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充电插座总成、充电装置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67473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车辆用充电插座总成、充电装置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用充电插座总成、充电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电动汽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客户对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要求也越来越远,那么电池包的电容量要求也就越来越大。对于同款电动车,电池包的电容量增加了,电动车续航里程也会成正比的增加。当然在充电机不变的情况下,充电时间与电池包的电容量是成正比的,也就是说在充电机不变的情况下,电池包的容量增加了,充电时间也会随着增加。对于充电时间客户使用能接受8-10小时,起码要求晚上开始充电,第二天早晨电池包已经充满电,可以正常使用,而目前大部分电动车,续航在>300公里续航的时候,原有的充电机已经满足不了客户对充电时间的要求,有可能充满电需要14h-16h,所以这样要求充电机的功率、电流增加,才解决充电时间的问题,达到客户对充电时间的要求。充电插座连接着充电机,充电机要实现功率增加,就要求电流增加,流过充电插座的电流会增大。

根据国标GB/T18487.1-2015要求,充电机插座电流超过16A就需要增加“锁止”装置,以保证充电机的充电枪和充电插座的连接。

目前,市场中使得充电枪和充电插座解锁的手动解锁机构一般都是普通拉线式,简单的说就是拉线在护套内滑动拉动锁止销,达到解锁的目的。但是由于拉线的拉动方向一般与锁止销的解锁移动方向不一致,要使得拉线在护套内滑动以拉动锁止销,需要设置拉线的曲率半径一般>150mm,这势必占用空间比较大,另外需要对拉线增加固定点。但这种拉线会出现卡滞现象,或是拉线拉出过程比较吃力,尤其是当拉线的曲率半径小的时候会出现。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车辆用充电插座总成、充电装置及车辆,及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拉线手动解锁充电枪和充电插座时会出现卡滞现象或者拉动拉线时吃力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用充电插座总成,所述充电插座总成包括充电插座、用于将充电枪锁止于所述充电插座上的锁止销以及用于拉动所述锁止销使得所述充电枪与所述充电插座解锁的拉线;

所述充电插座总成还包括定滑轮,所述拉线绕过所述定滑轮。

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插座上固定有滑轮支架,所述定滑轮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滑轮支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滑轮支架与所述充电插座之间设置有卡接结构,所述滑轮支架通过卡接固定在所述充电插座上。

进一步的,所述滑轮支架上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滑轮支架上的穿孔通过紧配合固定,所述定滑轮套在所述转轴上并与所述转轴间隙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插座总成还包括连接头,所述拉线的远离所述锁止销的部位穿过所述连接头且能在所述连接头内滑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定滑轮改变拉线的拉动方向从而拉动锁止销,该拉线的设置方式相比现有技术中直接拉动拉线来拉动锁止销的方式,可以节省布置拉线所占用的空间,而且通过定滑轮拉动拉线,没有任何阻碍,可避免拉线出现卡滞现象或者拉动吃力的现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用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枪以及如上所述的充电插座总成,所述充电枪能够与所述充电插座总成中的充电插座配合插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上设置有充电插座支架以及如上所述的充电插座总成,所述充电插座总成中的所述充电插座固定在所述充电插座支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插座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充电插座支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插座支架固定在车辆的水箱上横梁和前防撞梁总成上。

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插座支架和所述水箱上横梁的上方设置有盖板。

所述车辆用充电装置以及车辆相对于现有技术与上述充电插座总成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充电插座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定滑轮处的剖视图;

图3为充电插座总成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充电插座;2-锁止销;3-拉线;31-拉环;4-定滑轮;5-连接头;6-滑轮支架;61-转轴;7-充电插座支架;8-盖板;10-充电枪;20-水箱上横梁;30-前防撞梁总成。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用充电插座总成,用于安装于电动汽车上与充电机的充电枪插接以对电动汽车充电。如图1所示,该充电插座总成包括充电插座1、用于将充电枪锁止于所述充电插座1上的锁止销2以及用于拉动所述锁止销2使得充电枪与充电插座1解锁的拉线3;所述充电插座总成还包括定滑轮4,拉线3绕过定滑轮4,以通过定滑轮4改变拉线3(相对于锁止销2的移动方向)的拉动方向来拉动锁止销2。

