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技术属于安全预警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带佩戴预警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2.当对立井井筒附近进行维修作业时,作业人员需要进入到井口附近危险区域内进行作业,一旦作业人员操作不当从井口坠落,就会受到一定的伤害,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为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作业人员在进入井口附近危险区域时需要佩戴安全带。
3.安全带可以在作业人员发生坠落趋势时拉住作业人员,使其避免受到伤害。但是,由于作业人员工作的疏忽,容易出现不挂安全带进入危险区域作业的情况,此时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4.目前,主要通过现场安全员或者通过安装摄像头对作业人员是否佩戴安全带进行监督和提醒。但是,现场安全员无法保证准确的观察到每一位作业人员,而摄像头采集的信息有滞后性,不能及时的提醒作业人员。因此,无论是现场安全员还是摄像头,都无法做到准确、实时地判断作业人员是否佩戴安全带,并及时发出预警,仍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安全带佩戴预警系统及方法,以解决无法准确、实时地判断作业人员是否佩戴安全带,并及时发出预警的问题。
6.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安全带佩戴预警系统,应用于设置有护栏的井口,所述护栏设置在所述井口外侧;所述系统包括:检测站、定位器、报警器和护栏开闭状态检测器,所述检测站与所述定位器、所述报警器和所述护栏开闭状态检测器连接;其中,
7.所述定位器,用于发出位置信息;
8.所述检测站,用于获取所述位置信息,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判断是否在危险区域内,所述危险区域为所述检测站预设的检测区域;
9.所述护栏开闭状态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护栏开闭状态,发出护栏状态信息;
10.所述检测站,还用于当所述位置信息在所述危险区域内时,获取所述护栏状态信息,根据所述护栏状态信息判断所述护栏是否开启,如果所述护栏开启,向所述报警器发出启动信号;
11.所述报警器,用于接收所述启动信号,发出警报。
12.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安全带佩戴检测器,所述安全带佩戴检测器与所述检测站连接;
13.所述安全带佩戴检测器,用于发出安全带佩戴信息;
14.所述检测站,还用于获取所述安全带佩戴信息,根据所述安全带佩戴信息判断安全带是否安全佩戴,如果所述安全带安全佩戴,向所述声光报警器发出关闭信号;
15.所述报警器,还用于接收所述关闭信号,关闭警报。
16.可选的,所述系统包括:多个所述检测站,所述危险区域为所述多个所述检测站预
设的检测区域,所述危险区域覆盖所述井口和所述护栏。
17.可选的,所述系统包括:四个所述检测站,四个所述检测站设置在所述井口上。
18.可选的,所述系统包括:多个所述护栏开闭状态检测器,所述护栏开闭状态检测器设置在所述护栏上。
19.可选的,所述报警器为声光报警器。
20.另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安全带佩戴预警方法,应用于安全带佩戴预警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检测站、定位器、报警器和护栏开闭状态检测器,所述检测站与所述定位器、所述报警器和所述护栏开闭状态检测器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21.所述检测站获取所述定位器发出的位置信息;
22.所述检测站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判断是否在危险区域内,所述危险区域为所述检测站预设的检测区域;
23.如果所述位置信息在所述危险区域内,所述检测站获取所述护栏开闭状态检测器发出的护栏状态信息;
24.所述检测站根据所述护栏状态信息判断护栏是否开启;
25.如果所述护栏开启,所述检测站向所述报警器发出启动信号,使所述报警器根据所述启动信号,发出警报。
26.可选的,在所述报警器根据所述启动信号,发出警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27.所述检测站获取安全带佩戴检测器发出的安全带佩戴信息;
28.所述检测站根据所述安全带佩戴信息判断安全带是否安全佩戴;
29.如果所述安全带安全佩戴,所述检测站向所述报警器发出关闭信号,使所述报警器根据所述关闭信号,关闭警报。
30.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提供一种安全带佩戴预警系统及方法,应用于设置有护栏的井口,所述护栏设置在所述井口外侧;所述系统包括:检测站、定位器、报警器和护栏开闭状态检测器,所述检测站与所述定位器、所述报警器和所述护栏开闭状态检测器连接;其中,所述定位器,用于发出位置信息;所述检测站,用于获取所述位置信息,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判断是否在危险区域内,所述危险区域为所述检测站预设的检测区域;所述护栏开闭状态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护栏开闭状态,发出护栏状态信息;所述检测站,还用于当所述位置信息在所述危险区域内时,获取所述护栏状态信息,根据所述护栏状态信息判断所述护栏是否开启,如果所述护栏开启,向所述报警器发出启动信号;所述报警器,用于接收所述启动信号,发出警报。