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频炉换炉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9897阅读:780来源:国知局
中频炉换炉开关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频炉,特别涉及一种中频炉换炉开关。



背景技术:

随着中频炉领域中中频电源进线电压不断提高,输出电压也相应提高,其产生的感应电压也在不断提高,已经远远超出了人工操作的安全电压36V。鉴于此,在有可能产生感应电压的装置上加装接地装置是必须的。中频电源上所用中频炉换炉开关正处于高电压、大电流、强磁场区域,其上会产生很高的感应电压,这样对于其及与其连接件的维护就比较危险,所以维护时必须接地。

现有的中频炉换炉开关如图1和图2所示,主要包含上下两极,即上下两层,每极又包括电气输出公共母排5,A/B炉活动母排34、44及连接到炉体电缆的A/B炉不相连短母排30、40。其初始工位为上下两层A/B炉活动母排34、44均处于断开工位,即活动母排30、40处于悬空状态,这样A/B炉炉体电缆均未连接到电气输出公共母排5,即都处于非工作状态。如A炉体需要工作,则将上下两层A活动母排34压合,B炉活动母排仍处于悬空状态,不变。如B炉体需要工作,则将上下两层B炉活动母排44压合,A炉活动母排断开,处于悬空状态。

目前的中频炉换炉开关接地方式通常为手工接地,采用人工通过手工的方式接地经常会出现中频炉炉体及其连接件维护时,由于忘记接地导致维护时出现人身伤害,或者是在中频炉炉体及其连接件维护完成后进入工作模式时,忘记及时将中频炉换炉开关断开接地,从而导致中频炉炉体等设备无法及时正常工作,降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中频炉换炉开关采用传统的手工接地方式时控制不准确,容易出现炉体及中频炉换炉开关维护时忘记接地出现人身伤害,而炉体正常工作时又忘记及时切断接地导致炉体无法正常工作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准确、及时、可靠控制接地的中频率换炉开关。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中频炉换炉开关,其特点在于,包括有上框架、下框架和分别对应两个炉体的第一开关部和第二开关部;所述第一开关部包括上下相对的两极,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开关部的两极间的第一短母排,所述第一短母排与所述第一开关部的两极不相连;所述第一开关部的两极分别包括依次连接的长度调节部、支架、绝缘板和活动母排,所述第一开关部的两极的所述长度调节部一个与所述上框架固接,另一个与所述下框架固接;所述第二开关部包括上下相对的两极,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开关部的两极间的第二短母排,所述第二短母排与所述第二开关部的两极不相连;所述第二开关部的两极分别包括依次连接的长度调节部、支架、绝缘板和活动母排,所述第二开关部的两极的所述长度调节部一个与所述上框架固接,另一个与所述下框架固接;所述第一开关部的所述支架上固接有第一接地杆,所述第一接地杆的另一端为活动端,所述第一接地杆的所述活动端设有第一接地触头,所述第一接地触头的朝向为正对所述第二短母排;所述第二开关部的所述支架上固接有第二接地杆,所述第二接地杆的另一端为活动端,所述第二接地杆的所述活动端设有第二接地触头,所述第二接地触头的朝向为正对所述第一短母排。

本方案中,当第一开关部对应炉体为工作炉,第二开关部对应炉体为待维护炉时,将第一开关部的两极活动母排通过调节第一开关部的长度调节部与第一短母排压合,此时第一开关部的支架带动第一接地杆使得第一接地触头压接于第二短母排上,使得待维护炉对应的第二短母排及待维护炉炉体电缆、感应器等连接件可靠接地,从而保证维护时的安全。与此同时,待维护炉对应的第二开关部的两极上的两个活动母排处于断开位置,则第二开关部 的支架上固接的第二接地杆及第二接地触头与第一开关部上的第一短母排不相接触,使得工作炉对应的第一短母排及工作炉炉体电缆、感应器等连接件切断接地,所以第一开关部控制工作炉正常工作。如果第二开关部对应炉体为工作炉,第一开关部对应炉体为维护炉时则过程相反。

