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开关技术,尤其是车载开关技术。
背景技术:
车载开关一般是采用弹性体结构与塑料壳体的配合来实现运动。在变速器装置中,车载开关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车载开关的工作性能对于变速器及车辆能够长期安全可靠地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申请人经研究后发现,现有车载开关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工作环境复杂恶劣,车载开关的接插件会发生松动,导致防水性能下降;外部换挡机构实际作用触发开关总体行程偏短,再加上头部顶杆柱塞受到换挡机构很大侧向剪切力作用,端面会加速磨损而导致动作位置变化,这就要求开关动作点位置公差要小,否则容易导致外部换档机构动作已经完成,但开关还没接通,也就是下压总行程小于开关动作点行程。现有车载开关的参数都不可调,零件叠加误差导致开关精度不能符合预期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插接件可调式车载开关,并进一步提供一种车载开关的制作方法。
技术方案:一种插接件可调式车载开关,包括开关芯部组件,所述开关芯部组件包括下壳体和插接脚组件,所述插接脚组件包括插接脚和固定于插接脚端部的静触点;所述下壳体上开有一组插接孔和位于插接孔之间的注胶孔;所述插接脚的一端穿过该插接孔后延伸至下壳体内;所述下壳体内具有可供插接脚调整位置并与注胶孔连通的活动空间;所述活动空间中可容置有固定胶;所述固定胶在插接脚调整至预定位置后注入。
采用后续压入方式,可在整只产品铆接完毕后,通过智能化自动设备调整插脚行程提高开关动作点精准度,参数精准到位后在中间孔位置注入固定胶,从而使插脚牢固定位,同时也使产品有更好的抗热冲击及更高的防水等级。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插接脚的端部设置有凹槽或凸起部。所述插接孔中安装有密封堵头。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下壳体两插接孔与注胶孔注胶前互通,浇水可从注胶孔流到两个插接脚凹槽部位。
一种插接件可调式车载开关芯部组件,包括下壳体和插接脚组件,所述插接脚组件包括插接脚和固定于插接脚端部的静触点;所述下壳体上开有一组插接孔和位于插接孔之间的注胶孔;所述插接脚的一端穿过该插接孔后延伸至下壳体内;所述下壳体内具有可供插接脚调整位置的活动空间;所述活动空间中容置有固定胶;所述固定胶在插接脚
调整至预定位置后注入。
优选的,所述插接脚的端部设置有凹槽或凸起部。所述插接孔中安装有密封堵头。
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插接件可调式车载开关的制作方法,包括:在装配后,根据需要将插接脚调整到预期位置,注入固定胶,安装密封堵头,固化。优选的实施例中,在装配后,根据要求将开关动触头调整到预定的动作点位置,调整插接脚直至开关接通或断开,此位置即为插接脚的预期位置。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提供一种插接件可调式开关或者一种插接件可调式车载开关芯部组件的制作方法,该方法的主要步骤是:根据需要将插接脚调整到预期位置,注入固定胶,固化。优选的实施例中,根据要求将开关动触头调整到预定的动作点位置,调整插接脚直至开关接通或断开,此位置即为插接脚的预期位置。
有益效果:本发明中的插接脚是可调的,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相关参数,从而使开关调控更加精确;可以抵消开关里面各个零件尺寸链公差对开关动作点位置及动作力影响,公差极小;同时通过固定胶粘接固定插接脚与壳体,可起到防水密封和连接固定的双重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芯部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车载开关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车载开关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车载开关制作过程中注胶过程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车载开关的制作安装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车载开关芯部组件的制作安装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申请人对现有技术的各种方案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现有的方案中,插接脚(插接件)与壳体注塑成形,即一体成型固定。在这种方案中,插接件的定位精度取决于注塑精度,在制作完成后无法调整插接件。在一体成型制作过程中,插接件表面的镀银层容易被氧化,生成氧化膜,而导致接触电阻增大,影响开关的性能。同时,由于车载开关的工作环境非常复杂,在高温时,变速箱内的油温可达到130℃以上,而在其他情况下,温度也可能达到零下40℃,形成高低温冲击,金属质的插接件与塑料壳体冷缩系数不同,因此会导致插接件松动,进而导致防水性能下降。为此,有技术人员提出了在插接件上安装O型密封圈的方式,通过该密封圈进一步提高开关的密封效果。
