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动力纳米胶体铅酸蓄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08142阅读:6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动力纳米胶体铅酸蓄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动力纳米胶体铅酸蓄电池,属于动力电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胶体铅酸蓄电池是对液态电解质的普通铅酸蓄电池的改进,用胶体电解液代换了硫酸电解液,在安全性、蓄电量、放电性能和使用寿命等方面较普通电池有所改善。胶体铅酸蓄电池采用凝胶状电解质,内部无游离液体存在,在同等体积下电解质容量大,热容量大,热消散能力强,能避免一般蓄电池易产生热失控现象;电解质浓度低,对极板的腐蚀作用弱;浓度均匀,不存在电解液分层现象。但由于胶体铅酸蓄电池的极板是由凝胶状的电解质覆盖,在正极板上析出的氧气很难自然扩散至负极板,因而无法形成内部氧循环,析出的气体只能由安全阀排出,容易造成电解质失水,电池性能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动力纳米胶体铅酸蓄电池,具体方案为:

一种新型动力纳米胶体铅酸蓄电池,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电芯,所述电芯包括多个相互独立的极板单元,多个极板单元的电极柱通过集流柱连接;所述极板单元均包括多块间隔设置的正极板和负极板,正极板和负极板之间设有多孔隔板,正极板和负极板之间填充有胶体电解质,正极板和负极板分别通过副集流柱与对应的电极柱连接,所述正极板和负极板为倾斜设置,所述极板单元的外部覆盖有隔膜层,所述隔膜层为透气防水隔膜。

进一步的,所述正极板和负极板的倾斜角度为2~5°。

进一步的,所述透气防水隔膜为聚四氟乙烯膜。

进一步的,所述极板单元包含4块负极板和3块正极板。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顶部和底部设有定位条,定位条用于支撑倾斜的正极板或负极板。

进一步的,所述的胶体电解质为纳米二氧化硅胶体电解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点在于:本方案中的胶体铅酸蓄电池采用多个独立的极板单元构成电芯,并在极板单元外部覆盖有透气防水隔膜,可以在单个极板单元内部形成相对独立的压力环境,防止因个别极板异常时导致整个电芯内部失水;本方案中的正极板和负极板为倾斜设置,在正极板析出的氧气向上部迁移时,正好扩散至上方的负极板表面,有利于形成内部氧循环。

本方案可以提高胶体铅酸蓄电池的寿命,防止胶体铅酸蓄电池因电解质失水而性能下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极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的一种新型动力纳米胶体铅酸蓄电池,包括壳体1和设于壳体1内的电芯,所述电芯包括多个相互独立的极板单元2,多个极板单元2的电极柱3通过集流柱4连接;所述极板单元2均包括多块间隔设置的正极板7和负极板8,正极板7和负极板8之间设有多孔隔板9,正极板7和负极板8之间填充有胶体电解质,正极板7和负极板8分别通过副集流柱5与对应的电极柱3连接,所述正极板7和负极板8为倾斜设置,所述极板单元2的外部覆盖有隔膜层6,所述隔膜层6为透气防水隔膜。

所述正极板7和负极板8的倾斜角度为2~5°。

所述透气防水隔膜为聚四氟乙烯膜。

所述极板单元包含4块负极板8和3块正极板7。

所述壳体1的顶部和底部设有定位条11,定位条11用于支撑倾斜的正极板7或负极板8。

所述的胶体电解质为纳米二氧化硅胶体电解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点在于:本方案中的胶体铅酸蓄电池采用多个独立的极板单元构成电芯,并在极板单元外部覆盖有透气防水隔膜,可以在单个极板单元内部形成相对独立的压力环境,防止因个别极板异常时导致整个电芯内部失水;本方案中的正极板和负极板为倾斜设置,在正极板析出的氧气向上部迁移时,正好扩散至上方的负极板表面,有利于形成内部氧循环。

本方案可以提高胶体铅酸蓄电池的寿命,防止胶体铅酸蓄电池因电解质失水而性能下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