通过本技术提供的安全带佩戴预警系统及方法,可以准确、实时地判断作业人员是否佩戴安全带,并及时发出预警,有效地降低了安全隐患,保证了作业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全带佩戴预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3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全带佩戴预警系统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3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全带佩戴预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5.为使本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示例性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36.请参阅图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全带佩戴预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安全带佩戴预警系统,应用于设置有护栏300的井口200,所述护栏300设置在所述井口200外侧;所述系统包括:检测站110、定位器120、报警器140和护栏开闭状态检测器130,所述检测站110与所述定位器120、所述报警器140和所述护栏开闭状态检测器130连接。具体的,所述检测站110与所述定位器120、所述报警器140和所述护栏开闭状态检测器130可以通过数据线有线连接,或者,通过无线通信模块无限连接,本技术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37.其中,所述定位器120,用于发出位置信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器120佩戴在作业人员的身上,通过所述定位器120发送至所述检测站110的位置信息,所述检测站110可以获取作业人员的位置,以用于判断作业人员是否处在危险区域内,例如,所述定位器120将所述位置信息发送至两个所述检测站110中,两个所述检测站110可以根据所述位置信息精确定位作业人员的位置,而且不会受到井下无卫星信号的限制,进一步提高本技术提供的安全带佩戴预警系统的适用性。
38.所述检测站110,用于获取所述位置信息,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判断是否在危险区域400内,所述危险区域400为所述检测站110预设的检测区域。
3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检测站110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以及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等。所述检测站110用于对所述位置信息进行分析,以判断佩戴所述定位器120的作业人员是否在所述危险区域400内。例如,所述检测站110可以根据所述位置信息计算出作业人员距离所述检测站110的距离,根据距离判断作业人员是否在所述危险区域400内,或者,所述检测站110获取所述危险区域400的坐标值范围,判断所述位置信息是否在所述危险区域400的坐标值范围内。其中,所述危险区域400为所述检测站110预设的检测区域。所述危险区域400的具体范围大小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确定,本技术不做具体限定。
40.请参阅图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全带佩戴预警系统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41.可选的,所述系统包括:多个所述检测站110,所述危险区域400为所述多个所述检测站110预设的检测区域,所述危险区域400覆盖所述井口200和所述护栏300。
42.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安全带佩戴预警系统针对井口200附近的区域进行监控,因此,所述危险区域400覆盖所述井口200和所述护栏300,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当预设的所述危险区域400范围较大时,可以设置多个所述检测站110,以使所述危险区域400覆盖更大的面积。
43.可选的,所述系统包括:四个所述检测站110,四个所述检测站110设置在所述井口
200上。
44.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四个所述检测站110均匀地设置在所述井口200上,四个所述检测站110预设的危险区域400为圆形区域,可见所述危险区域400完全覆盖了所述井口200和所述护栏300,可以有效的对进入到所述井口200附近危险区域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带佩戴的预警。
45.所述护栏开闭状态检测器130,用于检测所述护栏300开闭状态,发出护栏状态信息。
4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护栏开闭状态检测器例如可以是红外传感器,通过红外传感器可以检测所述护栏300是开启状态还是关闭状态。通过所述护栏开闭状态检测器可以检测所述护栏300的开闭状态,并将护栏状态信息发送至所述检测站110,以便于所述检测站110根据所述护栏状态信息进一步判断是否启动预警。
