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牌识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29339发布日期:2022-04-27 11:52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牌识别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车牌识别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牌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拍摄车牌的装置大多角度固定设置,需要车辆停靠在特定的拍摄区域范围内才可以使得对车牌的拍摄足够清晰,这会存在车辆多次启动和停靠的情况,费时费力,而且车辆的二次或多次移动也会存在误碰撞其它车辆或行人的安全隐患。
3.因此,如何快速调节车牌识别装置的拍摄识别角度,以对处于不同位置和角度的车辆的车牌进行清晰拍摄和识别是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牌识别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车牌识别装置无法快速调节拍摄识别角度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车牌识别装置,包括外壳、识别组件、显示组件、驱动组件及电路板,驱动组件设置在外壳内,用于连接挡车杆并带动挡车杆抬起或落下;显示组件设置在外壳上,用于显示车辆信息;识别组件设置在外壳的上方,用于对车辆进行拍摄及车牌识别,识别组件包括用于识别车牌的识别头、带动识别头进行俯仰转动的转动架以及罩设住识别头和转动架的头罩,头罩与外壳转动连接,电路板连接识别组件、显示组件及驱动组件。
6.优选的,显示组件包括显示屏、保护玻璃和罩框,罩框设置在外壳的表面,显示屏设置在罩框内,保护玻璃设置在显示屏上,显示屏连接电路板。
7.优选的,显示组件包括液晶屏、保护玻璃和罩框,罩框设置在外壳的表面,液晶屏设置在罩框内,保护玻璃设置在液晶屏上,液晶屏连接电路板。
8.优选的,驱动组件包括多个相互啮合的齿轮、多个转动连接的连杆、缓冲弹簧、驱动轴以及带动齿轮转动的电机,齿轮与连杆转动连接,连杆与至少一个缓冲弹簧的第一端连接,缓冲弹簧的第二端固定连接,连杆转动连接驱动轴,驱动轴伸出外壳并连接挡车杆,驱动轴用于带动挡车杆抬起或落下。
9.优选的,齿轮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连杆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第一齿轮转动连接电机的转动轴,且第一齿轮啮合连接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啮合连接第三齿轮,第三齿轮转动连接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末端转动连接第二连杆的第一端,第二连杆的第二端转动连接第三连杆的第一端,第三连杆的第二端转动连接缓冲弹簧的第一端,第三连杆的两端之间设置有驱动孔,驱动孔用于驱动轴插入并和第三连杆转动连接。
10.优选的,第三连杆与缓冲弹簧之间设置有均分板,均分板的第一端转动连接第三连杆的第二端,均分板的第二端均匀设置有多个钩形孔,多个钩形孔用于一一对应钩合连接多个缓冲弹簧的第一端。
11.优选的,罩框的内部设置有补光灯,且补光灯位于罩框的下部,补光灯用于在光线不充足时对外界散发光照以此提高识别头的摄像识别精度。
12.优选的,外壳的侧面设置有装饰显示灯,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喇叭和风扇。
13.优选的,头罩的前侧面设置有识别窗口,识别头对应识别窗口,识别窗口内嵌有保护罩,保护罩的开口的口径朝向识别头并逐渐缩小,靠近识别头的保护罩的开口的一端设置有玻璃板。
