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55325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装置,属于交通安全管理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道路交通安全是指在交通活动过程中,能将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控制在可接受水平的状态,交通安全意味着人或物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是可以接受的;若这种可能性超过了可接受的水平,即为不安全,道路交通系统作为动态的开放系统,其安全既受系统内部因素的制约,又受系统外部环境的干扰,并与人、车辆及道路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系统内任何因素的不可靠、不平衡、不稳定,都可能导致冲突与矛盾,产生不安全因素或不安全状态。现有技术公开申请号为CN105321339A的一种道路交通智能管理系统,包括车载终端、电子驾驶证、电子行驶证和管理系统数据库;车载终端包括车载终端处理器和与车载终端处理器连接的行驶证匹配模块、驾驶证读取模块、驾驶员身份识别模块、行车记录模块、北斗导航模块、人机交互模块和第一无线通讯模块;电子驾驶证包括驾驶证信息模块和ETC信用卡信息模块;电子行驶证包括行驶证信息模块和记录车辆交易、车辆过户、号牌变化的信息存储模块;管理系统数据库包括交通、车辆、气候系统数据库和第二无线通讯模块;车载终端与管理系统数据库连接,该发明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执法提供公平公正的技术保障,采用“互联网+道路交通”管理模式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惠民便民服务,但现有技术在使用时需要依靠非节能环保能源为该道路交通智能管理系统提供电能,导致设备的节能环保性下降,使用不方便,实用性差。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在使用时需要依靠非节能环保能源为该道路交通智能管理系统提供电能,导致设备的节能环保性下降,使用不方便,实用性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装置,其结构包括横杆、太阳能电池板架、太阳能蓄电池、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安装架、道路交通安全指示灯、支撑杆、固定底座,所述的支撑杆的右上端表面焊接有横杆,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架连接于横杆的前端表面上,所述的支撑杆固定设于固定底座的上端表面上,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架通过太阳能安装架连接于道路交通安全指示灯的上端表面上,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嵌于太阳能电池板架的前端表面上,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架内部设有太阳能蓄电池,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由太阳能背板、太阳能胶板、太阳能电池、抗反光玻璃板组成,所述的太阳能背板连接于太阳能胶板的后端表面上,所述的太阳能胶板的前端表面设有太阳能电池,所述的太阳能电池与抗反光玻璃板通过面与面贴合的方式相连接,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架的前端表面嵌有抗反光玻璃板。进一步的,所述的太阳能蓄电池由连接座、电源正极连接座、蓄电池主体、电源负极连接座组成,所述的连接座连接于蓄电池主体的上方,所述的连接座的左上端表面设有电源正极连接座,所述的电源负极连接座设于连接座的右上端表面上,所述的蓄电池主体设于太阳能电池板架内部。进一步的,所述的道路交通安全指示灯由道路交通安全指示灯灯座、固定座、道路交通安全指示灯灯体组成,所述的固定座的前端表面上均匀等距的设有道路交通安全指示灯灯座,所述的道路交通安全指示灯灯体嵌于道路交通安全指示灯灯座的内表面,所述的固定座连接于横杆的前端表面。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杆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所述的支撑杆长为2-3m。进一步的,所述的道路交通安全指示灯灯座形状为圆形,所述的道路交通安全指示灯灯座有3个。进一步的,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形状为长方形。进一步的,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材质为晶体硅。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设有太阳能电池板,实现了该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装置在使用时可以通过吸收太阳光,并将太阳辐射能通过光电效应直接转换成电能,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使用方便,实用性强。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太阳能电池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太阳能蓄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横杆-1、太阳能电池板架-2、太阳能蓄电池-3、太阳能电池板-4、太阳能安装架-5、道路交通安全指示灯-6、支撑杆-7、固定底座-8、太阳能背板-401、太阳能胶板-402、太阳能电池-403、抗反光玻璃板-404、连接座-301、电源正极连接座-302、蓄电池主体-303、电源负极连接座-304、道路交通安全指示灯灯座-601、固定座-602、道路交通安全指示灯灯体-603。