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温设备的旋转工位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16077发布日期:2018-11-13 22:08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高温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高温设备中的加工中工件状态检测报警。



背景技术:

在高温加工设备的生产过程中,加工中心的核心温度通常会达到500~600摄氏度,甚至更高。在这个环境温度下,通常电子设备或者是一些精密的车辆设备,都不能够工作或者是会被高温毁坏,这样就对加工的工件造成监测的盲区。然而,特别是在旋转的工位上,监测加工的工件位置非常重要,若工在件旋转加工的过程中发生位移,轻则会引起加工精度影响,造成加工的失败,重则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加工设备的故障甚至损坏,所以在加工过程中检测工件的位置,在偏离预定的位置发出报警信号对加工设备来说非常重要。

然而目前的位置报警装置大多采用红外检测、接触开关或者是限位开关等这类型电子检测或红外检测,在高温的环境下寿命短、精度差或者是根本不能够在这种环境下工作,而具有一些具有耐高温的电子元件价格则是非常昂贵,整体设备成本高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保证较低成本的情况下,提供一种用于旋转工位的报警装置,这种装置能够保证在超过500摄氏度的环境下进行工作,还能够对发生的工件错位进行报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高温设备的旋转工位报警装置,包括有可动底板、电环、接触头和接触杆,电环设置在可动底板中部,并与可动底板绝缘连接,接触头包括有弯曲接触端和连接端,接触头以弯曲接触端一侧环绕设置在电环外周,接触杆与接触头的连接端连接。开拓性地采用接触式警报的方式,通过工在在位移的过程中与接触杆发生接触,对接触杆有推动作用,从而带动接触头的弯曲接触端与电环连通,从而达到通电报警的效果。因为本结构不涉及微动开关等精密元件,仅通过机械结构来触发警报,从而达到报警的目的,所有具有结构牢靠,使用寿命长的特点,并且报警精度高,适用范围广泛。

接触头中部设置有旋转轴,接触头通过旋转轴固定在可动底板1上。接触头的运动方式通过转动能够使得接触杆与工件接触后对接触头的传动更好,能够提高报警精度。

优选的,还包括限位柱,限位柱设置在接触头与弯曲接触端弯曲方向相反的一侧,通过添加限位柱,能够防止整体结构在随着工件移动的过程中因为惯性的原因向前移动,误导通警报,影响可靠性。

还包括拉簧,所述的拉簧设置在可动底板上,且与接触头连接,所述的拉簧能够对接触头施加具有向限位柱方向的拉力。拉簧的作用则是进一部降低移动的惯性对警报误触的影响,提高报警精度,使得正常对的移动,暂停都能够紧贴限位柱,保证不发生误触。

旋转轴内设置有复位弹簧。添加复位弹簧也能够解决移动的惯性问题。

电环通过绝缘螺栓固定在可动底板上。绝缘螺栓一方面能够将电话良好地固定在可动底板1上,另外能够保证绝缘效果,不发生唔警报的发生。

接触头由金属材料制成。金属接触能够更好地进行导电,提高警报灵敏度。

本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设备可靠性高。设备的连接以及接触方式均采用接卸方式,报警可靠性高,在发生一定位移后触碰到接触杆后,通过力的传递及使得接触头与电环接触,从而导通了信号,因此不受高温环境影响,可靠性高。

2.使用寿命长。本设备不涉及基础电气元件,使用寿命长,使用效果好。

3.成本低廉。整体设备为机械结构,加工简单,没有使用高温元器件成本低廉。

4.报警方式多样。在接触头与电话接触后,报警方式可以是通过读取电环信号,或者是读取整体设备的PE线的信号即可,应用的场景多,可编辑的方式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用于高温设备的旋转工位报警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说明:1为可动底板,2为接触头,21为弯曲接触端,22为连接端,23为旋转轴,3为接触杆,4为限位柱,5为拉簧,6为电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更易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作出更为清楚的界定。

实施例1

本实施中,加工设备为顺时针进行工位的旋转运动,且加工温度为六百摄氏度,警报检测方式为使用PE线信号检测,加工工位有十二个。

报警设备的可动底板1与设备旋转动力结构连接,使得工位在进行旋转,进行流程工作时,能够带动警报设备进行旋转,可动底板1的中部具有与设备旋转相匹配的结构。在可动底板1的中部上有电环6,本实施例中电环6的形状为圆形结构,电环6自身带电,但与可动底板1之间为绝缘连接,电环6在正常情况下带电但不会触发PE线保护,也不会影响设备正常运行。

因为加工工位有十二个,所以需要十二个接触头2,接触头2由导电性能良好的铜制材料制成,且在本实施例中为顺时针旋转加工,所以12个接触头2平均环绕电环6设置,并且接触头2中的弯曲接触端21的弯曲方向为向左弯曲,在接触头2的中部设置有旋转轴23,接触头2通过旋转轴23固定在可动底板1上。接触头2安装的位置以接触头2发生逆时针旋转时,弯曲接触端21能够触碰到电环6为宜。

在接触头2的靠近连接端22处,设置有限位柱4,限位柱4安装在连接端22的右侧,另外还有拉簧5,安装在可动底板1以及接触头2之间,使得拉簧5想接触头2施加由想限位柱4方向的拉力。

在接触头2的连接端22上,设置有与接触杆3相匹配的连接结构,接触杆3能够安装在接触头2的连接端22上。

另外,本实施中不另外采用电子信号线,直接认定当设备PE线报警时,具有本设备报警的情况。

在进行工作时,可动底板1随着整体设备的转动而转动,而可动底板1的转动则带动可动底板1上的整体警报设备进行转动。待加工的工件放置在接触杆3之间的位置上,因为正常转动时,因为可动底板1的转动角度是与整体设备转动的角度相同,并且转动的时间也是同步的,所以接触杆3并不会与工件接触。正常旋转过程中,拉簧5与限位柱4的配合,能够消除在旋转过程中接触杆3的旋转惯性,防止发生误触警报的发生。

在发生意外导致工件卡在某个位置上时,整体设备仍然转动,且带动本发明转动,但是工件不动。此时,卡住的工件就会与接触杆3接触,正常旋转方向是顺时针,但是因为异常工件的位置卡住了旋转的方向,所以会想接触杆3施加一个逆时针旋转的力,而此时接触杆3则带动接触头2逆时针旋转,在逆时针旋转时,接触头2的弯曲接触端21则会与电环6发生接触,使得接触头2与电环6连接形成电路通路。而接触头2又是属于整体设备内的一个组件,在接触头2带电的情况下,相当于整体设备带电,发生漏电现象。此时设备的PE线内有电流,通过一般的预设程序,设备带电的情况下,会强制关闭设备,即以此保护设备的运行安全。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所不同之处在于,设有微机线路,点接触头2上还设置有信号线,在电环6带电与接触头2导通的瞬间,会发出信号,将信号传输至外部的微机,使得设备能够按照预设的程序进行报警处理。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所不同指出在于,旋转轴23内还设置有复位弹簧,没有拉簧5以及限位柱4。在旋转时由于复位弹簧的弹力,仍然能够抵消接触杆3的惯性,并且使得整体结构紧凑,不易损坏。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