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用端子铅酸蓄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7537阅读:60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两用端子铅酸蓄电池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蓄电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



背景技术:

传统铅酸蓄电池接线端子均为标准端子,只有一种状态,只能连接对应的接线线束来匹配车型,且不能满足对船舶启动和照明同时供能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两用端子蓄电池,将标准锥形端子和螺丝端子集成为一种两用端子,并通过Z型结构将端子与直极柱连接为一体。方案解决了因接线端子不同而导致的电池间不能通用的问题,增大了电池的适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包括电池壳、装于电池壳上端的顶盖、装于顶盖上的端子,所述端子包括螺丝端子部、套装于螺丝端子部下部的锥形端子部、与锥形端子部外壁连接的铅圈部,所述铅圈部外壁设有多个防酸槽。

所述锥形端子部包括位于上部的圆台部、连接于圆台部下方的圆柱部,至少一防酸槽延伸至圆柱部外壁。

所述螺丝端子部由不锈钢材质制成。

所述锥形端子部、铅圈由铅压铸成一体结构。

所述端子包括正端子、负端子。

所述电池壳内设有单格,在电池壳各单格内若干块平行间隔设置的正极板、负极板,正极板之间通过正极汇流排相互并联成多组正极板组,负极板之间通过负极汇流排相互并联成多组负极板组,正、负极板组之间均经汇流排上的偏极柱相连,任意相邻正极板和负极板之间设置有隔板,电池壳两端的两个单格,其中一单格内的正极汇流排连接正极直极柱下端,另一单格内的负极汇流排连接负极直极柱下端,正极直极柱上端、负极直极柱上端装于铅圈部内通过烧焊方式联结。

各单格内极板组之间采用穿壁焊方式联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压铸方式将螺丝和合金铅压铸成Z型两用正端子和Z型两用负端子,并通过Z型结构将端子与直极柱连接为一体,使得电池端子同时具有锥形端子和螺丝端子的连接特性,增大了电池的装车适用范围,两用端子可单独在底部合金铅形成的锥形部分连接锥形接线束,也可单独在顶部螺丝部分连接螺母接线束,也可用于船舶上同时连接锥形接线束和螺母接线束,以同时满足船舶启动和照明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Z型两用正端子的主视图。

图2为Z型两用正端子的剖视图。

图3为Z型两用负端子的主视图。

图4为Z型两用负端子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主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左剖视图。

图中,1为正端子,2为负端子,3为电池壳,4为电池大盖,5为电池小盖,6为提手,7为正极直极柱,8为负极直极柱,9为正极汇流排,10为负极汇流排,11为偏极柱,12为正极板,13为负极板,14为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图1、2中,正端子1包括螺丝端子部、套装于螺丝端子部下部的锥形端子部、与锥形端子部外壁连接的铅圈部,铅圈部外壁设有多个防酸槽。锥形端子部包括位于上部的圆台部、连接于圆台部下方的圆柱部,一防酸槽延伸至圆柱部外壁。

图3、4中,2为负端子。

图5-8中,本实用新型包括安装在电池壳3各单格内若干块平行间隔设置的正极板12、负极板13,正极板12之间通过正极汇流排9相互并联成多组正极板组,负极板13之间通过负极汇流排10相互并联成多组负极板组,正、负极板组之间均经汇流排上的偏极柱11相连,各单格内极板组之间采用穿壁焊方式联结,任意相邻正极板12和负极板13之间设置有隔板14,电池壳两端的两个单格,其中一单格内的正极汇流排9连接正极直极柱7,另一单格内的负极汇流排10连接负极直极柱8。将Z型两用正端子(简称正端子)1和Z型两用负端子(简称负端子)2同时注塑入电池大盖4。电池壳3顶端用电池大盖4和小盖5封闭,并将Z型两用正端子1通过烧焊方式连接正极直极柱7,将Z型两用负端子2通过烧焊方式连接负极直极柱8,从而形成一个可外接设备的开路,最后安装提手6。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