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基于2016年5月30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申请号no.2016-107423),并且要求其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背景技术:
1.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一个以上的实施例涉及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其能够配合到第一壳体;以及杠杆,其能够装接到第一壳体,以通过从临时锁定位置向最终锁定位置移动,而将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互相牵引并且配合。
2.现有技术的说明
在背景技术中已经提出了一种杠杆型连接器,其具有用于辅助连接器的壳体互相配合的杠杆。
例如,在这样的背景技术的杠杆型连接器(后文中,称为“背景技术连接器”)中的一个连接器中,杠杆能够旋转地装接到一个壳体,并且临时锁定突起设置在该壳体中,使得设置在杠杆中的临时锁定臂能够锁定到临时锁定突起。杠杆一旋转至预定位置(临时锁定位置),临时锁定突起就锁定临时锁定臂。从而,临时锁定突起能够抑制杠杆进一步旋转(朝着最终锁定位置旋转)。然而,当临时锁定臂由设置在另一个壳体中的临时锁定解除部弯曲,从而解除临时锁定臂与临时锁定突起之间的锁定时,杠杆能够进一步旋转。以这种方式,根据背景技术的连接器,当在两个壳体之间未建立适当的配合时(例如,当在壳体之间存在距离时),杠杆被保持在临时锁定位置,使得能够防止杠杆不期望地旋转(例如,参见jp-a-2012-38498)。
技术实现要素:
背景技术连接器的临时锁定臂具有由薄板形成的悬臂状形状。临时锁定臂能够抵抗外力将杠杆保持在临时锁定位置的力(锁定力)的大小取决于临时锁定臂的厚度、宽度、长度等。因此,例如,尽管在不适当的配合时间,当过量的外力作用在杠杆上时,临时锁定臂也可能弯曲,以解除临时锁定臂与临时锁定突起之间的锁定。换句话说,尽管是不适合的配合时间,杠杆也可能不期望地旋转。
当杠杆如上所述不期望地旋转时,为了进行配合,在开始适当的配合步骤之前(通过杠杆的旋转等)要求一些措施。例如,杠杆不得不通过操作者的手动操作而返回到临时锁定位置。因此,这样的旋转不对背景技术的连接器的重要功能(利用杠杆辅助配合)产生影响,但是能够引起配合步骤中的可操作性的劣化。
已经鉴于以上情况而研发了本发明的一个以上的实施例,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器,其能够在未建立壳体之间的配合时,尽可能地防止杠杆的不期望的移动。
本发明的一个以上的实施例提供了如在下面的方面<1>至<3>中描述的连接器。
<1>一种连接器,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该第二壳体能够配合到所述第一壳体;以及杠杆,该杠杆能够装接到所述第一壳体,以通过从临时锁定位置向最终锁定位置移动,而牵引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并且使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互相配合,
其中,所述杠杆包括杠杆侧锁定部,该杠杆侧锁定部能够在远离所述第一壳体的表面的第一方向上弹性变形,并且包括强化肋,该强化肋增强了抵抗所述杠杆侧锁定突起的变形的刚性,
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包括壳体侧锁定部,当所述杠杆处于所述临时锁定位置时,该壳体侧锁定部锁定所述杠杆侧锁定部,当所述壳体侧锁定部锁定了所述杠杆侧锁定部时,该壳体侧锁定部抑制所述杠杆向所述最终锁定位置移动,并且当所述壳体侧锁定部从所述杠杆侧锁定部的锁定解除时,该壳体侧锁定部允许所述杠杆向所述最终锁定位置移动,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壳体包括锁定解除部,该锁定解除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推动所述杠杆侧锁定部,从而解除所述杠杆侧锁定部与所述壳体侧锁定部之间的锁定。
