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连接器和帽。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技术:在连接器的支撑筒上安装防水帽,防止配置于支撑筒内的触针浸水。防水帽具有筒状部,在将防水帽安装到支撑筒上时,筒状部相对于支撑筒气密状地嵌合。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如下技术:将壳体的外周壁部的开口部分用防尘罩塞住。通过将防尘罩外嵌到外周壁部,从而防止了异物侵入到壳体的嵌合部内。另外,因为防尘罩的外周露出,所以通过在防尘罩的外周面缠绕粘贴带,能预先将防尘罩粘合到线束上。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5-30087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158453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在将防水帽安装到支撑筒的过程中,由防水帽的筒状部和连接器的支撑筒气密状地构成的封闭空间的容积减少,因此该封闭空间内的压力上升,不易进行防水帽的安装作业。
另外,在专利文献2的技术中,防尘罩仅仅是覆盖于壳体的外周壁部,因此担心从壳体脱落。作为防止脱离的手段,通过使防尘罩和形成于外周壁部的周面上的锁定部卡定,从而能将防尘罩和壳体保持为嵌合状态。但是,当在防尘罩的周面上形成锁定形状时,不能利用粘贴带将防尘罩粘合到线束上。
技术实现要素:
第1和第2发明是鉴于如上述的情况完成的,目的在于实现在壳体上安装具有防水功能的帽时的作业性提高。
第3和第4发明是鉴于如上述的情况完成的,目的在于将帽和壳体保持为嵌合状态,且能利用粘贴带将帽粘合到其他构件上。
第1发明的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具备:
壳体;
帽,其相对于所述壳体能从所述壳体的前方进行安装;
筒状部,其构成所述帽,相对于所述壳体的外周气密状地外嵌;
箱部,其构成所述帽,为从所述筒状部向前方突出的形态;以及
气体贮存空间,其形成于所述箱部的内部,与由所述筒状部包围的收纳空间连通。
第2发明的帽的特征在于,具备:
筒状部,其相对于壳体的外周从所述壳体的前方气密状地外嵌;
箱部,其为从所述筒状部向前方突出的形态;以及
气体贮存空间,其形成于所述箱部的内部,与由所述筒状部包围的收纳空间连通。
第3发明的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具备:
壳体;
帽,其相对于所述壳体能从所述壳体的前方进行安装;
筒状部,其构成所述帽,与所述壳体嵌合;
锁定部,其形成于所述筒状部,通过与所述壳体的锁定臂卡定而将所述筒状部和所述壳体保持为嵌合状态;以及
带缠绕部,其构成所述帽,为从所述筒状部向前方突出的形态。
第4发明的帽的特征在于,具备:
筒状部,其相对于壳体从所述壳体的前方嵌合;
锁定部,其形成于所述筒状部,通过与所述壳体的锁定臂卡定而将所述筒状部和所述壳体保持为嵌合状态;以及
带缠绕部,其为从所述筒状部向前方突出的形态。
根据第1和第2发明,在将帽与壳体嵌合的过程中,由壳体的前表面密封的帽的内部空间伴随容积减少导致压力上升。但是因为帽具备气体贮存空间,该气体贮存空间与由筒状部包围的收纳空间连通,所以可抑制帽的内部空间的压力上升。因此,安装壳体的帽时的作业性良好。