14.优选的,转动架包括连接支架和转动支架,识别头设置在转动支架上,转动支架与连接支架转动连接,连接支架与保护罩固定连接。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牌识别装置,包括外壳、识别组件、显示组件、驱动组件及电路板,驱动组件设置在外壳内,用于连接挡车杆并带动挡车杆抬起或落下;显示组件设置在外壳上,用于显示车辆信息;识别组件设置在外壳的上方,用于对车辆进行拍摄及车牌识别,识别组件包括用于识别车牌的识别头、带动识别头进行俯仰转动的转动架以及罩设住识别头和转动架的头罩,头罩与外壳转动连接,电路板连接识别组件、显示组件及驱动组件。该车牌识别装置能够多角度拍摄和识别车辆的车牌,同时具有避雨防尘和组装拆卸便捷的优点。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车牌识别装置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车牌识别装置另一实施例中显示组件分解示意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车牌识别装置另一实施例中显示组件分解示意图;
20.图5是本实用新型车牌识别装置另一实施例中驱动组件示意图;
21.图6是本实用新型车牌识别装置另一实施例中识别组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23.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24.附图中箭头x表示前后方向,箭头y表示左右方向,即横向方向,箭头z表示竖向方向,即上下方向。
25.结合图1、图2和图6,该车牌识别装置包括外壳1、识别组件2、显示组件3、驱动组件4及电路板(图中未示),驱动组件4设置在外壳1内,用于连接挡车杆并带动挡车杆抬起或落下;显示组件3设置在外壳1上,用于显示车辆信息;识别组件2设置在外壳1的上方,用于对车辆进行拍摄及车牌识别,识别组件2包括用于拍摄和识别车牌的识别头21、带动识别头21进行俯仰转动的转动架22以及罩设住识别头21和转动架22的头罩23,头罩23与外壳1转动
连接,电路板连接识别组件2、显示组件3及驱动组件4,通过设置转动架22可实现识别头21的俯仰角度上(即纵向方向)的调节,利于对准车辆的车牌,配合头罩23和外壳1的转动连接,可实现在水平方向上(即横向方向)的角度调节,从而达到多角度的识别头21的转向及对准,提高识别组件2对车辆的车牌的识别跟踪和对准,增强识别头21对车牌的识别拍摄精度。
26.优选的,如图3所示,一实施例中,显示组件3包括显示屏31、保护玻璃32和罩框33,罩框33设置在外壳1的表面,方便后期可以整体式的组装和拆卸该罩框33,从而达到快速拆卸和组装显示组件3的目的,显示屏31设置在罩框33内,可以很好的保护该显示屏31,保护玻璃32设置在显示屏31上,保护显示屏31,增强显示屏31的抗碰撞能力,显示屏31连接电路板,通过设置显示屏31,可以实现车辆信息的实时显示,如车牌信息,车牌号码,停车时间,停车应缴费用等等。
27.优选的,如图4所示,另一实施例中,显示组件3包括液晶屏34、保护玻璃32和罩框33,罩框33设置在外壳1的表面,方便后期可以整体式的组装和拆卸该罩框33,从而达到快速拆卸和组装显示组件3的目的,液晶屏34设置在罩框33内,可以很好的保护该液晶屏34,保护玻璃32设置在液晶屏34上,保护液晶屏34,增强液晶屏34的抗碰撞能力,液晶屏34连接电路板,通过设置液晶屏34,可以实现车辆信息的实时显示,如车牌信息,车牌号码,停车时间,停车应缴费用等等。
28.优选的,结合图2和图5,驱动组件4包括多个相互啮合的齿轮、多个转动连接的连杆、缓冲弹簧5、驱动轴6以及带动齿轮转动的电机7,齿轮与连杆转动连接(可实现减速、增速、变向和换向的功能,可将电机7的转轴的转动传递到驱动轴6,从而实现带动挡车杆的抬起或落下),连杆与至少一个缓冲弹簧5的第一端连接,缓冲弹簧5的第二端固定连接,连杆转动连接驱动轴6,驱动轴6伸出外壳1并连接挡车杆,驱动轴6用于带动挡车杆抬起或落下,通过该种设置可以改变转速与扭矩、改变运动方向和改变运动形式,且齿轮的传动效率高、传动比准确以及功率范围较大,其中,缓冲弹簧5的设置给予了连杆与驱动轴6一定的缓冲,避免连杆与驱动轴6的过度刚性连接,延长了连杆与驱动轴6的使用寿命,同时由于缓冲弹簧5具有拉伸和压缩的极限值,所以也会在电机7过度的正转或反转时给予电机7转动阻力,避免电机7发生过度正转或反转,对电机7起到了转动限定的作用,保护了电机7,也使得与驱动轴6连接的挡车杆不会发生抬起过度或过度落下碰砸地面的情况。