47.可选的,所述系统包括:多个所述护栏开闭状态检测器130,所述护栏开闭状态检测器130设置在所述护栏上。
48.在本实施例中,安全带佩戴预警系统包括多个所述护栏开闭状态检测器130,所述护栏开闭状态检测器130具体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所述护栏300的进出门的数量而确定。如图2所示,所述护栏300设置有四个进出门,因此在每一个进出门上均设置有一个护栏开闭状态检测器130,这样,可以便于准确地检测出所述护栏300的开闭状态。
49.所述检测站110,还用于当所述位置信息在所述危险区域400内时,获取所述护栏状态信息,根据所述护栏状态信息判断所述护栏300是否开启,如果所述护栏300开启,向所述报警器140发出启动信号。
50.在本实施例中,当作业人员既处在所述危险区域400内,并且所述护栏300处于开启状态时。则说明作业人员存在危险,具有安全隐患。因此,所述检测站110需要向所述报警器140发出启动信号,使所述报警器140发出警报,提醒作业人员佩戴安全带。
51.所述报警器140,用于接收所述启动信号,发出警报。
5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报警器140可以与所述定位器120一同佩戴在作业人员的身上,或者,所述报警器140单独设置在现场,本技术不做具体限定。所述报警器140根据所述启动信号,可以发出警报,以提醒作业人员佩戴安全带。
53.可选的,所述报警器140为声光报警器。
5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报警器140为声光报警器,可以同时发出声、光二种警报信号,引起作业人员的注意,可以达到更好的预警效果。
55.可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安全带佩戴检测器150,所述安全带佩戴检测器150与所述检测站110连接;所述安全带佩戴检测器150,用于发出安全带佩戴信息;所述检测站110,还用于获取所述安全带佩戴信息,根据所述安全带佩戴信息判断安全带是否安全佩戴,如果所述安全带安全佩戴,向所述报警器140发出关闭信号;所述报警器140,还用于接收所述关闭信号,关闭警报。
5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全带佩戴检测器150用于检测安全带是否已经安全佩戴。例如,所述安全带佩戴检测器150设置于安全带的卡口位置,当作业人员将安全带连接在固定位置时,所述安全带佩戴检测器150可以检测所述安全带的卡扣是否闭合,并将安全带佩戴信息发送至所述检测站110。如果所述安全带已经佩戴,则预警结束。所述检测站110向所述
报警器140发出关闭信号,所述报警器140关闭警报。
57.请参阅图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全带佩戴预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58.如图3所示,另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安全带佩戴预警方法,应用于安全带佩戴预警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检测站、定位器、报警器和护栏开闭状态检测器,所述检测站与所述定位器、所述报警器和所述护栏开闭状态检测器连接;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9.s101:所述检测站获取所述定位器发出的位置信息。
60.s102:所述检测站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判断是否在危险区域内,所述危险区域为所述检测站预设的检测区域。
61.s103:如果所述位置信息在所述危险区域内,所述检测站获取所述护栏开闭状态检测器发出的护栏状态信息。
62.s104:所述检测站根据所述护栏状态信息判断护栏是否开启。
63.s105:如果所述护栏开启,所述检测站向所述声光报警器发出启动信号,使所述报警器根据所述启动信号,发出警报。
64.可选的,在步骤s105,所述报警器根据所述启动信号,发出警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65.s106:所述检测站获取安全带佩戴检测器发出的安全带佩戴信息;
66.s107:所述检测站根据所述安全带佩戴信息判断安全带是否安全佩戴;
67.s108:如果所述安全带安全佩戴,所述检测站向所述声光报警器发出关闭信号,使所述报警器根据所述关闭信号,关闭警报。
68.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提供一种安全带佩戴预警系统及方法,应用于设置有护栏300的井口200,所述护栏300设置在所述井口200外侧;所述系统包括:检测站110、定位器120、报警器140和护栏开闭状态检测器130,所述检测站110与所述定位器120、所述报警器140和所述护栏开闭状态检测器130连接;其中,所述定位器120,用于发出位置信息;所述检测站110,用于获取所述位置信息,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判断是否在危险区域内,所述危险区域为所述检测站110预设的检测区域;所述护栏开闭状态检测器130,用于检测所述护栏开闭状态,发出护栏状态信息;所述检测站110,还用于当所述位置信息在所述危险区域内时,获取所述护栏状态信息,根据所述护栏状态信息判断所述护栏是否开启,如果所述护栏开启,向所述报警器140发出启动信号;所述报警器140,用于接收所述启动信号,发出警报。通过本技术提供的安全带佩戴预警系统及方法,可以准确、实时地判断作业人员是否佩戴安全带,并及时发出预警,有效地降低了安全隐患,保证了作业人员的安全。
69.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