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07993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线缆连接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特别涉及一种线缆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设计连接器时,温度需作为一个重要的可变因素加以考虑。主要因为高温容易导致用于接触的对接端子应力松弛,从而减少接触力。接触力减少会造成更高的接触阻抗,这样就削弱了电气信号,并可能最终导致断路。影响连接器温度的因素主要有两个,第一个是环境温度(连接器周围的温度),第二个是连接器使用过程中,连接器自身产生的温升。

现有用于传输电源的线缆连接器,由于并未设计有利于散热的结构,因此,使用过程中极易造成连接器温度过高,如公告号为CN20316622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用于传输电源的两个插头距离设置过近,且未设置有用于散热的散热孔,因此,不利于气流流通,从而导致连接器内热量积聚,使连接器使用温度过高。

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结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于气流流通、散热效果好的线缆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线缆连接器,其包括插头和与插头固定连接的线缆,所述插头包括一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的若干对接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一后端面及位于后端面相对一侧的一前端面,所述绝缘本体于前端面上下平行间隔设置有两插槽,所述对接端子暴露于插槽,所述线缆与对接端子电连接,所述绝缘本体于两插槽间形成有一间隔腔,所述间隔腔于前端面设置有一开口,间隔腔于左右两侧设置有连接至两插槽的侧壁,并于靠近后端面位置设置有与侧壁相连接的后壁,所述后壁设置有前后贯穿后壁的若干散热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绝缘本体于后端面凸伸有与插槽一一对应的组装部,所述组装部内设置有与插槽相连通的组装槽,所述组装部间设有用于避位散热孔的避位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于一侧壁外表面设置有凸块。

进一步,所述绝缘本体上下方分别凸伸有一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置有安装孔。

进一步,所述线缆于其远离插头所在一端连接有金属接脚,所述金属接脚与线缆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金属接脚设置有固定孔。

进一步,所述对接端子呈上下两排间隔布置于插槽内,所述两排上下布置的对接端子一体连接。

进一步,所述插槽内固定设置有包覆于对接端子外围的夹板。

进一步,所述夹板设置有抵压于对接端子的若干压片。

进一步,所述插槽左右两侧呈开口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两插槽间隔设置,从而于两插槽间形成间隔腔,间隔腔于前端面设有开口,并于后壁设置有前后贯穿后壁的若干散热孔,两插槽间通过设置间隔腔,使得两插槽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不会过于集中,从而导致连接器工作温度快速上升,而开口与散热孔之间可形成空气对流,使得连接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可被气流带走,不会积聚于连接器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组装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组装状态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绝缘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插头的分解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插头的剖视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5所示,一种线缆连接器,其包括插头1和与插头1固定连接的线缆2,所述插头1包括一绝缘本体11及收容于绝缘本体11的若干对接端子12,所述绝缘本体11设有一后端面111及位于后端面111相对一侧的一前端面112,所述绝缘本体11于前端面112上下平行间隔设置有两插槽113,所述插槽113左右两侧呈开口状,对接端子12暴露于插槽113,所述对接端子12与线缆2铆接在一起。

为实现更好的散热,所述绝缘本体11于两插槽113间形成有一间隔腔114,所述间隔腔114于前端面112设置有一开口115,间隔腔114于左右两侧设置有连接至两插槽113的侧壁116,并于靠近后端面111位置设置有与侧壁116相连接的后壁117,所述后壁117设置有前后贯穿后壁117的若干散热孔1171。本实施例中,散热孔1171数量设置为四个,但并不做限定,还能依实际情况设置为一、二、三、五个或更多。

绝缘本体11于后端面111凸伸有与插槽113一一对应的组装部118,所述组装部118内设置有与插槽113相连通的组装槽1181,组装槽1181用于容置对接端子12与线缆2的连接部,从而起到保护两者连接部的作用。所述组装部118间设有用于避位散热孔1171的避位区119,避位区119进一步增加了散热空间,使得热量更容易扩散。

另外,由于插头1正向或反向均能插入其对接连接器(未图示),为防止使用时误插,所述绝缘本体11于一侧壁116的外表面设置有凸块1161,而另一侧壁116则未设置有凸块1161,因此,保证了插头1能正确的插入对接连接器。

作为插头1固定的一种方式,所述绝缘本体11上下方分别凸伸有一安装板110,所述安装板110设置有安装孔1101,安装孔1101可用于与螺栓等零件进行配合固定。

为便于使用时线缆2与外部电路形成电连接,所述线缆2于其远离插头1所在一端连接有金属接脚3,所述金属接脚3与线缆2电连接,所述金属接脚3设置有固定孔31,可通过于固定孔31上安装螺栓等零件,从而使金属接脚3与外部电路形成固定的电连接。

如图4所示,对接端子12呈上下两排间隔布置于插槽113内,所述两排上下布置的对接端子12一体连接。

进一步,插槽113内固定设置有包覆于对接端子12外围的夹板4,所述夹板4设置有抵压于对接端子12的若干压片41。夹板4及压片41可起到增强对接端子12保持力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两插槽113间隔设置,从而于两插槽113间形成间隔腔114,间隔腔114于前端面112设有开口115,并于后壁117设置有若干贯穿后壁117的散热孔1171,两插槽113间通过设置间隔腔114,使得两插槽113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不会过于集中,从而导致连接器工作温度快速上升,而开口115与散热孔1171之间可形成空气对流,使得连接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可被气流带走,不会积聚于连接器内。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