29.优选的,齿轮包括第一齿轮41、第二齿轮42和第三齿轮43,连杆包括第一连杆44、第二连杆45和第三连杆46,第一齿轮41转动连接电机7的转动轴(图中未示),且第一齿轮41啮合连接第二齿轮42,第二齿轮42啮合连接第三齿轮43,第三齿轮43转动连接第一连杆44,第一连杆44的末端转动连接第二连杆45的第一端,第二连杆45的第二端转动连接第三连杆46的第一端,第三连杆46的第二端转动连接缓冲弹簧5的第一端,第三连杆46的两端之间设置有驱动孔,驱动孔用于驱动轴6插入并和第三连杆46转动连接,驱动孔供驱动轴6插入,并使得驱动轴6可以和第三连杆46转动连接,上述多个齿轮、多个连杆以及驱动轴6的配合连接一方面改变转速和扭矩,层层改变传动的转速,最终使得驱动轴6能够以安全且平稳的转动速度来带动挡车杆,避免挡车杆速度过大碰砸伤害到人或车辆以及速度过小降低挡车杆工作效率。
30.优选的,第三连杆46与缓冲弹簧5之间设置有均分板8,均分板8的第一端转动连接
第三连杆46的第二端,均分板8的第二端均匀设置有多个钩形孔81,多个钩形孔81用于一一对应钩合连接多个缓冲弹簧5的第一端,该种设置使得第三连杆46与多个缓冲弹簧5之间形成均匀化的连接关系,将二者之间的连接力均匀化,使得第三连杆46在转动时能够受力均匀,避免长时间工作使用后第三连杆46出现过度磨损的情况,保护第三连杆46,延长其使用寿命。
31.缓冲弹簧5的第二端也连接有均分板8,使得受力均匀。
32.进一步优选的,缓冲弹簧5的第二端连接的均分板8的底面向内弯折并开设有螺栓孔,用于供螺杆l1竖向插入和螺栓固定,通过设置螺杆可实现对缓冲弹簧5的第二端的固定的高度上的调节,以此可改变缓冲弹簧5所带来的缓冲力度,使得上述连杆、齿轮以及驱动轴6对挡车杆起到更好的驱动限位效果。
33.优选的,结合图3和图4,罩框33的内部设置有补光灯9,且补光灯9位于罩框33的下部,方便与车辆的车牌处于同一水平面,方便补光,补光灯9用于在光线不充足时对外界散发光照以此提高识别头21的摄像识别精度。
34.进一步优选的,补光灯9的两侧转动连接补光灯支架91,补光灯支架91和罩框33固定连接,补光灯9可与补光灯支架91相对转动,使得补光灯具有在俯仰方向上的转动,以此调节补光灯9的俯仰角度,适应对不同高度的车辆的车牌的补光。
35.优选的,结合图1-图4,外壳1的侧面设置有装饰显示灯10,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喇叭11和风扇12,具体的,喇叭11和风扇12设置在罩框33内,喇叭11可以语音播报车辆信息,如车牌信息,车牌号码,停车时间,停车应缴费用等,也可以语音报警,风扇12可以增强外壳1内部的空气流动,将热量通过开设在外壳1上的散热孔散发到外界,降低外壳1内的温度,保障外壳1内部的温度位于安全温度范围内。
36.优选的,罩框33的内部还设置有漏电开关13和电池,漏电开关13用来在该车牌识别装置发生漏电故障时以及对有致命危险的人身触电保护,具有过载和短路保护功能,可用来保护线路或电动机的过载和短路,也可在正常情况下作为线路的不频繁转换启动之用。
37.优选的,结合图1、图2和图6,头罩23的前侧面设置有识别窗口231,识别头21对应识别窗口231,方便识别头21的镜头透过该识别窗口231来拍摄识别车辆的车牌,识别窗口231内嵌有保护罩24,可对识别头21进行屏蔽保护,保护罩24的开口的口径朝向识别头21并逐渐缩小,具有光线聚拢作用,提高识别头21的拍摄识别精准性,靠近识别头21的保护罩24的开口的一端设置有玻璃板25,用于保护识别头21的拍摄镜头。
38.优选的,转动架22包括连接支架221和转动支架222,识别头21设置在转动支架222上,转动支架222与连接支架221转动连接,连接支架221与保护罩24固定连接,通过设置转动支架222可带动识别头21实现俯仰角度调节,而连接支架221与保护罩24固定连接方便了后续整体拆卸该转动架22和识别头21。
39.进一步优选的,在头罩23的顶部设置有防雨罩26,用来遮雨防尘。
40.基于以上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牌识别装置,包括外壳、识别组件、显示组件、驱动组件及电路板,驱动组件设置在外壳内,用于连接挡车杆并带动挡车杆抬起或落下;显示组件设置在外壳上,用于显示车辆信息;识别组件设置在外壳的上方,用于对车辆进行拍摄及车牌识别,识别组件包括用于识别车牌的识别头、带动识别头进行俯仰转动
的转动架以及罩设住识别头和转动架的头罩,头罩与外壳转动连接,电路板连接识别组件、显示组件及驱动组件。该车牌识别装置能够多角度拍摄和识别车辆的车牌,同时具有避雨防尘和组装拆卸便捷的优点。
41.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