该充电插座总成在应用于电动汽车的充电时,充电枪与充电插座1插接,为保证充电枪与充电插座1的连接,锁止销2弹出,将充电枪锁止于充电插座1上,防止充电枪脱离充电插座1。在充电完毕后,拉动拉线3可使得锁止销2收回,使得充电枪解锁,则充电枪可脱离充电插座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定滑轮4改变拉线3的拉动方向,如图3所示,锁止销2的缩回方向为a向,而拉线3的拉动方向为b向。该拉线3通过定滑轮4拉动锁止销2的方式相比现有技术中直接拉动拉线来拉动锁止销的方式,可以节省布置拉线所占用的空间(由于拉线与锁止销的缩回方向不一致,直接拉动拉线需设置拉线的曲率半径大于一定值才能拉动锁止销,导致占用空间大),而且通过定滑轮4拉动拉线,没有任何阻碍,可避免拉线出现卡滞现象或者拉动吃力的现象。

下面结合附图并根据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充电插座1上固定有滑轮支架6,定滑轮4可转动地安装在滑轮支架6上。具体的,滑轮支架6上设置有转轴61(如图2),转轴61与滑轮支架6上的穿孔通过紧配合固定,定滑轮4套在转轴61上并与转轴61间隙配合,使得定滑轮4可以自由转动。

优选地,滑轮支架6与充电插座1之间设置有卡接结构,滑轮支架6通过卡接固定在充电插座1上。

应该可以理解的是,定滑轮4的滑轮支架6并不限于安装在充电插座1上,例如,在该充电插座总成应用于车辆上时,滑轮支架6可固定在车辆的其它合适的固定结构上。滑轮支架6也不限于通过卡接的方式固定于充电插座1上,例如,也可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

本实施方式中,该充电插座总成还包括连接头5,拉线3的远离锁止销2的部位穿过连接头5且能在连接头5内滑动。该连接头5在应用时需安装在固定的结构上,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中所显示的,连接头5固定在安装充电插座1的充电插座支架7上,设置连接头5可对拉线3的拉动方向起到导向作用,而且通过连接头5可方便将拉线3的操作端保持在该位置上。如图1中,在拉线3的操作端设置有拉环31,拉环31可防止拉线3脱出连接头5,利用连接头5将拉环31保持在该位置上,在需要拉动拉线3时,拉动拉环31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用充电装置,该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枪10以及如上所述的充电插座总成,该充电枪10能够与该充电插座总成中的充电插座1配合插接。

如图3和图4所示,在充电枪10与充电插座1插接时,锁止销2弹出,可使得充电枪10锁止于充电插座1上。拉动拉线3使得锁止销2收回,可使得充电枪10解锁而能够脱离充电插座1。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上设置有充电插座支架7以及如上所述的充电插座总成,充电插座总成中的充电插座1固定在充电插座支架7上。

充电插座1具体可通过螺栓固定在充电插座支架7上,当然,也可采用其它合适的方式固定。

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充电插座支架7固定在车辆的水箱上横梁20和前防撞梁总成30上,该充电插座支架7的固定牢固可靠。

优选地,充电插座支架7和水箱上横梁20的上方设置有盖板8,盖板8可增加结构的美观性,而且可以防灰尘。

下面对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插座总成的车辆在具体使用时的操作进行说明。

通常车辆上设置有电子控制以锁止和解锁充电枪与充电插座1的连接,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拉线拉动锁止销解锁的方式为手动解锁方式。

在正常情况下,锁止销2处于缩回状态,即锁止销2的头部与充电插座1基准面相平,充电枪10可以正常插到充电插座1上,不受遮挡。当充电枪10插到充电插座1上的时候,整车控制器识别充电枪10与充电插座1处于连接状态,整车控制器发送指令使锁止销2弹出,插到充电枪10上,即完成充电枪10与充电插座1的锁止固定。

在充满电的时候,按钥匙上的按键使整车控制器接收到信号,然后整车控制器发送指令使锁止销2缩回,至锁止销2与充电插座基准面相平。充电枪10处于解锁状态,可以自由脱离充电插座1。

当不想用钥匙操作或是钥匙按键失效的情况下,可选择手动操作。手动拉起拉线3,如图3和图4所示,锁止销2需沿着方向a运动才能缩回,拉线3通过定滑轮4改变了拉动方向,沿着方向b拉动拉线3即可使得带动锁止销2沿方向a运动,使锁止销2缩回,充电枪10解锁。在整个拉动过程中,定滑轮4在转轴61上自由转动,操作人员的手拉力不变,不会出现卡滞或吃力现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