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芯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芯封装结构折角装置。
背景技术:
图1为电芯封装结构折角之前的立体图;图4为电芯封装结构折角之后的立体图。
如图1和图4所示,电芯封装结构C具有:主体部C1,具有:前端面C11,位于主体部C1的沿长度方向L的前侧;至少一个侧折边C2,与主体部C1相连,各侧折边C2弯折在主体部C1的沿宽度方向W的对应一侧且在长度方向L上的前侧超出前端面C11;顶封边C3,在长度方向L上与主体部C1相连,且顶封边C3在宽度方向W的各侧与对应的侧折边C2的超出前端面C11的部分相连并形成对应的L状的待折角部C4。对于电芯封装结构C的待折角部C4,需要进行折角,即,使对应待折角部C4的一部分弯折在电芯封装结构C的前端面C11上并使对应待折角部C4的另一部分弯折在顶封边C3上。目前对于电芯封装结构C的待折角部C4进行折角均是由人工完成,导致作业效率极低、人工成本高且折角质量的均一性无法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芯封装结构折角装置,其能够无需人工而对电芯封装结构的待折角部进行折角,提高作业效率,极大地降低了人工成本,并能保证折角质量的均一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芯封装结构折角装置,用于对电芯封装结构进行折角。电芯封装结构具有主体部、至少一个侧折边以及顶封边。主体部具有:前端面,位于主体部的沿长度方向的前侧。至少一个侧折边与主体部相连,各侧折边弯折在主体部的沿宽度方向的对应一侧且在长度方向上的前侧超出前端面。顶封边在长度方向上与主体部相连,且顶封边在宽度方向的各侧与对应的侧折边的超出前端面的部分相连并形成对应的L状的待折角部。电芯封装结构折角装置包括:支撑件,沿宽度方向延伸,从下方支撑电芯封装结构的顶封边;以及至少一个折角机构,各折角机构沿宽度方向从对应待折角部的外侧向内侧对对应待折角部推压,以使对应待折角部的一部分弯折在电芯封装结构的前端面上并使对应待折角部的另一部分弯折在顶封边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电芯封装结构折角装置提供支撑件和至少一个折角机构代替了手工对电芯封装结构的待折角部进行折角,提高了作业效率,极大地降低了人工成本,并能保证折角质量的均一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电芯封装结构折角之前的立体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芯封装结构折角装置对电芯封装结构折角之前的立体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芯封装结构折角装置对电芯封装结构折角之后的立体图;
图4为电芯封装结构折角之后的立体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芯封装结构折角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芯封装结构折角装置的部分组成构件的立体图;
图7为图6的仰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C电芯封装结构 24盖板
C1主体部 3固定座
C11前端面 31轨道槽
C2侧折边 32凹槽
C3顶封边 R减压阀
C4待折角部 M机械阀
L长度方向 B按钮
W宽度方向 S支撑脚
H高度方向 4底板
1支撑件 5防护板
11收容槽 6支撑板
12支撑梁 61滑轨
13壁体 7侧定位块
14凹口 71滑块
2折角机构 8竖向定位机构
21动力机构 81导柱
211气缸 82弹簧
2111缸体 83导套
2112活塞杆 84螺丝
22推件机构 9前端定位机构
221固定轴 91前端定位块
222滚轮 911水平部
23枢转机构 H1通孔
231滚轮固定块 912立部
2311本体部 92前定位锁块
V凹部 921水平部
2312凸部 922立部
232枢转轴 H2通孔
233连接臂 93螺丝
234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电芯封装结构折角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电芯封装结构折角装置用于对电芯封装结构C进行折角。电芯封装结构C即为业界所指的封装电芯的封装袋。封装袋的材料可以为但不限于铝塑膜、钢塑膜。
如图1所示,电芯封装结构C具有:主体部C1,具有:前端面C11,位于主体部C1的沿长度方向L的前侧;至少一个侧折边C2,与主体部C1相连,各侧折边C2弯折在主体部C1的沿宽度方向W的对应一侧且在长度方向L上的前侧超出前端面C11;顶封边C3,在长度方向L上与主体部C1相连,且顶封边C3在宽度方向W的各侧与对应的侧折边C2的超出前端面C11的部分相连并形成对应的L状的待折角部C4。
