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端子及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07939阅读:499来源:国知局
电源端子及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端子及包括该电源端子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USB 2.0 Type-C插座连接器一般均符合USB协会规范,但完全按照规范制造而成的USB 2.0 Type-C插座连接器的电流载流能力较小,究其原因在于,电源端子的接触部的横截面积限制了电流载流能力的提高。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电源端子及电连接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大电流载流能力的电源端子及电连接器。

为实现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源端子,其包括第一接触部、第一焊接部以及连接第一接触部和第一焊接部的第一固持部,所述第一焊接部、第一固持部和第一接触部依次自后向前延伸,所述第一接触部包括第一顶面和第一底面,所述第一固持部的宽度大于第一接触部的宽度,所述电源端子还包括一扩展部,所述扩展部包括一扩展部顶面和一扩展部底面,所述扩展部自第一固持部向前凸伸且未超过第一接触部前端,所述扩展部的一侧面侧向连接第一接触部,所述扩展部向着远离第一顶面方向凸伸超过第一底面,所述扩展部顶面位于第一顶面和第一底面所在的平面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接触部的左侧面与第一固持部的左侧面平齐,所述扩展部的右侧面与第一固持部的右侧面平齐;或者所述第一接触部的右侧面与第一固持部的右侧面平齐,所述扩展部的左侧面与第一固持部的左侧面平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固持部包括一水平部和一竖直部,所述水平部与第一接触部连接且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竖直部与第一焊接部连接。

还提出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一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及一金属壳体,所述绝缘本体与金属壳体之间形成一插接孔,每一导电端子包括接触部、焊接部以及连接接触部和焊接部的固持部,所述接触部暴露于插接孔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包含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并左右间隔开的两对电源端子,每一对电源端子上下相对设置,两对电源端子左右对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端子的接触部上下排布为两排,所述上、下排接触部分别排布于一上绝缘板、下绝缘板上,所述上绝缘板和下绝缘板上下相对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一主体、自主体向前凸伸的一台阶部、自台阶部向前凸伸的第一舌板以及自第一舌板向前凸伸的第二舌板,所述导电端子的接触部排布于第二舌板上,所述扩展部埋设于第二舌板内,所述金属壳体向后抵接台阶部并向前延伸遮蔽住第一舌板、第二舌板,所述金属壳体与第一舌板、第二舌板形成上述插接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台阶部向上凸伸出若干卡扣部,所述金属壳体上表面向后凸伸出一延伸板,所述延伸板上开设有若干卡扣孔,所述卡扣部向上凸伸入卡扣孔中卡扣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一绝缘块,所述绝缘块成型于延伸板和台阶部侧周并向后抵接主体,所述绝缘块包覆住卡扣部和卡扣孔,所述主体、绝缘块、金属壳体三者的上表面和两侧表面分别平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连接器包括居于导电端子左右两侧的一中隔片以及一电路板,所述中隔片包括居于导电端子两侧的锁扣部、连接两侧锁扣部的连接部以及自两侧锁扣部各自向下凸伸的一第一插脚,所述金属壳体左右两侧各向下凸伸出一第二插脚,所述电路板上分别开设有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所述第一插脚、第二插脚分别对应插入第一插孔、第二插孔中,所述焊接部焊接在电路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连接器为USB 2.0 Type-C插座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电源端子通过扩展部增大了接触部的横截面积,在符合USB协会规范的同时有效提高了电源端子的电流载流能力,将其应用于电连接器,能大大的提高电连接器的极限载流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源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第一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立体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和中隔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电源端子1为一体成型下料式端子,电源端子1包括第一接触部11、第一焊接部13、连接第一接触部11和第一焊接部13的第一固持部12以及一扩展部14,第一焊接部13、第一固持部12和第一接触部11依次自后向前延伸。

第一固持部12包括一水平部121和一竖直部122,水平部121与第一接触部11连接且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竖直部122与第一焊接部12连接,水平部121还包括水平部左侧面1211和水平部右侧面1212。

第一固持部12的宽度大于第一接触部11的宽度,第一接触部11包括一第一顶面111、一第一底面112、一第一左侧面113和一第一右侧面114。

第一焊接部13用于与外界线缆或者电路板焊接。

扩展部14自第一固持部12向前凸伸且未超过第一接触部11前端,扩展部14包括一扩展部顶面141、一扩展部底面142、一扩展部左侧面143和一扩展部右侧面144,扩展部右侧面144侧向连接第一接触部11,扩展部底面142向着远离第一顶面111方向凸伸超过第一底面112,扩展部顶面141位于第一顶面111和第一底面112所在的平面之间,第一右侧面114与水平部右侧面1212趋于共面,扩展部左侧面143与水平部左侧面1211趋于共面。

请参阅图2-6,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为USB 2.0 Type-C插座连接器,其包括一绝缘本体2、收容于绝缘本体2内的若干导电端子3、居于导电端子3左右两侧的一中隔片4、一电路板5以及一金属壳体6,绝缘本体2与金属壳体6之间形成一插接孔7。

绝缘本体2包括一主体21、自主体21向前凸伸的一台阶部22、自台阶部22向前凸伸的第一舌板23以及自第一舌板23向前凸伸的第二舌板24,台阶部22向上凸伸出若干卡扣部221。

每一导电端子3包括接触部31、焊接部33以及连接接触部31和焊接部33的固持部32,导电端子3的接触部31排布于第二舌板24上且暴露于插接孔7内,焊接部33焊接在电路板5上的焊片51上,导电端子3中包括两对上述的电源端子1,每对电源端子1上下相对设置,两对电源端子1之间呈左右对称,电源端子1的扩展部14埋设于第二舌板24内,导电端子3的接触部31上下排布为两排34、35,上、下排接触部34、35分别排布于一上绝缘板36、下绝缘板37上,上绝缘板36和下绝缘板37上下相对设置。

中隔片4包括居于导电端子两侧的锁扣部41、连接两侧锁扣部41的连接部42以及自两侧锁扣部42各自向下凸伸的一第一插脚43。

电路板5上设置有焊片51,电路板5上分别开设有第一插孔52和第二插孔53。

金属壳体6向后抵接台阶部22并向前延伸遮蔽住第一舌板23、第二舌板24,金属壳体6与第一舌板23、第二舌板24形成插接孔7,金属壳体6上表面向后凸伸出一延伸板61,延伸板61上开设有若干卡扣孔611,卡扣部221向上凸伸入卡扣孔611中卡扣配合,金属壳体6左右两侧各向下凸伸出一第二插脚62,第一插脚43、第二插脚62分别对应插入第一插孔52、第二插孔53中。

插接孔7用于与对接连接器(未图示)对接。

绝缘块8成型于延伸板61和台阶部22侧周并向后抵接主体21,绝缘块8包覆住卡扣部221和卡扣孔611,绝缘块8的上表面和两侧表面与主体21、金属壳体6的上表面和两侧表面分别平齐。

本实用新型电源端子1通过扩展部14增大了接触部11的横截面积,在符合USB协会规范的同时,有效提高了电源端子1的电流载流能力,将其应用于电连接器100,能大大的提高电连接器100的极限载流能力。

尽管为示例目的,已经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在不脱离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公开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各种改进、增加以及取代是可能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