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天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宽带吸顶天线。
背景技术:
随着4G,5G通讯时代的来临,数据请求越来越大,3G时代的通讯系统带宽已经不能满足未来通信需求,系统需要更高的带宽,随之,各种天线带宽也需要布拓宽,同时,各种场合的WiFi覆盖需求也越越普及,为了节省资源,降低网络安装困难,各运营商共用网络,这样,系统就需要更宽的频段,同时为以后的系统扩展,网络建设者希望将wifi的覆盖也涵盖在一套网络系统里,因此,运营商急需一种能够覆盖700M-6000M的超宽带室内覆盖的吸顶天线。
现有的室内覆盖吸顶天线,均频带698-2700MHz,原理基本一致。受限于其原理,尺寸均比较大,要么小直径,高高度;要么大直径,低高度;很难实现高度和直径同时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超宽带吸顶天线,以实现高度和直径的同时降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超宽带吸顶天线,所述天线包括:上锥、下锥、支撑件、底板以及馈线,其中,所述支撑件及所述底板均为圆环状,并且二者之间通过在所述支撑件圆环外周上布设的支撑杆连接,所述上锥及所述下锥均为圆锥状,所述上锥的顶尖部向下,与所述支撑件固接,所述下锥的顶尖部向上,固接至所述底板上,沿所述下锥的下沿向外,分布着一组螺旋尾翼。
优选的,所述螺旋尾翼的数量为四个。
优选的,相邻螺旋尾翼之间具有缝隙。
优选的,所述缝隙的形状为渐开形。
优选的,所述螺旋尾翼的尾部具有尾部折起。
优选的,所述底板上均匀布置有用于与所述下锥固接的螺孔。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内周上均布有用于固接所述支撑杆的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馈线穿过所述底板的中空部为所述上锥及所述下锥馈电。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超宽带吸顶天线,通过底板及其上固接的支撑件分别支撑上锥及下锥,在下锥的底部均布有螺旋尾翼,实现了天线高度和直径的同时降低,从而实现了吸顶天线的小型化。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超宽带吸顶天线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下锥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底板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超宽带吸顶天线的一种技术方案。超宽带吸顶天线包括:上锥1、下锥2、支撑件3、底板4,以及馈线5。
上锥1由电导体材料构成,外形为圆锥状。相对于下锥2的圆锥体来说,上锥的圆锥高度较小,底面圆形的半径也较小。在组装状态下,上锥1的顶尖向下被固接在支撑件3上。
下锥2同样有电导体材料构成,其外形也大致为圆锥状。图2示出了下锥部件2的独立立体图。参见图2,下锥2的高度及底面圆形的半径均小于上锥1。另外,特别的,在下锥2的外周上布设着一组向外延展的螺旋尾翼。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布设的螺旋尾翼的数量优选是四个。并且,优选的,上述四个螺旋尾翼沿下锥2的外周均布。
不同的螺旋尾翼之间设有缝隙21,而且缝隙21的间隙由下锥2的顶尖向下呈逐渐变大的形状。也即,缝隙呈渐开型的形状。缝隙21的宽度要能够使得支撑杆从中间穿过,以便将支撑件3与底板4固接。
还有,每个尾翼的尾部设有尾部折起22。设置尾部折起22的作用在于采用多层非共面结构,从而增加天线的电长度而不增大下锥部件的半径,提高空间利用率。尾部折起22的设置对于天线的小型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于在下锥的外沿增设有螺旋尾翼,能够大大增加超宽带吸顶天线的带宽,对于提高吸顶天线的性能十分有利。
支撑件3有非导电的硬质材料制成,外形上呈圆环状。支撑件3的作用在于支撑上锥部件1。支撑件3通过连接在底面上的多个支撑杆6与底板4固接。支撑杆6的数量优选是四个,而且它们与支撑件3之间的连接位置优选是沿支撑件3圆环的内周均布在支撑件3的底面上。
与支撑件3相同,底板4也有非导电的硬质材料制成。底板4的外形也是圆环。底板4的主要作用在于对下锥2提供支撑。具体的,底板4通过设置在其上的多个螺钉与下锥2固接。
另外,在底板4的内周上,突出设置有多个限位块。通过这些限位块41,底板与支撑杆固接,仅与支撑件3固接。
馈线5用于对上锥1及下锥2馈电。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馈线5穿过底板5的中孔为上锥1及下锥2馈电。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超宽带吸顶天线的覆盖带宽从700-6000MHz,9倍频的室内覆盖吸顶天线,能覆盖移动通讯频段以及wimax、wifi、GPS、BD等频段。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改动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