根据第3和第4发明,能利用锁定部和锁定臂的卡定将帽和壳体保持为嵌合状态。另外,因为设置有与嵌合于壳体的筒状部不同的带缠绕部,所以通过在该带缠绕部缠绕粘贴带,能将帽粘合到其他构件上。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利用粘贴带将实施例1的连接器安装到线束上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对粘合到线束上的帽和壳体进行组装的过程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将连接器安装到支架(其他构件)上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将壳体和帽组装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从斜前方观看帽的立体图;
图6是从斜后方观看帽的立体图;
图7是帽的后视图;以及
图8是表示利用粘贴带将帽粘合到线束上的状态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a:连接器
10:壳体
23:锁定臂
30:帽
31:筒状部
32:箱部(带缠绕部)
33:收纳空间
34:锁定部
35:气体贮存空间
36:加强部
37:限动部
38:移位限制部
40:安装部
50:支架(其他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和第2发明也可以具备将所述气体贮存空间的内表面彼此连结的形态的加强部。根据该构成,因为气体贮存空间的容积不增减,所以将帽安装到壳体上时的作业性稳定。
第1和第2发明也可以具备安装部,该安装部形成于所述箱部的外周面,能与其他构件卡定。根据该构成,通过使安装部卡定。能将帽安装到其他构件上。
第1和第2发明也可以具备突起状的移位限制部,该移位限制部形成于所述箱部的外周面。根据该构成,在箱部的外周缠绕粘贴带将帽粘合到线束等上的情况下,将粘贴带也缠绕到突起状的移位限制部,从而能防止粘贴带在周向上错位。
第1和第2发明也可以具备限动部,该限动部形成于所述筒状部的外周与所述箱部的边界部,为相对于所述箱部的外周面呈台阶状突出的形态。根据该构成,在箱部的外周缠绕粘贴带将帽粘合于线束等上的情况下,将粘贴带以沿着限动部的方式缠绕,从而能防止粘贴带向筒状部侧错位。
第3和第4发明也可以具备突起状的移位限制部,该移位限制部形成于所述带缠绕部的外周面。根据该构成,在带缠绕部的外周缠绕粘贴带将帽粘合到线束等上的情况下,将粘贴带也缠绕到突起状的移位限制部,从而能防止粘贴带在周向上错位。
第3和第4发明也可以具备限动部,该限动部形成于所述筒状部的外周与所述带缠绕部的边界部,为相对于所述带缠绕部的外周面呈台阶状突出的形态。根据该构成,在带缠绕部的外周缠绕粘贴带将帽粘合到线束等上的情况下,将粘贴带以沿着限动部的方式缠绕,从而能防止粘贴带向筒状部侧错位。
第3和第4发明也可以为,所述筒状部相对于所述壳体的外周气密状地外嵌,在所述带缠绕部的内部形成有气体贮存空间,该气体贮存空间与由所述筒状部包围的收纳空间连通。根据该构成,在将帽与壳体嵌合的过程中,由壳体的前表面密封的帽的内部空间伴随容积减少导致压力上升。但是,因为带缠绕部的内部成为与由筒状部包围的空间连通的气体贮存空间,所以可抑制帽的内部空间的压力上升。因此,安装壳体的帽时的作业性。
第3和第4发明也可以具备将所述气体贮存空间的内表面彼此连结的形态的加强部。根据该构成,即使将粘贴带牢固地缠绕到带缠绕部,气体贮存空间的容积也不减少,所以将帽安装到壳体上时的作业性稳定。
第3和第4发明也可以具备安装部,该安装部形成于所述带缠绕部的外周面,能与其他构件卡定。根据该构成,通过使安装部卡定,能将帽安装到其他构件上。
<实施例1>
以下参照图1~图8对将本发明具体化的实施例1进行说明。本实施例1的连接器a构成为具备合成树脂制的壳体10、多个端子配件16以及合成树脂制的帽30。此外,在以下说明中,关于前后方向,将图1~3中的左方定义为前方。另外,关于上下方向,将图1~8所示的方向原样地定义为上方、下方。
