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组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90483阅读:5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组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组,尤其是一种可任意换向使用的电池组架。



背景技术:

一般的电器产品都要电源才能正常工作,电源分为外接电源和内置电源,外接电源通过插头连接外部的电源,比如市电等,内置电源主要是使用蓄电池,将蓄电池安装到电器内部。

外接电源通过插头连接,正负极均在插头上,而且可以换向使用,一般也无需考虑插头的极性是否正确。而内置电源一般都要考虑蓄电池的极性配对问题,也就是说蓄电池的正负极只有安装正确了才能正常供电,如果蓄电池极性配对出现问题,则蓄电池无法正常供电,电器也就不能正常工作。

现有的使用蓄电池的电器,都是直接装配蓄电池,在装配的时候需要按照指示的极性方向正确装配蓄电池,这就给蓄电池装配带来麻烦,很容易出现蓄电池极性装反,不能正常使用的问题。

而且直接装蓄电池的电器还需要在电器内部设置对应蓄电池正负极的连接结构,结构上比较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蓄电池使用需要考虑蓄电池与电器极性配对正确,装配更换比较麻烦,极性容易出错的缺陷,提供一种电池组架,正极与负极集合到同一端,直接将电池组架装入到电器内部,无需考虑电池组架的输出极性,装配方便,更换也方便。

本实用新型还解决了现有的蓄电池需要极性匹配才能正常供电,蓄电池换向后无法正常供电的缺陷,提供一种电池组架,电池组架同一端上集合有正极和负极,电池组架换向后也能正常供电。

本实用新型还解决了现有的电器使用蓄电池,需要在电器内部设置于蓄电池正负极配对的连接结构,结构比较复杂的缺陷,提供一种电池组架,正极与负极集中到同一端,并采用相同的连接结构,与电器内部连接采用碰触式接触连通,简化电器内部连接蓄电池的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池组架,包括内部带电池安装空间的架体,架体两端连接有基板,两基板的外侧面上集合有中心对称布置的有极性电极和无极性电极,基板内侧面上设置有电池连接电极,电池安装后在两基板之间形成串联回路,串联回路的两极分别连接两基板上的有极性电极,两基板之间的无极性电极通过导电部件相连。有极性电极表示与电池连接后会作为正极或者负极使用,而无极性电极表示本身没有极性,安装入电器内部后根据电器的供电需要会显现极性,同一基板上的有极性电极和无极性电极正好显现相反的极性;两基板之间的无极性电极通过导电部件相连,这样电池组架装配时无需考虑装入的方向,也就是说随便哪个方向装入到电器内均可正常供电;将其中一基板上的有极性电极和无极性电极相连,另一基板上的有极性电极和无极性电极即可作为正常输出,只要通过控制同一基板上的有极性电极和无极性电极之间的导通,即可实现电池组架一端供电或者两端供电的选择方案;如果基板上的有极性电极和无极性电极不相连,这电池组架的一端为正极,另一端为负极,即类似扩容的电池;同一基板上的电极以中心对称的额方式布置,也是为了电池组架转换方向后保持接触位置不变。

作为优选,两基板上的有极性电极和无极性电极相互对应,即一基板上的有极性电极的位置与另一基板上的无极性电极的位置相对应、极性也对应。一基板上的有极性电极的位置对应另一基板上的无极性电极的位置,使用时,一基板上的有极性电极的极性会延伸到另一基板的无极性电极处,这样同一基板上即可显示正极和负极,这样电池组件转换方向的时候,保持电池组架的正极和负极位置相对不变。

作为优选,电池组架配设有可导通同一基板上的无极性电极和有极性电极的导电元件,所述的导电元件为固化到基板外侧面的结构,或者是与基板相分离的外部控制开关。

作为优选,每一个基板上设置有3个电极,其中一个基板上的有极性电极为两个,无极性电极为一个,无极性电极处于基板中心位置,有极性电极处于两侧位置,另一个基板上的有极性电极为一个,无极性电极为两个,有极性电极处于基板的中心位置,无极性电极处于两侧位置。

作为优选,基板在外侧面上设置有连接导线,一个基板上的连接导线连接两有极性电极,另一个基板上的连接导线连接两无极性电极。

作为优选,电池组架采用碰触式接触开关,碰触式接触开关包括导柱及导柱与基板外侧面上电极之间的弹性体。碰触式接触开关采用接触即导通的结构,结构上比较简单,可以加强通用性。

