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变速箱;7、坑洞;8、防护柱;9、电动液压缸;10、检测装置;11、控制器;12、行程开关A ;13、行程开关B ;14、继电器A ;15、继电器B ;16、继电器C ;17、继电器D ;18、非门电路;19、比较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本发明对本发明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0023]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智能车辆进出充电区域防撞系统,包括挡车器1,挡车器I设有箱体2、控制装置3和挡杆4,箱体2内设有电机5,电机5和挡杆4通过变速箱6配合,挡车器I 一侧设有坑洞7,坑洞7内设有防护柱8,防护柱8通过电动液压缸9连接在坑洞7底部,设有检测装置10,检测装置10位于箱体2上,检测装置10的输出端连接到控制器11,控制器11的输出端连接到电动液压缸9的升起控制端、降落控制端和挡车器I的控制装置3的信号接收端,即电动操作接线处。
[0024]实施例2:如图2所示,充电站设有充电位,一般为用线划定的一块区域供车进行停放充电的,充电位一般为长方形,挡车器I位于充电位一个较短边一侧,充电粧位于另一个较短边一侧,而防护柱8和坑洞7在充电位与充电粧之间,同时其位置也符合位于挡车器I 一侧,只是距离为一个车位,挡车器I抬起的同时防护柱8升起,当挡杆4完全升起时,防护柱8也会升到最高处,可以挡住电动车撞到充电粧的所有通道。
[0025]实施例3:在实施例1所述的结构基础上,防护柱8上方通过支架安装有行程开关A12,坑洞7底部设有行程开关B13,控制器11的两个输入端通过行程开关A12和行程开关B13连接到电源。
[0026]实施例4:在实施例2所述的结构基础上,如图3所示,控制器11包括继电器A14、继电器B15、继电器C16、继电器D17、非门电路18和比较器19,检测装置10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到比较器19的一个输入端,比较器19另一个输入端连接到对比电源,比较器19的输出端与继电器A14的线圈的一端连接,以及通过非门电路18与继电器D17的常闭触点的一端连接和与控制装置3的降落信号接收端连接,继电器A14的线圈的另一端接地,继电器A14的两个常开触点一端均连接到电源,两个常开触点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到继电器B15的线圈的一端和控制装置3升起控制端,继电器D17的常闭触点的另一端连接到电动液压缸9的降落信号接收端,继电器D17的线圈一端通过行程开关B13连接到电源,继电器D17的线圈的另一端接地;继电器B15的线圈的另一端通过继电器C16的常闭触点接地,继电器B15的常开触点一端连接到电源,另一端连接到电动液压缸9的升起信号接收端;继电器C16的线圈一端通过行程开关A12连接到电源,另一端接地。
[0027]实施例5:在实施例3所述的结构基础上,防护柱8位于最低位置时与坑洞7顶面平齐。
[0028]实施例6:在实施例4所述的结构基础上,防护柱8上设有声波发生器、声波接收器和继电器E,声波发生器和声波接收器连接到电源,声波接收器的信号输出端,声波接收器的信号端连接到继电器E的线圈的一端,继电器E的线圈的另一端接地,设有声光报警器,声光报警器的电源端通过继电器E的常开触点连接到电源。
[0029]实施例7:在实施例5所述的结构基础上,检测装置10采用距离传感器。
[0030]操作步骤与工作原理:
[0031]所述的智能车辆进出充电区域防撞系统,挡车器I采用横杆式的挡车器,在挡车器I与挡杆4之间设置变速箱6,减缓挡杆4升起的速度,使挡杆4升起的同时,防护柱8可以被电动液压缸9顶起;控制器11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到挡车器I的控制装置3和电动液压缸9的电动控制端;充电站内的充电粧有的设置在水泥台上,有的则直接设置在地面上,挡车器I位于充电粧的前方,挡杆4落下时可挡住充电粧一侧的充电位,坑洞7位于挡杆4一侧,即挡杆4与充电粧之间,且其边缘与充电粧边缘共线,有效的挡住电动车靠近充电粧的路线;在没有车辆进入充电位时,防护柱位于坑洞7内,挡车器I的挡杆4位于落下状态,当电动车倒车时,电动车靠近箱体2,箱体2上的检测装置10会检测到电动车的位置靠近,当靠近到一定位置后,检测装置10会发送信号给控制器11,控制器11接收到信号后会同时向挡车器I的控制装置3和电动液压缸9发出动作信号,此处挡车器I的控制装置3的升起信号接收端接收到信号后,挡车器I内的控制装置3会控制挡杆4升起,同时控制器11会向电动液压缸9的升起信号接收端发送动作信号,即电动液压缸9会将防护柱8顶起,使挡杆4完全升起时,电动液压缸9会将防护柱8完全顶起,对充电粧起到保护作用,挡杆4的升起给防护柱8提供了足够的升起时间,而且防护柱8位于充电粧中心线的斜前方,可以挡住电动车撞倒充电粧的所有路线,安全可靠。