如图1~3所示,壳体10具备呈块状的主体部11、以及覆盖主体部11的上表面、下表面、左右两侧面的形态的筒状嵌合部12。在主体部11的内部形成有多个端子收纳室13。各端子收纳室13在前后方向细长,多个端子收纳室13配置成在左右方向上排列。端子收纳室13的后端部在壳体10的后端面开设为端子插入口14。端子收纳室13的前端部在壳体10的前端面开设为突片插入口15。在针对壳体10从前方嵌合对方侧连接器(省略图示)时,安装于对方侧连接器上的阳型端子配件(省略图示)的突片插入到突片插入口15中。
在各端子收纳室13的内部分别从壳体10的后方插入有阴型端子配件16。在端子配件16的后端部形成有开口筒状的压接部17,在压接部17上汇总地粘合有电线18的前端部和圆筒状的橡胶栓19。在将端子配件16插入端子收纳室13的状态下,橡胶栓19的外周的唇部液密状(气密状)地紧贴在端子收纳室13的内周面中靠近端子插入口14的后端部区域。因此,在端子收纳室13中气密状分隔出比橡胶栓19靠前方的空间和壳体10的后方的外部空间。
筒状嵌合部12的后端部与主体部11的外周后端部相连。由主体部11的外周和筒状嵌合部12的内周分隔出的空间在壳体10的前表面开口,成为用于使帽30的筒状部31或对方侧连接器嵌入的嵌入空间20。在嵌入空间20内安装有环状的密封构件21,环状的密封构件21安装于主体部11的外周。密封构件21从壳体10的前方收纳于筒状嵌合部12内,利用外嵌于主体部11的外周的前端侧区域的前构件22防脱。
在主体部11的上表面(外表面)形成有锁定臂23,锁定臂23为在前后方向细长的形状,在侧视中能向上下方向呈跷跷板状地弹性变形。在锁定臂23的前端部形成有在上下方向贯通的形态的锁定孔24。为了容易进行锁定解除操作等,筒状嵌合部12中与锁定臂23对应的上表面区域成为切除形态。
帽30是具有筒状部31和箱部32(权利要求7~13记载的带缠绕部)的单一部件。筒状部31为在前后方向贯通的形态,呈具有上下壁部和左右壁部的大致方筒状。由筒状部31包围的空间的前后两面开放,该空间成为收纳壳体10的主体部11的收纳空间33。在构成筒状部31的上壁部的外表面(上表面)形成有呈突起状的锁定部34。
箱部32为仅后表面(与壳体10相对的面)开口的形态,与筒状部31的前端部相连。即,箱部32为从筒状部31的前端部向前方突出的形态。箱部32的内部成为气体贮存空间35。气体贮存空间35仅在箱部32的后表面开放,气体贮存空间35的后端部和收纳空间33的前端部连通。在气体贮存空间35的内部形成有呈板状的加强部36,加强部36为将气体贮存空间35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连结的形态。加强部36在配置成其板面与左右两侧方面对时,将气体贮存空间35分隔成左右2个(参照图6)。前后方向上的加强部36的形成区域是遍及气体贮存空间35的全长而连续的范围。
如图1~5所示,构成箱部32的上表面壁的高度相对于构成筒状部31的上壁部呈台阶状降低。由于该上表面壁和上壁部的高低差,筒状部31的前端部成为相对于箱部32的上表面相对升高的限动部37。另外,在构成箱部32的左右两侧面壁形成有左右对称的三对移位限制部38。各移位限制部38为从侧壁面的外表面向前后方向细长地呈肋状突出的形态。另外,各移位限制部38的前后方向上的形成区域是遍及箱部32的全长的范围。
成对的2个移位限制部38分为左侧面壁和右侧面壁且配置于相同高度。另外,三对移位限制部38配置于相互不同的高度。即,处于最高位置的一对移位限制部38配置成沿着侧面壁的上端缘。处于最低位置的一对移位限制部38配置成沿着侧面壁的下端缘。剩余的一对移位限制部38配置于侧面壁的大致中央高度(详细为比中央稍微靠上方)。在位于该中间高度的一对移位限制部38的前端部形成有脱离限制突起39。
