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隔离开关静触头及隔离开关。
背景技术:
隔离开关是一种用于隔离电源、倒闸操作或通断电路的开关器件。隔离开关在变电站、发电厂等场所大量使用,故其与变电站、发电厂等场所的设计、建立和安全运行息息相关。静触头和动触头是隔离开关的重要组成部分,静触头与动触头的质量直接影响着隔离开关的导电性能。传统的隔离开关,由于静触头和动触头之间的接触面积小,通过大电流时发热严重,温升较高,容易烧毁,故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隔离开关静触头及隔离开关,能够有效降低运行时的温升。
一种隔离开关静触头,包括静触座、第一触指及第二触指,所述第一触指包括相连的第一固定部与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触指包括相连的第二固定部与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分别固定在静触座上,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相对设置形成用于卡设动触头的卡位,所述第一连接部面向第二连接部的一侧设有与动触头形状适配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壁用于与动触头抵接,所述第二连接部面向第一连接部的一侧设有与动触头形状适配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壁用于与动触头抵接。
上述隔离开关静触头,第一触指的第一连接部上设有与动触头形状适配的第一凹槽,第二触指的第二连接部上设有与动触头形状适配的第二凹槽。当动触头卡设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形成的卡位内时,动触头的一侧能与第一凹槽的槽壁抵接,动触头的另一侧能与第二凹槽的槽壁抵接。如此能够有效地增加第一触指、第二触指与动触头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运行时的温升,减少烧毁的可能性,安全可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离开关静触头还包括连接螺杆及固定螺母,所述第一固定部设置在静触座的一侧,所述第二固定部设置在静触座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固定部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静触座上设有连接安装孔,所述第二固定部上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连接螺杆穿过第一安装孔、连接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后通过所述固定螺母锁紧。利用连接螺杆与固定螺母将第一触指的第一固定部和第二触指的第二固定部分别固定在静触座上,方便第一触指、第二触指的组装、拆卸和更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离开关静触头还包括第一弹性压片及第二弹性压片,所述第一弹性压片的一端与所述连接螺杆的头部抵接,所述第一弹性压片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抵接,所述第二弹性压片的一端与所述固定螺母抵接,所述第二弹性压片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抵接。通过调节固定螺母在连接螺杆上的位置,可以改变第一弹性压片对第一连接部的压力以及第二弹性压片对第二连接部的压力,从而使得第一触指、第二触指与动触头在合适的接触压力下进行电流的导通,以降低接触发热,保证安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触指并列设置在静触座上,所述第二触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触指并列设置在静触座上。设置多个第一触指和第二触指能够实现更大电流的导通,适用性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部与静触座接触的接触面上设有镀银层,所述静触座与第一固定部接触的接触面上设有镀银层,所述第二固定部的槽壁与静触座接触的接触面上设有镀银层,所述静触座与第二固定部的槽壁接触的接触面上设有镀银层。通过银层实现热量的可靠传导,避免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与静触座连接处严重发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静触座由T1紫铜制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大大地加强了静触座的导流能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指由T1紫铜制成,所述第二触指由T1紫铜制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大大地加强了第一触指和第二触指的导流能力。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隔离开关,包括安装支架、动触头及上述隔离开关静触头,所述静触座固定在安装支架上,所述动触头与隔离开关静触头对应设置,所述动触头能卡设在所述卡位内,且当所述动触头卡设在所述卡位内时,所述动触头的一侧与第一凹槽的槽壁抵接,所述动触头的另一侧与第二凹槽的槽壁抵接。
上述隔离开关,第一触指的第一连接部上设有与动触头形状适配的第一凹槽,第二触指的第二连接部上设有与动触头形状适配的第二凹槽。当动触头卡设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形成的卡位内时,动触头的一侧能与第一凹槽的槽壁抵接,动触头的另一侧能与第二凹槽的槽壁抵接。如此能够有效地增加第一触指、第二触指与动触头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运行时的温升,减少烧毁的可能性,安全可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离开关还包括转轴,所述动触头通过所述转轴铰接在所述安装支架上。通过旋转转轴即可实现隔离开关静触头与动触头的连接和分离,操作方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的截面为弧形,所述动触头与第一凹槽的槽壁接触的接触面为弧面,所述第二凹槽的截面为弧形,所述动触头与第二凹槽的槽壁接触的接触面为弧面。