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液晶面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液晶面板工业中,通过阵列基板来控制液晶的排列,从而实现不同灰度光线的显示,阵列基板为液晶面板中的重要部分,其生产也属于液晶面板制造过程中的重要工艺。
现有的采用环形栅极结构的阵列基板,由于其优越的性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该环形栅极结构的阵列基板运用于量产时,其工艺步骤较步骤,成本较高。
故,有必要提供一种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阵列基板的工艺步骤复杂,成本较高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包括:
基板;
在所述基板上形成缓冲层;
在所述缓冲层内形成源极和数据线,同时在所述缓冲层上形成第一栅极、第二栅极、第一扫描线以及第二扫描线,其中,所述数据线与所述源极连接,所述第一栅极与所述第二栅极电性连接且环绕所述源极,所述第二扫描线线与所述第一栅极以及所述第二栅极连接;
在所述源极、所述第一扫描线以及所述第二扫描线上形成半导体层;
对位于所述第一扫描线以及所述第二扫描线上的所述半导体层进行导体化,以形成导体层;
在所述半导体层上形成第一像素电极,同时在所述导体层上形成第二像素电极,其中,所述第一像素电极通过所述导体层使得所述第一扫描线以及所述第二扫描线连接。
在本发明的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中,所述在所述缓冲层内形成源极和数据线,同时在所述缓冲层上形成第一栅极、第二栅极、第一扫描线以及第二扫描线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缓冲层上形成一光阻层;
通过黄光工艺和蚀刻工艺,形成第一栅极区域、第二栅极区域、第一扫描线区域、第二扫描线区域、源极区域以及数据线区域;
在所述光阻层上形成金属层,以覆盖所述第一栅极区域、所述第二栅极区域、所述第一扫描线区域、所述第二扫描线区域、所述源极区域以及所述数据线区域;
通过剥离工艺,去除所述光阻层以及位于所述光阻层上的所述金属层。
在本发明的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中,所述在所述源极、所述第一扫描线以及所述第二扫描线上形成半导体层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缓冲层上形成一绝缘层,以覆盖所述源极、所述数据线、所述第一栅极、所述第二栅极、所述第一扫描线以及所述第二扫描线;
在所述绝缘层上形成光阻层,以使得所述源极、所述第一扫描线以及所述第二扫描线裸露在外面;
在所述源极、所述第一扫描线以及所述第二扫描线上形成所述半导体层。
在本发明的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中,所述在所述绝缘层上形成光阻层,以使得所述源极、所述第一扫描线以及所述第二扫描线裸露在外面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绝缘层上形成所述光阻层;
通过黄光工艺与蚀刻工艺,使得所述源极、所述第一扫描线以及所述第二扫描线裸露在外面。
在本发明的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中,所述在所述源极、所述第一扫描线以及所述第二扫描线上形成所述半导体层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光阻层上形成所述半导体层,以覆盖所述第一扫描线、所述第二扫描线以及所述源极;
通过剥离工艺去除所述光阻层上的所述半导体层。
在本发明的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中,所述对位于所述第一扫描线以及所述第二扫描线上的所述半导体层进行导体化,以形成导体层的步骤,包括:
通过黄光工艺,形成光阻层,以使得位于所述第一扫描线以及所述第二扫描线上的所述半导体层裸露在外面;
对位于所述第一扫描线以及所述第二扫描线上的所述半导体层进行导体化。
在本发明的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中,可使用氩气、氮气以及氨气对位于所述第一扫描线以及所述第二扫描线上的所述半导体层进行导体化。
在本发明的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中,所述在所述半导体层上形成第一像素电极,同时在所述导体层上形成第二像素电极的步骤,包括:
通过黄光工艺,形成光阻层,以使得所述导体层、所述半导体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扫描线与所述第二扫描线之间的区域裸露在外面;
在所述光阻层上形成像素电极层,以覆盖所述导体层所述半导体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扫描线与所述第二扫描线之间的区域。
通过剥离工艺去除所述光阻层以及位于所述光阻层上的所述像素电极层。
在本发明的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中,所述半导体层的材料为铟镓锌氧化物。
在本发明的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中,所述缓冲层为氮化硅层、氧化硅层或氧化铝层。
本发明的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包括:基板;在基板上形成缓冲层;在缓冲层内形成源极和数据线,同时在缓冲层上形成第一栅极、第二栅极、第一扫描线以及第二扫描线;在源极、第一扫描线以及第二扫描线上形成半导体层;对位于第一扫描线以及第二扫描线上的半导体层进行导体化,以形成导体层;在半导体层上形成第一像素电极,同时在导体层上形成第二像素电极。本发明中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其工艺步骤较简单,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小了生产成本。