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终端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55017发布日期:2020-05-08 13:22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终端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遥控器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终端电路。



背景技术:

随时人工智能的发展,智能家居已经逐渐走近我们的生活中,智能家居是以住宅为平台,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提升家居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艺术性,并实现环保节能的居住环境。智能开关作为智能家居的重要一环,也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在我们的生活中。现在智能开关普遍采用无线433mhz通信,而在遥控器遗失或者遥控器电池没电的情况下,智能终端则无法对其连接设备进行控制;此外,智能终端无法联网,无法在其他终端进行控制,给我们生活造成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智能终端电路,包括控制电路、电源电路、第一接收电路、第二接收电路、以及至少一个响应电路;所述控制电路设置有控制芯片,所述第一接收电路、第二接收电路连接在所述控制芯片的控制信号输入端,所述响应电路连接在所述控制芯片的控制信号输出端,所述电源电路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响应电路、第一接收电路、第二接收电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通过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接收电路或第二接收电路的信号,控制连接在所述响应电路的外部设备的通断。

可选地,所述电源电路包括:

第一电源电路,包括第一电源芯片、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电源芯片的电源输入端的第一稳压电路、连接在第一电源芯片的电源输出端的第二稳压电路,所述第一稳压电路另一端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第二稳压电路另一端输出第一电源;

第二电源电路,包括第二电源芯片、以及连接在第二电源芯片的电源输出端的第三稳压电路,所述第二电源芯片的电源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源连接,所述第三稳压电路的另一端输出第二电源。

可选地,所述第一接收电路包括射频芯片,连接在所述射频芯片的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的第三晶振器、以及连接在射频芯片的天线信号输入端的谐振电路;所述射频芯片还设置有与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的射频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源连接的射频电源输入端。

可选地,所述谐振电路包括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以及第一天线;

所述第一电感、所述第一电容分别连接在所述射频芯片的天线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二电感、第二电容、第一天线分别连接第一电容另一端。

可选地,所述第二接收电路包括第三电感、第四电感、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九电容、以及第二天线;

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二控制信号输入端依次串联有第三电感、第三电容、第四电容、以及第二天线;所述控制芯片的信号输入端还连接有第五电容,所述第五电容接地,所述第六电容连接在所述第三电感与第三电容之间,所述第六电容另一端接地;所述相互串联的第四电感、第七电容连接在所述第三电感与第三电容之间,所述第七电容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电容、第四电容之间还连接有第八电容,所述第八电容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九电容连接在所述第四电容与第二天线之间,所述第九电容另一端接地。

可选地,所述响应电路包括三极管、以及继电器;所述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一电阻与所述控制芯片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集电极连接在所述继电器的第一控制端、第二控制端,发射极接地;所述继电器的第二控制端还与第一电源连接,所述控制电路通过三极管、继电器控制连接在所述继电器的外部设备的通断。

可选地,继电器的第一控制端与第二控制端之间还连接有二极管,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一电阻之间还连接电容。

可选地,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连接的在所述控制芯片的电源输出端的第三电源电路,所述第三电源电路包括至少一个电阻、以及至少一个电容,所述第三电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在所述控制芯片的参考电源端。

可选地,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

第一时钟电路,包括第一晶振器,所述第一晶振器连接在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二时钟信号输入端;

第二时钟电路,包括第二晶振器、以及分别连接在第二晶振器两端的第十一电容、第十二电容,所述第二晶振器连接在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三时钟信号输入端。

可选地,所述控制芯片上还连接有至少一个电容。

本申请的一种智能终端电路,其有益效果在于:

(1)本申请通过设置第一接收电路、第二接收电路,使本申请的智能终端电路可以接收无线遥控器或移动终端,对连接设备或其他用电设备进行多种控制,且连接设备或其他用电设备接入互联网,实现家居智联。

(2)本申请通过设置第一电源电路、第二电源电路、第三电源电路,满足本申请的智能终端电路各用电元件的供电,保证智能终端电路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智能终端的流程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接收电路的电路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接收电路的电路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响应电路的电路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电源电路的电路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电源电路的电路图;