如此,第一凹槽的槽壁、第二凹槽的槽壁能够与动触头有效地接触,有利于降低运行时的温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隔离开关静触头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隔离开关静触头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隔离开关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隔离开关静触头,100、静触座,101、卡位,110、第一触指,111、第一固定部,112、第一连接部,113、第一凹槽,120、第二触指,121、第二固定部,122、第二连接部,123、第二凹槽,130、连接螺杆,140、固定螺母,150、第一弹性压片,160、第二弹性压片,20、安装支架,30、动触头,40、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结合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隔离开关静触头10,包括静触座100、第一触指110及第二触指120。所述第一触指110包括相连的第一固定部111与第一连接部112。所述第二触指120包括相连的第二固定部121与第二连接部122。所述第一固定部111、第二固定部121分别固定在静触座100上。所述第一连接部112与第二连接部122相对设置形成用于卡设动触头30的卡位101。所述第一连接部112面向第二连接部122的一侧设有与动触头30形状适配的第一凹槽113,所述第一凹槽113的槽壁用于与动触头30抵接。所述第二连接部122面向第一连接部112的一侧设有与动触头30形状适配的第二凹槽123,所述第二凹槽123的槽壁用于与动触头30抵接。
上述隔离开关静触头10,第一触指110的第一连接部112上设有与动触头30形状适配的第一凹槽113,第二触指120的第二连接部122上设有与动触头30形状适配的第二凹槽123。当动触头30卡设在第一连接部112与第二连接部122形成的卡位101内时,动触头30的一侧能与第一凹槽113的槽壁抵接,动触头30的另一侧能与第二凹槽123的槽壁抵接。如此能够有效地增加第一触指110、第二触指120与动触头30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运行时的温升,减少烧毁的可能性,安全可靠。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隔离开关静触头10还包括连接螺杆130及固定螺母140。所述第一固定部111设置在静触座100的一侧,所述第二固定部121设置在静触座100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固定部111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静触座100上设有连接安装孔,所述第二固定部121上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连接螺杆130穿过第一安装孔、连接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后通过所述固定螺母140锁紧。利用连接螺杆130与固定螺母140将第一触指110的第一固定部111和第二触指120的第二固定部121分别固定在静触座100上,方便第一触指110、第二触指120的组装、拆卸和更换。
进一步地,所述隔离开关静触头10还包括第一弹性压片150及第二弹性压片160,所述第一弹性压片150的一端与所述连接螺杆130的头部抵接,所述第一弹性压片15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12抵接。所述第二弹性压片160的一端与所述固定螺母140抵接,所述第二弹性压片16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22抵接。通过调节固定螺母140在连接螺杆130上的位置,可以改变第一弹性压片150对第一连接部112的压力以及第二弹性压片160对第二连接部122的压力,从而使得第一触指110、第二触指120与动触头30在合适的接触压力下进行电流的导通,以降低接触发热,保证安全。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一弹性压片150由60Si2Mn弹簧钢制成,所述的第二弹性压片160由60Si2Mn弹簧钢制成,具有较高的强度、弹性和淬透性,经久耐用。
结合图2所示,所述第一触指110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触指110并列设置在静触座100上,所述第二触指120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触指120并列设置在静触座100上。设置多个第一触指110和第二触指120能够实现更大电流的导通,适用性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部111与静触座100接触的接触面上设有镀银层,所述静触座100与第一固定部111接触的接触面上设有镀银层,所述第二固定部121的槽壁与静触座100接触的接触面上设有镀银层,所述静触座100与第二固定部121的槽壁接触的接触面上设有镀银层。通过银层实现热量的可靠传导,避免第一固定部111、第二固定部121与静触座100连接处严重发热。
所述静触座100由T1紫铜制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大大地加强了静触座100的导流能力。所述第一触指110由T1紫铜制成,所述第二触指120由T1紫铜制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大大地加强了第一触指110和第二触指120的导流能力。
结合图3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隔离开关,包括安装支架20、动触头30及上述隔离开关静触头10,所述静触座100固定在安装支架20上,所述动触头30与隔离开关静触头10对应设置,所述动触头30能卡设在所述卡位101内,且当所述动触头30卡设在所述卡位101内时,所述动触头30的一侧与第一凹槽113的槽壁抵接,所述动触头30的另一侧与第二凹槽123的槽壁抵接。
上述隔离开关,第一触指110的第一连接部112上设有与动触头30形状适配的第一凹槽113,第二触指120的第二连接部122上设有与动触头30形状适配的第二凹槽123。当动触头30卡设在第一连接部112与第二连接部122形成的卡位101内时,动触头30的一侧能与第一凹槽113的槽壁抵接,动触头30的另一侧能与第二凹槽123的槽壁抵接。如此能够有效地增加第一触指110、第二触指120与动触头30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运行时的温升,减少烧毁的可能性,安全可靠。
进一步地,所述隔离开关还包括转轴40,所述动触头30通过所述转轴40铰接在所述安装支架20上。通过旋转转轴40即可实现隔离开关静触头10与动触头30的连接和分离,操作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113的截面为弧形,所述动触头30与第一凹槽113的槽壁接触的接触面为弧面,所述第二凹槽123的截面为弧形,所述动触头30与第二凹槽123的槽壁接触的接触面为弧面。如此,第一凹槽113的槽壁、第二凹槽123的槽壁能够与动触头30有效地接触,有利于降低运行时的温升。所述安装支架20由不锈钢制成,经久耐用。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