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北斗定位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76978发布日期:2022-08-02 23:35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北斗定位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北斗定位穿戴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北斗定位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2.伴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群涌入城市,年轻人在城市安家后,有了下一代通常会让家中的老人来帮忙照看孩子,而对于之前对城市很陌生的老人来说,是不敢出门的,因为不是熟悉的环境,到处的陌生感,又加上城市不停的在发展和建设,所以造成了老人和孩子经常会找不到回家的路,导致走失。
3.关于这个普遍发生的现象,大家都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会在老人和孩子的身上放张纸条,写上自己家的地址和联系电话,但是很多时候这些纸条会被丢失,还是会造成走失的现象发生,给老人和孩子准备的手机等联系方式,多半因为不会使用而形同虚设,为保护老人和孩子的人生安全,发明人从此角度出发,进行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为了弥补市场空白,提供了一种基于北斗定位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北斗定位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北斗定位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包括:穿戴挂绳,所述穿戴挂绳的两端通过连接结构进行连接,且穿戴挂绳上穿插有拆卸结构,同时拆卸结构的底部安装有智能定位结构,穿戴挂绳的外侧包裹有防护结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的活动连接块与穿戴挂绳的一端活动设置,且穿戴挂绳的另一端穿过连接框设置,同时连接框端部与拼接块固定连接,并且拼接块远离连接框的一端与螺柱固定连接;拆卸结构,所述拆卸结构是由活动板和固定板两部分组成,且穿戴挂绳穿过活动板和固定板之间开设的穿孔中,同时活动板的第一弧形板底部与铰接片固定连接,并且铰接片与第二弧形板的底部活动设置;智能定位结构,所述智能定位结构的底座内部安装有北斗定位装置,且底座的上侧安装有上盖,同时底座的两侧均开设有受力槽,北斗定位装置与北斗卫星传递信息,且北斗卫星通过gsm基站、系统服务器向监护人手机传递信息。
7.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活动连接块、固定块、螺孔、螺柱、拼接块、连接框、母魔术贴和公魔术贴,螺孔开设在固定块内部,且螺孔、螺柱的尺寸相适配,螺柱螺接在螺孔内部。
8.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块与拼接块均是由塑料材质做成的圆柱形结构,且固定块与拼接块的长度一致,穿戴挂绳的两端通过固定块与拼接块进行连接固定。
9.进一步的,所述穿戴挂绳的端部表面分别安装有母魔术贴、公魔术贴,且穿戴挂绳的端部穿过“u”形设置的连接框并通过公魔术贴和母魔术贴进行限位。
10.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板包括卡扣、连接端、第一弧形板、右限位槽和铰接片,且第一弧形板的上侧与连接端固定连接,同时连接端远离第一弧形板的一端与卡扣固定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包括第二弧形板、左限位槽、锁扣、活动片、弹簧片、安装板、挤压球、导向槽和复位弹簧,且第二弧形板内部开设有导向槽,导向槽与挤压球的尺寸相适配,挤压球滑动设置在导向槽的内部。
12.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槽内部安装有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的右端与挤压球的左端固定连接,同时挤压球右端与连接端表面接触设置。
13.进一步的,所述卡扣与锁扣的尺寸相适配,且卡扣与锁扣卡接固定,同时锁扣端部与活动片固定连接,并且活动片远离锁扣的一端与安装板铰接,安装板安装在第二弧形板端部表面,活动片的底部安装有弹簧片。
14.进一步的,所述智能定位结构包括上盖、摩擦柱、限位橡胶片、北斗定位装置、放置槽、底座、摩擦筒和受力槽,且上盖与底座之间通过插接固定。