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A-2D为图1所示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中形成源极、数据线、第一栅极、第二栅极、第一扫描线以及第二扫描线的步骤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图3A-3E为图1所示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中在源极、第一扫描线以及第二扫描线上形成半导体层的步骤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图4A-4C为图1所示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中在源极、第一扫描线以及第二扫描线上形成半导体层对位于所述第一扫描线以及所述第二扫描线上的所述半导体层进行导体化,以形成导体层的步骤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图5A-5C为图1所示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中在所述半导体层上形成第一像素电极,同时在所述导体层上形成第二像素电极的步骤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的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优选实施例的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包括:
步骤S101,在基板上形成缓冲层;
步骤S102,在缓冲层内形成源极和数据线,同时在缓冲层上形成第一栅极、第二栅极、第一扫描线以及第二扫描线,其中,数据线与源极连接,第一栅极与第二栅极电性连接且环绕源极,第二扫描线与第一栅极以及第二栅极连接;
步骤S103,在源极、第一扫描线以及第二扫描线上形成半导体层;
步骤S104,对位于第一扫描线以及第二扫描线上的半导体层进行导体化,以形成导体层;
步骤S105,在半导体层上形成第一像素电极,同时在导体层上形成第二像素电极,其中,第一像素电极通过导体层使得第一扫描线以及第二扫描线连接。
具体的,在步骤S102中,请参阅图2A-2D,图2A-2D为图1所示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中形成源极、数据线、第一栅极、第二栅极、第一扫描线以及第二扫描线的步骤对应的结构示意图;图2D中的上图为阵列基板的俯视图,下图为阵列基板A-A方向的剖视图。如图2A所示,在一基板11上依次形成缓冲层12和光阻层13;随后,如图2B所示,通过黄光工艺和蚀刻工艺,形成第一栅极区域133、第二栅极区域134、第一扫描线区域131、第二扫描线区域132、源极区域122以及数据线区域121;接着,如图2C所示,在光阻层13上形成金属层14,以覆盖第一栅极区域133、第二栅极区域134、第一扫描线区域132、第二扫描线区域131、源极区域122以及数据线区域121;最后,如图2D所示,通过剥离工艺,去除光阻层13以及位于光阻层13上的金属层14。特别的,数据线105与源极连接106,第一栅极103与第二栅极104电性连接且环绕源极106,第二扫描线102与第一栅极103以及第二栅极104连接。
具体的,在步骤S103中,请参阅图3A-3E,图3A-3E为图1所示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中在源极、第一扫描线以及第二扫描线上形成半导体层的步骤对应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A所示,首先,如图3A所示,在缓冲层12上形成一绝缘层15,以覆盖源极106、数据线105、第一栅极103、第二栅极104、第一扫描线101以及第二扫描线102。
接着,在绝缘层15上形成光阻层16,以使得源极106、第一扫描线101以及第二扫描线102裸露在外面;具体的,如图3B所示,在绝缘层15上形成光阻层16;随后,如图3C所示,通过黄光工艺与蚀刻工艺,使得源极106、第一扫描线101以及第二扫描线102裸露在外面。
最后,在源极106、第一扫描线101以及第二扫描线102上形成半导体层17。具体的,如图3D所示,在光阻层16上形成半导体层17,以覆盖第一扫描线101、第二扫描线102以及源极106;随后,如图3E所示,通过剥离工艺去除光阻层16上的半导体层17。
具体的,在步骤S104中,请参阅图4A-4C,图4A-4C为图1所示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中在源极、第一扫描线以及第二扫描线上形成半导体层对位于所述第一扫描线以及所述第二扫描线上的所述半导体层进行导体化,以形成导体层的步骤对应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A所示,通过黄光工艺,形成光阻层18,以使得位于第一扫描线101以及第二扫描线102上的半导体层裸露在外面;随后如图4B所示,对位于第一扫描线101以及第二扫描线102上的半导体层进行导体化,以形成导体层21,本优选实施例使用氩气、氮气以及氨气对位于所述第一扫描线101以及所述第二扫描线102上的半导体层进行导体化;最后,如图4C所示,去除光阻层18。
具体的,在步骤S105中,请参阅图5A-5C,图5A-5C为图1所示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中在所述半导体层上形成第一像素电极,同时在所述导体层上形成第二像素电极的步骤对应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A所示,通过黄光工艺,形成光阻层19,以使得导体层21、半导体层17以及所述第一扫描线101与第二扫描线102之间的区域裸露在外面;随后,如图5B所示,在光阻层19上形成像素电极层20,以覆盖所述导体层21、半导体层17以及位于第一扫描线101与第二扫描线102之间的区域。最后,如图5C所示,通过剥离工艺去除光阻层19以及位于光阻层19上的像素电极层20。
优选的,该半导体层17的材料为铟镓锌氧化物;该缓冲层12为氮化硅层、氧化硅层或氧化铝层。
本发明的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包括:基板;在基板上形成缓冲层;在缓冲层内形成源极和数据线,同时在缓冲层上形成第一栅极、第二栅极、第一扫描线以及第二扫描线;在源极、第一扫描线以及第二扫描线上形成半导体层;对位于第一扫描线以及第二扫描线上的半导体层进行导体化,以形成导体层;在半导体层上形成第一像素电极,同时在导体层上形成第二像素电极。本发明中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其工艺步骤较简单,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小了生产成本。
综上,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