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锂电池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38418阅读:1243来源:国知局
圆柱锂电池壳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圆柱锂电池壳体。



背景技术:

如业界所知,由于锂电池具有容量大、重量轻、服役周期长、能量密度高、无记忆效应、自放电率低以及对环境友好等长处,因而受到业界的器重并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也称“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乃至各类电动工具,数码产品等等。

进而如业界所知,当锂电池发生诸如短路或受其它因素影响的情形时,电池内部即电池壳体内部能量会急剧释放,电池内部气压增大,从而会引发爆炸事故。因而在锂电池的合理部位设置防爆膜、泄压室是目前业界惯用的技术措施。对于矩形盒状体的锂电池壳体,通常在锂电池壳体盖板上设置防爆膜或泄压室或者开设泄压孔。对此可参见中国专利文献CN102437293A(一种锂电池防爆电池盖板)、CN202585604U(一种动力电池及其顶盖结构)、CN202495489U(动力电池顶盖结构)、CN102339959A(极柱型锂电池盖板)和CN202308090U(极柱型锂电池盖板),等等。

由于并非限于上述例举的专利都是针对矩形状的锂电池壳体的盖板提出的,因而对于圆柱锂电池壳体不具有可借鉴的意义,这是因为圆柱锂电池的结构与矩形盒状体的结构大相径庭。

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同样可见诸圆柱锂电池的技术信息,如CN201868505U(一种新型圆柱形锂电池)、CN103682488A(一种具有保护功能的圆柱形锂电池)和CN105552296A(一种安全充电式锂电池结构及应用),并非限于例举的前述圆柱锂电池均未给出得以泄压防爆的启示。

授权公告号CN202888329U推荐的“一种防爆锂电池”是在壳体下部(以该专利的图示状态为例)的壳腔内设置一防爆膜片,具体而言,将防爆膜片设置在壳体下部的壳腔内的绝缘保护垫与PTC环之间,具体可参见该专利的说明书第0017至0018段。该专利方案虽然能体现其说明书第0014段记载的技术效果,但是结构复杂系其缺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使壳体本体自身具备良好的防爆效果而藉以显著简化结构并降低制造成本的圆柱锂电池壳体。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圆柱锂电池壳体,包括一圆形的并且形成有锂电芯腔的壳体本体,该壳体本体具有一底壁,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壁上并且围绕底壁的中心开设有一环通的底壁应力薄弱槽,由该底壁应力薄弱槽在底壁的中部区域形成一防爆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底壁应力薄弱槽在所述底壁上的位置位于底壁背对所述锂电芯腔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底壁应力薄弱槽的深度为所述底壁厚度的二分之一到五分之一。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底壁应力薄弱槽的横截面形状呈∧字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壳体本体为金属。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直接在壳体本体的底壁上通过底壁应力薄弱槽构建出一防爆片,因而既可体现理想的防爆效果,又能简化结构并降低成本以及提高制造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请参见图1,示出了一圆形即圆管形的并且形成有锂电芯腔11的壳体本体1,该壳体本体1具有一底壁12。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要点:在前述底壁12上并且围绕底壁12的中心开设有一环通的底壁应力薄弱槽121,由该底壁应力薄弱槽121在底壁12的中部区域形成一防爆片122。

由图1所示,前述的底壁应力薄弱槽121在前述底壁12上的位置位于底壁12背对前述锂电芯腔11的一侧,即朝向外的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底壁应力薄弱槽121的深度为前述底壁厚度的二分之一,但也可以是三分之一、四分之一或五分之一。

优选地,前述的底壁应力薄弱槽121的横截面形状呈∧字形。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壳体本体1为金属。

应用例:

请参见图2并且结合图1,在图2中示出了安装于锂电芯腔11内的锂电芯2(即锂电池芯),由于锂电芯2的结构属于已有技术例如可参见申请人在上面的背景技术栏中提及的专利文献,因而不再赘述。

当锂电芯腔11内气压增大即气体膨胀并达到足以克服底壁应力薄弱槽121承受的程度时,那么该底壁应力薄弱槽121会完全断裂,防爆片122与底壁12分离,锂电芯腔11打开,起到防爆的作用,即避免发生事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缺憾,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