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状核壳结构石墨@Fe3C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52236发布日期:2018-06-22 21:04阅读:1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状核壳结构石墨@Fe3C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复合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状核壳结构的石墨@Fe3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以其高可逆容量、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以及绿色环保等优点,,因此在数码相机、移动电话和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电子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对于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汽车也具有应用前景。目前商品化的锂离子电池一般采用碳基负极材料,如石墨,这种材料虽然稳定性较高,但理论容量仅有372mAh/g,并且安全性能较差,已不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能源需求。因此对碳材料进行改性掺杂,或者得到特殊形貌是提高理论容量行之有效的办法,如引进孔洞,管道,缺陷,相应的官能团以及掺杂B、N等元素。

石墨,目前已经产业化的负极材料,其晶体具有典型的层状结构,在一个层面内其碳原子间形成共价键,键能为586k J/mol。而在层间,则以微弱的范德华力结合,键能仅为16.7k J/mol。目前对石墨进行改性处得到多种多样的具有优良性能的材料,如石墨烯、石墨蠕虫、碳纳米管、碳纳米卷。

现有技术中已经发表了关于Fe3C/C复合材料,Fe3C/Fe@C复合材料,N掺杂的 graphene/Fe–Fe3C复合材料,核壳结构的富N的Fe/Fe3C-C纳米棒材料。

2013年由Liwei Su发表在Electrochimica Acta的核壳结构的Fe@Fe3C/C复合材料,其中Fe核大小为20~50nm,Fe3C壳大小为8nm。制备方法是以α-FeOOH纳米棒为Fe前驱体,于氩气环境在350℃烧结4h,600℃烧结10h。该材料在50mA/g电流密度下循环30次还能保持~500mAh/g的脱锂容量。

2014年由Xiuyun Zhao发表在Electrochimica Acta上的原位合成N掺杂C负载纳米级Fe3C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为在700℃下于氩气环境中热聚合-热裂解酞菁化铁。该材料具有优良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在100mA/g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20次还能保持 750mAh/g的脱锂容量,库伦效率保持在将近100%。

2014年由Yanlei Tan发表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的N掺杂的石墨烯负载Fe-Fe3C复合材料,其中Fe和Fe3C的颗粒大小为10~20纳米,均匀的分散在N 掺杂的石墨烯载体上,其制备方法是一步热解铁基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IL-100(Fe)),该材料在1A/g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00次还能保持607mAh/g的脱锂容量,具有较高的容量保持率。

虽然现有技术得到了Fe3C和碳素材料的复合材料,其循环性能也相当好,但是其制备方法一般是通过热裂解,温度一般高于700℃,原料和昂贵,不适合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提供一种管状核壳结构的石墨@Fe3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首次利用了石墨蠕虫作为碳素材料,通过简单的回流的方法,能低于700℃的温度下得到相应的复合材料,该形貌是核壳的管状包覆结构,其循环性能能与现有技术报导过的材料相媲美,本发明的材料是一种电化学稳定性良好,且结构和制备方法均有别于现有Fe3C复合材料的管状核壳结构的石墨@Fe3C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中由于石墨管的导电和缓冲作用以及碳化铁纳米粒子对SEI膜的催化改性作用,可有效提该材料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循环稳定性,可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制备方法工艺简单,能耗低、成本低,适合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把石墨做成纳米管独特的管状结构,有利于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出,管中的空隙有利于体积的缓冲,而且纳米管中的碳化铁纳米粒子作为催化剂,可以对SEI膜进行改性,使得SEI膜部分还原产物可逆。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管状核壳结构的石墨@Fe3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管状核壳结构的石墨@Fe3C复合材料,是由碳化铁纳米粒子和包覆在碳化铁纳米粒子上的石墨管组成,具有以碳化铁纳米粒子为核且以石墨管为壳的管状核壳结构。

所述的复合材料中石墨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20%。

所述的复合材料中石墨的重量百分含量优选为4%~12%,可以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的应用性能。

所述的石墨管的长度为100纳米~800纳米,外径为70纳米~120纳米,壁厚为2纳米~10纳米。

一种管状核壳结构的石墨@Fe3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二茂铁溶于丙酮中,溶液浓度为10.05g/L~40.18g/L,保持丙酮沸腾,强力搅拌2h,得到澄清溶液;

2)在步骤1)所得溶液中,加入石墨蠕虫,保持丙酮沸腾,强力搅拌1h~8h;

3)在步骤2)溶液中加入30%双氧水,保持丙酮沸腾,强力搅拌1h~20h,收集固体产物,无水乙醇反复洗涤,干燥,得到干燥材料,一般反应时间越长,越容易形成石墨管包覆的核壳结构形貌;

4)将步骤3)中干燥材料置于惰性气氛下,于400~700℃下烧结0.5~4h,得到管状核壳结构的石墨@Fe3C复合材料,一般反应时间越长,越容易形成石墨管包覆的核壳结构形貌。

