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烘干电子硅胶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79940阅读:643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烘干电子硅胶罐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配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烘干电子硅胶罐。



背景技术:

为了解决变压器内外部之间的压力差,变压器的储油罐需要与外部空气相连接,因此需要通过硅胶罐去除空气中的水分,防止内部油质劣化。传统的硅胶罐用的是变色硅胶,其吸附水分的效果无法保证,且需要定期更换。

申请号为201220234931.4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变压器呼吸器硅胶罐,它含有罐体,所述罐体上端设置有螺纹,所述罐体通过所述螺纹与连接管活动式连接。所述罐体和连接管之间设置有环形密封垫。所述罐体和连接管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弹簧卡扣。本实用新型罐体上部设置螺纹,能够方便地与连接管旋合连接,更换硅胶速度快,劳动强度低。另外,罐体和连接管之间设置有弹簧带扣,有效地防止罐体因震动而产生的松动和漏气现象;但这种结构不能实现硅胶自动回收处理,工作人员仍然有着更换硅胶管的巨大任务。

申请号为201510013857.1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免拆装更换硅胶的变压器呼吸器,包括硅胶罐、设置于硅胶罐上端的硅胶罐顶盖、设置于硅胶罐下端的硅胶罐底座及设置于硅胶罐下方的油杯,所述硅胶罐底部形成有卸料口,硅胶罐底面形成外高中心低的漏斗式集流面,硅胶罐顶盖上设置有与硅胶罐内相连通的加料口,加料口上可拆卸设置有密封盖,所述油杯螺纹连接于硅胶罐底座下方,所述油杯顶盖设置有可覆盖所述卸料口的透气挡板,透气挡板上形成有小于最小硅胶体的透气孔。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免拆装、快速卸料,卸料通畅彻底,更换硅胶操作简便,作业时间短,效率高,且加料方便,密封可靠,同时,可有效避免底层硅胶浸油现象,没有检修作业经验的运行人员也可操作,有利于运维一体的具体工作开展。但是该装置仍然需要对硅胶进行更换,工作人员还是有一定的工作压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自烘干电子硅胶罐,通过对硅胶罐进行称重来监测其吸水量,保证了硅胶的吸水效率,大大确保了冷却油的安全性,并通过加热的方式来对硅胶罐内的硅胶进行除湿,使得硅胶罐安装后实现免更换。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自烘干电子硅胶罐,包括连接变压器油枕的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端部通过第一软管机构连接设置硅胶罐,所述硅胶罐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软管机构连接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与变压器的储油罐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上设置电子密封阀,所述硅胶罐下部设置排湿管道,所述排湿管道上设置电子排湿阀,所述硅胶罐下方设置称重机构,所述硅胶罐上部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设置电子加热阀,所述进气管与气体加热机构连接,所述电子密封阀、电子排湿阀、称重机构、电子加热阀和气体加热机构与控制模块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气体加热机构包括加热腔体,所述加热腔体的一端设置进气口,所述加热腔体内设置加热电阻丝和气泵,所述加热腔体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气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软管机构和第二软管机构包括中间的软质管道和两端的螺纹接头,所述软质管道和螺纹接头一体化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称重机构包括所述硅胶罐下方设置的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下方设置电子秤,所述电子秤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承载板上表面设置用于固定所述硅胶罐的卡接槽。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单片机芯片。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硅胶罐,变压器油枕和储油罐之间的硅胶罐通过两个软管机构设置,硅胶罐下方设置称重机构,现有的监测硅胶罐内硅胶吸水量是通过对变色硅胶的颜色变化来实现的,但是硅胶罐中心位置的硅胶颜色无法看到,而中心位置的变色硅胶吸水量最多,现有的通过外围的变色硅胶来监测吸水量误差较多,而本申请中通过称重机构对硅胶罐吸水后的重量变化进行监测,可以很清楚的指导硅胶罐内吸水的多少,这样在其快要达到吸水的最大值时对硅胶罐进行干燥处理,保证了硅胶罐的吸水效率。硅胶罐上部设置排湿管道且排湿管道上设置电子排湿阀,当监测到硅胶罐的吸水量到达最大吸水量的90%就可以通过进气管通入热风,对硅胶罐内进行加热干燥,然后通过排湿管道将湿气排出,实现对硅胶罐内的变色硅胶干燥,使得硅胶罐安装后实现免更换,大大减轻了工作人员内的负担。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硅胶罐进行称重来监测其吸水量,保证了硅胶的吸水效率,大大确保了冷却油的安全性,并通过加热的方式来对硅胶罐内的硅胶进行除湿,使得硅胶罐安装后实现免更换,大大减轻了工作人员内的负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称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展示,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烘干电子硅胶罐,包括连接变压器油枕2的第一连接管1,所述第一连接管1端部通过第一软管机构3连接设置硅胶罐4,所述硅胶罐4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软管机构9连接第二连接管11,所述第二连接管11与变压器的储油罐12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11上设置电子密封阀10,所述硅胶罐4上部设置排湿管道7,所述排湿管道7上设置电子排湿阀8,所述硅胶罐4下方设置称重机构15,所述硅胶罐4上部进气管6,所述进气管6上设置电子加热阀22,所述进气管6与气体加热机构连接,所述电子密封阀22、电子排湿阀8、称重机构15、电子加热阀22和气体加热机构与控制模块23连接。