其中,1-控制电路,5-响应电路,4-电源电路,6-连接设备,2-第一接收电路,3-第二接收电路,41-第一电源电路,42-第二电源电路,11-第一时钟电路,21-第二时钟电路,211-谐振电路,411-第一稳压电路,412-第二稳压电路,421-第三稳压电路,u1-控制芯片,u2-射频芯片,u3-第一电源芯片,u4第二电源芯片,u5-继电器,vcc1-第一电源,vcc2-第二电源,c1-第一电容,c2-第二电容,c3-第三电容,c4-第四电容,c5-第五电容,c6-第六电容,c7-第七电容,c8-第八电容,c9-第九电容,c11-第十一电容,c12-第十二电容,l1-第一电感,l2-第二电感,l3-第三电感,l4-第四电感,ant1-第一天线,ant2-第二天线,433m_data-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wifi_data-第二控制信号输入端,relay_wifi/relay_433-控制信号输出端,433m_ant-天线信号输入端,433m_vdd-射频电源输入端,y1-第一晶振器,y2-第二晶振器,y3-第三晶振器,q1-三极管,r1-第一电阻,d1-第一二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申请的优点和特征更易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作出更为清楚的界定。

在如图1-7所示的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智能终端电路,电路包括控制电路1、第一接收电路2、第二接收电路3、电源电路4、以及至少一个响应电路5;控制电路1设置有控制芯片u1,第一接收电路2、第二接收电路3分别连接在控制芯片u1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响应电路5连接在控制芯片u1的控制信号输出端,电源电路4分别与控制电路1、响应电路5、第一接收电路2、第二接收电路3连接;控制电路1通过接收到来自第一接收电路2或第二接收电路3的信号,控制连接在响应电路5的外部设备5的通断。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控制电路1通过第一接收电路2或第二接收电路3接收来自外部设备如移动终端或遥控器等的信号,通过响应电路5控制连接在响应电路5上的连接设备6或其他用电设备;其中,第一接收电路2或第二接收电路3可通过wifi、433m无线收发模块、红外通讯模块、蓝牙通讯模块、zigbee通讯技术、lora通讯技术等无线通讯方式与智能开关或智能终端,以来自外部设备如移动终端或遥控器等的信号,并将信号传到控制电路1进行处理。连接在控制电路1上的响应电路5数量可以是一件或多件,多件响应电路5分别连接不同的连接设备6或其他用电设备,其数量可以根据用户实际需求进行设定;在本实施例中,响应电路5的数量为一件。在本实施例中,控制芯片u1可以是型号为mt7682的芯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6-7,电源电路4包括:

第一电源电路41,包括第一电源芯片u3、以及连接在第一电源芯片u3的电源输入端的第一稳压电路411、连接在第一电源芯片u3的电源输出端的第二稳压电路412,第一稳压电路411另一端与外部电源连接,第二稳压电路412另一端输出第一电源vcc1;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稳压电路411包括连接在第一电源芯片u3的输入端和外部电源之间的二极管、电感、电容、以及可变电阻,其中,外部电源可以是220v或110v标准交流电电压,外部电源通过第一稳压电路411进行滤波稳压;传到第一电源芯片u3,第一电源芯片u3将输入的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进行输出;在第一电源芯片u3的电源输出端还连接第二稳压电路412,第二稳压电路412设置有至少一个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第一电源芯片u3整流出来的直流电,通过第一稳压电路411进行滤波稳压,向外输出第一电源vcc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源芯片u3可以是xd038h电源芯片,第一电源芯片u3也可以是其他可将交流电转直流电的芯片,本申请输出的第一电源vcc1可以为响应电路5供电。

第二电源电路42,包括第二电源芯片u4、以及连接在第二电源芯片u4的电源输出端的第三稳压电路421,第二电源芯片u4的电源输入端与第一电源vcc1连接,第三稳压电路421的另一端输出第二电源vcc2。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电源芯片u4可以是型号为sy8077aac的电源芯片,第二电源芯片u4也可以是其他稳压降压芯片。连接在第二电源芯片u4的电源输出端的第三稳压电路421包括电感、电容、电阻,起到滤波稳压,本申请输出的第二电源可以输出到控制电路,给控制电路1供电。