如图1所示,一种开关芯部组件,包括开关芯部运动机构、上壳体209、下壳体207、触脚3和密封橡胶组件。其中,密封橡胶组件包括密封橡胶件401和接触头402,橡胶密封件设有环形增厚区401b,该区域与侧边形成双重密封。
其中,开关芯部组件包括下壳体和插接脚组件,所述插接脚组件包括插接脚和固定于插接脚端部的静触点;所述下壳体上开有一组插接孔和位于插接孔之间的注胶孔;所述插接脚的一端穿过该插接孔后延伸至下壳体内;所述下壳体内具有可供插接脚调整位置的活动空间;活动空间中可容置有固定胶;所述固定胶在插接脚调整至预定位置后注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知,注胶孔与活动空间是连通的,以便固定胶能够流动到相应的位置,通过注胶孔注入固定胶,使接插脚固定在预定的位置,即实现了插接脚参数的调整。同时,由于插接脚上设置有凸起或凹槽,在固定胶凝固后,能够使插接脚与开关芯部组件之间更加紧固和可靠。
其中,开关芯部运动机构主要包括上盖体201、下盖体202、活动杆203、弹性元件204、动触片205和复位弹性件206。
其中上盖体具有中空凸起部,上盖体两侧对称设置有定位孔201a。下盖体的上侧对称设置有定位凸起,通过定位凸起和定位孔连接上盖体和下盖体。活动杆、动触片和弹性元件(缓冲弹簧)设置于上盖体和下盖体之间,上盖体和下盖体内设置有活动杆定位孔,活动杆的两端插接于其中,缓冲弹簧套接在活动杆上,缓冲弹簧的一端抵接于上盖体或者下盖体内侧,另一端抵接于动触片上。动触片的两臂上分别固定有动触点。动触片的中部设置有活动孔,活动杆可穿过该孔。注胶孔与活动空间连通。
下盖体的内侧,例如在侧壁和底壁上设置有凸起或凹陷部,动触片的底部和侧壁对应设置有凹陷部或凸起部,通过凹凸配合的方式限定动触片的活动范围,提高动触片运动的稳定性。下盖体的外侧底部对称设置有凸台,复位弹性件套接固定在该凸台上。
利用凸台来定位弹簧,使弹簧位置更加精准可靠,避免弹簧直接作用在金属片,避免因弹簧在压缩过程中,动触片移动或错位,其弹簧力对动静触点的接触通电的影响。避免弹簧疲劳,同时容易满足不同客户开关动作力要求。
上下盖体采用分体式结构,便于放缓冲弹簧及定位销,从而使整体尺寸更加紧凑,减少芯部内部空间,型号通用性更佳;动触片及弹簧装配定位准确,避免动触片或弹簧因振动导致错位或脱落现象,提高生产效率,定位精度及动触片可靠性。采用缓冲弹簧保持对动触片的压力,一是便于动静触点之间接触调整灵活性,二是能够减少动静触片接触时的作用力,延长动静触点的寿命。
最后,采用活动杆、缓冲弹簧及动触片,起到保护动触片不受太外力作用导致变形或位置滑动导致的接触不良。可以使开关在振动及运动情况下弹簧及动触片位置准确,重复动作精度高。
如图2和图3所示,提供常开型和常闭型的车载开关。包括车载开关主体部10、开关头部触发机构和开关芯部组件;车载开关主体部内设置有第一容置部和第二容置部,开关头部触发机构安装于第一容置部中,所述开关芯部组件安装于第二容置部中。车载开关主体部主要为一壳体,开关头部触发机构和开关芯部组件安装在其中。其中,开关芯部组件主要包括开关芯部运动机构、上壳体209、与上壳体适配的下壳体207、触脚3和密封橡胶组件4。在成品中,伸缩杆的一端与接触头402抵接。
如图4和图5所示,描述车载开关的制作过程,在装配后,根据需要将插接脚调整到预期位置,注入固定胶,安装密封堵头,固化。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在装配后,根据要求将开关动触头调整到预定的动作点位置,调整插接脚直至开关接通或断开,此位置即为插接脚的预期位置。
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首先将插接脚与下壳体连接,然后装配芯部开关的其他组件,最后将芯部开关组件以及头部触发机构一起安装在外壳体中,调整车载开关的通电电动作位置点,事先将顶杆柱塞下压到客户要求的动作点位置,调整接插件直到开关动,静触点接触通电或断电为止,此设计开关动作点精度可以达到+\-0.05mm甚至更高, 现在市场供应的公差+/-0.25mm,通过参数调整同时也可以满足不通客户开关触发点需求。参数调整完后从常开塑料底座小孔注胶,液体胶流动充填两个接插件与塑料件环形空间,注完后盖上小盖子,固化后完成开关参数及插脚固定。
如图6所示,将插接脚与下壳体连接,根据需要将插接脚调整到预期位置,注入固定胶,固化。预期位置的寻找方法是:根据要求将开关动触头调整到预定的动作点位置,调整插接脚直至开关接通或断开,此位置即为插接脚的预期位置。具体地,将开关芯部组件固定在定位机构上,将插脚,或称接插脚、插接脚、触脚,向下压到动静触点接触瞬间停止,在芯部自由状态后注胶,注胶后等待固化或者盖上密封堵头。
总之,现有开关的金属插脚多采用与塑料件注塑在一起,此种工艺会导致定位精度低且插脚行程不可调;而汽车使用环境经常冷热冲击,容易导致插脚与塑料件出现松动间隙,从而导致防水性能下降;注塑温度高又容易导致插脚变黄,银层氧化,导致开关接触电阻较大。
通过调整插脚上银点与动触片银点之间距离,实现开关动作点参数调整精准到位,参数调整后采用在常开塑料底座塑料中心位小孔注胶,利用胶水流动性最后会充填到两个插脚缝隙处,固化后实现接插脚与塑料固化一起精确定位。
常闭开关断电动作点位置参数可调及注胶密封固定结构。通过调整活动杆上盖下端面与动触片上平面之间距离,实现开关动作点参数调整精准到位,参数调整后采用在常闭塑料底座塑料中心位小孔注胶,利用胶水流动性最后会充填到两个插脚缝隙处,固化后实现接插脚与塑料固化一起精确定位。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等同变换,这些等同变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