较佳地,所述第一接地触头和/或所述第二接地触头为弹性接地触头。

本方案中,弹性接地触头有利于第一接地触头和/或所述第二接地触头更好的与对应的第二短母排和/或第二短母排压接。

较佳地,所述第一接地杆和/或所述第二接地杆为L形接地杆。

较佳地,所述第一开关部的靠近所述下框架的所述支架上固接有第一接地杆;所述第二开关部的靠近所述上框架的所述支架上固接有第二接地杆。

较佳地,所述第一接地杆上设有第一接地线,所述第一接地线与所述下框架相连;所述第二接地杆上设有第二接地线,所述第二接地线与所述上框架相连;所述上框架和所述下框架均接地。

较佳地,所述活动母排为活动铜排。

较佳地,所述第一接地触头和/或所述第二接地触头为铜触头。

较佳地,所述第一接地杆和/或所述第二接地杆为不锈钢接地杆。

较佳地,所述长度调节部为千斤顶。

较佳地,所述支架为不锈钢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频炉换炉开关通过第一接地杆和第二接地杆使得工作炉对应的短母排及工作炉炉体电缆、感应器等连接件切断接地,同时,待维护炉对应的短母排及炉体电缆、感应器等连接件及时可靠接地,即有效额保证了待维护路维护时安全可靠接地,而工作炉工作时及时切断接地,从而保证正常工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频炉换炉开关能够根据工作炉和待维护炉的不同工作位置,自动选择接地工位,准确可靠,进而保证维护人员维护时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中频炉换炉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中频炉换炉开关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3所示,一种中频炉换炉开关,包括有上框架1、下框架2和分别对应两个炉体的第一开关部3和第二开关部4;第一开关部3包括上下相对的两极,以及设于第一开关部3的两极间的第一短母排30,第一短母排30与第一开关部3的两极不相连;第一开关部3的两极分别包括依次连接的长度调节部31、不锈钢支架32、绝缘板33和活动铜母排34,第一开关部3的两极的长度调节部31一个与上框架1固接,另一个与下框架2固接;第二开关部4包括上下相对的两极,以及设于第二开关部4的两极间的第二短母排40,第二短母排40与第二开关部4的两极不相连;第二开关部4的两极分别包括依次连接的长度调节部41、不锈钢支架42、绝缘板43和活动铜母排44,第二开关部4的两极的长度调节部41一个与上框架1固接,另一个与下框架2固接;本实施例中长度调节部为千斤顶。第一开关部3的靠近下框架2的不锈钢支架32上固接有第一接地杆35,第一接地杆35的另一端为活动端,第一接地杆35的活动端设有第一弹性接地铜触头36,第一弹性接地铜触头36的朝向为正对第二短母排40;第二开关部4的靠近上框架1的不锈钢支架42上固接有第二接地杆45,第二接地杆45的另一端为活动端,第二接地杆45的活动端设有第二弹性接地铜触头46,第二弹性接地铜触头46的朝向为正对第一短母排30。其中第一接地杆35和第二接地杆45均为L形不锈钢接地杆。第一接地杆35上设有第一接地线37,第一接地线37与下框架2相连;第二接地杆45上设有第二接地线47,第二接地线47与上框架1相连;上框架1和下框架2均接地。

本实施例中,第一开关部3对应炉体为工作炉A,第二开关部4对应炉体为待维护炉B,将第一开关部3的两极活动铜母排34通过调节第一开关部3的长度调节部31与第一短母排30压合,此时第一开关部3的不锈钢支架32带动第一接地杆35使得第一弹性接地铜触头36压接于第二短母排40上,使得待维护炉B对应的第二短母排40及待维护炉炉体电缆、感应器等连接件可靠接地,从而保证维护时的安全。与此同时,待维护炉B对应的第二开关部4的两极上的两个活动铜母排44处于断开位置,则第二开关部4的不锈钢支架42上固接的第二接地杆45及第二弹性接地铜触头46与第一开关部3上的第一短母排30不相接触,使得工作炉A对应的第一短母排30及工作炉A炉体电缆、感应器等连接件切断接地,所以第一开关部3控制工作炉A正常工作。本实施例中,弹性接地铜触头有利于更好地与对应的短母排压接并导通接地。

本实施例中,如果第二开关部4对应炉体为工作炉,第一开关部3对应炉体为维护炉时则过程相反,在此不赘述。

另外,本实施例中,第一接地杆35也可以设置在靠近上框架1的不锈钢支架32上,同理,第二接地杆45也可以设置在靠近下框架2的不锈钢支架42上,并不影响最终的效果。还有,本实施例中第一接地杆35和第二接地杆45的形状除了L型外也可以是弧线形等其它形状。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