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装置的方案:一种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装置,其结构包括横杆1、太阳能电池板架2、太阳能蓄电池3、太阳能电池板4、太阳能安装架5、道路交通安全指示灯6、支撑杆7、固定底座8,所述的支撑杆7的右上端表面焊接有横杆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架2连接于横杆1的前端表面上,所述的支撑杆7固定设于固定底座8的上端表面上,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架2通过太阳能安装架5连接于道路交通安全指示灯6的上端表面上,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4嵌于太阳能电池板架2的前端表面上,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架2内部设有太阳能蓄电池3,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4由太阳能背板401、太阳能胶板402、太阳能电池403、抗反光玻璃板404组成,所述的太阳能背板401连接于太阳能胶板402的后端表面上,所述的太阳能胶板402的前端表面设有太阳能电池403,所述的太阳能电池403与抗反光玻璃板404通过面与面贴合的方式相连接,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架2的前端表面嵌有抗反光玻璃板404,所述的太阳能蓄电池3由连接座301、电源正极连接座302、蓄电池主体303、电源负极连接座304组成,所述的连接座301连接于蓄电池主体303的上方,所述的连接座301的左上端表面设有电源正极连接座302,所述的电源负极连接座304设于连接座301的右上端表面上,所述的蓄电池主体303设于太阳能电池板架2内部,所述的道路交通安全指示灯6由道路交通安全指示灯灯座601、固定座602、道路交通安全指示灯灯体603组成,所述的固定座602的前端表面上均匀等距的设有道路交通安全指示灯灯座601,所述的道路交通安全指示灯灯体603嵌于道路交通安全指示灯灯座601的内表面,所述的固定座602连接于横杆1的前端表面,所述的支撑杆7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所述的支撑杆7长为2-3m,所述的道路交通安全指示灯灯座601形状为圆形,所述的道路交通安全指示灯灯座601有3个,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4形状为长方形,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4材质为晶体硅。本专利所说的太阳能电池板是通过吸收太阳光,将太阳辐射能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或间接转换成电能的装置,大部分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为"硅",但因制作成本很大,以致于它还不能被大量广泛和普遍地使用。相对于普通电池和可循环充电电池来说,太阳能电池属于更节能环保的绿色产品。在进行使用时,通过设有太阳能电池板,实现了该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装置在使用时可以通过吸收太阳光,并将太阳辐射能通过光电效应直接转换成电能,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同时还设有太阳能蓄电池,它能够将吸收的电能储存起来,防止当出现在夜晚没有太阳能光照情况下及出现断电情况时依旧能够保证设备正常运行,使用方便,实用性强。本实用新型的横杆-1、太阳能电池板架-2、太阳能蓄电池-3、太阳能电池板-4、太阳能安装架-5、道路交通安全指示灯-6、支撑杆-7、固定底座-8、太阳能背板-401、太阳能胶板-402、太阳能电池-403、抗反光玻璃板-404、连接座-301、电源正极连接座-302、蓄电池主体-303、电源负极连接座-304、道路交通安全指示灯灯座-601、固定座-602、道路交通安全指示灯灯体-603,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在使用时需要依靠非节能环保能源为该道路交通智能管理系统提供电能,导致设备的节能环保性下降,使用不方便,实用性差,本实用新型设有太阳能电池板,实现了该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装置在使用时可以通过吸收太阳光,并将太阳辐射能通过光电效应直接转换成电能,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使用方便,实用性强,具体如下所述: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4由太阳能背板401、太阳能胶板402、太阳能电池403、抗反光玻璃板404组成,所述的太阳能背板401连接于太阳能胶板402的后端表面上,所述的太阳能胶板402的前端表面设有太阳能电池403,所述的太阳能电池403与抗反光玻璃板404通过面与面贴合的方式相连接,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架2的前端表面嵌有抗反光玻璃板404。本专利实施例1中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4形状为长方形,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4材质为晶体硅;本专利实施例2中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4形状为正方形,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4材质为非晶硅。实用性使用效果使用寿命实施例1强好长实施例2弱差短综上所述,当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4形状为长方形,所述的太阳能电池板4材质为晶体硅时,设备的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使用寿命长。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