作为优选,基板的外侧固定有端盖,端盖上设置有圆孔,导柱插入到圆孔内并伸出,导柱的尾端为直径增大的防脱端,防脱端与基板压紧弹性体。

作为优选,基板内侧面上的电池连接电极分为金属电极和弹簧电极,金属电极用于连接电池正极,弹簧电极用于连接电池负极。

作为优选,架体内的电池空间配三个电池,其中一基板的内侧面上设置2个弹簧电极和1个金属电极,另一个基板的内侧面上设置1个弹簧电极和2个金属电极,同一基板上的1个弹簧电极和1个金属电极通过导线连通,两基板内侧面上的导线正好互补。两基板内侧面上的导线连通相反,通过互补的方式,使得三个电池串联。

作为优选,1个弹簧电极与1个金属电极通过导线连通后,同一基板上剩下的弹簧电极或金属电极连通所在基板外侧的有极性电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两基板之间的无极性电极通过导电部件相连,这样电池组架装配时无需考虑电池组架输出极性,也就不用考虑电池组架装入的方向,也就是说随便哪个方向装入到电器内均可正常供电,装配更加方便,同时更换也比较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路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爆炸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右基板外侧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左基板内侧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右基板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左基板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使用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中:1、有极性电极,2、无极性电极,3、端盖,4、圆孔,5、连接柱,6、柱形弹簧,7、左基板,8、锥形弹簧,9、导电片,10、架体,11、右基板,12、金属电极,13、导线,14、弹簧电极,15、电池安装空间,16、连接导线,17、控制开关,18、导电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一种电池组架(参见图2图3),包括内部带电池安装空间15的架体10,架体两端伸出有碰触式接触开关。电池安装空间为3个,3个电池安装空间间隔120°布置。

架体两端分别连接有左基板7和右基板11,两基板的外侧面上均设置有3个电极,左基板上设置有2个有极性电极1和1个无极性电极2,2有极性电极之间通过连接导线16相连通,右基板上设置有1个有极性电极1和2个无极性电极2,2无极性电极之间通过连接导线相连通(参见图4),左基板上的无极性电极和右基板上的无极性电极之间通过导电片9相导通。基板上的3个电极呈中心对称状布置,两基板上的有极性电极和无极性电极相互对应,左基板上的无极性电极处于左基板中心位置,2有极性电极处于两侧,右基板上的有极性电极处于右基板中心位置,2无极性电极处于两侧。左基板的内侧面上设置有3个电池连接电极(参见图5),3个电池连接电极包括2个弹簧电极14和1个金属电极12,其中1个弹簧电极与左基板外侧面上的有极性电极相连通,另一个弹簧电极与金属电极通过导线13相连通。右基板的内侧面上设置有3个电池连接电极,3个电池连接电极包括1个弹簧电极和2个金属电极,其中1个金属电极与右基板外侧面上的有极性电极相导通,另一个金属电极与无极性电极通过导线相连通,两基板上的导线互补,使得两基板之间安装电池后形成串联连接。弹簧电极包括锥形弹簧8,锥形弹簧的大端设置有连接端,连接端插入到基板上。

两基板外部固定有端盖3,端盖上设置有中心对称的3个圆孔,圆孔内插入有连接柱5,连接柱的尾端为直径增大的防脱端,放脱端端面与基板外侧面之间夹有柱形弹簧6,柱形弹簧朝向基板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端,连接端插入到基板上。端盖上的圆孔与基板上的电极位置一一对应,基板上的电极通过连接柱引出形成碰触式接触开关。

电池组架内放置入3个电池,电池的负极与弹簧电极相连接,电池的正极与金属电极相连接,形成一个两端均带有3个碰触式接触开关的结构(参见图1图2)。参照附图位置,左端为负极,右端为正极。

使用时,将电池组架放入到电器内部,以手电筒为例参见图9,电器尾端连接控制开关17,控制开关连通电池组架左端的有极性电极和无极性电极,此时电池组件右端的无极性电极显现正极,正极处于中心,负极处于两侧。

如果电池组架换向装入到电器内部,电器尾端连接控制开关,控制开关连通电池组架右端的有极性电极和无极性电极,此时电池组架左端的无极性电极显现负极,正极处于中心,负极处于两侧。

实施例2:一种电池组架(参见图6),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电池组架只在左端连接碰触接触开关,右端自连通。电池组架的右基板的外侧面上固定导电元件18(参见图7),导电元件连接右基板上的有极性电极和无极性电极,使得右基板上的有极性电极通过无极性电极和导电片自动延伸到左基板上。其余结构参照实施例1。

反之可以在左基板的外侧面上固定导电元件18(参见图8),导电元件连接左基板上的有极性电极和无极性电极,使得左基板上的有极性电极通过无极性电极和导电片自动延伸到右基板上。其余结构参照实施例1。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几种较佳方案,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