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52848阅读:194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箱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箱。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bev)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其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是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

电动汽车的电池安装在电池箱内,现有的电池箱大多结构单一,没有很好的减震和散热能力,严重影响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箱。

本发明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箱,包括电池组、电池箱和若干个设置在电池箱内的减震机构;

所述电池箱的顶部设有箱盖,所述箱盖与电池箱可拆连接,所述电池组包括若干个电池,所述电池设置在减震机构上;

所述减震机构包括第一减震组件、升降组件和第二减震组件,所述升降组件设置在第一减震组件上,所述第二减震组件设置在升降组件上,所述电池设置在第二减震组件上;

所述第一减震组件包括第一支板和第一减震器,所述第一支板水平设置,所述第一减震器有若干个,所述第一支板的底部通过若干个第一减震器与电池箱的内部底面连接,所述升降组件设置在第一支板上;

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二支板和若干个升降单元,所述第二支板水平设置,所述第二支板上均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通孔为竖直贯穿孔,所述通孔设有内螺纹,所述升降单元驱动第二支板竖向运动;

所述升降单元包括第一丝杠、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丝杠竖向设置,所述第一丝杠的底端通过轴承与第二支板连接,第一齿轮套设在第一丝杠上,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二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一电机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驱动第一丝杠转动,所述第一丝杠穿过通孔;

所述第二减震组件包括固定座以及若干个均匀设置在固定座内壁上的减震单元,所述固定座为无盖壳体,所述电池位于固定座内,所述电池通过若干个减震单元与固定座的内壁连接;

所述减震单元包括第二电机、第二丝杠、第一驱动块、第二驱动块、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支板、第二减震器和第四支板,所述第二丝杠的两端设有相反的螺纹,所述第二丝杠穿过第一驱动块和第二驱动块,所述第一驱动块和第二驱动块分别位于第二丝杠的两端,所述第二电机驱动第一驱动块和第二驱动块沿着丝杠的轴向运动,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第一驱动块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三支板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第二驱动块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三支板铰接,所述第二减震器有若干个,所述第四支板的一侧通过若干个第二减震器与第三支板连接,所述第四支板的另一侧与电池抵靠。

作为优选,为了保护电池,防止电池被减震单元夹坏,所述第三支板上设有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减震器的一端与第四支板连接,所述第二减震器的另一端与力传感器连接,所述力传感器与第二电机电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保护电池,所述第四支板上套设有保护垫。

作为优选,为了限定第一支板的活动范围,防止第一支板发生严重倾斜,所述第一减震组件的外周竖向设有若干个导向板。

作为优选,为了散热,所述箱盖上设有若干个第一散热孔,所述第一散热孔位于固定座的上方。

作为优选,为了加快散热,所述箱盖的顶部设有若干个风扇,所述风扇位于第一散热孔的上方。

作为优选,为了进一步提高散热能力,所述电池箱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第二散热孔。

作为优选,为了防止杂物进入电池箱,所述第二散热孔内有滤网。

作为优选,为了在电池箱内温度过高时风扇能自动工作,所述电池箱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风扇电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精确控制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为伺服电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电动汽车电池箱设计巧妙,可行性高,其内部特有的减震机构用于放置电池,可以防止电池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因车辆颠簸而出现损坏的现象,对电池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另外,该电池箱拥有很好地散热能力,进一步起到了对电池地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箱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箱的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箱的第二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箱的箱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盖,2.电池箱,3.电池,4.第一支板,5.第一减震器,6.第二支板,7.通孔,8.第一丝杠,9.第一齿轮,10.第二齿轮,11.第一电机,12.固定座,13.第二电机,14.第二丝杠,15.第一驱动块,16.第二驱动块,17.第一连杆,18.第二连杆,19.第三支板,20.第二减震器,21.第四支板,22.力传感器,23.保护垫,24.导向板,25.第一散热孔,26.风扇,27.第二散热孔,28.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5所示,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箱,包括电池组、电池箱2和若干个设置在电池箱2内的减震机构;

所述电池箱2的顶部设有箱盖1,所述箱盖1与电池箱2可拆连接,所述电池组包括若干个电池3,所述电池3设置在减震机构上;

所述减震机构包括第一减震组件、升降组件和第二减震组件,所述升降组件设置在第一减震组件上,所述第二减震组件设置在升降组件上,所述电池3设置在第二减震组件上;

