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位寄存器电路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8382075阅读:来源:国知局
压电平时,此时第η级控制信号Q (η)会相应抬升至第一工作电压电平I ;接着,在第η级控制信号Q (η)的本级高频时脉信号,也就是第η级高频时脉信号HC(n)尚未为高电压电平时,由于此时第n-1级控制信号Q (η-1)被抬升至第三工作电压电平III,第η+1级控制信号Q (η+1)被抬升至第一工作电压电平I,因此第η-1级控制信号Q(η-1)可通过图4A中所述的第一电容Cl、第η+1级控制信号Q (η+1)可通过第η+1级移位寄存器电路中的第一电容个别补偿至第η级控制信号Q (η),因此此时的第η级控制信号Q (η)被第n-1级控制信号Q (n-1)以及第η+1级控制信号Q (η+1)抬升至更高的第二工作电压电平II ;当第η级高频时脉信号HC(η)为高电压电平时,由于第η级栅极控制信号G (η)可通过图4Α的第二电容C2补偿至第η级控制信号Q (η),因此将第η级控制信号Q(n)抬升至第三工作电压电平III,而此时的第n-1级控制信号Q(n-l)会由第三工作电压电平III下降至较低的第四工作电压电平IV,第η+1级控制信号Q(n+2)会由第二工作电压电平II上升至第三工作电压电平III,因此此时第η级控制信号Q (η)的第三工作电压电平III只会受到第η-1级控制信号Q(n-l)以及第η+1级控制信号Q(η+1)微小的影响,且由于第η级控制信号Q(n)先前已抬升至较高的第二工作电压电平II,故第η级控制信号Q(ri)的第三工作电压电平III仍为高于熟知的第η级控制信号Q(n)的第三工作电压电平III;而第η级控制信号Q(η)于第四工作电压电平IV的阶段时,由于第η级控制信号Q(n)会因第n+2级栅极控制信号G(n+2)而快速下拉至低电压电平,因此不受第n_l级控制信号Q(η-1)以及第η+1级控制信号Q(η+1)的影响。
[0076]在以行反转方式驱动液晶显示器时,由于本实施例可通过第η-1级控制信号Q (η-1)以及第η+1级控制信号Q (η+1)来对第η级控制信号Q (η)进行补偿,因此在第η级控制信号Q(η)抬升为第一工作电压电平I后且在第η级高频时脉信号HC(η)为高电压电平前,第η级控制信号Q (η)可通过第n-1级控制信号Q (n-1)以及第η+1级控制信号Q (η+1)的补偿抬升为较高的第二工作电压电平II,因此能提升整体第η级控制信号Q(n)的驱动能力,有效降低漏电以及杂讯对第η级控制信号Q (η)的影响。
[0077]综上所述,由于本发明的移位寄存器电路实施例可利用电容电性耦接了第η-ρ级移位寄存器电路的控制信号以及第n+m级移位寄存器电路的控制信号,使得本级的控制信号不管是在2D显示方式或者3D显示方式的情况下,均可以被第n-p级控制信号以及第n+m级控制信号所补偿,提高本级控制信号的驱动能力,更可有效避免因外部信号干扰或者漏电等因素造成本级控制信号驱动能力低落或者驱动错误等情况,进而大幅减少移位寄存器无法正常使用的状况发生。
[0078] 然上述的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皆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移位寄存器电路,其包括: 一第一上拉电路,用以接收一高频时脉信号,并根据一第η级控制信号决定是否输出一第η级栅极控制信号; 一第二上拉电路,与该第一上拉电路电性耦接,用以输出一第n+m级控制信号; 一第一下拉控制电路,用以接收一第一时脉信号,并根据该第一时脉信号与该第η级控制信号输出一第一下拉控制信号; 一第一下拉电路,用以根据该第一下拉控制信号决定是否将该第η级控制信号及该第η级栅极控制信号稳定于一低电压电平; 一第二下拉控制电路,用以接收一第二时脉信号,并根据该第二时脉信号与该第η级控制信号输出一第二下拉控制信号; 一第二下拉电路,用以根据该第二下拉控制信号决定是否将该第η级控制信号及该第η级栅极控制信号稳定于该低电压电平; 一主下拉电路,用以根据一第n+m级栅极控制信号决定是否将该第η级控制信号及该第η级栅极控制信号稳定于该低电压电平;以及 一第一电容,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其第一端用以接收一第η-ρ级控制信号,其第二端用以与该第η级控制信号电性耦接; 其中,m、η以及P为正整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位寄存器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第η-ρ级控制信号为一第η-2级控制信号或一第η-1级控制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位寄存器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第n+m级控制信号为一第n+4级控制信号或一第n+2级控制信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位寄存器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第二上拉电路包括: 一第一晶体管,具有第一端、第二端以及控制端,其第一端用以接收该高频时脉信号,其控制端用以接收该第η级控制信号;以及 一第二晶体管,具有第一端、第二端以及控制端,其第一端用以接收该第η级栅极控制信号,其控制端与该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电性耦接,其第二端用以输出该第n+m级控制信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位寄存器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第二上拉电路包括: 一第一晶体管,具有第一端、第二端以及控制端,其第一端用以接收该高频时脉信号,其控制端用以接收该第η级控制信号;以及 一第二晶体管,具有第一端、第二端以及控制端,其第一端与控制端用以与该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电性耦接,其第二端用以输出该第n+m级控制信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位寄存器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第二上拉电路包括一第一晶体管,该第一晶体管具有第一端、第二端以及控制端,其第一端及控制端用以接收该第η级栅极控制信号,其第二端用以输出该第n+m级控制信号。