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线缆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82889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同轴线缆连接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同轴线缆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良好对接插拔力的同轴线缆连接器。



背景技术:

同轴线缆连接器主要用于手机蓝牙、无线网络、电子测量工具等方面,其通常与一安装于电路板上的同轴连接器相对接。同轴线缆连接器通常包括绝缘本体、固定在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固持在绝缘本体外侧的遮蔽壳体以及与所述导电端子电性连接的线缆。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第CN 105655744A号公开了一种现有的同轴连接器,该同轴连接器的遮蔽壳体具有向后延伸入铆接部的颈部,在与对接连接器对接时,在插拔力的作用下颈部有向外张开的趋势,然而所述颈部沿纵向方向长度较短,并且向后延伸至铆接部的前部内侧,颈部的可弹性长度较短导致对接时的插拔较不顺畅。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同轴线缆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对接插拔力的同轴线缆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同轴线缆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固定于绝缘本体上的导电端子及收容所述绝缘本体的遮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具有呈圆台状的基部,所述导电端子具有主体部及突露于所述基部外以与对接端子对接的对接部,所述遮蔽壳体包括基座、位于基座前部的环形部及自环形部后部向后延伸的一对内臂,所述基座包括板状主体部及自主体部两侧分别向上延伸的扣持部,所述扣持部包覆于所述内臂及绝缘本体的外侧,所述每一内臂于其后端与扣持部之间干涉配合,所述内臂的前部与扣持部的内表面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扣持部或内臂中的一个具有靠近其后端设置且与另一个干涉配合的干涉部,或者所述扣持部和内臂上均具有靠近其后端设置且与对方干涉配合的干涉部,所述内臂与扣持部之间通过干涉部实现干涉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每一所述扣持部包括由所述主体部的两侧向上延伸的侧挡部及由侧挡部进一步延伸且可弯折的盖部,所述干涉部呈L形,且同时设置于所述侧挡部及盖部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每一所述内臂的后部向上延伸形成较其前部高度大的加高部,所述盖部遮盖于所述加高部上方,并且位于所述盖部上的干涉部抵压于所述加高部的上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高部的底部向上凹陷形成一开口,所述绝缘本体的两侧面向外突伸形成凸块,且所述凸块突伸入内臂对应的开口内,使得所述内臂后部搁置于所述凸块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臂的后端与扣持部的后端平齐,所述内臂与扣持部的干涉配合位置位于扣持部于前后方向上的后半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扣持部与主体部围设形成一收容绝缘本体的收容空间,所述干涉部自扣持部向所述收容空间内部突伸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干涉部呈凸包状或凸肋状,且由内臂后端向扣持部内表面突伸形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对接部自所述主体部的一侧弯折延伸形成,所述主体部的另一侧向外延伸形成翼部,所述对接部具有与主体部相连的连接端以及自连接端弯折延伸形成的自由端,所述自由端悬空设置且位于所述翼部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部具有镶埋成型于所述基部内的相对两端部,所述对接部沿所述基部的径向方向位于两端部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同轴线缆连接器的遮蔽壳体具有内臂及扣持部,所述扣持部后部设置有与内臂后端干涉配合的干涉部,以使内臂前部的可弹性长度增长,改善对接时的插拔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同轴线缆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同轴线缆连接器另一视角的视图;

图3是图2中同轴线缆连接器将线缆移除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同轴线缆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图4另一视角的视图;

图6是图4所示同轴线缆连接器的绝缘本体与导电端子的分解示意图;

图7是图4所示同轴线缆连接器的遮蔽壳体的分解示意图;

图8是沿图3中线A-A的剖视图;

图9是沿图3中线B-B的剖视图;

图10是图4所示同轴线缆连接器的遮蔽壳体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请参阅图1至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同轴线缆连接器100,其包括遮蔽壳体1、收容于所述遮蔽壳体内的绝缘本体2、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2内的导电端子3及与导电端子3电性相连的线缆4。

请参照图1至图5并结合图7至图10所示,所述遮蔽壳体1由金属材料制成,且包括基座11、位于基座11前部的环形部12及自环形部12后部向后延伸的一对内臂13,所述基座11的前端与环形部12前端的底部相连。所述环形部12的圆周壁上形成有相对设置的一对缺口121。

所述基座11包括板状主体部110及自主体部110两侧分别向上延伸并纵向排列的包合部111、扣持部112、第一包线部113和第二包线部114。其中所述包合部111位于所述环形部12两侧,所述扣持部112与主体部110围设形成一收容绝缘本体2的收容空间1120,且所述扣持部112包覆于绝缘本体2的结合部22外侧。每一所述扣持部112包括由所述主体部110的两侧向上延伸的侧挡部1121及由侧挡部1121进一步延伸且可弯折的盖部1122。同时,每一扣持部112还设置有一干涉部1123,所述干涉部1123靠近扣持部112的后端设置。另外,所述干涉部1123呈L形,且同时设置于所述侧挡部1121及盖部1122上,在本实施例中,自扣持部112的外表面向收容空间1120内部冲压形成所述干涉部1123,所述干涉部1123呈凸包状或凸肋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为自扣持部112的内表面向收容空间1120内突伸的突出部,或者为自内臂13后端向扣持部112的内表面突伸形成的突出部。总体来讲,所述干涉部1123既可以设置在扣持部112上,也可以设置于内臂13上,或者两者都具有朝向彼此突伸的干涉部,也即,所述扣持部112或内臂13中的一个具有靠近其后端设置且与另一个干涉配合的干涉部,或者所述扣持部112和内臂13上均具有靠近其后端设置且与对方干涉配合的干涉部,所述内臂13与扣持部112之间通过干涉部1123实现干涉配合。

