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21510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可靠性较高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CN201510382072.1揭露了一种防水正反插USB连接器,其包括金属隔离中板、分置于所述金属隔离中板两侧的第一端子组、第二端子组、金属紧固件及金属内壳,所述第一、第二端子组分别包括接触部及与所述接触部一体的焊脚,所述第一端子组上一体成型有第一绝缘体并构成第一组合体,所述第二端子组上一体成型有第二绝缘体并构成第二组合体,所述金属隔离中板与所述第一或第二组合体一体成型有第三绝缘体并构成第三组合体,所述第三组合体与所述第二或第一组合体一体成型有绝缘外壳并构成第四组合体,所述第四组合体包括有与对接连接器对接的对接部、自所述对接部后端延伸形成的固持部、形成于所述固持部后端的尾部、及形成于所述固持部与尾部之间的台阶部,所述绝缘外壳将所述第一、第二端子组与金属隔离中板一体成型于内,所述绝缘外壳将位于所述对接部前端的第一、第二端子组的接触部、及位于所述接触部之间金属隔离中板固持为一体,所述金属内壳套设于所述第四组合体的台阶部上,所述金属内壳与所述台阶部之间的缝隙通过点胶作业形成有密封所述缝隙的防水胶。

其中,绝缘外壳是通过从金属内壳与金属外壳上向内冲压出的定位突片来提供前后定位。这种固定绝缘外壳的方式,需要破坏金属内壳的完整性并对应定位突片形成穿孔,降低了防水性能。再则,这种金属紧固件只是套接在舌板的后段外周,并且因为金属紧固件与金属内壳及所述绝缘外壳之间没有固定结合在一起,因此这种金属紧固件仅仅是用于套紧所述绝缘外壳来阻止其发生意外的开裂,并不能将绝缘外壳牢固定位到金属内壳上。此外,由于连接器的外形尺寸要符合接口规格,这种金属紧固件覆盖在舌板的后段将需要对应减少舌板后段的绝缘外壳的塑胶厚度,将会为绝缘外壳的强度带来不利影响。可见,现有的这种绝缘外壳与金属壳体之间的配合结构存在缺陷,降低连接器的可靠性,实有必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出一种电连接器,能够有效地提高电连接器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电连接器,包括:

一端子座,其包括一绝缘本体和固定在该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该绝缘本体包括一基座和由该基座向前延伸出的一舌板,该基座上设有若干卡扣凸起;

一金属内壳,其包围形成有前后贯通的、用于收容该端子座的一收容腔;

一金属固定件,其包括一挡止环部和由该挡止环部相对两侧弯折延伸出的固定部,该挡止环部设有容许该舌板从中穿过的一通孔,该固定部上设有与该端子座上的卡扣凸起对应配合的锁固孔,该固定部并固定结合该金属内壳;以及

一金属外壳,其固定在该金属内壳的外侧,并向下延伸出多个焊接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通过使该金属固定件的锁固孔与该端子座的卡扣凸起卡固到一起,再将金属内壳套设在该金属固定件外周并与其固定结合在一起,从而可以借助该金属固定件将该端子座牢靠地固定到金属内壳上,防止该电连接器在与另一对接连接器对接时端子座被向后推移,进而能够有效地提高电连接器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与电路板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前视图。

图3是图2中A-A向的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在图4基础上进一步的分解立体图。

图6和图7分别是两个不同视角的在图5基础上进一步的分解立体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电连接器 20电路板 1端子座 2金属内壳 3金属固定件 4金属外壳 5防水胶 6密封环 11绝缘本体 13导电端子 15屏蔽片 112基座 114舌板 116突伸部 113卡扣凸起 115灌胶槽道 21顶壁 22侧壁 23底壁 24固持凸起 26凸缘 29收容腔 31挡止环部 32固定部 39通孔 312突缘 323锁固孔 47、48焊接脚。

具体实施方式

尽管本实用新型可以容易地表现为不同形式的实施例,但在附图中示出并且在本说明书中将详细说明的仅仅是其中一些具体实施例,同时可以理解的是本说明书应视为是本实用新型原理的示范性说明,而并非旨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到在此所说明的那样。

由此,本说明书中所指出的一个特征将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其中一个特征,而不是暗示本实用新型的每个实施例必须具有所说明的特征。此外,应当注意的是本说明书描述了许多特征。尽管某些特征可以组合在一起以示出可能的系统设计,但是这些特征也可用于其他的未明确说明的组合。由此,除非另有说明,所说明的组合并非旨在限制。

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方向的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和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元件的结构和运动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当这些元件处于附图所示的位置时,这些说明是合适的。如果这些元件的位置的说明发生改变时,则这些方向的指示也相应地改变。

以下结合本说明书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予以进一步地详尽阐述。

参见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水型USB type-C电连接器10,该电连接器10以板上安装的方式装设在该电路板20上。

结合参见图4至图7,该电连接器10包括:一端子座1,套设在该端子座1外周的一金属内壳2,装设在该端子座1上并位于该金属内壳2内的一金属固定件3,装设在该金属内壳2外周的一金属外壳4,涂抹于该端子座1与该金属内壳2的后端结合处的一防水胶5,以及环绕设置在该金属内壳2的前端外周的一密封环6。

参见图3、图6和图7,该端子座1包括一绝缘本体11,以及埋入成型在该绝缘本体11上的若干导电端子13和间隔在该上下两排导电端子13之间的一屏蔽片15。其中,该绝缘本体11包括一基座112、由该基座112向前延伸出的一舌板114以及由该基座112向后延伸出的一突伸部116。该基座112的顶底两侧各向外突伸地设置有两个卡扣凸起113。该突伸部116在接近该基座112的位置处设置有上下贯通的一灌胶槽道115,其中这些导电端子13是埋设在该绝缘本体11内并局部暴露于该灌胶槽道115。