[0032]所述的控制器,检测装置10实时检测电动车与箱体2的距离,并输出模拟信号,当模拟信号低于比较器19另一端输入的电压时,比较器19会输出高电平信号,即电动车与箱体2距离低于设定值时,比较器19会发送高电平信号,继电器A14的线圈得电,使继电器A, I的常开触点闭合,挡车器I的控制装置3升起信号接收端得电,挡车器I的挡杆4升起,同时继电器B15的线圈得电,继电器B15的常开触点闭合,电动液压缸9的升起信号接收端得电使电动液压缸9将防护柱8升起,当防护柱8到达顶端并使行程开关A12动合,继电器C16的线圈得电,继电器C16的常闭触点断开,继电器B15的线圈断电,使继电器B15的常开触点归位,电动液压缸9的升起信号接收端失电,防护柱8停止上升并保持,当挡杆4完全升起,电动车可倒入;当充电完成后,电动车驶出充电位,直到检测装置10检测到电动车的距离远于设定距离,比较器19停止发出高电平信号,当高电平变成低电平后,非门电路18发出的信号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电动液压缸9的降落信号接收端和挡车器I的控制装置3的降落信号接收端得电,当防护柱8降落到最低位置时,行程开关B13动合,继电器D17的线圈得电,继电器D17的常闭触点断开,电动液压缸9的降落信号接收端失电,防护柱8落下。
【主权项】
1.一种智能车辆进出充电区域防撞系统,包括挡车器(I),挡车器(I)设有箱体(2)、控制装置(3)和挡杆(4),箱体(2)内设有电机(5),其特征在于,电机(5)和挡杆通过变速箱(6)配合,挡车器⑴一侧设有坑洞(7),坑洞(7)内设有防护柱(8),防护柱⑶通过电动液压缸(9)连接在坑洞(7)底部,设有检测装置(10),检测装置(10)位于箱体(2)上,检测装置(10)的输出端连接到控制器(11),控制器(11)的输出端连接到电动液压缸(9)的升起控制端、降落控制端和挡车器(I)的控制装置(3)的信号接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车辆进出充电区域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防护柱(8)上方通过支架安装有行程开关A (12),坑洞(7)底部设有行程开关B (13),控制器(11)的两个输入端通过行程开关A(12)和行程开关B(13)连接到电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车辆进出充电区域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控制器(11)包括继电器A(14)、继电器B(15)、继电器C(16)、继电器D(17)、非门电路(18)和比较器(19),检测装置(10)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到比较器(19)的一个输入端,比较器(19)另一个输入端连接到对比电源,比较器(19)的输出端与继电器A(14)的线圈的一端连接,以及通过非门电路(18)与继电器D(17)的常闭触点的一端连接和与控制装置(3)的降落信号接收端连接,继电器A(14)的线圈的另一端接地,继电器A(14)的两个常开触点一端均连接到电源,两个常开触点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到继电器B(15)的线圈的一端和控制装置(3)升起控制端,继电器D(17)的常闭触点的另一端连接到电动液压缸(9)的降落信号接收端,继电器D(17)的线圈一端通过行程开关B(13)连接到电源,继电器D(17)的线圈的另一端接地;继电器B(15)的线圈的另一端通过继电器C(16)的常闭触点接地,继电器B(15)的常开触点一端连接到电源,另一端连接到电动液压缸(9)的升起信号接收端;继电器C(16)的线圈一端通过行程开关A (12)连接到电源,另一端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车辆进出充电区域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防护柱(8)位于最低位置时与坑洞(7)顶面平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车辆进出充电区域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防护柱(8)上设有声波发生器、声波接收器和继电器E,声波发生器和声波接收器连接到电源,声波接收器的信号输出端,声波接收器的信号端连接到继电器E的线圈的一端,继电器E的线圈的另一端接地,设有声光报警器,声光报警器的电源端通过继电器E的常开触点连接到电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车辆进出充电区域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检测装置(10)采用距离传感器。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车辆进出充电区域防撞系统,属于智能车辆进出充电区域防撞系统领域,包括挡车器,挡车器设有箱体、控制装置和挡杆,箱体内设有电机,电机和挡杆通过变速箱配合,挡车器一侧设有坑洞,坑洞内设有防护柱,防护柱通过电动液压缸连接在坑洞底部,设有检测装置,检测装置位于箱体上,检测装置的输出端连接到控制器,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到电动液压缸的升起控制端、降落控制端和挡车器的控制装置的信号接收端,有效的防止电动车辆撞倒充电桩。
【IPC分类】G08G1-16
【公开号】CN104851319
【申请号】CN201510070534
【发明人】荆现亮, 张远镇, 陈雷, 张传坤, 陈梅, 李金玉, 孙冰莹, 胡斌, 李峰, 张敏, 窦荣波, 孟凡蕙, 张翰林, 孟霞, 路玲, 赵舒铭, 杨越宇, 赵守莉, 路梦琳, 路海, 将会平, 张骋昊, 张效岗
【申请人】国网山东桓台县供电公司, 张远镇
【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
【申请日】2015年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