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杆上变压器降温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16861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杆上变压器降温平台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杆上变压器降温平台。



背景技术:

电力用的变压器一般都安装在户外台面上。变压器的温度来自两方面。一方面,在户外的变压器由于受到太阳光的直接照射,太阳光的直接照射使得变压器的温度随着太阳光线照射强度的增加而升高得很迅速;另一方面,变压器在工作时自身也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变压器上的温度会影响变压器的工作效率,温度过高甚至会引起变压器燃烧,造成电力事故,会给用户带来巨大的损失。同时随着城市化程度的增加,变压器下方的地面从原来的土路变为现在的水泥路,水泥路在白天吸收大量的热之后,晚上会发散能量很大的热辐射,因此目前的杆上变压器在夏天极为容易因为高温出现燃烧、爆炸的现象,严重时危机周围群众的生命安全。

公开号为CN103779042A的发明公开了变压器遮阳装置,提供一种在强太阳光照射时,自动打开遮阳布遮挡住强太阳光,降低太阳光直接照射变压器的光照射强度,使得直接照射的太阳光对变压器温度的升高影响较小的变压器遮阳装置。包括安装在户外台面上的变压器本体,在变压器本体的外壳顶端设有支架,在支架上设有定滑轮一,在外壳外侧方台面上分别固定设有热膨胀伸缩机构、定滑轮二和自动卷曲收缩遮阳布卷;热膨胀伸缩机构的活塞腔内装有热膨胀冷缩液体,热膨胀伸缩机构的伸缩杆连接在活塞腔的活塞上,在自动卷曲收缩遮阳布卷的遮阳布上固定连接有拉绳,拉绳的另一端穿过定滑轮一和定滑轮二后连接在伸缩杆上。本发明主要用在变压器遮阳技术中。但是该发明并不能阻挡来自水泥路面的热辐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杆上变压器降温平台,可以对地面的热辐射进行阻挡并对变压器表面进行降温,避免在炎热的夏季因为天气原因而造成变压器温度过高,引起接头短路燃烧或爆炸的事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杆上变压器降温平台,包括杆塔以及安装在所述杆塔上的变压器,所述杆塔上在所述变压器下方设置隔板机构,所述变压器外表面设置吸热管道,所述吸热管道的顶端连接排气管道,所述吸热管道的下端通过进气管道连接加湿腔体,所述加湿腔体的一端与气泵连接,所述加湿腔体底部为漏斗状结构且与加湿机构连通,所述隔板机构包括在所述变压器下方设置的集热板,所述集热板包括塑料框架以及在所述塑料框架两侧设置的铜板,所述塑料框架与所述铜板组成储热腔,所述储热腔内设置储能体,两个所述铜板之间设置穿过所述储热腔的导热杆,所述集热板上表面设置温差发电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储能体为水。

进一步的,所述塑料框架与所述铜板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塑料框架与所述铜板之间设置橡胶密封条。

进一步的,所述温差发电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集热板上表面的第一温差发电片以及与所述第一温差发电片连接的充放电控制器,所述充放电控制器与蓄电池连接,所述蓄电池通过所述充放电控制器与所述气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加湿机构包括所述加湿腔体下端设置的储液腔,所述储液腔内设置超声波发生器和冷却水,所述储液腔通过电磁阀与自来水管道连通,所述超声波发生器和电磁阀与所述充放电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变压器上方设置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下方设置吸热板,所述吸热板下表面设置若干个第二温差发电片,所述第二温差发电片与充放电控制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杆上变压器降温平台,变压器的下方设置隔板机构来对水泥路面的热辐射进行格挡,与设置在变压器外表面降温机构配合,实现对变压器的温度调控。隔板机构包括集热板,所述集热板包括塑料框架以及在所述塑料框架两侧设置的铜板,所述塑料框架与所述铜板组成储热腔,所述储热腔内设置储能体,两个所述铜板之间设置穿过所述储热腔的导热杆,所述集热板上表面设置温差发电单元,通过集热板对水泥路面的热辐射进行吸收,并通过温差发电单元将热能转换为电能,可以很好的消除地面热辐射对变压器的影响,且产生的电能供现场的用电设备进行使用。集热板通过一个矩形的塑料框架以及塑料框架两侧通过铜板包围设置,便可以在中间组成一个储热腔,该结构的好处在于塑料框架的导热差,而铜板导热好,集热板的一侧正是吸收电池板热量,采用铜板对热量的吸收效果好,另一侧对温差发电片放热,采用铜板放热速度快,发电量更充足,而塑料框架外侧并无使用的配套设备,因此需要将热量保持,要减缓放热。导热杆方便上下铜板的热交换,利于温差发电片发电。降温机构包括变压器外表面设置吸热管道,所述吸热管道的顶端连接排气管道,所述吸热管道的下端连接加湿腔体,所述加湿腔体的一端与气泵连接,所述加湿腔体底部为漏斗状结构且与加湿机构连通,通过气泵将外界空气加压供入加湿腔体内,通过加湿机构对空气进行加湿,加湿后的空气通过吸热管道,将变压器表面的热量进行吸收,最后通过排气管道排出,可以对变压器实现降温,通过降温机构与隔板机构的配合,可以避免在炎热的夏季变压器因为天气原因出现高温事故。

