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过热真空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4338阅读:54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过热真空断路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断路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过热真空断路器。



背景技术:

真空断路器因其灭弧介质和灭弧后触头间隙的绝缘介质都是高真空而得名;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适用于频繁操作、灭弧不用检修的优点,在配电网中应用较为普及;现有的真空断路器当工作电流通过3150A以上时,发热量增大,散热空间小,空气不易流通,温升就会超出技术要求的范围。

根据上述问题,本公司设计研发出一种真空断路器,专利号201320354263.3,包括依次连接的上接线端子、固封极柱、操作机构箱、下接线端子和支柱绝缘子,所述固封极柱包括真空灭弧室和壳体,所述上接线端子上安装有散热器,所述操作机构箱外表面设有散热层,所述散热层由散热片构成。本实用新型的真空断路器,通过在固封极柱上增设散热器和操作机构箱箱体外表面增设散热层来解决真空断路器升温偏高的问题,从而延长真空断路器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虽然通过设置散热器实现断路器内部的散热,但断路器内部是真空的,真空的导热性本身就极差,因此热量无法通过空气传播至外壳上,只能通过接线端子导热的方式散发至散热器上,因此散热效果会因断路器整体结构及接线端子导热性受到大幅影响,因此本公司针对现有专利存在的不足,做出了进一步改进优化。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效果佳的防过热真空断路器。

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过热真空断路器,包括固封极柱和操作机构箱,所述固封极柱包括动导电杆、静导电杆、真空灭弧室和外壳,所述外壳的外壁设有若干散热环,所述外壳包括上壳与下壳;所述静导电杆设置于上壳内,所述静导电杆表面设有至少一条第一热管,所述静导电杆及第一热管与上壳之间填充有导热硅胶;所述动导电杆可活动地设置于下壳内通过操作机构箱控制与静导电杆的接通与断开,所述动导电杆外壁设有至少一条第二热管,所述动导电杆及第二热管与下壳之间填充有导热硅胶。

上述结构中,热管是利用介质在热端蒸发后在冷端冷凝的相变过程(即利用液体的蒸发潜热和凝结潜热),使热量快速传导,热管的热传导原理与相变介质的快速热传递性质,透过热管将发热物体的热量迅速传递到热源外,其导热能力超过任何已知金属的导热能力;通过利用热管的这一特点,分别在动导电杆与静导电杆上设置第一热管与第二热管,将动导电杆与静导电杆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快速吸收传递,并通过导热硅胶将热量导出至外壳上,再由外壳上的散热环进行散热,既保证了断路器的电气绝缘性能,又实现了断路器快速散热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热管截面呈扁平状,所述第一热管呈螺旋形缠绕于静导电杆的表面。

上述结构中,扁平状且呈螺旋形缠绕的第一热管可大幅增加与静导电杆的接触面积,提高导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热管截面呈扁平状,所述第二热管呈螺旋形缠绕于动导电杆的表面并与动导电杆呈间隙滑动配合。

上述结构中,扁平状且呈螺旋形缠绕的第二热管可大幅增加与动导电杆的接触面积,提高导热效果的同时,其与动导电杆滑动配合既实现了热传导,又避免了通过导热硅胶固定的第二热管因动导电杆的滑动导致位置发生改变造成脱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动导电杆的表面与导热硅胶之间留有滑动间隙。

上述结构中,导热硅胶与动导电杆的表面设置滑动间隙能减少导热硅胶与动导电杆的表面摩擦带来的阻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壳与下壳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上述结构中,上壳与下壳通过密封圈密封,使上壳与下壳之间的真空灭弧室保持真空避免空气涌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绝缘性能好,散热迅速,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全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A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B部放大图。

图中标号含义:10-固封极柱;11-动导电杆;111-第二热管;112-滑动间隙;12-静导电杆;121-第一热管;13-真空灭弧室;14-上壳;15-下壳;17-密封圈;18-散热环;20-操作机构箱;21-导热硅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考图1至图4,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防过热真空断路器,包括固封极柱10和操作机构箱20,所述固封极柱10包括动导电杆11、静导电杆12、真空灭弧室13和外壳,所述外壳的外壁设有若干散热环18,所述外壳包括上壳14与下壳15;所述静导电杆12设置于上壳内14,所述静导电杆12表面设有至少一条第一热管121,所述静导电杆12及第一热管121与上壳14之间填充有导热硅胶21;所述动导电杆11可活动地设置于下壳15内通过操作机构箱20控制伸缩实现与静导电杆12的接通与断开,所述动导电杆11外壁设有至少一条第二热管111,所述动导电杆11及第二热管111与下壳15之间填充有导热硅胶21。

上述结构中,热管是利用介质在热端蒸发后在冷端冷凝的相变过程(即利用液体的蒸发潜热和凝结潜热),使热量快速传导,热管的热传导原理与相变介质的快速热传递性质,透过热管将发热物体的热量迅速传递到热源外,其导热能力超过任何已知金属的导热能力;通过利用热管的这一特点,分别在动导电杆11与静导电杆12上设置第一热管121与第二热管111,将动导电杆11与静导电杆12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快速吸收传递,并通过导热硅胶21将热量导出至外壳上,再由外壳上的散热环18进行散热,既保证了断路器的电气绝缘性能,又实现了断路器快速散热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热管121截面呈扁平状,所述第一热管121呈螺旋形缠绕于静导电杆12的外圆柱表面。

上述结构中,扁平状且呈螺旋形缠绕的第一热管121可大幅增加与静导电杆12的接触面积,提高导热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热管111截面呈扁平状,所述第二热管111呈螺旋形缠绕于动导电杆11的外圆柱表面并与动导电杆11呈间隙滑动配合。

上述结构中,扁平状且呈螺旋形缠绕的第二热管111可大幅增加与动导电杆11的接触面积,提高导热效果的同时,其与动导电杆11滑动配合既实现了热传导,又避免了通过导热硅胶21固定的第二热管111因动导电杆11的滑动导致位置发生改变造成脱胶。

本实施例中,所述动导电杆11的表面与导热硅胶21之间留有滑动间隙112。

上述结构中,导热硅胶21与动导电杆11的表面设置滑动间隙112能减少导热硅胶21与动导电杆11的表面摩擦带来的阻力。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壳14与下壳15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17。

上述结构中,上壳14与下壳15通过密封圈17密封,使上壳14与下壳15之间的真空灭弧室13保持真空避免空气涌入。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