如图2、图3以及图4所示,电芯封装结构折角装置包括:支撑件1,沿宽度方向W延伸,从下方支撑电芯封装结构C的顶封边C3;以及至少一个折角机构2,各折角机构2沿宽度方向W从对应待折角部C4的外侧向内侧对对应待折角部C4推压,以使对应待折角部C4的一部分弯折在电芯封装结构C的前端面C11上并使对应待折角部C4的另一部分弯折在顶封边C3上。
本实用新型的电芯封装结构折角装置提供支撑件1和至少一个折角机构2代替了手工对电芯封装结构C的待折角部C4进行折角,提高了作业效率,极大地降低了人工成本,并能保证折角质量的均一性。
为了使支撑件1与电芯封装结构C的顶封边C3之间绝缘,优选地,支撑件1为玻纤板。
折角机构2可以以多种方式实现,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图3和图5所示,各折角机构2包括:动力机构21,提供动力;推件机构22,沿宽度方向W从对应待折角部C4的外侧向内侧对对应待折角部C4推压;以及枢转机构23,位于动力机构21与推件机构22之间,并将推件机构22和动力机构21连接,以实现推件机构22对对应待折角部C4的推压动作。
动力机构21可以以多种方式实现,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电芯封装结构折角装置还包括:固定座3,沿宽度方向W延伸,支撑件1安装在固定座3上。相应地,各动力机构21包括:气缸211。气缸211包括:缸体2111,沿宽度方向W固定设置于固定座3的一端;以及活塞杆2112,穿设于缸体2111,且能沿宽度方向W伸出缸体2111和缩入缸体2111,且与枢转机构23连接。
枢转机构23可以以多种方式实现,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电芯封装结构折角装置还包括:固定座3,沿宽度方向W延伸,支撑件1安装在固定座3上,固定座3具有沿宽度方向W延伸的轨道槽31。各枢转机构23包括滚轮固定块231、枢转轴232、连接臂233以及弹簧234。如图5所示,其中,滚轮固定块231具有:本体部2311,宽度方向W的外侧面固定连接于动力机构21,具有沿宽度方向W延伸的凹部V;以及凸部2312,从本体部2311向下突出并沿宽度方向W延伸且滑动设置于固定座3的轨道槽31内。枢转轴232沿长度方向L延伸且枢转连接于滚轮固定块231的本体部2311。连接臂233与枢转轴232固定连接,连接臂233的宽度方向W的一端位于滚轮固定块231的本体部2311的凹部V内而连接臂233的宽度方向W的另一端伸出滚轮固定块231的本体部2311的凹部V且连接于推件机构22。弹簧234收容于滚轮固定块231的本体部2311的凹部V内,上端固定连接于连接臂233而下端固定于滚轮固定块231的本体部2311。
推件机构22可以以多种方式实现,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各推件机构22包括:固定轴221,沿长度方向L延伸且一端固定连接于枢转机构23;以及滚轮222,能转动地连接于固定轴221,与支撑件1的上表面对准。当采用前述动力机构21和枢转机构23且如图5所示的构造时,气缸211的活塞杆2112沿宽度方向W从缸体2111伸出,推动滚轮固定块231的本体部2311并使滚轮固定块231的凸部2312沿固定座3的轨道槽31在宽度方向W上运动,以带动枢转轴232、连接臂233、弹簧234、固定轴221以及滚轮222一起在宽度方向W上运动,当滚轮222运动到对应待折角部C4的外侧时,滚轮222从对应待折角部C4的外侧向内侧对对应待折角部C4进行推压,以使对应待折角部C4的一部分弯折在电芯封装结构C的前端面C11并使对应待折角部C4的另一部分弯折在顶封边C3上,同时在滚轮222对对应待折角部C4进行推压时连接臂233围绕枢转轴232枢转并下压弹簧234。弹簧234的设置使得滚轮222在推压待折角部C4时的压力具有可调节性,进而实现了电芯封装结构折角装置自行调节压力的作用。
如图5所示,固定座3还具有:凹槽32,收容并固定支撑件1。
为了提供防护,各折角机构2包括:盖板24,固定设置于滚轮固定块231的本体部2311的上表面并遮盖滚轮固定块231的本体部2311的凹部V。
在一实施例中,滚轮222经由轴承而能转动地连接于固定轴221。使得滚轮222以固定轴221为轴心转动地推压待折角部C4。
当采用气缸211时,相应地,如图5所示,电芯封装结构折角装置还包括:减压阀R,连接于气源,对来自气源的气体的压力进行调节;机械阀M,连通于减压阀R和连接于所述至少一个折角机构2的气缸211的缸体2111;以及按钮B,连接于机械阀M,以控制机械阀M的启闭,进而控制机械阀M与所述至少一个折角机构2的气缸211的缸体2111的连通。
如图5所示,电芯封装结构折角装置还包括底板4,固定座3、减压阀R以及机械阀M固定于底板4上。
如图5所示,电芯封装结构折角装置还包括:防护板5,固定连接于固定座3,以从外部对所述至少一个折角机构2进行遮盖保护。
