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座连接器及与之对接的插头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79414发布日期:2018-10-02 17:36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组合,其插头连接器能正反两个方向插入插座连接器。



背景技术:

美国公开专利申请第20130095702A1号公开了一种双向插接的插头连接器,该插头连接器具有插接头,该插接头具有相对的上、下表面,若干导电端子设置在上、下表面。裸露于上、下表面的导电端子彼此对称地间隔开,连接头的形状大致呈180度对称,使得其可以正反方向插入对应的插座连接器。

但是插座连接器或者电子设备内侧需要设置切换电路,以侦测出插头连接器是正向插入,还是反向插入,从而启动相应的后续程序。在连接器的端子越多时,切换电路越复杂,如此,不符合趋势。同时,插头连接器为外露型插头,在实际使用中还是会存在插接破坏的可能性。

我司积极开发新型的插头连接器可以正反两个方向插入插座连接器,同时该两个连接器可以传输高频信号,在持续的开发过程中,我司开发出能够防止电磁信号干扰及射频干扰的插头连接器及插座连接器,同时该插头连接器及插座连接器零件较多,组装复杂,从而对保证连接器本身强度及组装控制均带来一定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插头连接器及插座连接器,其组装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插座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端子、接地件及金属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向前延伸的对接舌板,对接舌板具有两个相对的表面,端子包括排列在对接舌板两个相对表面的接触部,所述金属壳体包围对接舌板而在两者之间形成对接腔;所述对接舌板的两个相对表面在邻近基部的根部设有台阶部,接地件包覆在台阶部外侧;所述对接舌板内设置有遮蔽板,遮蔽板将对接舌板两个相对表面的端子彼此隔离。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插头连接器包括金属壳体、绝缘本体、两个端子模组及锁扣件;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向前贯穿的收容腔及位于收容腔两侧的端子槽,收容腔被设置成180度对称结构,每一端子模组包括绝缘体及固定在绝缘体的端子,端子包括延伸出绝缘体的接触部及接脚;所述锁扣件具有一对锁扣臂;所述两个端子模组安装在绝缘本体后方且端子接触部容纳在端子槽内,所述锁扣件被夹持在两个端子模组之间且所述锁扣臂延伸入收容腔,所述金属壳体包覆在绝缘本体及两个端子模组的外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遮蔽板具有多重功能,插头连接器方便组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插头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插头连接器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3为图2进一步分解的立体图。

图4为图3进一步分解的立体图。

图5为图4插头连接器的连接头进一步分解的立体图。

图6为图5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7为图2沿虚线A-A的剖面图。

图8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插头连接器的锁扣件的立体图。

图9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插头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10为图9进一步组装的立体图。

图11为图10进一步组装的立体图。

图12为图11进一步组装的立体图。

图13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配合后的剖面示意图。

图14为安装在电路板通孔内的端子接脚的排配图,上方图为第201510032016.5号专利申请的下排端子的接脚排列方式;下方图则显示了改进了的下排端子排列方式。

图15为图13局部放大图,显示了非配合的插头连接器插入时未促使开关端子启动的结构。

图16为图13局部放大图,显示了配合的插头连接器插入时促使开关端子启动的结构。

图17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18为图17插座连接器去除金属壳体的立体图。

图19为图17插座连接器的剖面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插座连接器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21为图20进一步分解的立体图。

图22为图21进一步分解的立体图。

图23为图22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24为图20插座连接器的剖面示意图。

图25为图22遮蔽板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司于2015年1月22日申请了第201510032016.5号发明专利申请,介绍了一种插头连接器及插座连接器,本发明主要针对第201510032016.5号发明专利申请图1至14显示的插座连接器及插头连接器进行了改进。所以本发明针对先前介绍过的结构或者相同结构不再进行介绍,请引用第201510032016.5号专利申请的描述。

图1至图7显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插头连接器110,本插头连接器110包括绝缘本体112及包覆在绝缘本体外侧的金属壳体116,绝缘本体112为一件式,其前部为囊状外形并设有向前贯穿的收容腔114,收容腔被设置成180度对称结构。上、下两排端子118设置在绝缘本体开设的端子槽1121内,端子槽位于收容腔两侧,对应接触部120则延伸入收容腔114。一对弹性的上、下遮蔽片122被包覆在金属壳体116内,每一遮蔽片122则被夹持在金属壳体116与绝缘本体112之间,每一遮蔽片122包括前弹性区域124、后搭接区域126及一对侧固定区域128,前弹性区域向内向收容腔延伸并位于接触部120的前方,后搭接区域126则接触金属壳体116,侧固定区域128则固定在绝缘本体的两侧边。一对绝缘片130则设置在绝缘本体112的两个外侧,所述绝缘片设置在端子接触部的外侧,用来隔离接触部120与金属壳体116接触。