<2>根据方面<1>所述的连接器,
其中,所述杠杆还包括:连接到所述第一壳体使得所述杠杆能够执行移动的连接部;以及切口,该切口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杠杆侧锁定部之间,并且
其中,所述杠杆侧锁定部具有悬臂状形状,其具有靠近所述切口的最深部的固定端。
<3>根据方面<1>或<2>所述的连接器,
其中,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互相配合,使得所述第一壳体的周壁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周壁互相叠置,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壳体包括引导狭缝,该引导狭缝贯通所述第一壳体的周壁,并且在配合方向上延伸,从而在所述锁定解除部已经贯通所述第一壳体的周壁的状态下,该引导狭缝朝着所述杠杆侧锁定部引导所述锁定解除部。
根据具有方面<1>的连接器,当未建立壳体之间的配合时,杠杆侧锁定部被锁定到壳体侧锁定部,而当建立了配合时,利用设置在第二壳体中的临时锁定解除部而解除到壳体侧锁定部的锁定。此外,杠杆侧锁定部包括强化肋,用于加强抵抗变形(用于解除锁定的弹性变形)的刚性。从而,相比于如在上述背景技术中不存在强化肋的情况,能够更加确实地防止杠杆侧锁定部不期望地从壳体侧锁定部分离(即,防止不期望地从锁定解除)。
根据具有该构造的连接器,因此,当未建立壳体之间的配合时,能够尽可能地防止杠杆的不期望的移动。
顺便提及,术语“刚性”是指在目标(杠杆侧锁定部)中产生单位量的变形而要求的力(载荷/变形量),并且表现了使目标变形的难度。刚性包括弯曲刚度、剪切刚度、扭转刚度等。
根据具有方面<2>的连接器,能够防止杠杆侧锁定部与壳体侧锁定部之间的锁定被不期望地解除,并且进一步地防止杠杆从第一壳体分离(即,防止杠杆脱离)。具体地,如果强化肋设置在如在方面<1>中的杠杆侧锁定部,则当杠杆侧锁定部与壳体侧锁定部之间的锁定被解除时(即,当锁定被不期望地解除时),杠杆侧锁定部的刚度可能在一些情况下变得很高,以至于杠杆与第一壳体之间的连接部能够大幅变形,而不是在杠杆侧锁定部中变形。从而,杠杆可能从第一壳体分离(即,杠杆可能脱离)。另一方面,根据具有方面<2>的连接器,切口设置在杠杆与第一壳体之间的连接部与杠杆侧锁定部之间(结果,杠杆侧锁定部具有悬臂状形状)。相比于不存在切口的情况,由于切口,即使当杠杆侧锁定部被临时锁定解除部推动时,也能够使连接部难以变形。结果,杠杆与第一壳体几乎不互相分离(即,杠杆几乎不脱离)。从而,具有方面<2>的连接器能够兼容地实现既防止杠杆侧锁定部与壳体侧锁定部之间的锁定不期望地解除,又防止杠杆从第一壳体分离(即,防止杠杆脱离)。
根据具有方面<3>的连接器,第二壳体的临时锁定解除部在配合时通过引导狭缝而容易地被导向杠杆侧锁定部。换句话说,临时锁定解除部与杠杆侧锁定部能够容易地彼此对准。从而,根据具有该构造的连接器,能够在配合步骤进一步提高可操作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以上的实施例,能够提供一种连接器,其能够在未建立壳体之间的配合时,尽可能地防止杠杆的不期望的移动。
以上已经简要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个以上的实施例。如果参考附图通读在具体说明书中描述的以下实施例,将使得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细节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阴壳体的从其后侧观察时的立体图。
图3是从外侧(如果杠杆装接到阴壳体则为杠杆的外侧)观察杠杆的立体图。
图4是从内侧(如果杠杆装接到阴壳体则为杠杆的内侧)观察杠杆的立体图。
图5是杠杆的侧视图。
图6是用于说明杠杆的临时锁定臂变形的状态的视图。
图7是图1中的线a-a上截取的截面图,示出了阳壳体与阴壳体尚未互相配合的状态。
图8是在图1中的线a-a上截取的截面图,示出了阳壳体与阴壳体开始互相配合的状态。
