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遮蔽结构的高频软扁平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20409阅读:498来源:国知局
具有遮蔽结构的高频软扁平电缆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软扁平电缆,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遮蔽结构的高频软扁平电缆。



背景技术:

由于人们对于电子通信的需求愈来愈大,电子装置的信号传输速度要求也愈来愈高,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向高频传输。在高频传输系统中,为了维持高速传输的质量,无论是传输线或连接器对于电磁遮蔽的效果要求较高。然而现有的高频软扁平电缆,大多具有电磁遮蔽效果不佳的问题,难以符合市场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的高频软扁平电缆,大多具有电磁遮蔽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遮蔽结构的高频软扁平电缆,包括:一软扁平电缆单元,其具有多个导线及一绝缘层,多个所述导线平行排列设置,且多个所述导线设置于绝缘层上,多个所述导线的一端分别形成有一接触端,多个所述接触端曝露出绝缘层外,多个所述导线中包含有接地线,接地线各延伸形成有一接地部;一屏蔽层,其包覆于软扁平电缆单元的绝缘层一端外侧,接地部与屏蔽层接触;以及一外金属壳体,外金属壳体包覆于屏蔽层的外侧,且外金属壳体与屏蔽层导通,使外金属壳体通过屏蔽层与接地线导通。

优选地,接地部呈弯折状,包含一第一段及一第二段,第一段由接地线的一面背向接地线的方向延伸而成,第二段由第一段远离接地线的一端延伸而成,第二段平行于屏蔽层,且第二段与屏蔽层接触。

优选地,屏蔽层的内缘与接地部接触。

优选地,外金属壳体的后端延伸形成有接触弹片,接触弹片顶抵于屏蔽层的外缘。

优选地,外金属壳体以焊料焊接于屏蔽层的外缘。

优选地,所述具有遮蔽结构的高频软扁平电缆还包括一绝缘基座,绝缘基座包含一底板、两侧壁及一前壁,两侧壁设置于底板的两侧,两侧壁凸出于底板的顶面,前壁设置于底板的前端,前壁凸出于底板的顶面,软扁平电缆单元的一端设置于绝缘基座的底板上,且软扁平电缆单元的一端位于两侧壁及前壁之间,软扁平电缆单元的多个所述导线的接触端露出绝缘基座。

优选地,外金属壳体包覆于绝缘基座的外侧,外金属壳体的两侧各设有一卡接孔,两侧壁的外缘各凸设有一卡接块,两卡接孔与两侧壁外缘的卡接块相互卡扣固定。

优选地,外金属壳体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顶抵部及一第二顶抵部,软扁平电缆单元的绝缘层两侧分别延伸形成有一凸耳,第一顶抵部及第二顶抵部分别顶抵于凸耳的前端及后端。

优选地,接地线设置有两条,两条接地线靠近绝缘层的两侧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以在于:本实用新型的高频软扁平电缆包括软扁平电缆单元、屏蔽层及外金属壳体,软扁平电缆单元包含有接地线,接地线各延伸形成有接地部,屏蔽层包覆于软扁平电缆单元的绝缘层一端外侧,接地部与屏蔽层接触,外金属壳体包覆于屏蔽层的外侧,且外金属壳体与屏蔽层导通,使外金属壳体通过屏蔽层与接地线形成导通。是以,本实用新型的高频软扁平电缆可形成有遮蔽结构,可产生有效的接地连接及电磁遮蔽防护效果。另外,接地部可呈弯折状而包含第一段及第二段,第二段平行于屏蔽层,且第二段与屏蔽层接触,借此可使屏蔽层可通过接地部与接地线形成良好的接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高频软扁平电缆的立体分解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高频软扁平电缆的立体分解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高频软扁平电缆的立体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高频软扁平电缆的立体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高频软扁平电缆整体构造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高频软扁平电缆的立体分解图(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高频软扁平电缆的立体分解图(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高频软扁平电缆的立体图(一)。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高频软扁平电缆的立体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遮蔽结构的高频软扁平电缆,包括一软扁平电缆单元1、一外金属壳体3及一屏蔽层4。

该软扁平电缆单元1为一种柔性扁平扁平电缆(Flex Flat Cable,FFC),该软扁平电缆单元1具有多个导线11及一绝缘层12,多个所述导线11平行排列设置,且多个所述导线11设置于绝缘层12上,可利用绝缘层12包覆多个所述导线11。多个所述导线11的一端分别形成有一接触端111,多个所述接触端111曝露出绝缘层12外,亦即多个所述接触端111至少曝露出绝缘层12的一面(如顶面),可用以与对接装置(如连接器)接触达成电性连接。多个所述导线11中包含有至少一接地线11a,本实施例提供的具有遮蔽结构的高频软扁平电缆包含有两条接地线11a,两条接地线11a靠近绝缘层12的两侧位置。