本实用新型可以对地面的热辐射进行阻挡并对变压器表面进行降温,避免在炎热的夏季因为天气原因而造成变压器温度过高,引起接头短路燃烧或爆炸的事故,保证变压器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杆上变压器降温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加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展示,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杆上变压器降温平台,包括杆塔1以及安装在所述杆塔1上的变压器4,所述杆塔1上在所述变压器4下方设置隔板机构,所述变压器4外表面设置吸热管道3,所述吸热管道3的顶端连接排气管道2,所述吸热管道3的下端通过进气管道7连接加湿腔体10,所述加湿腔体10的一端与气泵8连接,所述加湿腔体10底部为漏斗状结构且与加湿机构11连通,所述隔板机构包括在所述变压器4下方设置的集热板24,所述集热板24包括塑料框架16以及在所述塑料框架16两侧设置的铜板12,所述塑料框架16与所述铜板12组成储热腔13,所述储热腔13内设置储能体14,两个所述铜板12之间设置穿过所述储热腔13的导热杆15,所述集热板24上表面设置温差发电单元。

变压器的下方设置隔板机构来对水泥路面的热辐射进行格挡,与设置在变压器外表面降温机构配合,实现对变压器的温度调控。隔板机构包括集热板,所述集热板包括塑料框架以及在所述塑料框架两侧设置的铜板,所述塑料框架与所述铜板组成储热腔,所述储热腔内设置储能体,两个所述铜板之间设置穿过所述储热腔的导热杆,所述集热板上表面设置温差发电单元,通过集热板对水泥路面的热辐射进行吸收,并通过温差发电单元将热能转换为电能,可以很好的消除地面热辐射对变压器的影响,且产生的电能供现场的用电设备进行使用。集热板通过一个矩形的塑料框架以及塑料框架两侧通过铜板包围设置,便可以在中间组成一个储热腔,该结构的好处在于塑料框架的导热差,而铜板导热好,集热板的一侧正是吸收电池板热量,采用铜板对热量的吸收效果好,另一侧对温差发电片放热,采用铜板放热速度快,发电量更充足,而塑料框架外侧并无使用的配套设备,因此需要将热量保持,要减缓放热。导热杆方便上下铜板的热交换,利于温差发电片发电。降温机构包括变压器外表面设置吸热管道,所述吸热管道的顶端连接排气管道,所述吸热管道的下端连接加湿腔体,所述加湿腔体的一端与气泵连接,所述加湿腔体底部为漏斗状结构且与加湿机构连通,通过气泵将外界空气加压供入加湿腔体内,通过加湿机构对空气进行加湿,加湿后的空气通过吸热管道,将变压器表面的热量进行吸收,最后通过排气管道排出,可以对变压器实现降温,通过降温机构与隔板机构的配合,可以避免在炎热的夏季变压器因为天气原因出现高温事故。

所述储能体14为水,水的比热容较大,且成本较低,使用效果好。

所述塑料框架16与所述铜板12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塑料框架16与所述铜板12之间设置橡胶密封条,塑料框架和铜板通过螺栓连接起来,结构更加稳固,且两者之间设置橡胶密封条,防止水从储热腔内泄露出来,影响设备的使用。

所述温差发电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集热板24上表面的第一温差发电片9以及与所述第一温差发电片9连接的充放电控制器6,所述充放电控制器6与蓄电池5连接,所述蓄电池5通过所述充放电控制器6与所述气泵8连接。第一温差发电片可以利用温度差进行发电,并将产生的电能通过充放电控制器存储在蓄电池内,充放电控制器存在多个输入和输出,可以对现场的不同的用电设备提供不同等级电压的电能,方便使用。

实施例二

如图2和图3所示: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所述加湿机构11包括所述加湿腔体10下端设置的储液腔17,所述储液腔17内设置超声波发生器19和冷却水18,所述储液腔17通过电磁阀20与自来水管道21连通,所述超声波发生器19和电磁阀20与所述充放电控制器6连接。加湿机构通过水的超声波雾化来实现,更加细微,不容易在吸热管道内流通时吸附在管道内表面。自来水管道与电磁阀配合对储液腔内的水进行补充,避免储液腔内的冷却水缺少。

所述变压器4上方设置太阳能电池板22,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2下方设置吸热板25,所述吸热板25下表面设置若干个第二温差发电片23,所述第二温差发电片23与充放电控制器6连接。仅仅依靠第一温差发电片产生的电能可能不够现场的设备使用,因此在变压器上方设置太阳能电池板,一方面能够产生额外的电能,另一方面可以对变压器进行遮阳,有一定的降温作用。电池板下方设置的吸热板,可以对电池板的温度进行控制,避免其温度过高导致发电效率降低,同时第二温差发电片也可以进行发电,保证充足的电能。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