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铝壳锂电池半自动负压化成装置。
(二)
背景技术:
单体锂离子电池在首次活化过程中,由于再负极上SEI膜的形成,其会产生大量的气体,必须采取开口化成,然而化成产生的气体溢出时会携带部分电解液出来,若不采取相应的措施,溢出的气体会污染环境。部分厂家的做法是注液后再注液口处胶带捆绑的办法,效果不佳且易导致电池鼓胀,并且过程工序较多效率很低。
(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保护环境、产品质量好的铝壳锂电池半自动负压化成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铝壳锂电池半自动负压化成装置,包括夹紧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部件包括顶端安装自锁连杆的定位槽,待化成电池安装在定位槽内,待化成电池的注液孔上对应设置有吸盘,吸盘通过连接管道连通缓存罐,缓存罐通过抽气管道连接真空泵,连接管道上安装有电动阀门A,缓存罐上安装有压力表,抽气管道上安装有电动阀门B并连通有安装电动阀门C的氮气管,电动阀门A、电动阀门B、电动阀门C、压力表及真空泵均连接PLC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通过缓存罐对电池化成中产生的废气、废液进行收集,解决了铝壳电池在化成过程中产气导致电池鼓胀的问题;并通过真空泵的抽气和氮气管的送气,在化成结束后还能实现一定量的氮气补充,以办证电池内外气压的一致性,改善电池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更优技术方案为:
所述自锁连杆通过底部的滑杆限制滑道连接吸盘,实现了自锁连杆的调节控制。
所述待化成电池内设置有化成正负极柱。
所述吸盘、连接管道、抽气管道和真空泵均由耐腐蚀材料制成,以适应电解液的腐蚀特性,延长它们的使用寿命。
所述缓存罐底部的出液口上安装有排污阀,便于排出处理缓存罐内收集的废液。
PLC控制系统即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起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循序控制、定时、计算与算数操作等面向用户之灵,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本实用新型可以从缓存罐连接多个夹紧部件,使多组电池完成负压化成。
本实用新型集中收集生产过程中电池化成产生的废液、废气,便于清理,同时改善化成车间环境,保障人员、产品及设备安全,提高了生产效率。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自锁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待化成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定位槽,2待化成电池,3吸盘,4自锁连杆,5电动阀门A,6压力表,7缓存罐,8排污阀,9电动阀门C,10电动阀门B,11真空泵,12 PLC控制系统,13连接管道,14滑杆限制滑道,15化成正负极柱。
(五)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夹紧部件,所述夹紧部件包括顶端安装自锁连杆4的定位槽1,待化成电池2安装在定位槽1内,待化成电池2的注液孔上对应设置有吸盘3,吸盘3通过连接管道13连通缓存罐7,缓存罐7通过抽气管道连接真空泵11,连接管道13上安装有电动阀门A5,缓存罐7上安装有压力表6,抽气管道上安装有电动阀门B10并连通有安装电动阀门C9的氮气管,电动阀门A5、电动阀门B10、电动阀门C9、压力表6及真空泵11均连接PLC控制系统12;所述自锁连杆4通过底部的滑杆限制滑道14连接吸盘3;所述待化成电池2内设置有化成正负极柱15;所述吸盘2、连接管道13、抽气管道和真空泵11均由耐腐蚀材料制成;所述缓存罐7底部的出液口上安装有排污阀8。
如附图所示,将待化成电池2放进定位槽1内,通过自锁连杆4连接至连接部件,吸盘3正对注液孔。开始化成后,PLC控制系统12控制电动阀门A5开启, PLC控制系统12控制电动阀门C9关闭,当压力表6小于-0.03Mpa时,PLC控制系统12控制真空泵11开启,PLC控制系统12控制电动阀门B10开启,废气通过连接部件前端的吸盘4,经后端缓存罐7被真空泵11排出,当压力表6超过-0.05Mpa时,电动阀门B10关闭。
通过PLC控制系统12控制电动阀门B10和电动阀门C9的开闭,控制缓存罐7压力在-0.03Mpa到-0.05Mpa之间,化成结束后,PLC控制系统12控制电动阀门B10关闭、PLC控制系统12控制电动阀门C9开启,给电池补充氮气使电池内外压力一致。当缓存罐7上的压力表6测定压力为0时,PLC控制系统12控制电动阀门A5关闭,PLC控制系统12控制电动阀门B10开启,使氮气把缓存罐7内废气通过真空泵11排出,持续10秒后,PLC控制系统12控制电动阀门C9关闭,PLC控制系统12控制电动阀门B10关闭,PLC控制系统12控制真空泵11关闭,完成负压化成。打开排污阀8,排空缓存罐7残余废液。
当锂电池化成在负压情况下,化成时产生的废液、废气会进入缓存罐7内,不会进入真空泵11,需及时回收,操作简单方便。
以上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