在箱部32上一体形成有安装部40,安装部40用于将帽30安装到支架50(权利要求记载的其他构件)上。安装部40具备:左右一对侧壁部41,其从箱部32的下表面(外表面)向下方突出;支撑壁部42,其将两侧壁部41的下端缘彼此连结;以及卡定臂43,其为从箱部32的下表面的后端缘部在与支撑壁部42的正面之间空开间隔地向前方呈悬臂状延伸的形态。在卡定臂43的下表面形成有卡定突起44,在卡定臂43的前端部形成有向下方突出的形态的前止动部45。如图3所示,支架50呈水平板状,为从汽车的车身(省略图示)等向前方呈悬臂状延伸的形态。在支架50上形成有卡定孔51。
在将帽30安装到支架50上时,使安装部40相对于支架50从其前方水平接近,使得将支架50插入到支撑壁部42的上表面与卡定臂43的下表面的间隙中。在插入过程中,卡定突起44干扰支架50,从而卡定臂43向上方弹性挠曲。并且,当帽30相对于支架50到达正式的安装位置时,如图3所示,支架50的前端部撞上前止动部45,从而可限制帽30向后方移动。与此同时,卡定臂43弹性复原,卡定孔51和卡定突起44卡定,通过该卡定作用,可限制帽30相对于支架50向前方脱离。
另外,在未组装帽30和支架50的情况下,如图1、2、8所示,帽30也能在使箱部32(安装部40)的下表面与线束52的外周抵接的状态下利用粘贴带53粘合于线束52的外周。粘贴带53缠绕于箱部32的外周和线束52的外周。缠绕有粘贴带53的箱部32和形成有锁定部34的筒状部31配置于在前后方向分开的不同位置。因此,粘贴带53不可能缠绕到锁定部34上,不会损坏锁定部34和锁定臂23的锁定功能。
在箱部32的外周面上,粘贴带53相对于移位限制部38以横穿的方式紧贴。在粘贴带53上作用周向(缠绕方向)的张力,但是因为移位限制部38在前后方向细长,所以即使粘贴带53相对于移位限制部38在周向上错位,也产生周向的阻力。由此,可防止粘贴带53相对于箱部32在周向上错位。
另外,在筒状部31的前端部形成有相对于箱部32的后端部上表面呈台阶状升高的限动部37。因此,即使缠绕于箱部32上的粘贴带53相对于帽30向后方错位,通过与限动部37抵接,也可防止粘贴带53向后方错位。在移位限制部38的前端部进一步形成有脱离限制突起39,脱离限制突起39从移位限制部38的外表面向宽度方向外侧突出。因此,即使缠绕于箱部32上的粘贴带53相对于帽30向前方错位,通过与脱离限制突起39抵接,也可防止粘贴带53向前方错位。
在对方侧连接器从壳体10被卸下的状态下,为了防止异物向端子配件16、密封构件21附着等,在壳体10的前端部组装有帽30。在组装帽30的过程中,筒状部31插入到嵌入空间20内,锁定臂23与锁定部34干扰而向上方弹性挠曲。并且,当帽30相对于壳体10成为正式的组装状态时,锁定臂23弹性复原,且锁定孔24与锁定部34卡定。通过该卡定作用,帽30和壳体10锁定为组装状态。
在组装帽30的状态下,主体部11收纳到筒状部31内,主体部11的前表面的突片插入口15被帽30塞住。另外,在嵌入空间20的里端部,筒状部31的后端部紧贴在密封构件21的外周,主体部11的外周面和筒状部31的内周面的间隙利用密封构件21遍及全周密封为液密状态。因此,即使水浸入到嵌入空间20的里端部,该水也不会顺着主体部11的外周面、筒状部31的内周面到达突片插入口15。
然后,在将帽30组装到壳体10上的过程中,如图2所示,当筒状部31的后端部到达密封构件21时,包含筒状部31内的收纳空间33和端子收纳室13在内的密封空间46的内部气密状地密封。伴随帽30和壳体10的嵌合动作进行,收纳空间33的容积减少,因此密封空间46的容积也减少。由此,密封空间46内的压力上升,而该压力上升成为组装帽30和壳体10时的阻力。