图9是在图1中的线a-a上截取的截面图,示出了阳壳体与阴壳体正在互相配合的状态。
图10是在图1中的线a-a上截取的截面图,示出了阳壳体与阴壳体已经完全互相配合的状态。
图11是在图9所示的状态下(其中,阳壳体与阴壳体正在互相配合)的阳壳体与阴壳体的侧视图。
图12是在图11中的线b-b上截取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将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接器。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接器10包括阳壳体100、阴壳体200和杠杆300。阴壳体200配合到阳壳体100,使得阴壳体200能够收纳阳壳体100(即,阳壳体100能够插入到阴壳体200内部)。杠杆300能够旋转地装接到阴壳体200。顺便提及,根据实施例的连接器10是用于板的连接器,其中,阳壳体100能够装接到电子电路板等(未示出)。
下面将如图1所示,定义杠杆的“配合方向”、“宽度方向”、“上/下方向”、“前侧”、“后侧”、“上侧”、“下侧”和“旋转方向”。“配合方向”、“宽度方向”与“上/下方向”彼此垂直。此外,将“当阳壳体100与阴壳体200互相配合时”称为“配合时”。图1示出了杠杆300处于临时锁定位置的状态。当杠杆300在旋转方向上从临时锁定位置向前旋转时,杠杆300朝着最终锁定位置移动。
如图1所示,阳壳体100由树脂制成,并且设置有本体周壁部101和凸缘部102。本体周壁部101形成为在宽度方向上长的有角的筒状。凸缘部102具有矩形形状,其从本体周壁部101的后端部一体地在上/下方向和宽度方向上延伸。在本体周壁部101内部,多个端子收纳室103形成在配合方向上。通过插入成型而形成在阳壳体100中的多个阳端子(未示出)分别收纳在端子收纳室103中(同样参见图12)。
临时锁定解除肋104分别形成在本体周壁部101的四个角部处。临时锁定解除肋104在上/下方向上向外突出,并且在配合方向上从凸缘部102向前延伸。中心肋105和凸台106分别形成在本体周壁部10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中心部中。中心肋105在上/下方向上向外突出,并且在配合方向上从凸缘部102向前延伸。凸台106分别位于中心肋105的前端部中,并且在上/下方向上向外突出以比中心肋105高。稍后将具体描述临时锁定解除肋104和凸台106。
如图1和2所示,阴壳体200由树脂制成,并且设置有本体周壁部201,该本体周壁部201具有在宽度方向上长的有角的筒状。阳壳体100与阴壳体200配合为使得本体周壁部201的内周表面与阳壳体100的本体周壁部101的外周表面能够在配合时互相叠置。在本体周壁部201的内部,多个端子收纳室202形成在配合方向上,使得连接到电线(未示出)的端部的多个阴端子(未示出)能够分别收纳在端子收纳室202内。
狭缝203形成在本体周壁部201的上/下方向上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两端部附近。狭缝203贯通周壁,并且在配合方向上从本体周壁部201的前端部向后延伸。各个狭缝203的前端在配合方向上向前开口。各个狭缝203在配合方向上向后延伸直到本体周壁部201的中心部附近。中心狭缝204分别形成在本体周壁部20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中心部中。中心狭缝204贯通周壁,并且在配合方向上从本体周壁部201的前端部向后延伸。各个狭缝204的前端在配合方向上向前开口。各个狭缝204在配合方向上向后延伸直到本体周壁部201的中心部附近。
在配合时,阳壳体100的临时锁定解除肋104分别被插入并且引导至对应的狭缝203,使得临时锁定解除肋104的上/下方向上的外侧端部能够从周壁突出(即,临时锁定解除肋104能够贯通周壁),并且阳壳体100的凸台106分别被插入并且引导至对应的中心狭缝204,使得凸台106的上/下方向上的外侧端部能够从周壁突出(即,凸台106能够贯通周壁)。
在本体周壁部20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中,旋转轴205分别形成在中心狭缝204的后端部的后方位置处,从而在上/下方向上向外突出。杠杆300的一对孔303(杠杆300与阴壳体200之间的连接部)配合到一对旋转轴205。从而,杠杆300能够绕着一对旋转轴205旋转地装接到阴壳体200。