上、下排端子118则分别通过注塑成型方法一体地固定在绝缘体132内,从而形成端子模组134,即每一端子模组包括绝缘体132及固定在绝缘体的端子118。在端子模组安装于绝缘本体的后方后,每一绝缘体132位于绝缘本体112的后方,而端子接触部120则容纳在端子槽1121内。两个端子模组在其相对的内表面设置有互相配合的安装柱131与安装孔133,从而将两个端子模组134安装在一起,每一端子模组的相对内侧面设有U型凹陷部135,用来容纳U型的金属锁扣件139,即锁扣件被夹持在两个端子模组之间。绝缘本体设置有一对侧槽111,用来容纳锁扣件139的两个相对锁扣臂1391,其中锁扣臂的前端锁扣头147则延伸入收容腔114。一对设置柱137则设置在绝缘体132的前端面,对应插入绝缘本体112后端面设置的一对设置孔113,从而将绝缘体132与绝缘本体112安装于一起。两个端子模组134先通过安装柱131与安装孔133的配合而组装在一起,然后自后向前插入绝缘本体112,通过设置柱137与设置孔113的配合而将端子模组134与绝缘本体112组装在一起。每一端子118进一步包括接脚119,接脚安装在子卡138的前部区域,该前部区域设置在绝缘体132的后方。每一端子模组134中的端子接触部120与接脚分别延伸出绝缘体132,接触部120则收容在绝缘本体的端子槽1121内,接脚向后延伸出绝缘体132的后端面。一条线缆141则设置在子卡138的后方,线缆包括分别对应焊接在子卡138后部区域的复数芯线142,一对理线器143设置在子卡与芯线之间,用来定位芯线。当然,也可以不用子卡,通过线缆定位件172来实现线缆直接连接在接脚119,线缆跟接脚分别被整理在定位件的通孔170内(如图7所示),从而实现两者良好焊接。

在本实施例中,金属壳体116包覆在绝缘本体112及两个端子模组134的外侧,子卡138及两个绝缘体132的后部被包覆在金属外壳内,金属外壳包括第一半外壳144及第二半外壳146,两个半外壳彼此在竖直方向上组装在一起,竖直方向为垂直前后方向及横向方向。在竖直方向上,每一半壳体144/146是机械及电性连接于金属壳体116。金属壳体的后边缘设置有四个彼此独立的上下后缘片1161、左右后缘片1162,金属外壳的前端设置有上下凹陷部1441、1461,上下后缘片1161则容纳在所述的上下凹陷部1441、1461,同时,左右后缘片1162则焊接在金属外壳的侧壁,本实施例为焊接在其中一个侧壁的前端。金属壳体可以通过一片式金属板弯折而形成矩形密封管状结构,或者为无缝矩形管状结构。本实施例设置有一对绝缘板158,即为内模,则被设置在金属外壳144/146与子卡138之间,用来充当保护设备。最后,绝缘外盖149注塑成型在金属壳体116的后端、金属外壳144、146及线缆141的前端,从而形成完整的插头连接器110,或者也可以称为线缆连接器。在本实施例中,一个LED灯160可以安装在子卡138上,通过导光管(未显示)将光导引出外侧,从而使得使用者了解连接器的运行状况。也可以在插头连接器的绝缘外盖的前表面设置一个环状的磁性元件(未显示),在插头连接器的金属壳体及插座连接器的金属壳体之间产生磁性,从而实现两者的磁性吸引而连接器

图8-12显示了第二实施例的插头连接器400,本插头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412、两排端子418及绝缘定位件434、子卡438,绝缘本体412的两侧设有侧槽413。锁扣件439在U型的基础上进一步设有两个安装脚443,形成H型。锁扣件439包括横梁440、自横梁的两端分别向前延伸而形成的一对锁扣臂441及一对自横梁两端向后延伸而形成的安装脚443,锁扣臂441固定在侧槽413内且凸伸入绝缘本体的收容腔,安装脚443则穿过定位件434的导引缝435而到达子卡438,其中每一锁扣臂441具有位于其前端的锁扣头442,锁扣头442用来跟对接插座连接器的遮蔽板相扣持,实现接地及锁扣的作用。安装脚443则焊接在子卡,实现接地作用。