但是,因为在帽30内形成有气体贮存空间35,气体贮存空间35与收纳空间33的前端连通而构成密封空间46,所以与该气体贮存空间35相应地,可确保密封空间46的容积较大。因此,即使帽30和壳体10正式嵌合使收纳空间33的容积大幅减少,也可抑制密封空间46整体上的容积减少,使该容积减少程度比没有形成气体贮存空间35的情况小。由此,可抑制在帽30和壳体10的组装过程中密封空间46的压力上升,所以可减小组装帽30和壳体10时的阻力。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1的连接器a具备:壳体10;以及相对于壳体10能从其前方安装的帽30。帽30具备:相对于壳体10的外周气密状地外嵌的筒状部31;以及从筒状部31向前方突出的形态的箱部32。并且,在箱部32的内部形成有气体贮存空间35,气体贮存空间35与由筒状部31包围的空间连通。
根据该构成,在将帽30嵌合到壳体10的过程中,由壳体10的前表面密封的帽30内部的收纳空间33和包含收纳空间33的密封空间46伴随其容积的减少导致压力上升。但是,因为帽30具备气体贮存空间35,气体贮存空间35与由筒状部31包围的收纳空间33连通,所以可抑制包含帽30内的收纳空间33在内的密封空间46内的压力上升。因此,安装壳体10的帽30时的作业性良好。
另外,在帽30上形成有将气体贮存空间35的内表面彼此连结的形态的加强部36。根据该构成,因为气体贮存空间35的容积不增减,所以将帽30安装到壳体10上时的作业性稳定。另外,因为在箱部32的外周面形成有能与支架50卡定的安装部40,所以通过使安装部40卡定,能将帽30安装到支架50上。
另外,本实施例的连接器a在具备壳体10和帽30的基础上,还在筒状部31上形成有锁定部34,锁定部34通过与壳体10的锁定臂23卡定而将筒状部31和壳体10保持为嵌合状态。根据该构成,通过锁定部34和锁定臂23的卡定,能将帽30和壳体10保持为嵌合状态。并且,从筒状部31向前方突出的箱部32也兼备作为用于缠绕粘贴带53的带缠绕部的功能。即,帽30具备与嵌合到壳体10上的筒状部31不同的具有作为带缠绕部的功能的箱部32。根据该构成,通过在箱部32(带缠绕部)上缠绕粘贴带53,能将帽30粘合到线束52等另外的构件上。
另外,在箱部32的外周面形成有突起状的移位限制部38。根据该构成,在将粘贴带53缠绕到箱部32的外周而将帽30粘合到线束52等上的情况下,通过将粘贴带53也缠绕到突起状的移位限制部38上,能防止粘贴带53在周向上错位。
另外,在筒状部31的外周的与箱部32的边界部形成有限动部37,限动部37为相对于箱部32的外周面呈台阶状突出的形态。根据该构成,在将粘贴带53缠绕到箱部32的外周而将帽30粘合到线束52等上的情况下,通过将粘贴带53以沿着限动部37的方式缠绕,能防止粘贴带53向筒状部31侧错位。
<其他实施例>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利用上述记述和附图说明的实施例,例如下面的实施例也包含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1)在上述实施例1中,在箱部(带缠绕部)的外周形成安装部,但是根据第1~第4发明,也可以设为在箱部(带缠绕部)的外周不形成安装部的形态。
(2)在上述实施例1中,在箱部(带缠绕部)的外周面形成移位限制部,但是根据第1~第4发明,也可以设为在箱部(带缠绕部)的外周面不形成移位限制部的形态。
(3)在上述实施例1中,在筒状部的外周与箱部(带缠绕部)的边界部形成限动部,但是根据第1~第4发明,也可以设为在筒状部的外周与箱部(带缠绕部)的边界部不形成限动部的形态。
(4)在上述实施例1中,在气体贮存空间的内部形成加强部,但是根据第1~第4发明,也可以设为在气体贮存空间的内部不形成加强部的形态。
(5)在上述实施例1中,在箱部(带缠绕部)的内部形成气体贮存空间,但是根据第3和第4发明,也可以设为在箱部(带缠绕部)的内部不形成气体贮存空间的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