在本体周壁部20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中,临时锁定突起206形成为在宽度方向上分别与狭缝203的内侧相邻,从而在上/下方向上向外突出。临时锁定突起206设置为在临时锁定位置处锁定杠杆300(如将稍后具体描述的)。
一对肋207形成在本体周壁部201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表面中的每侧表面中。肋207在宽度方向上从上壁和下壁向外突出,并且在配合方向上彼此平行地延伸。结果,在宽度方向上向内沉入的凹部208形成在一对肋207之间。在各个凹部208的底表面中,锁定尖头209形成为在宽度方向上向外突出。台阶部209a形成在各个锁定尖头209的宽度方向上的外端部中。一对肋207(凹部208)和锁定尖头209设置为使得定位在最终锁定位置处的杠杆300能够被保持在最终锁定位置处(稍后将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3至5所示,杠杆300由树脂制成,并且形成为大致u状,包括一对侧板部301和连接部302,该连接部302使一对侧板部301的一端互相连接。作为通孔的一对孔303形成在一对侧板部301中。阴壳体200的一对旋转轴205被插入到一对孔303中,使得在一对侧板部301已经夹持阴壳体20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状态下,杠杆300能够相对于阴壳体200旋转(绕着一对旋转轴205)。
诸如狭缝这样的切口305(例如,参见图5)分别形成在一对侧板部301的旋转方向上的前端部中。结果,在一对侧板部301的旋转方向上的前端部中,一对临时锁定臂304与一对切口305相邻地形成。各个临时锁定臂304具有长且窄的悬臂状形状,其在对应的切口305的最深部的附近具有固定端。
如图1所示,在杠杆300处于临时锁定位置的状态下,一对临时锁定臂304的前端部304a位于向着阴壳体200的前部的旋转位置处,并且被锁定至阳壳体200的临时锁定突起206。由于临时锁定臂304被锁定至临时锁定突起206,所以杠杆300被锁定在临时锁定位置并且抑制杠杆300向最终锁定位置移动。
在各个临时锁定臂304的上/下方向上的内侧表面中,在临时锁定臂304的延伸方向上延伸的强化肋306形成在对应的切口305的对侧的端表面中(比如,参见图3和图4)。由于如此形成的强化肋306,所以相比于不存在强化肋306的情况,能够增强刚度以抵抗临时锁定臂304在上/下方向上(在远离阴壳体200的表面的方向上)向外变形。结果,在位于临时锁定位置的杠杆300中,能够确实地防止临时锁定臂304与临时锁定突起206意外地分离(解除锁定)。
锥面306a分别形成在强化肋306的在其延伸方向上的前端部中。在配合时,一对临时锁定臂304的锥面306a被阳壳体100的对应的临时锁定解除肋104的前端表面104a(参见图1)推动,使得一对临时锁定臂304能够在上/下方向上向外弹性变形,如图6的箭头所示。结果,解除了临时锁定突起206对临时锁定臂304的锁定,使得杠杆300能够在旋转方向上从临时锁定位置朝向最终锁定位置向前移动。
如图6所示,由于存在一对切口305,所以当临时锁定臂304在上/下方向上向外弹性变形时,一对临时锁定臂304优先变形。从而,侧板部301整体(特别是在一对孔303周围)在上/下方向上几乎不向外弹性变形。因此,相比于不存在切口305的情况,一对孔303几乎不从一对旋转轴205脱离。结果,能够防止杠杆300与阴壳体200容易地分离(即,能够防止杠杆300容易地脱离)。
槽307分别形成在一对侧板部301的上/下方向上的内侧表面中(例如,参见图3和图4)。一对槽307设置为随着杠杆300从临时锁定位置向最终锁定位置旋转(如稍后将具体描述的),该一对槽307将阳壳体100的一对凸台106从槽307的入口部308向槽307的最深部309牵引。顺便提及,由侧壁310和侧壁311界定各个槽307,侧壁310位于旋转方向上的前方,侧壁311位于旋转方向上的后方并且与侧壁310连续。