第201510032016.5号专利申请的插座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端子、接地件及金属壳体;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向前延伸的对接舌板,对接舌板具有两个相对的表面,端子包括排列在对接舌板两个相对表面的接触部,金属壳体包围对接舌板而在两者之间形成对接腔;对接舌板的两个相对表面在邻近基部的根部设有台阶部,接地件包覆在台阶部外侧;对接舌板内设置有遮蔽板,遮蔽板将对接舌板两个相对表面的端子彼此隔离。下面介绍的插座连接器均在第201510032016.5号专利申请的基础上作改进,相同点不再介绍。图13显示了插座连接器与插头连接器对接时的剖面图,其中锁扣头40与遮蔽板76相扣持,需要注意的是,本第三实施例是在第201510032016.5号专利申请的基础上作改进,改进点在于如下三方面。

改进点一: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锁扣件39横向接触金属壳体16,建立接地路径,遮蔽板76可以横向延伸而接触环状接地件(如B标号位置所示)或者接触金属壳体(如A标号位置所示),建立接地路径,而不是单单通过接脚79完成。另外,遮蔽板76可以设置一对相反的侧臂,邻近后端处,分别接触金属壳体16。

改进二: 图14显示了两种通孔性接脚的排列方式,图14上方显示了第201510032016.5号专利申请的下排端子的接脚排列方式,下方则显示了改进了的下排端子排列方式。在201510032016.5号专利申请中,在保证整排端子接脚在电路板占用空间的情况下,为了加大同一端子相邻接脚之间的间距,同时保证同一差分对端子接脚位于同一排;上排端子为位于同一排的表面焊接型接脚,下排端子则为排列成两排的通孔性接脚,两对差分对信号端子的接脚位于同一排,D+、D-端子的接脚位于另外一排。本实施例中,下排端子的接脚中,两个差分对信号端子的接脚分别位于不同排,D+、D-端子的接脚也位于不同排,本实施例的上排端子的接脚也可以为排成两排的通孔性接脚,可以跟下排端子为相同排列方式,也可以为镜像对称排列,如此上、下排端子的最外侧的接地端子可以更紧密地排列在一起,如此,或者可以分享电路板上的同一通孔,或者两个接地端子合为一体,或者机械及电性连接一个共同的接地杆。为了增强接地效果,这些接地端子的接脚可以横向变宽。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保证下排端子的接脚的定位,下本体设有围绕在接脚周围的倾斜结构。遮蔽板可以设置一对连接接地端子的弹性臂。

改进点三:图15-16为图13的局部放大图,插座连接器150设置有一对开关端子181、182,在没有对应的插头连接器插入时,即位于初始状态时,该对开关端子181、182彼此分离,或者在其他类型的插头连接器152插入时,该其他类型插头连接器具有可以容纳开关端子的凹陷154,所以在对插时不会触动该对开关端子,如图15所示;如图16所示,对应的插头连接器156插入时,其促动开关端子。

图17-19显示了第四实施例的插座连接器200,本实施例的金属接地件264进一步设有自环状部266向后延伸的固定板268,固定板固定在上本体272的细缝270内,环状部266设有复数弹片274,复数弹片274自环状部的前边缘撕裂形成,用来机械及电性连接对应的接地端子276。

图20-25显示第五实施例的插座连接器300,主要的区别在于遮蔽板376进一步包括与其堆叠的一个辅助板378。遮蔽板376一体形成有向前凸伸的两个凸出部380,对应接地端子382裸露在对接舌板384的下表面,该等接地端子比较短且其前端机械及电性连接凸出部380,所以,所述凸出部380则用来充当该等接地端子的接触部。接地端子382也可以连接遮蔽板376的其他部位。类似的,辅助板378则一体形成另外一对凸出部386,该对凸出部向上延伸而裸露在对接舌板384的上表面,且跟上排端子的接地端子接触,从而成为上排端子中的接地端子接触部。遮蔽板376及辅助板378可以为一片式,比如遮蔽板388,其可以形成上下凸出部389、390,如图25所示。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而非全部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发明说明书而对本发明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化,均为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