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负极极耳、锂离子电池电芯和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极耳,是锂离子聚合物电池产品的一种原材料。例如我们生活中用到的手机电池,蓝牙电池,笔记本电池等都需要用到极耳。电池是分正负极的,极耳就是从电芯中将正负极引出来的金属导电体,通俗的说电池正负两极的耳朵是在进行充放电时的接触点。这个接触点并不是我们看到的电池外表的那个铜片,而是电池内部的一种连接。
现有技术中,负极极耳通常采用镍/铜镀镍材料,由于电芯着火点发生在负极极耳处,热量大量聚集在负极极耳处容易产生爆炸、起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负极极耳、锂离子电池电芯和锂离子电池,以解决电芯因外部/内部的短路使电芯内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量引起爆炸、起火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电池负极极耳,该负极极耳材质采用超导材料。
优选的,在上述的电池负极极耳中,所述超导材料为碳纳米材料。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芯,包括正极极耳、负极极耳、正极片、负极片、以及设置在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的隔膜,所述负极极耳材质采用超导材料。
优选的,在上述的锂离子电池电芯中,所述超导材料为碳纳米材料。
优选的,在上述的锂离子电池电芯中,所述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依次层叠卷绕在一起。
优选的,在上述的锂离子电池电芯中,锂离子电池电芯中填充有电解液。
优选的,在上述的锂离子电池电芯中,所述正极极耳为铝极耳、铜镀镍极耳或者铝转镍极耳。
优选的,在上述的锂离子电池电芯中,所述正极片为铝箔;所述负极片为铜箔。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括所述的电池电芯、以及包覆于电池电芯外侧的外包装膜。
优选的,在上述的锂离子电池中,所述外包装膜为铝塑膜,铝塑膜包括依次层叠的尼龙层、铝层和聚丙烯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电芯负极极耳使用碳纳米材质利用此材质对热量的超传导性可以在短时间内把热量输送出去、杜绝电芯爆炸起火、同时可以降低电芯的内阻降低电芯因内短路起火爆炸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所示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锂离子电池电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铝塑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结合图1所示,锂离子电池,包括电芯以及包覆于电芯外侧的外包装膜。
电芯,包括正极极耳1、负极极耳2、正极片、负极片、以及设置在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的隔膜,负极极耳材质采用超导材料。
超导材料优选为碳纳米材料。碳纳米材料包括碳纳米管、碳纳米纤维、纳米碳球等。
超导材料表面还可以镀铜或镀镍。
进一步地,正极片、隔膜和负极片依次层叠卷绕在一起形成电池芯体3。
进一步地,锂离子电池电芯中填充有电解液。
电解液包括电解质和溶剂。电解质可以为锂盐。锂盐可以为高氯酸锂(LiClO4)、六氟磷酸锂(LiPF6)和四氟硼酸锂(LiBF4)中的至少一种。溶剂可以为有机溶剂。有机溶剂可以为碳酸乙烯酯、碳酸丙烯酯和碳酸亚乙烯酯中的至少一种。
正极极耳设置于正极片上,正极极耳可以为铝极耳、铜镀镍极耳或者铝转镍极耳。
负极极耳设置于负极片上。
正极片可以为铝箔。正极片上涂覆有正极材料。正极材料包括正极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粘结剂。正极活性物质可以为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或镍钴酸锂等。正极材料也可以为软包装锂离子电池领域的其他常规材料。
负极片可以为铜箔。负极片上涂覆有负极材料。负极材料包括负极活性物质、导电极、增稠剂和粘结剂。负极活性物质可以为碳素材料,例如人工石墨、天然石墨、中间相碳微球、石油焦、碳纤维、热解树脂碳等。负极材料也可以为软包装锂离子电池领域的其他常规材料。
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用隔膜隔开,隔膜可以用于防止电芯本体内部的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相互接触,造成短路。隔膜可以为聚丙烯薄膜(PP膜)、聚乙烯薄膜(PE)膜或者由PP膜、PE膜和PP膜依次层叠组成的复合膜。
锂离子电池电芯的外侧包覆有外包装膜,外包装膜优选为铝塑膜。
结合图2所示,铝塑膜包括依次层叠的尼龙层、铝(Al)层和聚丙烯(PP) 层。将铝塑膜用于封装电芯时,尼龙层位于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最外层。
本案中,负极极耳采用碳纳米材料,其热传导性能比镍材料好,热传导速度快,较快把热量传出去,使电芯的安全系数提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