通孔312形成在杠杆300的连接部302中。基部313与连接部302一体地形成,从而从连接部302的里侧闭合通孔312在旋转方向上的后部。基部313包括像平板一样的一对侧板部314和像平板一样的底板部315。侧板部314在里侧上从连接部302的里侧表面突出,并且在上/下方向上以预定间隔互相面对。底板部315使一对侧板部314的突出端部互相连接。当杠杆300装接到阴壳体200时,一对侧板部314的上/下方向上的外侧表面在与阴壳体200的一对旋转轴205平行的方向上以预定的间隔朝着阴壳体200延伸。
在底板部315的前侧表面中,悬臂状锁定臂316一体地形成为在旋转方向上向前延伸,从而在其旋转方向上的后侧上具有固定端。作为通孔的锁定孔317形成在锁定臂316的前端部处。解除臂318一体地形成在锁定臂316的前表面侧上。解除臂318具有一对臂部319以及操作部320。臂部319分别从锁定臂316的锁定孔317的上侧位置和下侧位置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地且互相平行地在旋转方向上向后延伸。操作部320使一对臂部319的前端部互相连接。
基部313和锁定臂316被设置为,使得能够利用基部313和锁定臂316与阴壳体200的多对肋207中的一对肋(凹部208中的一个凹部)和一个锁定尖头209(参见图2)的协作而使位于最终锁定位置处的杠杆300被保持在最终锁定位置。
具体地,当杠杆300从临时锁定位置朝向最终锁定位置移动(旋转)时,基部313被收纳在凹部208中,使得一对侧板部314能够被保持在一对肋207之间。当在基部313已经被收纳在凹部208中的状态下,杠杆300到达最终锁定位置时,锁定臂316抵靠锁定尖头209,并且经历锁定臂316的前表面侧上的弹性变形。从而,锁定臂316的锁定孔317被锁定到锁定尖头209的台阶部209a。
由于锁定孔317被锁定至台阶部209a,所以能够将位于最终锁定位置处的杠杆300保持在最终锁定位置。另一方面,当在该状态下朝着阴壳体200推动解除臂318的操作部320时,锁定臂316在前表面侧上弹性变形,并且从而解除锁定孔317到台阶部209a的锁定。结果,能够从最终锁定位置朝着临时锁定位置(在旋转方向上向后)移动杠杆300。
下面将参考图7至12简要描述如下操作:装接到阴壳体200的杠杆300从临时锁定位置向最终锁定位置旋转,从而将阳壳体100从配合开始状态牵引到配合完成状态。
首先,如图7所示,其中杠杆300已经锁定在临时锁定位置处的阴壳体200的前表面与阳壳体100的前表面被设置为互相面对。如图7所示,在杠杆300已经处于临时锁定位置的状态下,基部313尚未被收纳在凹部208中。
接着,如图8所示,将阳壳体100插入到阴壳体200中以到达配合开始状态。在配合开始状态下,一对临时锁定臂304的锥面306a(参见图3和4)分别被阳壳体100的对应的临时锁定解除肋104的前端表面104a(参见图1)推动,使得一对临时锁定臂304在上/下方向上向外弹性变形。从而,杠杆300能够从临时锁定位置向最终锁定位置移动。在配合开始状态下,阳壳体100的一对凸台106位于杠杆300的一对槽307的入口部308(参见图3和4)中。
从配合开始状态开始,杠杆300从临时锁定位置朝着最终锁定位置移动(旋转)。从而,如图9所示,槽307的侧壁310朝着阴壳体200的后方推动凸台106,使得能够与杠杆300的移动(旋转)的前进相对应地朝着阴壳体200的后方牵引凸台106(以及因此的阳壳体100)。此外,如图9、图11和12所示,当杠杆300从临时锁定位置向最终锁定位置移动时,基部313开始被收纳在凹部208中。
然后,如图10所示,在基部313已经被收纳在凹部208中的状态下,当杠杆300到达最终锁定位置时,凸台106到达槽307的最深部309(参见图3和4),从而使阳壳体100进入到配合完成状态。与此同时,如上所述,锁定臂316的锁定孔317被锁定至锁定尖头209的台阶部209a。因此在杠杆300被保持在最终锁定位置的同时,完成了分别设置在阳壳体100与阴壳体200中的阳端子(未示出)与阴端子(未示出)之间的导电连接。
顺便提及,在上述实例中,一对临时锁定臂304的锁定在配合开始状态下已经解除(图8)。然而,在配合开始状态下可以仍旧保持一对临时锁定臂304的锁定。在该情况下,在杠杆300已经被保持在从临时锁定位置开始在旋转方向上向后稍微移动的位置处的状态下,插入阳壳体100直至配合开始状态。在配合开始状态下,一对临时锁定臂304的锥面306a(参见图3和4)抵靠阳壳体100的对应的临时锁定解除肋104的前端表面104a(参见图1),但是不被前端表面104a推动。因此,一对临时锁定臂304在上/下方向上不向外弹性变形。从而,杠杆300不能在旋转方向上从临时锁定位置向前移动。