为了提供电芯封装结构C的宽度方向W的两侧的定位,如图5所示,电芯封装结构折角装置还包括:支撑板6,从下方支撑电芯封装结构C的主体部C1,设有至少一条沿宽度方向W延伸的滑轨61;两个侧定位块7,各侧定位块7沿长度方向L延伸并沿宽度方向W位于电芯封装结构C的外侧,各侧定位块7设有与各滑轨61对应且与滑轨61滑动配合的滑块71,两个侧定位块7经由各自的滑块71沿支撑板6的对应的滑轨61沿宽度方向W滑动相向运动,从而将从电芯封装结构C的宽度方向W的两侧将电芯封装结构C夹持并固定。
为了使电芯封装结构C与支撑板6和各侧定位块7之间绝缘,支撑板6为绝缘材料。优选地,绝缘材料为玻纤板。各侧定位块7为绝缘材料。优选地,绝缘材料为玻纤板。
由于滑块71在滑轨61内滑动,优选地,滑块71为耐磨材料。
为了提供电芯封装结构C的竖向(即高度方向H)的定位,如图5所示,电芯封装结构折角装置还包括:底板4,支撑板6固定于底板4上。相应地,电芯封装结构折角装置还包括竖向定位机构8。竖向定位机构8包括:多个导柱81,各导柱81穿设于支撑板6和底板4,各导柱81的上端固定于支撑板6而下端穿设于底板4且露出于底板4;多个弹簧82,各弹簧82套设于一个导柱81上且位于支撑板6与底板4之间,以使支撑板6可调节地悬设在底板4上方;多个导套83,各导套83套设于导柱81且固定连接于底板4下表面,以使支撑板6与底板4固定;以及螺丝84,从上方拧入定位板及底板4内,以竖向(即高度方向H)调节电芯封装结构C的位置。螺丝84为多个,且沿宽度方向W成一直线居中于支撑板6设置,当然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其他的设置方式。各弹簧82套设于一个导柱81上且位于支撑板6与底板4之间,当电芯封装结构C放置于支撑板6时,弹簧82可根据电芯封装结构C调节竖向(即高度方向H)对应的折角位置,然后由螺丝84对调节的折角位置进行固定,再对电芯封装结构C进行折角,使得电芯封装结构折角装置的通用性增强。
为了提供支撑,如图5所示,底板4下表面设有多个支撑脚S,以支撑底板4。
为了提供电芯封装结构C的长度方向L的定位,如图5所示,电芯封装结构折角装置还包括:固定座3,沿宽度方向W延伸,支撑件1安装在固定座3上;至少一个前端定位机构9。其中,固定座3还具有:凹槽32,收容并固定支撑件1。参照图6和图7,支撑件1设置有:收容槽11,上下贯通且沿长度方向L面向固定座3的凹槽31开口。各前端定位机构9包括:前端定位块91,收容于支撑件1的收容槽11并固定于固定座3上,且相对支撑件1向上突出,以供电芯封装结构C的对应待折角部C4的立缘和顶封边C3的沿长度方向L的部分边缘抵靠。
各折角机构2的滚轮222的宽度小于前端定位块91与电芯封装结构C的前端面C11之间的距离,以避免折角机构2的滚轮222与电芯封装结构C的主体部C1发生干涉。
前端定位块91可以以多种方式实现。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5和图6,各前端定位机构9的前端定位块91具有:水平部911,设置有通孔H1;以及立部912,连接于水平部911并竖直向上延伸,以相对支撑件1向上突出,以供电芯封装结构C的对应待折角部C4的立缘和顶封边C3的沿长度方向L的部分边缘抵靠。相应地,如图6和图7所示,支撑件1还设置有:两个支撑梁12,位于收容槽11内沿宽度方向W延伸并沿长度方向L并排间隔布置并支撑各前端定位机构9的前端定位块91的水平部911;以及壁体13,用于形成收容槽11的沿长度方向L的一侧,供各前端定位机构9的前端定位块91的立部912抵靠。相应地,各前端定位机构9还包括:前定位锁块92,收容于支撑件1的收容槽11内且位于支撑件1的两个支撑梁12之间,从下方固定连接于前端定位块91,设置有贯通的通孔H2;螺丝93,穿设于前端定位块91的通孔H1和前定位锁块92的通孔H2并与固定座3的凹槽31内的螺孔(未示出)螺纹连接,以将前端定位块91以及前定位锁块92锁定在一起。
为了便于沿宽度方向W调整并限制在高度方向H上移动,如图6和图7所示,支撑件1的支撑梁12的底部具有沿宽度方向W延伸的凹口14;前定位锁块92具有形成L型的水平部921和立部922,前定位锁块92的水平部921位于支撑梁12的凹口14中,前定位锁块92的通孔H2位于立部922。
对电芯封装结构C的待折角部C4进行折角时,前端定位机构9有效地防止电芯封装结构C在长度方向L移动。而前端定位机构9、两个侧定位块7以及竖向定位机构8可根据电芯封装结构C的放置位置进行调节,增强了本实用新型的电芯封装结构折角装置的通用性。
同样地,为了与电芯封装结构C绝缘,前端定位块91以及前定位锁块92均为绝缘材料。优选地,绝缘材料为玻纤板。
最后,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芯封装结构折角装置可以仅用一个折角机构2,当然也可以如图中所示的用两个折角机构2,后者的工作效率更高。同样地,前端定位机构9可以仅用一个或用两个。这些可以视具体生产情况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