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散热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22727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散热模块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动力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散热模块。



背景技术:

实验研究表明,电动汽车所用动力锂电池最适宜工作的(充放电)温度为35~45℃,在夏季炎热地区(如环境温度超过35℃温度)使用时,动力锂电池的有效散热会成为影响新能源汽车正常使用的关键因素,合理有效的散热装置成为新能源汽车电池包设计和生产的核心技术之一。

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很多电池包系统采用的是自然冷却的方式进行,在夏季高温环境下,存在非常大的热失控风险,且由于电池本身材料属性限制,电池从高温降低到合适的温度,在自然冷却方式下,需要一个很长周期才能实现。散热问题对动力电池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提出严峻的挑战,从而对其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强化导出和放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通过模组设计的新材料,新技术来增强散热能力,能够解决专用车自然冷却方式散热能力效率太低所带来的热失控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散热模块,实现动力电池组的物理增强散热冷却。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散热模块,包括多个动力电池组成的电池组和多个散热基板,所述散热基板的一面固定在所述电池组的散热面上,所述散热基板的另一面设有散热膜。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基板固定在所述电池组的散热面上的一面涂设有导热涂层。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涂层为导热硅脂涂层。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基板由铝或铝合金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膜为石墨散热膜。

进一步地,所述石墨散热膜为纳米石墨散热膜。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基板形状与所述电池组的散热面形状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基板厚度为4mm。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基板上设有多个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散热模块,本实用新型散热基板的一面固定在电池组的散热面上,散热基板另一面设有增强散热能力的散热膜,散热膜具有增强散热基板散热能力作用,通过散热基板及其散热面上的散热膜的共同散热,热量从电池组散热面垂直导入散热基板后到达散热膜表面,散热膜增强散热基板的散热能力,热量从散热膜表面快速散出,散热膜表面带有热量的空气自然冷却形成空气流动带走热量,从而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增强物理散热冷却目的;同时在散热基板一面涂设有导热涂层,将涂设有导热涂层的一面固定在电池组的散热面上,通过导热涂层保证电池组产生热量能快速传递到散热基板,热量垂直导入散热基板的散热膜面,可通过导热涂层、散热基板和设置在散热基板上的散热膜共同配合,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被动增强物理散热冷却目的,以解决高温对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性能的影响,使电动汽车能够在高温环境有效控制电池系统温度,降低因电池温度过热导致的失控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散热模块的主视图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散热模块的散热基板实施例示意图。

图中:1、电池组;2、散热基板;201、安装孔;3、散热膜;4、导热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散热模块,包括多个动力电池组成的电池组1和多个散热基板2,所述散热基板2的一面固定在所述电池组1的散热面上,所述散热基板2的另一面涂设有散热膜3。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电池组1的散热面上设置所述散热基板2,所述散热膜3具有增强所述散热基板2散热能力作用,通过所述散热基板2及其散热面上的所述散热膜3的共同散热,热量导入散热基板后沿厚度方向垂直到达所述散热膜3表面,所述散热膜3增强所述散热基板2的散热能力,热量从所述散热膜3表面快速散出,所述散热膜表面3带有热量的空气自然冷却形成空气流动带走热量,从而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增强物理散热冷却目的,本实用新型属于被动式散热冷却,不消耗任何能源即可实现增强散热冷却效果;同时所述散热基板2与所述散热膜3的配合应用,可做成结构简单、体积小、使用方便的散热结构。

其中,优选地,所述散热基板2优选导热性能好的铝或铝合金材料,所述散热基板2另一面的所述散热膜3优选石墨散热膜,石墨作为散热新材料设置在所述散热基板2的散热面,能增强所述散热基板2散热面表面横向方向的散热性能,热量从所述石墨散热膜表面快速散出,所述石墨散热膜表面带有热量的空气自然冷却形成空气流动带走热量,本实用新型可优选采用纳米级石墨散热膜工艺,在行业内是一种全新的技术应用,其散热效果好、质量轻,涂层可任意成型,厚度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因此不需要消耗任何额外能源就可以实现增强的电池冷却套件。在所述散热基板2的另一面优选采用纳米级石墨散热膜工艺,所述散热基板2另一面涂布石墨散热膜处理技术,增加所述散热基板2各项导热性能,通过新材料新技术应用实现增强冷却的功能。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铝合金材料制成的所述散热基板2厚度优选4mm,此方案从成本和散热效果综合考虑得出的散热优选方案,但实际使用中所述散热基板2的厚度不限于此优选方案,需根据具体情况做出设计。

实际安装过程中,为了增强散热性能,要求所述电池组1的散热面与所述散热基板2紧密贴合,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基板2的一面涂设有导热涂层4,所述散热基板2通过所述导热涂层4固定在所述电池组1的散热面上,一方面所述导热涂层4均匀涂布在所述散热基板2上,实现所述散热基板2与所述电池组1的散热面充分紧密贴合,另一方面所述导热涂层4本身也是一种优良的导热材料,能保证所述电池组1产生热量能快速传递到所述散热基板2上,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导热涂层4优选为导热硅脂涂层,可通过所述导热硅脂涂层、所述铝合金散热基板和设置在铝合金散热基板上的所述纳米石墨散热膜共同配合,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被动增强物理散热冷却目的,以解决高温对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性能的影响,使纯电动汽车能够在高温环境有效控制电池系统温度,降低热失控风险。

根据汽车容纳空间设计,所述电池组1的形状及大小可能不一样,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散热基板2形状与所述电池组1的散热面形状匹配。这样可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如图2所示,为了将所述散热基板2稳固地固定在所述电池组1的散热面上,所述散热基板2上设有多个安装孔201。

本实用新型散热基板不需要任何额外加热、冷却介质,可连续工作,没有污染源没有旋转部件,不会产生回转效应,没有滑动部件是一种固体片件,工作时没有震动、噪音、寿命长,安装容易。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