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力式供电断路器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84571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板阵列和电网之间进行负载选择的设备,具体属于一种磁力式供电断路器箱。



背景技术:

随着节能减排的提出,太阳能电池板的使用也越来越多,因为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效率由光照强度和室外温度而定,所以太阳能电池板的供电功率也一直在变化,因此对于用电用户来说,就需要在电网、太阳能电池板阵列之间根据负载进行及时的切换,以保证良好的太阳能电能使用率以保证良好的经济性,当然也要对于电池板供电或电网其中任一断电时可以及时的切换以保证连续的供电,传统的控制设备一般是在线监测功率,通过数模转换的形式实现对相关继电器的操作,成本相对较高,且在线监测设备本身就很依赖于电力,在其中一个电力断路后,若无法及时切换,那么正规在线监测设备也会失效,环境兼容性差,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在线监测断路控制器对环境依赖性打,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磁力式供电断路器箱。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磁力式供电断路器箱,包括一个绝缘外箱,在所述绝缘外箱的上半部内对称的分为太阳能供电驱动区和电网供电驱动区、所述绝缘外箱的下半部内设置有断路选择器;所述绝缘外箱的上半部和下半部之间通过磁力控制器连接;其中所述太阳能供电驱动区内设置有太阳能供电驱动器,所述太阳能供电驱动器包括一个铁芯A,在所述铁芯A上套接有线圈A,所述线圈A的两端分别为正极接口A和负极接口A,所述太阳能供电驱动区的壁面上穿入有来自太阳能电池阵列的正极线路A和负极线路A,所述正极接口A与正极线路A连接,所述负极接口A与负极线路A连接;所述电网供电驱动区内设置有电网供电驱动器,所述电网供电驱动器包括一个铁芯B,所述铁芯B上套接有线圈B,所述线圈B的两端分别为正极接口B和负极接口B,所述太阳能供电驱动区的壁面上穿入有来自电网的火线线路和零线线路,所述火线线路和零线线路通过交直流转换器转换为直流电后连接到正极线路B和负极线路B上,所述正极接口B与正极线路B连接,所述负极接口B与负极线路B连接;所述磁力控制器包括一个设置于太阳能供电驱动区和电网供电驱动区磁力控制器区,磁力控制区内设置有一个滑块,滑块与磁力控制区的内壁之间滑动连接,滑动轴线同轴与铁芯A和铁芯B,所述滑块上设置有一个驱动磁铁;所述断路选择器包括一个断路选择区,断路选择区内设置有正极滑杠和负极滑杠,所述正极滑杠和负极滑杠的两端均通过绝缘做连接到绝缘外箱的内壁上,前述滑块上设置有一个延伸部,延伸部上设置有正极滑套和负极滑套,所述正极滑套和负极滑套分别套接于正极滑杠和负极滑杠上,在所述延伸部的端部设置有正极受电触点和负极受电触点,所述正极受电触点和负极受电触点分别与正极滑套和负极滑套导通;在所述断路选择区的底部设置有一个接触台,在所述接触台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电网供电触点组触点、太阳能电池阵列供电组触点,在所述电网供电触点组触点、太阳能电池阵列供电组触点之间设置有电网供电和太阳能电池阵列混合供电触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正极线路A和负极线路A上均并联有分流电阻A,所述正极线路B和负极线路B上均并联有分流电阻B。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流电阻A外部套接有一个散热隔套A、所述铁芯A的中部设置有散热管A,所述散热隔套A和散热管A通过水冷管路连接,所述分流电阻B的外部套接有一个散热隔套B、所述铁芯B的中部设置有散热管B,所述散热隔套B和散热管B通过水冷管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一个设置于磁力控制区中的滑杠C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杠C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挡块,所述滑块的两端均通过舒张弹簧弹性连接套挡块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个由太阳能电力控制的电磁铁和一个电网电力控制的电磁铁驱动一个磁铁块,利用两者电流的大小的区别,实现对磁铁块的驱动,从而实现电路的切换,即使在用户电路完全断电时,可以实现驱动,稳定,价格低廉。