该屏蔽层4以导电性良好的金属材料制成,屏蔽层4包覆于软扁平电缆单元1的绝缘层12一端外侧。接地线11a各延伸形成有一接地部12a,接地部12a与屏蔽层4接触,使屏蔽层4与接地线11a形成接地。接地部12a可呈弯折状,具体而言,接地部12a可呈向上弯折状,接地部12a可包含一第一段121a及一第二段122a,第一段121a是由接地线11a的一面背向接地线11a的方向延伸而成,第二段122a则是由第一段121a远离接地线11a的一端延伸而成,第二段122a平行于接地线11a,且第二段122a也平行于屏蔽层4,接地部12a的第二段122a与屏蔽层4接触,使屏蔽层4与接地线11a形成接地。

该外金属壳体3以导电性良好的金属材料制成,该外金属壳体3为一中空壳体,该外金属壳体3大致呈一矩形的中空壳体。外金属壳体3包覆于屏蔽层4的外侧,且外金属壳体3与屏蔽层4导通,使得外金属壳体3与接地线11a也形成导通。

屏蔽层4的内缘与接地部12a接触,亦即屏蔽层4的内缘可与接地部12a的第二段122a接触,使外金属壳体3可通过屏蔽层4与接地线11a形成导通。

该外金属壳体3包覆于屏蔽层4的外侧,该外金属壳体3与屏蔽层4接触形成导通。为了使外金属壳体3与屏蔽层4有效的导通,在本实施例中,该外金属壳体3的后端延伸形成有接触弹片31,接触弹片31的截面大致呈V型,接触弹片31延伸至外金属壳体3近两侧处。该接触弹片31可顶抵于屏蔽层4的外缘,使外金属壳体3可通过接触弹片31与屏蔽层4接触形成导通。如此外金属壳体3即可通过屏蔽层4与接地线11a导通以形成接地(共地)。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有一绝缘基座5,该绝缘基座5以塑料等绝缘材料制成,绝缘基座5包含一底板51、两侧壁52及一前壁53,两侧壁52设置于底板51的两侧,且两侧壁52凸出于底板51的顶面,两侧壁52的外缘各凸设有一卡接块54。前壁53设置于底板51的前端,且前壁53凸出于底板51的顶面,前壁53配合两侧壁52可形成一U型的限位结构。

该软扁平电缆单元1的一端可设置于绝缘基座5的底板51上(如图3至图5所示),以便利用底板51承载软扁平电缆单元1的一端,且软扁平电缆单元1的一端位于两侧壁52及前壁53之间,使软扁平电缆单元1的一端可准确地限位于两侧壁52及前壁53之间。软扁平电缆单元1的多个所述导线11的接触端111则露出于绝缘基座5,以便与对接装置(如连接器)的端子接触达成电性连接。该外金属壳体3可包覆于绝缘基座5的外侧,且该外金属壳体3的两侧各设有一卡接孔32,两卡接孔32与两卡接块54相互卡扣固定,使外金属壳体3可与绝缘基座5稳固地结合。

[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6至图9,本实施例具有遮蔽结构的高频软扁平电缆,包括有软扁平电缆单元1、外金属壳体3及屏蔽层4,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差异主要在于,本实施例将上述的绝缘基座5予以省略,且外金属壳体3的构造予以变化,该外金属壳体3大致呈一矩形的中空壳体,该外金属壳体3包覆于屏蔽层4的外侧,且外金属壳体3与屏蔽层4导通,使得外金属壳体3与接地线11a形成导通。

该外金属壳体3以焊料35焊接于屏蔽层4的外缘,在本实施例中焊料35设置有两个,但其数量并不限制,焊料35可呈点状或条状,使外金属壳体3可通过焊料35与屏蔽层4接触形成导通,如此外金属壳体3即可通过屏蔽层4与接地线11a导通形成接地。该外金属壳体3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第一顶抵部33及一第二顶抵部34,第一顶抵部33为一直立状的壁面,第二顶抵部34为一弹性臂,且软扁平电缆单元1的绝缘层12两侧分别延伸形成有一凸耳121,该外金属壳体3包覆于屏蔽层4的外侧时,第一顶抵部33及第二顶抵部34分别顶抵于凸耳121的前端及后端,使外金属壳体3可与绝缘基座5稳固地结合。

本实用新型的高频软扁平电缆包括软扁平电缆单元、屏蔽层及外金属壳体,软扁平电缆单元包含有接地线,接地线各延伸形成有接地部,屏蔽层包覆于软扁平电缆单元的绝缘层一端外侧,接地部与屏蔽层接触,外金属壳体包覆于屏蔽层的外侧,且外金属壳体与屏蔽层导通,使外金属壳体与接地线形成导通。是以,本实用新型的高频软扁平电缆可形成有遮蔽结构,可产生有效的接地连接及电磁遮蔽防护效果。

再者,该接地部可呈弯折状,包含第一段及第二段,第二段平行于屏蔽层,且第二段与屏蔽层接触,使屏蔽层可通过接地部与接地线形成良好的接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