所述一对内臂13相对设置且前端与环形部12相连,并且沿纵向方向向后延伸至扣持部12内并使内臂13的后端与扣持部12的后端平齐。所述环形部12收容于所述基座11两侧的包合部111之间,所述内臂13收容于两侧的扣持部112之间且其后部与扣持部112的干涉部1123干涉配合,所述内臂13的前部与扣持部112的内表面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由于干涉部1123位于所述扣持部112的后半段,因此在所述内臂13的后部进行干涉配合,以使内臂13前部具有较长的可弹性长度,在与对接连接器(未图示)对接时,能够使环形部12及内臂13具有较大的弹性空间以改善对接插拔力。每一所述内臂13的后部向上延伸形成较其前部高度要大的加高部131,所述加高部131的底部向上凹陷形成一开口132。所述盖部1122将所述加高部131遮盖,并且位于所述盖部1122上的干涉部1123抵压于所述加高部131的上侧。

请参照图1至图6及图8所示,所述绝缘本体2包括大体呈圆台状的基部21、遮盖于线缆4上方的结合部22及用于连接基部21与结合部22的颈部23,所述颈部23自基部21的后端向后延伸形成。所述颈部23与基部21的厚度一致,且上、下表面均对应平齐;所述结合部22的厚度比所述基部21的厚度大。

所述基部21的中部沿所述同轴线缆连接器100的高度方向贯穿形成大体呈圆形的收容槽210。所述基部21的外周面分别向外凸伸形成若干耳部211,所述耳部211靠近所述基部21的下端面设置,且俯看所述耳部211大致呈燕尾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耳部211为沿横向方向相对设置的一对。所述遮蔽壳体1的环形部12套设在所述绝缘本体2的基部21外围,所述绝缘本体2的耳部211分别与遮蔽壳体1对应的缺口121扣持配合。

所述结合部22的上表面较所述颈部23的上表面向上突伸,且包括底壁221、自底壁221横向方向上的两端分别向上延伸的侧壁222及自侧壁222的顶端相向延伸的顶壁223,所述顶壁223与底壁221相互平行,且均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所述侧壁222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底壁221、侧壁222及顶壁223共同围设形成一收容通道220,以供线缆4穿设。每一侧壁222的外侧面上形成有一向外突伸的凸块224,该凸块224的底面与底壁221的下表面共面。所述内臂13夹置于所述绝缘本体2的结合部22与遮蔽壳体1的扣持部112之间,且结合部22两侧的凸块224突伸入内臂13对应的开口132内,使得内臂13后部搁置于凸块224上,所述扣持部112包裹于所述结合部22外围以固定所述线缆4与绝缘本体1。

所述颈部23的上表面向上突伸形成有阻挡部231,该阻挡部231靠近所述结合部22设置且其后表面紧靠于所述结合部22的前表面。同时,所述阻挡部231位于所述结合部22的收容通道220的前方,且将收容通道220前部开口部分遮挡,当将线缆4放入收容通道220内时,所述阻挡部231对线缆4前端构成阻挡。

所述导电端子3镶埋成型于所述绝缘本体2内,其具有主体部31、突露于所述收容槽210内以与对接端子(未图示)对接的对接部32及与线缆4电性连接并位于结合部22内的接线部33。所述主体部31呈平板状,且整体上沿同轴线缆连接器100的纵向方向延伸。所述主体部31具有镶埋成型于所述基部21内的相对两端部31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两端部311为主体部31沿纵向方向上的两端,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两端部311也可为自两侧主体部31沿横向方向或基部21的任意径向方向突伸出的两端。所述对接部32沿所述基部21的径向方向位于两端部311之间。

所述对接部32自所述主体部31的一侧弯折延伸形成,所述主体部31的另一侧向外延伸形成翼部312。所述对接部32位于所述主体部31的上侧,并弯折呈C形,以与对接端子进行电性连接。所述对接部32具有与主体部31相连的连接端321以及自连接端321弯折延伸形成的自由端322,所述自由端322悬空设置且位于所述翼部312上方,当与对接端子对接时,在对接端子插入力的作用下,所述自由端322向下偏移,所述翼部312在自由端322下方对其进行承接保护。

所述接线部33与所述对接部32位于所述主体部31的同侧,且包括水平部331及自水平部331后端竖直向上弯折形成的刺破部332,所述刺破部332的中间形成有用于卡接线缆4的切口3320。所述接线部33突露于所述绝缘本体2的收容通道220内,以与线缆4电性连接。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同轴线缆连接器100的遮蔽壳体的基座11两侧设置有将绝缘本体2的结合部22及线缆4包裹的扣持部112,该扣持部112靠后的位置设置有与遮蔽壳体1的内臂13后部干涉配合的干涉部1123,以增加内臂13前部的可弹性长度,进而改善对接时的插拔效果。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