15.进一步的,所述上盖的底部表面安装有限位橡胶片,且限位橡胶片覆盖在北斗定位装置的上表面,同时北斗定位装置安装在放置槽的内部,底座内部开设有放置槽,底座内部固定设置有多组摩擦筒,且上盖内部固定设置有多组摩擦柱,摩擦柱与摩擦筒的尺寸相适配,摩擦柱插接在摩擦筒的内部。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在北斗定位装置内嵌的控制器中预设一个报警值,此距离为500米,当佩戴者与监护人之间的距离大于500米的时候,此时北斗定位装置发送报警信号至监护人手机,通过定位app,使得监护人手机上显示推送信息,提醒监护人对穿戴人员的位置进行寻找和确定,避免穿戴人员发送走失;2.当需要对穿戴挂绳进行取代清洗的时候,此时监护人两只手可分别持住固定块、拼接块,使得螺柱从螺孔的内部进行抽出,即可对此穿戴装置进行取下,通过固定块、拼接块将此穿戴装置戴在使用者的颈脖上,便于穿戴和取下;3.穿戴挂绳在穿戴尺寸可进行调节,成年人在穿戴的时候,将穿戴挂绳在穿戴尺寸调大,小孩子在穿戴的时候,将穿戴挂绳在穿戴尺寸调小,可根据不同的脖颈尺寸,调节穿戴挂绳的穿戴尺寸。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结构的正视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结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结构的防护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结构的拆卸结构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结构的图4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结构的活动板的三维图;图7为本发明结构的固定板的三维图;图8为本发明结构的图1中的a-a剖面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结构的上盖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结构的北斗定位装置工作原理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结构的对老人或小孩进行监测示意图;图12为北斗定位装置工作电路原理示意图。
18.图中:1、穿戴挂绳;2、连接结构;21、活动连接块;22、固定块;23、螺孔;24、螺柱;25、拼接块;26、连接框;27、母魔术贴;28、公魔术贴;3、防护结构;4、拆卸结构;41、活动板;411、卡扣;412、连接端;413、第一弧形板;414、右限位槽;415、铰接片;42、固定板;421、第二弧形板;422、左限位槽;423、锁扣;424、活动片;425、弹簧片;426、安装板;427、挤压球;428、导向槽;429、复位弹簧;5、智能定位结构;51、上盖;52、摩擦柱;53、限位橡胶片;54、北斗定位装置;55、放置槽;56、底座;57、摩擦筒;58、受力槽;6、北斗卫星;7、gsm基站;8、系统服务器;9、监护人手机。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0.具体实施方式一:请参阅图1-12,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北斗定位功能的智能穿戴设备,包括:穿戴挂绳1、连接结构2、拆卸结构4和智能定位结构5;穿戴挂绳1的两端通过连接结构2进行连接,且穿戴挂绳1上穿插有拆卸结构4,同时拆卸结构4的底部安装有智能定位结构5,穿戴挂绳1的外侧包裹有防护结构3;连接结构2的活动连接块21与穿戴挂绳1的一端活动设置,且穿戴挂绳1的另一端穿过连接框26设置,同时连接框26端部与拼接块25固定连接,并且拼接块25远离连接框26的一端与螺柱24固定连接;拆卸结构4是由活动板41和固定板42两部分组成,且穿戴挂绳1穿过活动板41和固定板42之间开设的穿孔中,同时活动板41的第一弧形板413底部与铰接片415固定连接,并且铰接片415与第二弧形板421的底部活动设置;智能定位结构5的底座56内部安装有北斗定位装置54,且底座56的上侧安装有上盖51,同时底座56的两侧均开设有受力槽58,北斗定位装置54与北斗卫星6传递信息,且北斗卫星6通过gsm基站7、系统服务器8向监护人手机9传递信息。
21.在北斗定位装置54内嵌的控制器中预设一个报警值,此距离为500米,当佩戴者与监护人之间的距离大于500米的时候,此时北斗定位装置54发送报警信号至监护人手机9,通过定位app,使得监护人手机9上显示推送信息,提醒监护人对穿戴人员的位置进行寻找和确定,避免穿戴人员发送走失。
22.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一的进一步限定,连接结构2包括活动连接块21、固定块22、螺孔23、螺柱24、拼接块25、连接框26、母魔术贴27和公魔术贴28,螺孔23开设在固定块22内部,且螺孔23、螺柱24的尺寸相适配,螺柱24螺接在螺孔23内部。
23.如图1-2所示:当需要对穿戴挂绳1进行取代清洗的时候,此时监护人两只手可分别持住固定块22、拼接块25,使得螺柱24从螺孔23的内部进行抽出,即可对此穿戴装置进行
取下,通过固定块22、拼接块25将此穿戴装置戴在使用者的颈脖上,便于穿戴和取下;防护结构3包裹在穿戴挂绳1上,防护结构3是由纯棉材质做成的圆筒形,套接与使用所接触的穿戴挂绳1上,提高本装置在穿戴时候的舒适性。