在本实施例中,本申请通过设置第一电源电路41、第二电源电路42,满足本申请的智能终端电路各用电元件的供电,保证智能终端电路正常工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第一接收电路2包括射频芯片u2,连接在射频芯片u2的第一时钟信号输入端的第三晶振器y3、以及连接在射频芯片u2的天线信号输入端的谐振电路211;射频芯片u2还设置有与控制芯片u2的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的射频信号输出端、与第二电源vcc2连接的射频电源输入端。谐振电路211包括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以及第一天线ant1;第一电感l1、第一电容c1分别连接在射频芯片u2的天线信号输入端,第二电感l2、第二电容c2、第一天线ant1分别连接第一电容c1另一端。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以及第一天线组成一个433m接收天线。本申请的智能控制终端通过第一接收电路与无线遥控器连接,用于获取无线遥控器传来的信号;本申请的射频芯片可以是wifi芯片、433m无线收发芯片、红外通讯芯片、蓝牙通讯芯片、zigbee通讯芯片、lora通讯芯片;在本实施例中,射频芯片是433m无线接收芯片,数据发射模块的工作频率为315m,采用声表谐振器saw稳频,频率稳定度极高,当环境温度在-25~+85度之间变化时,频飘仅为3ppm/度。其型号可以是xc4366芯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4,第二接收电路3包括第三电感l3、第四电感l4、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9、以及第二天线ant2;

控制芯片u1的第二控制信号输入端依次串联有第三电感l3、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以及第二天线ant2;控制芯片u1的信号输入端还连接有第五电容c5,第五电容c5接地,第六电容c6连接在第三电感l3与第三电容c3之间,第六电容c6另一端接地;相互串联的第四电感l4、第七电容c7连接在第三电感l3与第三电容c3之间,第七电容c7另一端接地;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之间还连接有第八电容c8,第八电容c8另一端接地;第九电容c9连接在第四电容c4与第二天线ant2之间,第九电容c9另一端接地。在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三电感l3、第四电感l4、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9、以及第二天线ant2组成一个wifipcb板载天线电路;本申请的智能终端电路通过第二接收电路3,与移动终端相连,以获取移动终端的信号并将信号传递到控制电路。本申请通过设置第一接收电路、第二接收电路,使本申请的智能终端电路可以接收无线遥控器或移动终端,对连接设备或其他用电设备进行多种控制,且连接设备或其他用电设备接入互联网,实现家居智联。

在一些实施中,参见图5,响应电路5包括三极管q1、以及继电器u5;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第一电阻r1与控制芯片u1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集电极连接在继电器的第一控制端、第二控制端,发射极接地;继电器u5的第二控制端还与第一电源vcc1连接,控制电路1通过三极管、继电器u5控制连接在继电器u5的外部设备的通断。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本申请通过三极管q1和继电器u5来控制连接在继电器u5上的用电设备的通断;当控制电路1向三极管q1的基极的电压满足三极管q1的导通条件时,继电器u5将外部电源与连接设备或其他用电设备导通,继电器u5的第一控制端与第二控制端之间还连接有二极管d1,以防止继电器u5闭合、断开时产生的反电势对电路造成影响或元器件损坏。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一电阻之间还连接有电容,用于分压滤波。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电路1还包括连接的在控制芯片u1的电源输出端的第三电源电路,第三电源电路包括至少一个电阻、以及至少一个电容,第三电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在控制芯片u1的参考电源端。在本实施例中,控制芯片u1连接参考电压,以使控制芯片正常工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控制电路1还包括:

第一时钟电路11,包括第一晶振器y1,第一晶振器y1连接在控制芯片的第二时钟信号输入端;

第二时钟电路12,包括第二晶振器y2、以及分别连接在第二晶振器y2两端的第十一电容c11、第十二电容c12,第二晶振器y2连接在控制芯片的第三时钟信号输入端。

在本实施中,第一晶振器y1可以是采用外部时钟26mhz的晶振器,用于提供第一时钟源,第二时钟电路12样提供第二时钟源,其中,第十一电容c11、第十二电容c12为谐振电容。

在一些实施中,控制芯片u1上还连接有至少一个电容。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在控制芯片上的电容,如第十三电容13,起到控制芯片上的电源输入端的滤波作用。

本申请的一种智能终端电路,通过设置第一接收电路、第二接收电路,使本申请的智能终端电路可以接收无线遥控器或移动终端,对连接设备或其他用电设备进行多种控制,且连接设备或其他用电设备接入互联网,实现家居智联。通过设置第一电源电路、第二电源电路、第三电源电路,满足本申请的智能终端电路各用电元件的供电,保证智能终端电路正常工作。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申请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