模块103存储有用于配置所述无线接入传输设备组网模式及工作频段的应用程序。所述应用程序支持以Web登录访问的方式,并在用户登录访问时,向用户提供配置界面。也就是说,在组网时,将各无线接入传输设备安装完成后,可以通过任意终端登录所述无线接入传输设备的IP地址,在其提供的配置界面完成各项配置功能。

下面分别对不同应用环境下的组网方式进行举例详细说明。

一、AP(Access Point,接入点)模式

参照图2所示,接入点10为上面所述的无线接入传输设备,信息采集终端11、12中设置有客户端,通过客户端对发送的监控信息进行编码及OFDM调制,并将调制后的信号通过无线局域网发送到接入点。接入点10收到该信号后,对其进行OFDM调制,并将调制后的信号发送出去。控制终端20通过无线局域网接收到该信号后,对其进行OFDM解调,获得监控信息。

除了通过无线传送所述监控信息外,还可以借助于现有的因特网,如图2中所示,接入点10将编码后的信号通过路由器接入因特网,为用户提供多种不同的接入方式。

二、AP+中继模式

视频监控系统是无线网络技术应用最多的领域之一。主要用于对重要区域或远程地点的监视和控制,比如在电力系统、电信机房、工厂、城市交通、水利系统、小区治安等领域的应用。如监控环境复杂,传输距离远,监控中心与监控点中间有高大建筑物阻挡,直接点对点微波信号传不回来,可考虑通过中继方式传输。

如图3所示,在接入点10和信息采集终端11、12之间设置有中继设备30,中继设备30设置在无线网络与接入点10和与接入点10相连的一个或多个信息采集终端之间,中继设备30同样采用上面所述的无线接入传输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图3仅仅是一个示意图,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传输距 离的远近及周围实际环境情况,选择中继设备的数量,而且,根据实际需要,控制终端20与接入点10也可以增加中继设备。

三、AP+Mesh模式

如图4所示,各无线接入传输设备组成无线Mesh网络,该无线Mesh网络还可以和多种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如WLAN、WiMAX、UWB、3G等移动通信技术相结合,。在该实施例中,信息采集终端可以是笔记本电脑、手机、PDA等装有无线网卡天线的用户设备。

当然,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并不仅限于上述这三种组网方式,在不同的应用环境中,还可以组合使用上述各种组网方式。

为了保证用户的服务质量,还可以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中设有:设置单元和带宽分配单元,其中,所述设置单元用于设置终端设备的服务级别;所述带宽分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设置单元设置的服务级别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传输带宽。

具体地,可以对用户进行服务级别划分,即设定不同终端设备的服务级别,并根据终端设备的服务级别为该终端设备分配信号传输带宽。比如,可以按以下原则进行带宽分配:

(1)对于普通用户动态分配带宽资源,当用户需要传输信号时,根据该用户的服务级别分配相应的带宽;当用户不需要传输信号时,收回相应的带宽资源。

(2)对于超级用户,分配固定的带宽资源,也就是说,即使该用户不需要传输信号,也为其保留相应的带宽资源。

这样,可以更好地保证某些特殊监控点的服务需求。

另外,为了保障信息传输的安全性,还可以在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中设有加密单元,用于对调制前的监控信号进行加密,可以采用共享密钥或独占密钥等方式。所谓共享密钥方式是指所有用户采用相同的加密方式,密钥相同;所谓独占密钥方式是指为不同的用户分配不同的密钥。当然,具体采用何种加密方式本发明并不做限定,可以根据具体应用环境来设定。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上述的设置单元、带宽分配单元、加密单元可以分立设置,也可以集成为一体。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将其功能通过软件来 实现。

本发明提供的双模式远程微波无线监控系统,利用具有双模式功能的无线接入传输设备(即一个无线接入传输设备可以工作于不同的频段),将信息采集终端采集的监控信息采用较低频段传输,由于低频率的信号传输绕射能力强,覆盖性能好,因此既方便了组网,又降低了系统成本;对于远距离的传输,采用较高频段,提高了信号传输过程中的抗干扰能力,保证了信号传输质量。另外,本发明提供的双模式远程微波无线监控系统,组网灵活且扩充性强,只需增加或减少监控点的无线接入传输设备,即可完成监控点的增加或减少。尤其适用于无法进行有线网络扩展或覆盖的企业、学校或偏远地区等进行局域网或Internet网接入。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双模式远程微波无线监控系统的组网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布设用于采集监控信息的信息采集终端、用于接收并存储所述监控信息的控制终端、以及用于将所述监控信息从所述采集终端传输到所述控制终端的无线接入传输设备;

(2)依次通过Web登录访问各无线接入传输设备,并在其提供的配置界面设置所述无线接入传输设备的工作频段,所述无线接入传输设备的工作频段包括第一频段和第二频段,并且第一频段低于第二频段;如果所述无线接入传输设备与信息采集终端连接,则将其工作频段设置为第一频段,如果所述无线接入设备与控制终端连接,则将其工作频段设置为第一频段和/或第二频段,否则,将其工作频段设置为第二频段。

另外,由于应用环境的不同,布设的无线接入传输设备可以采用不同的组网方式,相应地,在本发明方法中,还可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无线接入传输设备提供的配置界面设置所述无线接入传输设备的组网模式,所述组网模式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或多种:AP模式、AP+中继模式、AP+Mesh模式。

另外,为了保证用户的服务质量,所述方法还可进一步包括:确定各信息采集终端的服务级别,并根据所述信息采集终端的服务级别为所述信息采集终端采集的监控信息的发送分配带宽。

具体地,可以对用户进行服务级别划分,即设定不同终端设备的服务级别,并根据终端设备的服务级别为该终端设备分配信号传输带宽。比如,可以按以下原则进行带宽分配:

(1)对于普通用户动态分配带宽资源,当用户需要传输信号时,根据该用户的服务级别分配相应的带宽;当用户不需要传输信号时,收回相应的带宽资源。

(2)对于超级用户,分配固定的带宽资源,也就是说,即使该用户不需要传输信号,也为其保留相应的带宽资源。

这样,可以更好地保证某些特殊监控点的服务需求。

本发明提供的双模式远程微波无线监控系统的组网方法,利用具有双模式功能的无线接入传输设备(即一个无线接入传输设备可以工作于不同的频段),将信息采集终端采集的监控信息采用较低频段传输,由于低频率的信号传输绕射能力强,覆盖性能好,因此既方便了组网,又降低了系统成本;对于远距离的传输,采用较高频段,提高了信号传输过程中的抗干扰能力,保证了信号传输质量。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ROM/RAM、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设备;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