24.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二的进一步限定,固定块22与拼接块25均是由塑料材质做成的圆柱形结构,且固定块22与拼接块25的长度一致,穿戴挂绳1的两端通过固定块22与拼接块25进行连接固定。
25.如图2所示:固定块22与拼接块25均是由塑料材质做成的圆柱形结构,固定块22与拼接块25拼接在一起之后,为整个圆柱形,造型美观。
26.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一的进一步限定,穿戴挂绳1的端部表面分别安装有母魔术贴27、公魔术贴28,且穿戴挂绳1的端部穿过“u”形设置的连接框26并通过公魔术贴28和母魔术贴27进行限位。
27.如图1-2所示:穿戴挂绳1在穿戴尺寸可进行调节,成年人在穿戴的时候,将穿戴挂绳1在穿戴尺寸调大,小孩子在穿戴的时候,将穿戴挂绳1在穿戴尺寸调小,可根据不同的脖颈尺寸,调节穿戴挂绳1的穿戴尺寸。
28.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一的进一步限定,活动板41包括卡扣411、连接端412、第一弧形板413、右限位槽414和铰接片415,且第一弧形板413的上侧与连接端412固定连接,同时连接端412远离第一弧形板413的一端与卡扣411固定连接。
29.如图1所示:在需要对智能定位结构5取下进行充电的时候,此时可通过拆卸结构4,将智能定位结构5与穿戴挂绳1进行拆卸工作,拆卸结构4的工作方式为:如图5所示:按压连接端412,使得卡扣411与锁扣423之间发生脱离,此时按压活动片424,使得锁扣423向下移动,并对弹簧片425进行压缩,即可完成固定板42和活动板41之间的分离工作,即可完成智能定位结构5与穿戴挂绳1进行脱离,便于对智能定位结构5进行取下之后,进行充电工作,操作简单快捷,在冬季的时候,使用者穿着厚重,使用起来尤为方便。
30.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一的进一步限定,固定板42包括第二弧形板421、左限位槽422、锁扣423、活动片424、弹簧片425、安装板426、挤压球427、导向槽428和复位弹簧429,且第二弧形板421内部开设有导向槽428,导向槽428与挤压球427的尺寸相适配,挤压球427滑动设置在导向槽428的内部。
31.如图4-5所示:活动板41和固定板42之间的分离方式为:推动连接端412,使得连接端412端部对挤压球427进行按压,使得挤压球427对复位弹簧429进行压缩,使得卡扣411自右往左移动,同时按压活动片424,使得锁扣423向下移动,此时的卡扣411、锁扣423发生脱离,即可完成活动板41和固定板42之间的分离工作。
32.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六的进一步限定,导向槽428内部安装有复位弹簧429,且复位弹簧429的右端与挤压球427的左端固定连接,同时挤压球427右端与连接端412表面接触设置。
33.如图5所示:当需要将智能定位结构5安装在穿戴挂绳1上的时候,转动第一弧形板413,使得卡扣411对锁扣423进行挤压,此时锁扣423对弹簧片425进行施力,当卡扣411和锁扣423卡接在一起的时候,此时受到压缩后的弹簧片425进行复位反弹,将卡扣411对锁扣423进行扣紧工作。
34.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五的进一步限定,卡扣411与锁扣
423的尺寸相适配,且卡扣411与锁扣423卡接固定,同时锁扣423端部与活动片424固定连接,并且活动片424远离锁扣423的一端与安装板426铰接,安装板426安装在第二弧形板421端部表面,活动片424的底部安装有弹簧片425。
35.如入4-7所示:当对连接端412进行与第二弧形板421进行连接的时候,此时对挤压球427进行挤压,挤压球427同时对复位弹簧429进行挤压,当卡扣411与锁扣423扣紧之后,此时的复位弹簧429和弹簧片425进行复位反弹,完成卡扣411与锁扣423的扣紧工作。
36.具体实施方式九: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一的进一步限定,智能定位结构5包括上盖51、摩擦柱52、限位橡胶片53、北斗定位装置54、放置槽55、底座56、摩擦筒57和受力槽58,且上盖51与底座56之间通过插接固定。
37.具体实施方式十:本实施方式为具体实施方式九的进一步限定,上盖51的底部表面安装有限位橡胶片53,且限位橡胶片53覆盖在北斗定位装置54的上表面,同时北斗定位装置54安装在放置槽55的内部,底座56内部开设有放置槽55,底座56内部固定设置有多组摩擦筒57,且上盖51内部固定设置有多组摩擦柱52,摩擦柱52与摩擦筒57的尺寸相适配,摩擦柱52插接在摩擦筒57的内部。
38.如图1和8-9所示:当需要对北斗定位装置54进行维修的时候,此时手持受力槽58,将上盖51和底座56进行分离,将北斗定位装置54从放置槽55的内部进行拿出;上盖51和底座56通过摩擦柱52、摩擦筒57进行扣紧,取代常用的螺丝固定的方式,拆卸和安装的时候,更加的快捷和方便。
3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