参见图3、图6和图7,该金属内壳2是采用金属拉伸工艺而成的、不具有接合缝的中空环形结构。该金属内壳2内部形成有前后贯通的、用于收容该端子座1的一收容腔29。该绝缘本体11的突伸部116向后突伸出该收容腔29。该金属内壳2向内突出地形成多个固持凸起24,从而可以增大与另一对接连接器(图未示)的保持力。

具体而言,该金属内壳2包括一顶壁21、分别位于该顶壁21两侧的两个侧壁22以及一底壁23。其中,该顶壁21和该底壁23上各设有两个固持凸起24。该金属内壳2的前端环绕地形成有向外翘起的凸缘26,有利于对密封环6进行定位和保护。该金属内壳2的后端大致与该绝缘本体11的灌胶槽道115在前后方向上是位置一致的。换言之,该灌胶槽道115是位于该收容腔29的后端位置处。

参见图2、图3、图6和图7,该金属固定件3是采用金属板材一体冲压弯折而成的。该金属固定件3包括一挡止环部31及由该挡止环部的上下两侧弯折延伸出的两个固定部32。在本实施例中,该挡止环部31是中间开设有该通孔39的一平板,该挡止环部31竖立设置在与前后方向垂直的竖直平面上,且该挡止环部31的后侧表面与该基座112的前侧表面贴合在一起;这种结构的挡止环部31可以牢靠地阻止该基座112向前滑移,并且不需要削薄该舌板114后侧的塑胶厚度也有利于增强舌板114的结构强度。该固定部32是由挡止环部31的顶侧或底侧向后水平弯折延伸出的一平板。该固定部32的后端是向后突出于该基座112的后端面的。该金属内壳2的后端是向后突出于该固定部32的后端的。

该挡止环部31上开设有一通孔39,以供该端子座1上的舌板114从中穿过。该通孔39略大于该舌板114的前视轮廓,从而使该金属固定件3可以从该舌板114的前方向后套设固定至该基座112。该挡止环部31的左右两侧向外突伸出两个突缘312。这两个突缘312能够对应抵触该金属内壳2的两个侧壁22的内侧表面,以实现该金属内壳2的定位及接地。

该固定部32上开设有两个锁固孔323,其可通过与该端子座1上的卡扣凸起113相配合,从而将该金属固定件3固定到该端子座1上。在本实施例中,该锁固孔323是贯通设置在该挡止环部31与该固定部32的拐角处的。该固定部32贴合于该金属内壳2的顶壁21或底壁23的内侧,并通过激光焊接方式固定到该金属内壳2上。

该金属固定件3的挡止环部31可以阻止该端子座1向前移动,该锁固孔323与卡扣凸起113相配合可以阻止该端子座1向后移动,从而可以将该端子座1前后定位并固定到该金属内壳2上。

参见图1、图3、图6和图7,该金属外壳4是采用金属板材一体冲压弯折而成的。该金属外壳4呈下方敞开的盖体结构。该金属外壳4可以整体地包围在该端子座1的突伸部115的外周,防止电磁辐射外泄。该金属外壳4装设在该金属内壳2的外周。在本实施例中,该金属外壳4是通过激光焊接到该金属内壳2上的。该金属外壳4向下延伸出多个焊接脚47、48,能够对应插置并焊接到电路板20的接地焊盘中,实现金属外壳4、金属内壳2以及金属固定件3的接地。

参见图3、图4、图6和图7,该防水胶5涂抹于该绝缘本体11的基座112的后端面,用于密封该端子座1的基座112与该金属内壳2后端的结合处的配合缝隙,从而达到提高连接器的防水性能的目的。该防水胶5较佳还填充在灌胶槽道115的前端面,用于密闭导电端子12与绝缘本体11之间由于材质不同,在热胀冷缩作用下所形成的微小裂缝,该防水胶5粘结该金属内壳2、该绝缘本体11及这些导电端子13,从而整体地密封该收容腔29的后端,可以满足较高等级的防水要求。

参见图3、图6和图7,该密封环4的前端由该金属内壳2上的凸缘26抵挡,从而能够阻止该密封环4向前滑动。该密封环4与电子设备的外壳(图未示,如手机外壳)相配合,能够很好地防止外界的水滴沿金属内壳2与电子设备的外壳之间的结合缝隙向后渗入到电子设备内。

在本实施例中,该密封环6是采用较具弹性的绝缘材质,比如硅胶制成。这样可以增强该密封环6在与电子设备的外壳结合时的弹性变形能力,从而达到较好的防水密封效果。

该电连接器10的制作装配过程大致包括如下步骤:将导电端子13和屏蔽片15采用插件成型的方法结合在一起得到端子座1;将金属固定件3套设并固定到端子座1;将金属内壳2套设到该端子座1的外周,并通过激光焊接与金属固定件3结合固定到一起;将防水胶5涂抹到端子座1的基座112的后端面,并填充至灌胶槽道115;装设该金属外壳4并通过焊接固定到该金属内壳2上;最后,将密封环6装设到金属内壳2的前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10通过使金属固定件3的锁固孔323与端子座1的卡扣凸起113卡固到一起,再将金属内壳2套设在金属固定件3的外周并固定结合在一起,从而可以借助该金属固定件3将该端子座1牢靠地固定到金属内壳2上,防止该电连接器10在与另一对接连接器(图未示)对接时端子座1被向后推移,进而能够有效地提高电连接器的可靠性。

上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构思和精神,可以十分方便地进行相应的变通或修改,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