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位寄存器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下拉控制电路包括: 一第三晶体管,其具有第一端、第二端与控制端,其第一端与控制端用以接收该第一时脉信号; 一第四晶体管,其具有第一端、第二端与控制端,其第一端与该第三晶体管的第一端电性耦接,其控制端与该第三晶体管的第二端电性耦接,其第二端用以输出该第一下拉控制信号; 一第五晶体管,其具有第一端、第二端与控制端,其第一端与该第三晶体管的第二端电性耦接,其控制端用以接收该第η级控制信号,其第二端用以与该低电压电平电性耦接;以及 一第六晶体管,其具有第一端、第二端与控制端,其第一端与该第一下拉控制信号电性耦接,其控制端用以接收该第η级控制信号,其第二端用以与该低电压电平电性耦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位寄存器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下拉电路包括: 一第七晶体管,其具有第一端、第二端与控制端,其第一端与该第η级控制信号电性耦接,其控制端用以接收该第一下拉控制信号,其第二端用以与该低电压电平电性耦接;以及 一第八晶体管,其具有第一端、第二端与控制端,其第一端与该第η级栅极控制信号电性耦接,其控制端用以接收该第一下拉控制信号,其第二端用以与该低电压电平电性耦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位寄存器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第二下拉控制电路包括: 一第九晶体管,其具有第一端、第二端与控制端,其第一端与控制端用以接收该第二时脉信号; 一第十晶体管,其具有第一端、第二端与控制端,其第一端与该第九晶体管的第一端电性耦接,其控制端与该第九晶体管的第二端电性耦接,其第二端用以输出该第二下拉控制信号; 一第十一晶体管,其具有第一端、第二端与控制端,其第一端与该第九晶体管的第二端电性耦接,其控制端用以接收该第η级控制信号,其第二端用以与该低电压电平电性耦接;以及 一第十二晶体管,其具有第一端、第二端与控制端,其第一端与该第二下拉控制信号电性耦接,其控制端用以接收该第η级控制信号,其第二端用以与该低电压电平电性耦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位寄存器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第二下拉电路包括: 一第十三晶体管,其具有第一端、第二端与控制端,其第一端与该第η级控制信号电性耦接,其控制端用以接收该第二下拉控制信号,其第二端用以与该低电压电平电性耦接;以及 一第十四晶体管,其具有第一端、第二端与控制端,其第一端与该第η级栅极控制信号电性耦接,其控制端用以接收该第二下拉控制信号,其第二端用以与该低电压电平电性耦接。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位寄存器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上拉电路包括: 一第十五晶体管,其具有第一端、第二端与控制端,其第一端用以接收该高频时脉信号,其控制端用以接收该第η级控制信号,其第二端用以输出该第η级栅极控制信号;以及 一第二电容,其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其第一端与该第十五晶体管的第二端电性耦接,其第二端与该第η级控制信号电性耦接。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位寄存器电路,其特征在于,该主下拉电路包括:一第十六晶体管,其具有第一端、第二端与控制端,其第一端用以与该第η级控制信号电性耦接,其控制端用以接收该第n+m级栅极控制信号,其第二端用以与该低电压电平电性耦接;以及 一第十七晶体管,其具有第一端、第二端与控制端,其第一端用以与该第η级栅极控制信号电性耦接,其控制端用以接收该第n+m级栅极控制信号,其第二端用以与该低电压电平电性耦接。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移位寄存器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第n+m级栅极控制信号为一第n+4级栅极控制信号或一第n+2级栅极控制信号。
【专利摘要】一种移位寄存器电路,其包括:第一上拉电路、第二上拉电路、第一下拉控制电路、第一下拉电路、第二下拉控制电路、第二下拉电路以及第一电容。本发明的移位寄存器电路是利用电容电性耦接了第n-p级移位寄存器电路的控制信号以及第n+m级移位寄存器电路的控制信号,使得本级的控制信号可以被第n-p级控制信号以及第n+m级控制信号所补偿,因此本级控制信号可有效避免因外部信号干扰或者漏电等问题造成本级控制信号驱动能力低落或者驱动错误等情况。
【IPC分类】G11C19-28
【公开号】CN104700899
【申请号】CN201510156291
【发明人】林炜力, 董哲维, 陈嘉亨
【申请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10日
【申请日】2015年4月3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