在该状态下,位于从临时锁定位置开始在旋转方向上向后稍微移动的位置处的杠杆300在旋转方向上向前移动(朝着临时锁定位置)。从而,槽307的侧壁310朝着阴壳体200的后方推动凸台106(以将凸台106收纳在槽307中)。因此,一对临时锁定臂304的锥面306a被对应的临时锁定解除肋104的前端表面104a推动,使得一对临时锁定臂304能够在上/下方向上向外弹性变形。结果,杠杆300能够进入该杠杆300能够从临时锁定位置朝着最终锁定位置移动的状态。从而,杠杆300能够平顺地经过临时锁定位置。
顺便提及,为了解除在配合完成状态下的阳壳体100与阴壳体200之间的配合,推动解除臂318的操作部320,以解除上述的锁定孔317到台阶部209a的锁定。在该状态下,杠杆300在旋转方向上从最终锁定位置朝着临时锁定位置向后移动。随着杠杆300的移动,槽307的侧壁311朝着阴壳体200的前方推动凸台106(以及因此的阳壳体100)(即,从槽307推出凸台106)。从而,阳壳体100朝着阴壳体200的前方分离,使得能够解除配合。
根据依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连接器10,当杠杆300处于临时锁定位置时,设置在杠杆300中的一对临时锁定臂304被锁定至阴壳体200的临时锁定突起206。在配合时,一对临时锁定臂304通过设置在阳壳体100中的临时锁定解除肋104而弹性变形,从而解除了到临时锁定突起206的锁定。此外,临时锁定臂304具有强化肋306,其提高了抵抗变形的刚性。从而,相比于如在上述现有技术的连接器中不存在强化肋的情况,能够更加确实地防止临时锁定臂304与临时锁定突起206不期望地分离(从锁定解除)。从而,当不在壳体之间建立配合时,能够防止杠杆300不期望地从临时锁定位置移动。
此外,在杠杆300中,切口305设置在要被连接到阴壳体200的一对侧板部301与一对临时锁定臂304之间。结果,各个临时锁定臂304具有悬臂状形状。相比于不存在切口的情况,由于切口305,即使当临时锁定臂304被临时锁定解除肋104推动时,杠杆300与阴壳体200之间的连接部分(孔303)附近也难以变形。结果,杠杆300与阴壳体200几乎不互相分离(即,杠杆300几乎不脱离)。从而,能够兼容地实现既防止临时锁定臂304与临时锁定突起206不期望地分离(从锁定解除),又防止杠杆300从阴壳体200分离(即,防止杠杆300脱离)。
另外,在配合时,阳壳体100的临时锁定解除肋104能够通过狭缝203而被容易地导向临时锁定臂304。换句话说,临时锁定解除肋104与临时锁定臂304能够容易地彼此对准。从而,能够在配合时进一步提高可操作性。
<其它实施方式>
顺便提及,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而能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使用各种修改例。例如,能够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改进等,而不将本发明限制为上述实施例。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构成元件的材料、形状、尺寸、数量、布置位置等不受限制。只要能够实现本发明,则可以使用任意材料、任意形状、任意尺寸、任意数量、任意布置位置等。
例如,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杠杆300装接到阴壳体200,但是杠杆300可以装接到阳壳体100。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杠杆300从临时锁定位置向最终锁定位置旋转,使得阳壳体100与阴壳体200朝着彼此牵引。然而,根据另一种构造,杠杆300可以从临时锁定位置向最终锁定位置平行地移动,使得阳壳体100与阴壳体200朝着彼此牵引。