所述第一减震组件包括第一支板4和第一减震器5,所述第一支板4水平设置,所述第一减震器5有若干个,所述第一支板4的底部通过若干个第一减震器5与电池箱2的内部底面连接,所述升降组件设置在第一支板4上;

该第一减震组件用于支撑升降组件,并在升降组件竖向晃动时起到减震作用。

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二支板6和若干个升降单元,所述第二支板6水平设置,所述第二支板6上均匀设有若干个通孔7,所述通孔7为竖直贯穿孔,所述通孔7设有内螺纹,所述升降单元驱动第二支板6竖向运动;

所述升降单元包括第一丝杠8、第一齿轮9、第二齿轮10和第一电机11,所述第一丝杠8竖向设置,所述第一丝杠8的底端通过轴承与第二支板6连接,第一齿轮9套设在第一丝杠8上,所述第一电机11与第二齿轮10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9与第二齿轮10啮合,所述第一电机11通过第一齿轮9和第二齿轮10驱动第一丝杠8转动,所述第一丝杠8穿过通孔7;

该升降组件设置在第一减震组件上,用于实现第二升降组件的上下运动,使得拆装电池更加容易,工作原理为:第一电机11驱动第一丝杠8转动,由于第一丝杠8位于设有内螺纹的通孔7内,因此第一丝杠8转动可实现第二支板6的上下移动

所述第二减震组件包括固定座12以及若干个均匀设置在固定座12内壁上的减震单元,所述固定座12为无盖壳体,所述电池3位于固定座12内,所述电池3通过若干个减震单元与固定座12的内壁连接;

所述减震单元包括第二电机13、第二丝杠14、第一驱动块15、第二驱动块16、第一连杆17、第二连杆18、第三支板19、第二减震器20和第四支板21,所述第二丝杠14的两端设有相反的螺纹,所述第二丝杠14穿过第一驱动块15和第二驱动块16,所述第一驱动块15和第二驱动块16分别位于第二丝杠14的两端,所述第二电机13驱动第一驱动块15和第二驱动块16沿着丝杠的轴向运动,所述第一连杆17的一端与第一驱动块15铰接,所述第一连杆17的另一端与第三支板19铰接,所述第二连杆18的一端与第二驱动块16铰接,所述第二连杆18的另一端与第三支板19铰接,所述第二减震器20有若干个,所述第四支板21的一侧通过若干个第二减震器20与第三支板19连接,所述第四支板21的另一侧与电池3抵靠。

第二减震组件用于支撑电池3,其中减震单元可以在电池3水平晃动时起到减震作用,第二减震单元的工作原理为:第二电机13驱动第一驱动块15和第二驱动块16做方向相反的运动,使得第三支板19可以做远离或者靠近电池3的水平运动,实现夹紧和松开电池3的目的。第三支板19和第四支板19之间的第二减震器20起到减震作用。

作为优选,为了保护电池3,防止电池3被减震单元夹坏,所述第三支板19上设有力传感器22,所述第二减震器20的一端与第四支板21连接,所述第二减震器20的另一端与力传感器22连接,所述力传感器22与第二电机13电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保护电池3,所述第四支板21上套设有保护垫23。

作为优选,为了限定第一支板4的活动范围,防止第一支板4发生严重倾斜,所述第一减震组件的外周竖向设有若干个导向板24。

作为优选,为了散热,所述箱盖1上设有若干个第一散热孔25,所述第一散热孔25位于固定座12的上方。

作为优选,为了加快散热,所述箱盖1的顶部设有若干个风扇26,所述风扇26位于第一散热孔25的上方。

作为优选,为了进一步提高散热能力,所述电池箱2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第二散热孔27。

作为优选,为了防止杂物进入电池箱2,所述第二散热孔27内有滤网。

作为优选,为了在电池箱2内温度过高时风扇26能自动工作,所述电池箱2内设有温度传感器28,所述温度传感器28与风扇26电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精确控制电机,所述第一电机11和第二电机13均为伺服电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电动汽车电池箱设计巧妙,其内部特有的减震机构用于放置电池3,可以防止电池3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因车辆颠簸而出现损坏的现象,对电池3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提高了电池3的使用寿命。另外,该电池箱拥有很好地散热能力,进一步起到了对电池3地保护作用。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