所述步骤2)中加入的石墨蠕虫是步骤1)加入的二茂铁质量的1/2~1/15。

所述步骤3)中加入的30%双氧水是步骤1)加入的二茂铁质量的1/5~11/12。

所述步骤4)中的惰性气氛为氩气、氮气或者氦气,升温速度为2~5℃/min,一般烧结温度越高,碳化铁含量会相对降低,会出现少量铁。

所述的管状核壳结构的石墨@Fe3C复合材料在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

本发明中,石墨管的形成机理如下:

石墨管可以看作是石墨烯片层卷曲而成的准一维纳米材料,具有导电性好、化学稳定性高、强度高和柔韧性好等优点。原本平直的石墨片,在冲击力的作用下出现皱褶,这不可避免地在石墨片内部同时产生两个应力,即石墨烯片面内的拉应力和层间的拉应力。

当面内的拉应力大于原本存在于相邻石墨烯层间范德华力的强度时,范德华键将被拉断,也就失去了迫使相邻石墨片同时变形的能力。随之,分层现象在相邻的石墨烯片层间隙出现并沿着片层间隙传播下去,形成厚度较薄的石墨片。经过多次分层处理,石墨片被剥离成许多半透明状的超薄石墨片,其中包含着大量的五边形和七边形等不稳定结构,在高温退火过程中它们具有转变为稳定几何结构(如管状)的趋势。初期晶核形成之后,自由的碳原子在高温退火过程中经过扩散,重新排列形成稳定的管状结构,促使小直径尺寸的管状沿长度方向生长。直径尺寸较大的管的初期晶核的形成是有金属催化颗粒协助完成的。首先,高温条件下自由碳原子溶解到金属催化剂溶液中。随着自由碳原子的扩散溶液中的碳浓度逐渐增大,达到饱和之后,自由析出并形成内径尺寸与金属催化颗粒尺寸大小相当的晶核。随着自由碳原子的不断析出,石墨管的长度逐渐增长,最终形成长达达几百纳米的石墨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管状核壳结构的石墨@Fe3C复合材料是以碳化铁纳米粒子为核且以石墨管为壳的管状核壳结构,有利于锂离子的扩散、缓冲体积变化及电导率的提高,而且碳化铁纳米粒子具有催化改性SEI膜的作用,使得SEI膜的部分还原产物可逆,因此有利于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特别有利于循环稳定性的提高。

2、本发明管状核壳结构的石墨@Fe3C复合材料电化学稳定性良好,可用作锂离子电池高容量负极材料。

3、本发明采用简单的液相反应制备管状核壳结构的石墨@Fe3C复合材料,与传统的 CVD法制备管状结构材料和传统的热解法制备Fe3C复合材料相比,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周期短、能耗低及适合工业化生产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所得石墨@Fe3C复合材料的扫描电镜照片。

图2为实施例1所得石墨@Fe3C复合材料的XRD图。

图3为实施例1所得石墨@Fe3C复合材料的倍率性能图。

图4为实施例1所得石墨@Fe3C复合材料的在66mA/g循环性能图。

图5为实施例3所得石墨@Fe3C复合材料在200mA/g的循环性能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近一步详细说明,但不是对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把12.055g二茂铁溶于300ml丙酮,100℃水浴回流2h至溶液呈澄清的黄色,加入1.0g石墨蠕虫,回流8h,当溶液温度自然降到50℃时,加入11.104g30%H2O2,100水浴回流12h.用乙醇洗涤多次,50℃下真空干燥8h,在N2 保护下,50℃保温0.5h,550℃下保温1h,制备出相应的复合材料,在电流密度为133mA/g 时保持了~370mAh/g的脱锂容量,甚至在电流密度为665mA/g保持了~230mAh/g的脱锂容量,期间库仑效率接近100%,显示优良的倍率性能,而在66mA/g时循环了26次时保持了~1100mAh/g的脱锂容量,具有很高的电化学稳定性和容量保持率。

实施例2:

把12.055g二茂铁溶于300ml丙酮,100℃水浴回流2h至溶液呈澄清的黄色,加入1.0g石墨蠕虫,回流5h。当溶液温度自然降到50℃时,加入10g30%H2O2,100℃水浴回流5h.用乙醇洗涤多次,50℃下真空干燥8h。在N2保护下,750℃下保温1h。

实施例3:

参照图5,把12.055g二茂铁溶于300ml丙酮,100℃水浴回流2h至溶液呈澄清的黄色,加入2.0g石墨蠕虫,回流5h。当溶液温度自然降到50℃时,加入11.104g30% H2O2,100水浴回流5h.用乙醇洗涤多次,50℃下真空干燥8h。在Ar保护下,550℃下保温1h,该复合材料在200mA/g时循环了26次时保持了~350mAh/g的脱锂容量,期间库仑效率接近100%,具有优良的循环性能。

实施例4:

把12.055g二茂铁溶于200ml丙酮,100℃水浴回流3h至溶液呈澄清的黄色,加入6.0g石墨蠕虫,回流4h。加入8.0g 30%H2O2,80℃水浴回流5h.用乙醇洗涤多次, 50℃下真空干燥8h。在Ar保护下,600℃下保温2h。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