2、分流电阻可以降低磁铁块的磁力,防止磁力过高导致内部相关部件的磁化,影响准确度,同时提高安全性。

3、散热隔套和散热管的设置可以实现对铁芯和分流电阻的降温,提高安全性。

4、滑杠C可以保证滑块滑动的稳定。

5、挡块可以实现对舒张弹簧弹性力的调整,从而改变设备的灵敏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绝缘外箱;2、太阳能供电驱动区;3、电网供电驱动区;4、磁力控制区;5、断路选择区;6、正极线路A;7、负极线路A;8、线圈A;9、铁芯A;10、滑杠C;11、滑块;12、正极线路B;13、负极线路B;14、直流转换器;15、分流电阻A;16、分流电阻B;17、线圈B;18、铁芯B;19、散热管B;20、舒张弹簧;21、延伸部;22、正极滑杠;23、负极滑杠;24、负极滑套;25、接触台。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磁力式供电断路器箱,包括一个绝缘外箱,在所述绝缘外箱的上半部内对称的分为太阳能供电驱动区和电网供电驱动区、所述绝缘外箱的下半部内设置有断路选择器;所述绝缘外箱的上半部和下半部之间通过磁力控制器连接;其中所述太阳能供电驱动区内设置有太阳能供电驱动器,所述太阳能供电驱动器包括一个铁芯A,在所述铁芯A上套接有线圈A,所述线圈A的两端分别为正极接口A和负极接口A,所述太阳能供电驱动区的壁面上穿入有来自太阳能电池阵列的正极线路A和负极线路A,所述正极接口A与正极线路A连接,所述负极接口A与负极线路A连接,在所述正极线路A和负极线路A上均并联有分流电阻A,所述分流电阻A外部套接有一个散热隔套A、所述铁芯A的中部设置有散热管A,所述散热隔套A和散热管A通过水冷管路连接;所述电网供电驱动区内设置有电网供电驱动器;所述电网供电驱动器包括一个铁芯B,所述铁芯B上套接有线圈B,所述线圈B的两端分别为正极接口B和负极接口B,所述太阳能供电驱动区的壁面上穿入有来自电网的火线线路和零线线路,所述火线线路和零线线路通过交直流转换器转换为直流电后连接到正极线路B和负极线路B上,所述正极接口B与正极线路B连接,所述负极接口B与负极线路B连接,所述正极线路B和负极线路B上均并联有分流电阻B,所述分流电阻B的外部套接有一个散热隔套B、所述铁芯B的中部设置有散热管B,所述散热隔套B和散热管B通过水冷管路连接;所述磁力控制器包括一个设置于太阳能供电驱动区和电网供电驱动区磁力控制器区,磁力控制区内设置有一个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一个设置于磁力控制区中的滑杠C上,所述滑杠C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挡块,所述滑块的两端均通过舒张弹簧弹性连接套挡块上,滑动轴线同轴与铁芯A和铁芯B,所述滑块上设置有一个驱动磁铁;所述断路选择器包括一个断路选择区,断路选择区内设置有正极滑杠和负极滑杠,所述正极滑杠和负极滑杠的两端均通过绝缘做连接到绝缘外箱的内壁上,前述滑块上设置有一个延伸部,延伸部上设置有正极滑套和负极滑套,所述正极滑套和负极滑套分别套接于正极滑杠和负极滑杠上,在所述延伸部的端部设置有正极受电触点和负极受电触点,所述正极受电触点和负极受电触点分别与正极滑套和负极滑套导通;在所述断路选择区的底部设置有一个接触台,在所述接触台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电网供电触点组触点、太阳能电池阵列供电组触点,在所述电网供电触点组触点、太阳能电池阵列供电组触点之间设置有电网供电和太阳能电池阵列混合供电触点。

使用时,太阳能电池板阵列和电网供电分别对太阳能供电驱动区和电网供电驱动区进行供电,使得铁芯A和铁芯B产生磁力,因为磁力的大小和电流大小相关,所以功率较大的,电流较大,磁力也就较大,此时铁芯A和铁芯B会分别吸附驱动磁铁,使得滑块移动,滑块在移动时,其中正极滑杠和负极滑杠连接于用户电网上,用户电网则通过滑块上的正极受电触点、负极受电触点与接触台上的各组触点分别接触;当太阳能电池阵列无法供电时,则滑块滑动到左侧端部,用户电网完全连接到述电网供电触点组触点上,当电网断电时,则滑块移动到右端部,用户电网完全连接到太阳能电池阵列供电组触点上,实现太阳能供电,至于中间位置时,可以根据需求设置多组条形的接触片,实现更多细腻的调节;而散热隔套和散热管的设置可以实现对铁芯和分流电阻的降温,提高安全性。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