此外,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切口305设置在杠杆300的侧板部301与临时锁定臂304之间,但是不必须设置这样的切口。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在阴壳体200中设置了在配合时用于将阳壳体100的临时锁定解除肋104朝着杠杆300的临时锁定臂304引导的狭缝203。然而,不必须设置这样的狭缝。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临时锁定解除肋104设置在阳壳体100的本体周壁部101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上,并且狭缝203、临时锁定突起206、一对肋207(凹部208)和锁定尖头209设置在阴壳体200的本体周壁部201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上。从而,即使当杠杆300装接到阴壳体200在宽度方向上的任意一侧时,也能够操作连接器10。然而,当杠杆300仅装接到阴壳体200在宽度方向上的一侧时,临时锁定解除肋104可以仅设置在阳壳体100的本体周壁部101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上,并且狭缝203、临时锁定突起206、一对肋207(凹部208)和锁定尖头209可以仅设置在阴壳体200的本体周壁部201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上。
此处,将在下面的项<1>至<3>中总结并且简要列出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的上述实施例的特征。
<1>一种连接器(10),包括:第一壳体(200);第二壳体(100),该第二壳体能够配合到所述第一壳体(200);以及杠杆(300),该杠杆能够装接到所述第一壳体(200),以通过从临时锁定位置向最终锁定位置移动,使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互相牵引和配合,
其中,所述杠杆(300)包括杠杆侧锁定部(304),该杠杆侧锁定部能够在远离所述第一壳体(200)的表面的第一方向上弹性变形,并且包括强化肋(306),该强化肋增强了抵抗所述杠杆侧锁定突起(304)的变形的刚性,
其中,所述第一壳体(200)包括壳体侧锁定部(206),当所述杠杆(300)处于所述临时锁定位置时,该壳体侧锁定部锁定所述杠杆侧锁定部(304);当所述壳体侧锁定部(206)锁定所述杠杆侧锁定部(304)时,该壳体侧锁定部抑制所述杠杆(300)向所述最终锁定位置移动;并且当所述壳体侧锁定部(206)从所述杠杆侧锁定部(304)的锁定解除时,该壳体侧锁定部允许所述杠杆(300)向所述最终锁定位置移动,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壳体(100)包括锁定解除部(104),该锁定解除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推动所述杠杆侧锁定部(304),从而解除所述杠杆侧锁定部(304)与所述壳体侧锁定部(206)之间的锁定。
<2>根据项<1>所述的连接器,
其中,所述杠杆(300)还包括:连接到所述第一壳体(200)使得所述杠杆(300)能够执行移动的连接部(303);以及切口(305),该切口305设置在所述连接部(303)与所述杠杆侧锁定部(304)之间,并且
其中,所述杠杆侧锁定部(304)具有悬臂状形状,其固定端靠近所述切口(305)的最深部。
<3>根据项<1>或<2>所述的连接器,
其中,所述第一壳体(200)与所述第二壳体(100)互相配合,使得所述第一壳体(200)的周壁与所述第二壳体(100)的周壁互相叠置,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壳体(200)包括引导狭缝(203),该引导狭缝贯通所述第一壳体的周壁,并且在配合方向上延伸,从而在所述锁定解除部(104)已经贯通所述第一壳体(200)的周壁的状态下,该引导狭缝朝着所述杠杆侧锁定部(304)引导所述锁定解除部(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