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注液孔封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20383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一种锂电池注液孔封孔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注液孔封孔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因其低碳环保性能已经被越来广泛的推广,尤其是目前工业发展及燃油汽车激增使得环境污染变得非常严重,电动汽车在减缓环境环境污染上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锂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元件,其安全性能也倍受关注,在锂电池制造过中,诸多的环节都可能影响其安全性能,例如,锂电池的用于收容电芯的外壳与开设有注液孔的盖板组接(例如通过激光焊接方式)组接在一起,然后通过注液孔向外壳注入电解液后,需要用注液孔封孔装置对每个注液孔内压入一个小钢珠,以此封住该注液孔。现有注液孔封孔装置一般具有一个钢珠导管,导管内并列装有多个小钢珠,导管一端设置冲压头,设定冲压头行程使得每次通过冲压头将其中一个钢珠压入一个注液孔内,在钢珠全部压完后再次在导管内装入多个钢珠。然而,现有注液孔封孔装置由于导管内并列装有多个小钢珠,因此,容易出现在一个注液孔内压入多个钢珠的情况,多个钢珠会导致电芯短路,影响电池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以上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一次仅压入一个钢珠、保证电池安全的锂电池注液孔封孔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锂电池注液孔封孔装置,包括容器、导管及冲压头;所述容器用于容置钢珠且设置有与容器连通的传送管,在所述传送管的横截面上仅能通过一个钢珠;所述导管两端开口并包括第一端及与第一端相背的第二端,所述传送管连接于所述第一端及所述第二端之间并与所述导管连通,在所述导管横截面上仅能通过一个钢珠,所述导管内设置有弹片,所述弹片用于托住一个自传送管传送至导管的钢珠;所述冲压头位于所述第一端并包括能够压入导管并推动弹片托住的钢珠的接触部。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容器包括侧壁及底壁,所述传送管设置于所侧壁及所述底壁的连接处。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传送管与所述导管倾斜连接;所述传送管与所述导管的第一端成夹角设置。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弹片设置于传送管连接处且靠近所述第二端。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传送管为圆管且直径大于钢珠直径0.2至0.8mm。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管为圆管且直径大于钢珠直径0.2至0.8mm。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冲压头还包括主体部;所述接触部位于所述主体部的一端且为圆柱形,所述接触部的直径小于所述导管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传送管、导管及弹片使得导管内每次仅有一颗钢球,因此,冲压头一次冲压动作仅向对应一个注液孔压入一个钢球,防止一次压入多个而导致锂电池短路,而造成安全问题,提高了锂电池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锂电池注液孔封孔装置及锂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锂电池注液孔封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是为了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锂电池注液孔封孔装置100,用于锂电池200制造,所述锂电池注液孔封孔装置100包括容器10、导管20及冲压头30。

所述容器10可以为中空的圆柱体状或长方体状。所述容器10的底部设置有与容器10连通的传送管12。具体的,所述容器10用于容置多个球形的钢珠300,所述容器10包括侧壁101及底壁102,所述传送管设置于所侧壁101及所述底壁102的连接处。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传送管12为圆管,且直径略大于每个钢珠300的直径,具体的,所述传送管12的直径大于钢珠直径0.2至0.8mm(毫米),如此,保证传送管12在横截面上仅能通过一个钢珠300并且钢珠300可以在传送管12内顺畅的移动。

所述导管20为两端开口的圆管,包括第一端22及与第一端22相背的第二端24。所述传送管12连接于所述第一端22及所述第二端24之间并与所述导管20连通。所述导管20直径略大于每个钢珠300的直径,具体的,所述导管20的直径大于钢珠直径0.2至0.8mm(毫米),如此,保证导管20在横截面上仅能通过一个钢珠300并且钢珠300可以在导管20内顺畅的移动。所述导管20内设置有一个位于传送管12连接处且靠近所述第二端24的弹片26。所述弹片26由金属制成。

所述冲压头30位于所述第一端22并包括主体部32及接触部34,所述主体部32用于连接至液压装置或电机(图未示),所述接触部34位于所述主体部32的一端且为圆柱形,所述接触部34的直径小于所述导管20的直径。所述接触部34用于压入所述第一端22内。

所述锂电池200包括用于收容电芯的外壳202及开设有注液孔204的盖板206。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及所述盖板206均为铝制成并通通过激光焊接方式组接在一起。注液孔204的直径略小于所述钢珠300的直径。

使用所述锂电池注液孔封装置100时,所述导管20的第二端24与锂电池200的对应的一个注液孔204相对,多个钢珠300从所述容器10送入传送管12内后在传送管12内一一排列,位于最靠近导管20的一颗钢珠300进入导管200并由弹片26托住,然后冲压部30向导管20运动,使得接触部34自第一端22压入导管20内与导管20的仅有的一颗钢珠300接触,并且进一步推动钢珠300使得弹片变形,如此该钢珠300可以向第二端24运动,最后将该对应一个钢珠300压入对应的一个注液孔204内。当接触部34从导管20内抽出时,弹片26恢复原来的形状,继续托住下一个钢珠。

本实用新型,利用传送管、导管及弹片使得导管内每次仅有一颗钢球,因此,冲压头一次冲压动作仅向对应一个注液孔压入一个钢球,防止一次压入多个而导致锂电池短路,而造成安全问题,提高了锂电池安全性能。

所述容器10的钢珠300可以通过压缩空气压入传输管12及导管20内。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传送管12与所述导管20倾斜连接,具体为,所述传送管12与所述导管20的第一端22成夹角设置。如此,钢珠300可以通过自身重力落入传送管12及导管20内。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弹片26也可以设置于导管20的其他位置,例如设置于传送管12与导管20连接处相对的位置或连接处附近的其他位置,只要保证弹片26仅托住一颗钢从传送管12传送的钢珠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