变压器油枕和储油罐之间的硅胶罐通过两个软管机构设置,硅胶罐下方设置称重机构,现有的监测硅胶罐内硅胶吸水量是通过对变色硅胶的颜色变化来实现的,但是硅胶罐中心位置的硅胶颜色无法看到,而中心位置的变色硅胶吸水量最多,现有的通过外围的变色硅胶来监测吸水量误差较多,而本申请中通过称重机构对硅胶罐吸水后的重量变化进行监测,可以很清楚的指导硅胶罐内吸水的多少,这样在其快要达到吸水的最大值时对硅胶罐进行干燥处理,保证了硅胶罐的吸水效率。硅胶罐上部设置排湿管道且排湿管道上设置电子排湿阀,当监测到硅胶罐的吸水量到达最大吸水量的90%就可以通过进气管通入热风,对硅胶罐内进行加热干燥,然后通过排湿管道将湿气排出,实现对硅胶罐内的变色硅胶干燥,使得硅胶罐安装后实现免更换,大大减轻了工作人员内的负担。

所述气体加热机构包括加热腔体5,所述加热腔体5的一端设置进气口21,所述加热腔体5内设置加热电阻丝20和气泵19,所述加热腔体5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气管6连接。加热腔体通过加热电阻丝对气体进行加热,进气口进入外界的空气,气泵对加热后的气体进行加压,使其进入硅胶罐内并从排湿管道排出,实现对硅胶罐内的硅胶进行干燥。

所述第一软管机构3和第二软管机构9包括中间的软质管道13和两端的螺纹接头14,所述软质管道13和螺纹接头14一体化制成。软质管道和螺纹接头一体化制成,可以确保其密封性能,螺纹接头与连接管连接,通过密封垫片保证密封,避免湿润空气进入,影响硅胶罐的干燥效果。

所述控制模块23包括单片机芯片。单片机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是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多种I/O口和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等功能(可能还包括显示驱动电路、脉宽调制电路、模拟多路转换器、A/D转换器等电路)集成到一块硅片上构成的一个小而完善的微型计算机系统。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所述称重机构15包括所述硅胶罐4下方设置的承载板17,所述承载板17下方设置电子秤18,所述电子秤18与所述控制模块23连接;所述承载板17上表面设置用于固定所述硅胶罐4的卡接槽16。承载板上的卡接槽可以对硅胶罐进行固定,防止硅胶罐从称重机构上掉落,从而破坏设备,承载板下方设置电子秤可以时刻对硅胶罐的重量进行称量,并将称量的结果发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和设定值进行比较后,当吸水度超过最高额度的90%,便开启加热除湿功能,保证硅胶罐的干燥效率。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